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2658U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02658U CN211002658U CN201921134937.2U CN201921134937U CN211002658U CN 211002658 U CN211002658 U CN 211002658U CN 201921134937 U CN201921134937 U CN 201921134937U CN 211002658 U CN211002658 U CN 211002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body
- hoop
- claw
- piece
- break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包括盖体和管口件,盖体下缘设有防盗箍;所述防盗箍分割为两段箍部件,每段所述箍部件的末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末端设置有爪部;所述爪部通过断点与另一段所述箍部件的前端连接;每个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折痕;每个所述连接片沿所述盖体外壁从每段箍部件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所述盖体内壁周向设有若干定位槽,每个定位槽的深端与所述盖体内壁的连接处设有具有轴向深度的挡壁;当向外旋开所述盖体时,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变大,当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达到阈值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断开且所述爪部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容器的断点安全的瓶盖。
背景技术
在行业中,通常使用的瓶装置包括盖和管口件,将管口件安装在包装容器上,盖装卸自如地拧在管口件上,以开闭管口件。多年来,对于具有瓶盖装置的包装容器,在不被发现瓶盖已被开封的情况下,将盖打开而改换内容物之类的恶劣的商业行为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后来有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带有防盗箍的瓶盖,其中,瓶盖包括盖体和连接于盖沿的防盗箍,盖体为圆柱形结构,其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盖体盖在管口件上,盖体与管口件通过螺纹连接、旋紧。箍由两段箍部件组成,相邻箍部件之间接有断点,用以在盖稍稍旋开时即出现断裂,以便简易、直观地反应盖被开封过,还是未开封过。箍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爪部,两个爪部沿盖的中心轴线呈对称布置。在箍的内壁上还设有突起部。在盖体和箍之间周向连有至少两条连接片,以保障盖在开封后箍移位变形但不会完全脱离盖体。例如,中国专利(CN204507660U)公开了一种安全防吞盖,包括盖和具有圆筒状流出口的管口件,盖和管口件以螺纹连接,所述管口件上设有从其外周突出用于阻止所述盖旋进的挡板,所述盖包括盖体,盖体下缘设有与所述挡板外周卡合的防盗箍,所述防盗箍分割为至少两段箍部件,各段箍部件之间通过爪部连接,所述挡板外周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爪部卡合的棘爪。
如图1所示,现有的防盗瓶盖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包装容器在开封时需要将瓶盖拧开,瓶盖在开封的过程中,爪部与防盗箍之间连接的断点会出现断裂,爪部在断裂处随着瓶盖边向上运动边旋转的过程中,与包装容器的管口件发生撕扯,使得爪部相对瓶盖向外轴向翘起,爪部在断裂处较尖细,容易刮伤使用者,给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因此,有待对现有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的断点安全的瓶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的断点安全的瓶盖。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包括盖体和具有圆筒状流出口的管口件,所述盖体通过螺纹与管口件可装卸自如地连接,其中,所述管口件上设有从其外周突出用于阻止所述盖体旋进的挡板,盖体下缘设有与所述挡板外周卡合的防盗箍;所述防盗箍分割为两段箍部件,各段箍部件之间通过断点连接,箍部件与盖体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挡板外周上设有2个棘爪;
每段所述箍部件的末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末端沿所述盖体旋开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有与所述棘爪卡合的爪部;所述爪部通过断点与另一段所述箍部件的前端连接;
每个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折痕;每个导向折痕的凹陷深度超过所述连接部厚度的一半;
每个所述连接片沿所述盖体外壁从每段箍部件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
所述盖体内壁周向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盖体的旋进方向从所述盖体的下缘向盖体内壁延伸且由浅渐深;每个定位槽的深端与所述盖体内壁的连接处设有具有轴向深度的挡壁;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周向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盖体旋进的方向设置;当所述定位块沿所述定位槽滑动至与所述挡壁接触时,所述挡壁限制所述定位块向前活动,所述棘爪与爪部配合卡接,此时所述盖体与管口件密封连接;
当向外旋开所述盖体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棘爪的相互作用力变大,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随之变大,当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达到阈值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断开且所述爪部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从而使所述盖体向外旋出且脱离所述管口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防盗箍的高度的比值为2~2.5;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两段箍部件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爪部包括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所述第一爪部以向内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所述第二爪部以向内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呈轴向对称;
每个所述断点设置在每段箍部件的下端,每个所述断点的内侧与所述防盗箍的内侧在同一圆周上;每个所述断点的外侧设有斜面,每个所述断点的厚度少于所述防盗箍的厚度的一半,每个所述断点的高度低于所述防盗箍的高度的一半;所述断点包括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分别通过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与两段箍部件的前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向内凹陷设有第一导向折痕和第二导向折痕;当所述第一爪部在所述棘爪的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第一断点的连接时,所述第一爪部沿所述第一导向折痕或所述第二导向折痕向内翻折;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以向内凹陷的方式设有第三导向折痕和第四导向折痕;当所述第二爪部在所述棘爪的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第二断点的连接时,所述第二爪部沿所述第三导向折痕或所述第四导向折痕向内翻折。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连接片的末端,另一端为连接片的前端;所述连接片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末端之间形成第一可视窗口,所述第一可视窗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前端之间形成第二可视窗口,所述第二可视窗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互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管口件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当所述盖体旋紧在所述管口件上时,所述环形凸缘伸进所述流出口内与所述管口件上端部套接。
优选地,所述盖体为环形结构,所述盖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减小的盖体上端部、盖体中部和盖体下端部。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端部与盖体中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斜面;所述盖体中部与所述盖体下端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渡斜面;所述第一过渡斜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渡斜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端部设有把片,所述把片从所述盖体上端部一侧沿所述盖体顶面过渡到另一侧;所述把片的两侧为弧形设置,所述把片底部与所述盖体侧壁的连接处为弯曲设置;所述把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盖体的外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盖体和具有圆筒状流出口的管口件,所述管口件上设有从其外周突出用于阻止所述盖旋进的挡板,所述挡板外周上设有2个棘爪;盖体下缘设有与所述挡板外周卡合的防盗箍;每段所述箍部件的末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末端沿所述盖体旋开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有与所述棘爪卡合的爪部;所述爪部通过断点与另一段所述箍部件的前端连接;每个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导向折痕,每个导向折痕的凹陷深度超过所述连接部的厚度的一半,此结构的设置便于所述爪部向内翻折;每个所述连接片沿所述盖体外壁从每段箍部件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连接片对所述防盗箍形成牵制,增加所述防盗箍的稳定性,同时,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防盗箍的高度的比值为2~2.5,从而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不会因为过长导致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棘爪的作用下向外轴向翘起,而给他人带来损害;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联动关系,当向外旋开所述盖体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棘爪的相互作用力变大,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随之变大,当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达到阈值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断开,所述爪部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且所述爪部和所述断点在断开处不会相对所述盖体向外轴向翘起,防止尖锐的爪部和断点向外轴向翘起刺伤他人,有效提高了盖体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瓶盖旋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在旋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与管口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
1、盖体,11、定位槽,12、挡壁,13、内螺纹,14、环形凸缘,15、盖体上端部,16、盖体中部,17、盖体下端部,18、第一过渡斜面,19、第二过渡斜面;
2、管口件,21、流出口,22、挡板,221、棘爪,222、定位块,23、外螺纹;
3、防盗箍,31、第一连接部,311、第一爪部,312、第一折痕,313、所述第二导向折痕,32、第二连接部,321、第二爪部,322、所述第三导向折痕, 323、所述第四导向折痕;
41、第一连接片,411、第一限位槽,42、第二连接片,421、第二限位槽, 43、第一可视窗口,44、第二可视窗口;
51、第一断点,52、第二断点;
6、把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时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属具体实施例。
如图8和图9所示,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包括盖体1和具有圆筒状流出口21的管口件2,所述盖体设有内螺纹13,所述管口件2的外壁上端设有外螺纹23,所述内螺纹13和外螺纹23连接,使得设有所述盖体1与管口件2可装卸自如地连接,其中,所述管口件2上设有从其外周突出用于阻止所述盖体1 旋进的挡板22,所述挡板22外周上设有2个棘爪221;盖体1的下缘设有与所述挡板22外周卡合的防盗箍3;
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防盗箍3分割为两段箍部件,各段箍部件之间通过断点5连接,防盗箍由两段箍部件组成,相邻箍部件之间连接有断点5,该断点5用以在所述盖体1稍稍旋开时即出现断裂,以便简易、直观地反应盖是否被开封过。在本实施例中,两段箍部件为等弧度箍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非均匀分割方式划分箍部件,以实现相同或近似的圆环分段功能和效果。
如图2至图7所示,每段所述箍部件的末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末端沿所述盖体1旋开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有与所述棘爪221卡合的爪部;所述爪部通过断点与另一段所述箍部件的前端连接;
每个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导向折痕;每个导向折痕的凹陷深度超过所述连接部厚度的一半;此结构的设置便于所述爪部向内翻折。
每个所述断点设置在每段箍部件的下端,每个所述断点的内侧与所述防盗箍的内侧在同一圆周上;每个所述断点的外侧设有斜面,每个所述断点的厚度少于所述防盗箍的厚度的一半,每个所述断点的高度低于所述防盗箍的高度的一半;此结构的设置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更容易断开,使得拧开所述盖体时更省力,同时所述断点在与所述爪部断开后,所述断点因为长度过短,所述断点在断点处不会向外翘起,给他人带来损害。
箍部件与盖体1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两段箍部件各自通过一个连接片与盖体连接,用以保证在旋开盖时断开断点的箍部件不会掉离盖体 1,并防止细小且带有突刺的箍部件被随意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或刺伤他人;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片的数量也可根据防盗箍3的分段数量选择两条以上的其他数量,以实现相同或近似的功能和效果,不以此为限。
每个所述连接片沿所述盖体1外壁从每段箍部件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防盗箍3的高度的比值为2~2.5;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连接片对所述防盗箍形成牵制,增加所述防盗箍的稳定性,同时,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不会因为过长导致所述爪部在所述棘爪的作用下向外轴向翘起,而给他人带来损害,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联动关系,当向外旋开所述盖体1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棘爪221的相互作用变大,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随之变大,当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达到阈值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断开且所述爪部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从而使所述盖体1向外旋出且脱离所述管口件2;一方面可以通过断点是否断裂简易、直观地反应盖体1是否被开封过,同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断开且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使得所述爪部和所述断点在断开处不会向外翘起,防止尖锐的爪部和断点向外翘起刺伤他人,有效提高了盖体1的安全性。
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分别设置在两段箍部件的两端。
所述爪部包括第一爪部311和第二爪部321;所述第一爪部311以向内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末端,所述第二爪部321以向内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末端;所述第一爪部311和第二爪部321呈轴向对称;所述断点包括第一断点51和第二断点52;所述第一爪部311和第二爪部321分别通过第一断点51和第二断点52与两段箍部件的前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外侧向内凹陷设有第一导向折痕312和第二导向折痕313;当所述第一爪部311在所述棘爪221的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第一断点 51的连接时,所述第一爪部311沿所述第一导向折痕312或所述第二导向折痕 313向内翻折;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外侧以向内凹陷的方式设有第三导向折痕 322和第四导向折痕323;当所述第二爪部321在所述棘爪221的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第二断点52的连接时,所述第二爪部321沿所述第三导向折痕322 或所述第四导向折痕323向内翻折。所述第一导向折痕、第二导向折痕、第三导向折痕和第四导向折痕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向内翻折。
所述第一连接片4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11,所述第二连接片4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421,所述第一限位槽41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421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片4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连接片4的末端,另一端为连接片 4的前端;所述连接片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所述第一连接片41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42的末端之间形成第一可视窗口43,所述第一可视窗口4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片41 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42的前端之间形成第二可视窗口44,所述第二可视窗口44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正上方。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没有所述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的阻挡牵制,所述第一爪部311和第二爪部321在所述棘爪221的作用力下,所述第一爪部 311和第二爪部321分别断开与所述第一断点51和第二断点52的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爪部311和第二爪部321更容易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从而使拧开所述盖体1是更省力;同时,所述第一可视窗口和第二可视窗口的设置便于垂直向下观察盖体是否被开封过。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所述盖体1内壁周向设有若干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沿盖体1的旋进方向从所述盖体1的下缘向盖体1内壁延伸且由浅渐深;所述定位槽11的设置提供一个定位导向的作用。
如图2和图7所示,每个定位槽11的深端与所述盖体1内壁的连接处设有具有轴向深度的挡壁12;所述挡壁12用以在拧紧盖体1时,从旋转的切线方向上阻止盖体1过拧。
如图9所示,在所述挡板22的上表面周向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槽11对应的定位块222,所述定位块222沿所述盖体1旋进的方向设置;当所述定位块 222沿所述定位槽11滑动至与所述挡壁12接触时,所述挡壁12限制所述定位块222向前活动,所述棘爪221与爪部配合卡接,此时所述盖体1与管口件2 密封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盖体1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凸缘14,所述环形凸缘14与所述管口件2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当所述盖体1旋紧在所述管口件2上时,所述环形凸缘14伸进所述流出口21内与所述管口件2上端部套接。此结构的设置使所述管口件2的上端部与所述环形凸缘14套接形成良好的密封结构,能够防止内容物渗漏,同时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造成内容物变质,延长内容物的保质期限。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盖体1为环状结构,所述盖体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减小的盖体上端部15、盖体中部16和盖体下端部17。所述盖体上端部15与盖体中部1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斜面18;所述盖体中部16与所述盖体下端部17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渡斜面19;所述第一过渡斜面18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渡斜面19的面积。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盖体1的外形更美观。
如图2至图9所示,所述盖体上端部15设有把片6,所述把片6的设置便于旋紧或者拧开瓶盖。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把片6从所述盖体上端部15一侧沿所述盖体顶面过渡到另一侧;所述把片6的两侧为弧形设置,所述把片6底部与所述盖体侧壁的连接处为弯曲设置;此结构的设置外形美观,同时,触感柔和,给使用者良好的使用体验,且不易给使用者带来损伤。
所述把片6的长度大于所述盖体1的外径。此结构的设置能有效增大所述把片6的接触面积,使得在旋紧或者拧开所述盖体时更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包括盖体和具有圆筒状流出口的管口件,所述盖体通过螺纹与管口件可装卸自如地连接,其中,所述管口件上设有从其外周突出用于阻止所述盖体旋进的挡板,盖体下缘设有与所述挡板外周卡合的防盗箍;所述防盗箍分割为两段箍部件,各段箍部件之间通过断点连接,箍部件与盖体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挡板外周上设有2个棘爪,其特征在于:
每段所述箍部件的末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末端沿所述盖体旋开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有与所述棘爪卡合的爪部;所述爪部通过断点与另一段所述箍部件的前端连接;
每个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导向折痕;每个导向折痕的凹陷深度超过所述连接部厚度的一半;
每个所述连接片沿所述盖体外壁从每段箍部件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
所述盖体内壁周向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盖体的旋进方向从所述盖体的下缘向盖体内壁延伸且由浅渐深;每个定位槽的深端与所述盖体内壁的连接处设有具有轴向深度的挡壁;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周向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盖体旋进的方向设置;当所述定位块沿所述定位槽滑动至与所述挡壁抵接时,所述挡壁限制所述定位块向前活动,所述棘爪与爪部配合卡接,此时所述盖体与管口件密封连接;
当向外旋开所述盖体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棘爪的相互作用力变大,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随之变大,当所述断点受到的拉扯力达到阈值时,所述爪部与所述断点的连接断开且所述爪部沿所述导向折痕向内翻折,从而使所述盖体向外旋出且脱离所述管口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防盗箍的高度的比值为2~2.5;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两段箍部件的末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包括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所述第一爪部以向内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所述第二爪部以向内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呈轴向对称;
每个所述断点设置在每段箍部件的下端,每个所述断点的内侧与所述防盗箍的内侧在同一圆周上;每个所述断点的外侧设有斜面,每个所述断点的厚度少于所述防盗箍的厚度的一半,每个所述断点的高度低于所述防盗箍的高度的一半;所述断点包括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分别通过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与两段箍部件的前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向内凹陷设有第一导向折痕和第二导向折痕;当所述第一爪部在所述棘爪的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第一断点的连接时,所述第一爪部沿所述第一导向折痕或所述第二导向折痕向内翻折;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以向内凹陷的方式设有第三导向折痕和第四导向折痕;当所述第二爪部在所述棘爪的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第二断点的连接时,所述第二爪部沿所述第三导向折痕或所述第四导向折痕向内翻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连接片的末端,另一端为连接片的前端;所述连接片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末端之间形成第一可视窗口,所述第一可视窗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前端之间形成第二可视窗口,所述第二可视窗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互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管口件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当所述盖体旋紧在所述管口件上时,所述环形凸缘伸进所述流出口内与所述管口件上端部密封套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环形结构,所述盖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减小的盖体上端部、盖体中部和盖体下端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端部与盖体中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斜面;所述盖体中部与所述盖体下端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渡斜面;所述第一过渡斜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渡斜面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端部设有把片,所述把片从所述盖体上端部一侧沿所述盖体顶面过渡到另一侧;所述把片的两侧为弧形设置,所述把片底部与所述盖体侧壁的连接处为弯曲设置;所述把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盖体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34937.2U CN211002658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34937.2U CN211002658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02658U true CN211002658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7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3493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02658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026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2248A (zh) * | 2019-07-18 | 2019-09-27 | 广州市蔼洋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
2019
- 2019-07-18 CN CN201921134937.2U patent/CN21100265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2248A (zh) * | 2019-07-18 | 2019-09-27 | 广州市蔼洋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CN110282248B (zh) * | 2019-07-18 | 2024-07-16 | 广州市蔼洋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920141A (en) | Stopper for containers, especially bottles and flasks | |
US4037746A (en) | Plastic cap and bottle neck | |
RU94215U1 (ru) | Легкооткрываемая крышка рычажного типа для бутылки | |
US5984125A (en) | Tamper evident closure for beverages | |
US3080991A (en) | Releasable bottle sealing caps | |
US4109816A (en) | Plastic cap for bottle | |
MXPA02003198A (es) | Cierre, particularmente para botellas de licores de calidad superior. | |
US3276613A (en) | Crown cap | |
JPH0977105A (ja) | ビンの開口部の封栓構造 | |
CN211002658U (zh)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
CN110282248B (zh) | 一种断点安全的瓶盖 | |
JP2000255616A (ja) |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 |
JPH11165756A (ja) | 分別廃棄性に優れた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 |
US2217765A (en) | Bottle closure | |
TWM616561U (zh) | 改良的瓶蓋防盜結構 | |
JP3579881B2 (ja) | 閉鎖膜付チューブ容器 | |
JP3452992B2 (ja) | 炭酸飲料用壜の閉栓構造 | |
CN218930343U (zh) |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套盖 | |
CN211002597U (zh) | 一种用于软包装袋的吸管 | |
CN219044555U (zh) | 一种螺纹式环保盖 | |
CN110668003A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组合瓶盖及容器 | |
CN216970580U (zh) | 一种能够容纳饮品添加剂的瓶盖 | |
CN202508423U (zh) | 玻璃牛奶瓶防盗保险盖 | |
CN220221850U (zh) | 一种翻盖仓储式分离瓶盖 | |
CN220949293U (zh) | 翻盖式防盗塑料瓶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