CN211019969U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19969U CN211019969U CN201921846110.4U CN201921846110U CN211019969U CN 211019969 U CN211019969 U CN 211019969U CN 201921846110 U CN201921846110 U CN 201921846110U CN 211019969 U CN211019969 U CN 211019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
- fertilizer
- wheel
- opener
-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所述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包括用于承载和驱动的行走支撑组件、用于土壤开沟的开沟器、用于在开好的种沟内施肥的施肥装置、用于在开好的种沟内落种的排种装置以及能够将种沟进行覆土压实的覆土组件,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上,开沟器与覆土组件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开沟器在前覆土组件在后。本实用新型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减少了作业次数;另外,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实用,可以很好的与温室大棚内的作业环境相适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机械大都是大型化机械,只适用于大块地种植,而不能满足温室内的种植需求。所以大部分温室内马铃薯的种植都是通过人力的方式来种植马铃薯,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很容易造成株距行距不规范、播种深度不统一的问题,这样的影响就是播种效率低、质量差,严重影响出苗率和产量。国内现有的小型马铃薯播种机在播种时存在严重的漏播现象,行距株距的调节也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这些播种机适用的农艺范围有了很大局限。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由电机提供动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能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减少作业次数。另外,结构紧凑合理,实用性强,可以实现自走式播种,能够很好的与温室大棚内的作业环境相适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包括行走支撑组件、开沟器、施肥装置、排种装置以及覆土组件,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上,开沟器与覆土组件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开沟器在前覆土组件在后,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底部落料口延伸至开沟器与覆土组件之间,所述行走支撑组件包括机架、齿轮传动组件、大齿轮、电机、皮带轮Ⅲ、皮带轮Ⅳ、行走轮,机架一侧设置推手,另一侧安装电机,机架底部安装两组行走轮,电机一侧通过转轴和支架安装有大齿轮和皮带轮Ⅳ,大齿轮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电机转轴连接,电机下侧的行走轮转轴上安装皮带轮Ⅲ,皮带轮Ⅲ通过皮带与皮带轮Ⅳ连接,机架上安装有方向控制组件,方向控制组件底部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采用方向控制组件控制转向。
作为优选,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排肥器、输肥管,肥料箱底部设置排肥器,排肥器底部出口设置输肥管,排肥器包括外槽轮、排肥箱、排肥舌、导肥板,排肥器内正对肥料箱底部出口设置导肥板,导肥板底端设置排肥舌,排肥舌上侧设置有外槽轮,外槽轮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排肥器侧壁上,外槽轮转轴外端上安装有皮带轮Ⅰ,皮带轮Ⅰ采用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外槽轮两侧设置有转轴上设置内齿轮挡圈和外挡圈,与外槽轮一同转动。
作为优选,排种装置包括种箱、排种器、输种管,种箱底部排种器连通,排种器包括种薯筒、排种盘、下种口、种薯筒底座、排种立轴、地轮轴、大锥齿轮、小锥齿轮、种薯筒盖、刮种舌、刮种器壳体、推种轮,种薯筒顶部设置至有种薯筒盖,底部设置有种薯筒底座,种薯筒底座中部安装排种立轴,刮种器壳体安装在排种立轴顶部,排种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刮种器壳体下侧的排种立轴上,排种盘上设置排种型孔,刮种器壳体进种侧设置有刮种舌,排种侧设置有推种轮,刮种舌和推种轮布置位置与排种型孔相对应,种薯筒底座上在对应推种轮位置设置有下种口,下种口与输种管连接,排种器下方安装有地轮轴,排种立轴底端安装有大锥齿轮,地轮轴安装有小锥齿轮,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相啮合,地轮轴外端安装有皮带轮Ⅱ,皮带轮Ⅱ通过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排种器还包括弹簧、调节螺钉、连杆固定座、弹簧立柱、连杆,刮种器壳体底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螺钉对称安装连杆固定座,刮种舌和推种轮分别通过连杆与连杆固定座铰接安装,两个连杆上均设置有弹簧立柱,弹簧立柱上套设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刮种器壳体和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推种轮为主体为球型,转动安装在连杆端部,推种轮外表面上均匀布置推种橡胶球。
作为优选,覆土组件包括覆土器和镇压轮,覆土器为两个覆土轮,通过支架呈30度且相互对称安装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镇压轮外表面呈中部小两头大的沙漏型,覆土器安装在前,镇压轮安装在后。
作为优选,开沟器包括开沟器主体,开沟器主体通过开沟器支架安装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开沟器主体背部设置两个导料槽,施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底部出口各与一个导料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减少了作业次数;另外,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实用,可以很好的与温室大棚内的作业环境相适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图1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种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刮种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沟器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沟器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沟器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机架1、方向控制杆2、肥料箱3、排肥器4、种箱5、排种器6、小齿轮7、大齿轮8、电机9、镇压轮10、皮带轮Ⅰ11、皮带轮Ⅱ12、覆土器13、输肥管14、输种管15、开沟器16、开沟器支架161、导料槽162、皮带轮Ⅲ17、皮带轮Ⅳ18、行走轮19;外槽轮41、内齿轮挡圈42、外挡圈43、排肥箱44、排肥舌45、种薯筒61、排种盘62、下种口63、种薯筒底座64、排种立轴65、地轮轴66、大锥齿轮67、小锥齿轮68、种薯筒盖69、刮种舌610、弹簧611、调节螺钉612、刮种器壳体613、连杆614、推种轮615、排种型孔616、弹簧立柱617、连杆固定座6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8所示,所述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包括行走支撑组件、开沟器、施肥装置、排种装置以及覆土组件,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上,开沟器与覆土组件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开沟器在前覆土组件在后,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底部落料口延伸至开沟器与覆土组件之间。所述行走支撑组件包括机架1、齿轮传动组件7、大齿轮8、电机9、皮带轮Ⅲ17、皮带轮Ⅳ18、行走轮19,机架1一侧设置推手,另一侧安装电机9,机架1底部安装两组行走轮19,电机9一侧通过转轴和支架安装有大齿轮8和皮带轮Ⅳ18,大齿轮8通过齿轮传动组件7与电机9转轴连接,电机9下侧的行走轮19转轴上安装皮带轮Ⅲ17,皮带轮Ⅲ17通过皮带与皮带轮Ⅳ18连接。机架1上安装有方向控制组件2,方向控制组件2底部与行走轮19连接,行走轮19采用方向控制组件2控制转向,便于操控播种机作业方向。
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3、排肥器4、输肥管14,肥料箱3底部设置排肥器4,排肥器4底部出口设置输肥管14,排肥器4包括外槽轮41、排肥箱44、排肥舌45、导肥板46,排肥器4内正对肥料箱3底部出口设置导肥板46,导肥板46底端设置排肥舌45,排肥舌45上侧设置有外槽轮41,外槽轮41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排肥器4侧壁上,外槽轮41转轴外端上安装有皮带轮Ⅰ11,皮带轮Ⅰ11采用电机9驱动。外槽轮41两侧设置有转轴上设置内齿轮挡圈42和外挡圈43,与外槽轮41一同转动。播种过程中,肥料箱3内肥料颗粒沿导肥板46落入堆积于排肥舌45内,在电机9驱动下,皮带轮Ⅰ11带动外槽轮41、齿轮挡圈42和外挡圈43逆时针转动,将排肥舌45内肥料抛出排肥舌45范围,落入排肥箱44底部而集中至输肥管14,随输肥管14排出。
排种装置包括种箱5、排种器6、输种管15,种箱5底部排种器6连通,排种器6包括种薯筒61、排种盘62、下种口63、种薯筒底座64、排种立轴65、地轮轴66、大锥齿轮67、小锥齿轮68、种薯筒盖69、刮种舌610、刮种器壳体613、推种轮615,种薯筒61顶部设置至有种薯筒盖69,底部设置有种薯筒底座64,种薯筒底座64中部安装排种立轴65,刮种器壳体613安装在排种立轴65顶部,排种盘62通过轴承安装在刮种器壳体613下侧的排种立轴65上,排种盘62上设置排种型孔616,刮种器壳体613进种侧设置有刮种舌610,排种侧设置有推种轮615,刮种舌610和推种轮615布置位置与排种型孔616相对应,种薯筒底座64上在对应推种轮615位置设置有下种口63,下种口63与输种管15连接,排种器6下方安装有地轮轴66,排种立轴65底端安装有大锥齿轮67,地轮轴66安装有小锥齿轮68,大锥齿轮67与小锥齿轮68相啮合,地轮轴66外端安装有皮带轮Ⅱ12,皮带轮Ⅱ12通过电机9驱动。即电机9通过皮带轮Ⅱ12驱动地轮轴66转动,小锥齿轮68与大锥齿轮67啮合传动驱动排种盘62绕排种立轴65转动。播种过程中,种箱5内种粒落在刮种舌610侧的排种盘62上堆积,在排种盘62上排种型孔616转至刮种舌610侧时,种粒由自重填充排种型孔616,随排种型孔616继续运动,刮种舌610刮除排种型孔616孔口多余种粒,然后当排种型孔616转至下种口63上方时,排种型孔616内种粒通过自重下落进入输种管15,最后通过输种管15送出。当排种型孔616顶部孔口发生种粒堆积而卡阻的情况,在排种型孔616经过推种轮615时,推种轮615能够辅助施力将排种型孔616孔口种粒松动排除,确保种粒下落顺畅。
排种器6还包括弹簧611、调节螺钉612、连杆固定座618、弹簧立柱617、连杆614,刮种器壳体613底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螺钉612对称安装连杆固定座618,刮种舌610和推种轮615分别通过连杆614与连杆固定座618铰接安装,两个连杆614上均设置有弹簧立柱617,弹簧立柱617上套设弹簧611,弹簧611两端分别与刮种器壳体613和连杆614固定连接。在刮种舌610和推种轮615与种粒接触时,若卡阻较为严重,刮种舌610和推种轮615会压缩弹簧611而上升,实现柔性接触,避免刮伤破坏种粒。
推种轮615为主体为球型,转动安装在连杆614端部,推种轮615外表面上均匀布置推种橡胶球。通过向外突出的推种橡胶球辅助推种,减少运行时产生卡阻的情况,同时实现与种粒柔性接触,减少种粒损坏的同时确保落种顺畅。
开沟器包括开沟器主体16,开沟器主体16通过开沟器支架161安装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用于开挖种沟,开沟器主体16背部设置两个导料槽162,施肥装置的输肥管14和排种装置的输种管15各与一个导料槽162连通,使得输肥管14和输种管15排出的肥料和种粒能够分别顺导料槽162落入种沟内,落料使得施肥和落种位置准确。
覆土组件包括覆土器13和镇压轮10,覆土器13为两个覆土轮,通过支架呈30度且相互对称安装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镇压轮10外表面呈中部小两头大的沙漏型,且相对运行方向呈45度角安装,覆土器13安装在前,镇压轮10安装在后。覆土器13能够将种沟两侧土壤推入种沟,覆盖种子和肥料,然后由镇压轮10将覆盖的土壤压实,且镇压轮10为沙漏型,能够将种沟内两侧土壤压实而确保种沟中部落种部位较为疏松,利于种子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在温室内种植马铃薯时,根据马铃薯播种的农艺要求,马铃薯种薯需要入土深度一致,并且种薯之间的间距尽量保持一致,保持播种机稳定的运行速度,同时确保开沟器固定,不会发生活动。人工将肥料与种子分别加入肥料箱3和种箱5,电机9驱动行走轮19转动使得播种机前行,开沟器16在种植区域划出种沟。同时,肥料依靠自重进入排肥器4的刮种舌610内,在外槽轮41转动下将肥料排入输肥管14,最后顺着开沟器16进入种沟内,完成施肥。与此同时,种箱5里面的种粒靠自重和播种机的抖动填充到排种盘62边缘的排种型孔616内,并随排种盘62转到刮种舌610部位,刮掉多余种粒,保留在内的种子转到下种口63时,在种粒自身重力和推种轮615的作用下离开型孔,顺着输种管15和开沟器16落入种沟内,完成落种。最后,由覆土器13将种沟进行覆土,且通过镇压轮10进行压实,完成播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撑组件、开沟器、施肥装置、排种装置以及覆土组件,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上,开沟器与覆土组件布置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开沟器在前覆土组件在后,施肥装置与排种装置底部落料口延伸至开沟器与覆土组件之间,所述行走支撑组件包括机架(1)、齿轮传动组件(7)、大齿轮(8)、电机(9)、皮带轮Ⅲ(17)、皮带轮Ⅳ(18)、行走轮(19),机架(1)一侧设置推手,另一侧安装电机(9),机架(1)底部安装两组行走轮(19),电机(9)一侧通过转轴和支架安装有大齿轮(8)和皮带轮Ⅳ(18),大齿轮(8)通过齿轮传动组件(7)与电机(9)转轴连接,电机(9)下侧的行走轮(19)转轴上安装皮带轮Ⅲ(17),皮带轮Ⅲ(17)通过皮带与皮带轮Ⅳ(18)连接,机架(1)上安装有方向控制组件(2),方向控制组件(2)底部与行走轮(1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3)、排肥器(4)、输肥管(14),肥料箱(3)底部设置排肥器(4),排肥器(4)底部出口设置输肥管(14),排肥器(4)包括外槽轮(41)、排肥箱(44)、排肥舌(45)、导肥板(46),排肥器(4)内正对肥料箱(3)底部出口设置导肥板(46),导肥板(46)底端设置排肥舌(45),排肥舌(45)上侧设置有外槽轮(41),外槽轮(41)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排肥器(4)侧壁上,外槽轮(41)转轴外端上安装有皮带轮Ⅰ(11),皮带轮Ⅰ(11)采用电机(9)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外槽轮(41)两侧设置有转轴上设置内齿轮挡圈(42)和外挡圈(43),与外槽轮(41)一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排种装置包括种箱(5)、排种器(6)、输种管(15),种箱(5)底部排种器(6)连通,排种器(6)包括种薯筒(61)、排种盘(62)、下种口(63)、种薯筒底座(64)、排种立轴(65)、地轮轴(66)、大锥齿轮(67)、小锥齿轮(68)、种薯筒盖(69)、刮种舌(610)、刮种器壳体(613)、推种轮(615),种薯筒(61)顶部设置至有种薯筒盖(69),底部设置有种薯筒底座(64),种薯筒底座(64)中部安装排种立轴(65),刮种器壳体(613)安装在排种立轴(65)顶部,排种盘(62)通过轴承安装在刮种器壳体(613)下侧的排种立轴(65)上,排种盘(62)上设置排种型孔(616),刮种器壳体(613)进种侧设置有刮种舌(610),排种侧设置有推种轮(615),刮种舌(610)和推种轮(615)布置位置与排种型孔(616)相对应,种薯筒底座(64)上在对应推种轮(615)位置设置有下种口(63),下种口(63)与输种管(15)连接,排种器(6)下方安装有地轮轴(66),排种立轴(65)底端安装有大锥齿轮(67),地轮轴(66)安装有小锥齿轮(68),大锥齿轮(67)与小锥齿轮(68)相啮合,地轮轴(66)外端安装有皮带轮Ⅱ(12),皮带轮Ⅱ(12)通过电机(9)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排种器(6)还包括弹簧(611)、调节螺钉(612)、连杆固定座(618)、弹簧立柱(617)、连杆(614),刮种器壳体(613)底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螺钉(612)对称安装连杆固定座(618),刮种舌(610)和推种轮(615)分别通过连杆(614)与连杆固定座(618)铰接安装,两个连杆(614)上均设置有弹簧立柱(617),弹簧立柱(617)上套设弹簧(611),弹簧(611)两端分别与刮种器壳体(613)和连杆(61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推种轮(615)为主体为球型,转动安装在连杆(614)端部,推种轮(615)外表面上均匀布置推种橡胶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覆土组件包括覆土器(13)和镇压轮(10),覆土器(13)为两个覆土轮,通过支架呈30度且相互对称安装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镇压轮(10)外表面呈中部小两头大的沙漏型,覆土器(13)安装在前,镇压轮(10)安装在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开沟器包括开沟器主体(16),开沟器主体(16)通过开沟器支架(161)安装在行走支撑组件底部,开沟器主体(16)背部设置两个导料槽(162),施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底部出口各与一个导料槽(162)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46110.4U CN211019969U (zh) | 2019-10-30 | 2019-10-30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46110.4U CN211019969U (zh) | 2019-10-30 | 2019-10-30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19969U true CN211019969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4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461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19969U (zh) | 2019-10-30 | 2019-10-30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1996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2294A (zh) * | 2019-10-30 | 2020-01-1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CN119014184A (zh) * | 2024-10-28 | 2024-11-26 | 江西农业大学 | 一种藠头逐层精密播种装置 |
-
2019
- 2019-10-30 CN CN201921846110.4U patent/CN2110199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2294A (zh) * | 2019-10-30 | 2020-01-1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CN119014184A (zh) * | 2024-10-28 | 2024-11-26 | 江西农业大学 | 一种藠头逐层精密播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92294B (zh)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
CN115191163B (zh) | 苗木扦插机 | |
CN210725932U (zh) | 一种花生播种机 | |
CN211019969U (zh) |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 |
CN108770400A (zh) | 一种播种装置 | |
CN113207332A (zh) | 一种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 | |
CN114766146B (zh) |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深坑播种装置及播种方法 | |
CN207969338U (zh) | 一种仿形式精量播种追肥机 | |
CN209768174U (zh) | 一种土豆播种施肥覆土一体机 | |
CN209134784U (zh) | 一种播种施肥机 | |
CN219698426U (zh) | 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 | |
CN218244412U (zh) | 一种播种深度和定植株距可调的向日葵播种机 | |
CN208029355U (zh) | 一种挂接式叶菜联合整地播种机 | |
CN212413776U (zh) | 一种农业播种装置 | |
CN110574526B (zh) | 一种玉米施肥播种一体机 | |
CN209283692U (zh) | 一种小型马铃薯播种机 | |
CN207783474U (zh) | 一种多功能复合作业玉米播种机 | |
CN208490157U (zh) |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 | |
CN208754660U (zh) | 开沟装置 | |
CN222053848U (zh) | 一种排种机构、播种机 | |
CN221058718U (zh) | 一种蔬菜种植用行进式点播装置 | |
CN118975446B (zh) | 一种等距播种装置及其播种方法 | |
CN214961015U (zh) | 一种气吸式多功能精量播种机 | |
CN215991896U (zh) | 一种悬浮式药材种子播种机 | |
CN212660544U (zh) | 一种高效农业经济播种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