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8723U - 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98723U CN210998723U CN201921898417.9U CN201921898417U CN210998723U CN 210998723 U CN210998723 U CN 210998723U CN 201921898417 U CN201921898417 U CN 201921898417U CN 210998723 U CN210998723 U CN 2109987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sp
- mode
- axis
- manipulator
- servo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包括可选择的独立工作模式和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独立工作模式时,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三轴机械手的当前运动数据传递给DSP,DSP将数据传递给STM32芯片;STM32芯片根据当前运动数据和接收的指令,通过DSP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运动;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时,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三轴机械手的当前运动数据传递给插在PC插槽内的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卡根据当前运动数据和PC接收的指令,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运动。该三轴机械手,可以根据需要在两种工作模式下选择其中的一种,提高了机械手的灵活度,降低了操作误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轴机械手,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世界正越来越走向智能化,随之而来的是机器人行业的飞速发展,机械手在加工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机械手作为模拟人手臂的机械结构,可以根据要求完成指定动作,代替人类劳动,完成复杂、危险的作业,它能取代人类的重复机械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三轴机械手作用在综合加工自动生产线上,可以不间断地开展工作,以降低人力资源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智能三轴机械手的广泛应用,使其对运行控制的要求得到不断提高,如对物体的准确定位,稳定的安装,焊接等。三轴机械手在实际生产过程要对目标物体精准定位,通过传感器将物体的位置参数等传递给控制中心,然后控制器对电机发出指令,机械臂做出相应的动作,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但机械手在取代人工生产时,既要保证生产速度,同时也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精度和机械灵活性。但是,目前的三轴机械手通常仅在一种工作模式下工作,通过普通单片机无法处理机械手大量的输入数据,难以精密控制伺服电机的加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可以根据需要在两种工作模式下选择其中的一种,提高了机械手的灵活度,降低了操作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包括可选择的独立工作模式和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
独立工作模式时,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三轴机械手的当前运动数据传递给DSP,DSP将数据传递给STM32芯片;STM32芯片根据当前运动数据和接收的指令,通过DSP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运动;
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时,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三轴机械手的当前运动数据传递给插在PC插槽内的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卡根据当前运动数据和PC接收的指令,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运动。
进一步地,三轴机械手在末端安装三轴加速度计、姿态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磁力计。
进一步地,DSP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保存预设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程序。
进一步地,当三轴机械手处于脱机工作状态时,DSP调用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里预设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程序,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DSP采用PCL6045B。
进一步地,STM32型号为STM32f429。
进一步地,STM32芯片将接收到的指令通过16位I/O总线接口发送给DSP。
进一步地,DSP通过产生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STM32芯片通过嵌入式操作系统FreeRTOS实现网络通信和USB通信。
进一步地,STM32芯片通过网口接入工业局域网。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可以根据需要在两种工作模式下选择其中的一种,提高了机械手的灵活度,降低了操作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轴机械手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三轴机械手可以实现两种工作模式:独立工作模式和“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
独立工作模式:
以STM32+ DSP为核心的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运动,实现三轴机械手的动作。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DSP,由DSP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当前位置分别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的运动至预设位置,X、Y、Z方向的伺服电机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STM32通过嵌入式操作系统FreeRTOS实现网络通信、USB通信以及人机交互等功能的调度管理。通过人机接口可以实现参数设置;通过网口接入工业局域网实现联网,便于实现多机器人统一协调控制。
本实施例中,DSP采用PCL6045B,其数据处理能力强,运行速度快,最多可控制四轴运动。
STM32具体型号为STM32f429,以ARM Cortex-M4为内核,频率可达180MHZ,拥有强大的数字处理器。除此之外,STM32f429还内置3个A/D转换器,24个通道,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
当STM32F429通过接口接收数据并传递给PCL6045B后,PCL6045B接收数据通过控制程序控制伺服电机移动,并实时监控三轴机械手的运动信号。与此同时,PCL6045B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保存预设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程序。当三轴机械手处于脱机工作状态时,PCL6045B调用存储器里预设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程序,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进行运动,保证脱机状态下三轴机械手的工作精度。
STM32f429将接收到的指令通过16位I/O总线接口向PCL6045B发送,PCL6045B通过产生脉冲信号进而控制伺服电机。将编码器等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和其它控制信号传递给PCL6045B,所有接口均采用光耦隔离。PCL6045B控制三轴机械手进行工作,可实现匀速、线形、S形加减速、连续、定长等输出动作。
三轴机械手在末端安装三轴加速度计、姿态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磁力计等,采集三轴机械手的转速、转矩、角速度、加速度、惯量等参数,对机械手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
通过PCI接口将运动控制卡插入PC插槽,由PC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向运动控制卡发送控制指令,运动控制卡根据采集的信息和接受指令分别实现对伺服电机X、Y、Z轴的运动控制。
运动控制卡核心采用STM32+DSP模式,STM32和DSP与独立工作模式相同,STM32为核心控制器,具有外接网口、人机交互接口和USB接口, DSP通过控制电机来控制三轴机械手的运动。
PCI接口采用双口RAM作为PC和STM32都可以访问的存储区,一端连接CH365(通过CH365芯片连接PCI接口)可以显示其内存空间,另一端连接STM32+ DSP芯片,便于随时被访问。在STM32与CH365相互通信时,双口RAM可以作为缓冲芯片,提高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包括可选择的独立工作模式和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
独立工作模式时,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三轴机械手的当前运动数据传递给DSP,DSP将数据传递给STM32芯片;STM32芯片根据当前运动数据和接收的指令,通过DSP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运动;
PC+运动控制卡工作模式时,传感器通过将采集的三轴机械手的当前运动数据传递给插在PC插槽内的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卡根据当前运动数据和PC接收的指令,控制伺服电机在X、Y、Z方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三轴机械手在末端安装三轴加速度计、姿态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磁力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DSP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保存预设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当三轴机械手处于脱机工作状态时,DSP调用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里预设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程序,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三轴机械手进行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DSP采用PCL6045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STM32型号为STM32f4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STM32芯片将接收到的指令通过16位I/O总线接口发送给DS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DSP通过产生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STM32芯片通过嵌入式操作系统FreeRTOS实现网络通信和USB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其特征是,STM32芯片通过网口接入工业局域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98417.9U CN210998723U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98417.9U CN210998723U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98723U true CN210998723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504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98417.9U Active CN210998723U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98723U (zh) |
-
2019
- 2019-11-06 CN CN201921898417.9U patent/CN2109987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42932B (zh) | 基于EtherCAT总线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6502095B (zh) | 一种多工业机器人的协同控制方法 | |
CN100401218C (zh) | 基于两级dsp的并联装备开放式运动控制卡及控制方法 | |
CN100568131C (zh) | 基于mpc5200的多轴运动控制器 | |
CN204585226U (zh) | 一种应用在机械手上的多轴运动控制器 | |
CN103226344B (zh) | 一种运动控制片上系统 | |
CN104786221A (zh) |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 | |
US4851748A (en) | Basic digital multi-axis robot control having modular performance expansion capability | |
CN201689302U (zh) | 一种一体化智能伺服驱动器 | |
CN101592951A (zh) | 分布式仿人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 | |
CN111775145B (zh) | 一种串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 |
CN103576614A (zh) | 一种多轴运动控制系统 | |
CN104615087A (zh) | 总线型运动控制器 | |
CN113433894B (zh) | 基于工业pc的多通道多轴联动的数控系统及方法 | |
CN115302527A (zh) |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钻铆设备 | |
CN108375979A (zh) | 基于ros的自动导航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 | |
CN113636348A (zh) | 一种建筑安装使用的玻璃转运系统 | |
CN210998723U (zh) | 一种双工作模式三轴机械手 | |
CN207924430U (zh) | 一种机器人控制器 | |
CN208304122U (zh) | 一种基于总线的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 | |
CN104635624A (zh) | 用于控制四轴加工设备的数控系统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
CN106094663A (zh) | 一种基于rtx+dsp的多轴运动控制器通信系统 | |
CN101477355A (zh) | 一种用于微型切割机的数控系统 | |
CN111384876A (zh) | 一种基于双核处理的双轴电机驱动系统及方法 | |
CN114488958A (zh) | 一种基于全可编程器件的多轴数控机床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12 Address after: 274000 Industrial Park, Wudian Town, Mudan District,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ze Hengrui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93, Jichuan East Road, Haili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9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