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3214U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93214U CN210993214U CN201921658402.5U CN201921658402U CN210993214U CN 210993214 U CN210993214 U CN 210993214U CN 201921658402 U CN201921658402 U CN 201921658402U CN 210993214 U CN210993214 U CN 2109932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slag
- water
- separating
- col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水渣收集机构、负压管路、连接软管和水渣分离机构,负压管路为水渣收集机构提供负压收集水渣,并通过连接软管输送给水渣分离机构后将其分离,水渣收集机构包括气动马达、收集斗、第一行走轮和两个叶轮,气动马达旋转带动两个叶轮运动,将水渣从水渣入口带入收集斗内;负压管路包括负压吸管、J形气管和负压接头,压缩气体通过负压接头、J形气管进入负压吸管内产生向后的负压,将收集斗内的水渣通过连接软管送入水渣分离机构内进行分离。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快速分离废水和煤渣,操作轻巧,移动方便,分离效果好,操作维修方便,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井下巷道气水渣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钻探、开采、筛选、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的粉尘煤灰,工人长时间工作很容易受到尘肺病的侵袭,另外布满粉尘的井下巷道会严重阻挡开采的进度和运输巷道的视野,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井下工作带来安全隐患,为降低煤粉的散逸,采面在钻孔过程中会不断冲水,这样以来,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煤粉混杂水流形成煤水渣。
目前矿井下的水渣顺着巷道流至低洼收集箱内,水渣收集后水从缝隙处渗出,工人将剩余煤渣装上皮带运走;巷道存集大量水,煤渣堆积巷道,给巷道与来往工人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井下工作正常进行。
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收集废水煤渣迅速,快速分离,分离效果好,操作轻巧,移动方便的具有行走机构的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煤矿在钻探、开采、筛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粉混杂水流形成煤水渣,水渣顺着巷道流至低洼收集箱内,水渣收集后水从缝隙处渗出,工人将剩余煤渣装上皮带运走;巷道存集大量水,煤渣堆积巷道,给巷道与来往工人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井下工作正常进行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来实现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收集废水煤渣迅速,快速分离,分离效果好,操作轻巧,移动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水渣收集机构、负压管路、连接软管和水渣分离机构,负压管路为水渣收集机构提供负压收集水渣,并通过连接软管输送给水渣分离机构后将其分离,所述的水渣收集机构包括气动马达、收集斗、第一行走轮和两个叶轮,收集斗为前后开口、两侧封闭的矩形体结构,两个叶轮位于收集斗内部,叶轮上安装有用于拨动水渣的橡胶拨片,第一行走轮分别固定在收集斗的两侧壁,两个叶轮之间留有水渣入口,叶轮的中心轴与位于收集斗上方的气动马达的旋转轴为共同轴,两个叶轮的水平旋转方向相反且共同朝向收集斗的内部,气动马达旋转带动两个叶轮运动,将水渣从水渣入口带入收集斗内;所述负压管路包括负压吸管、J形气管和负压接头,其中负压吸管与收集斗后端连接,J形气管的管头安装在负压吸管内部,负压接头位于J形气管的伸出端,压缩气体通过负压接头、J形气管进入负压吸管内产生向后的负压,将收集斗内的水渣通过连接软管送入水渣分离机构内进行分离。
所述的水渣分离机构包括进料口、料斗、分离筒、滤网、绞龙、动力源、排渣口、底架、第二行走轮、排水口和观察窗;所述料斗的开口自上而下逐渐收小,进料口与水渣收集机构过连接软管连接,用于承接水渣收集机构收集的水渣,所述排水口与巷道排水沟连接,利用水渣分离机构将水渣中的水排放到巷道排水沟中;绞龙由安装在分离筒外部的动力源提供动力,排渣口位于分离筒的末端,所述滤网位于绞龙的周边,煤泥渣中的水分在绞龙挤压输送中从滤网中析出,并从位于分离筒底部的排水口流出。
所述的滤网的目数为60目。
所述的动力源为减速电机或液压马达。
所述的分离筒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水渣输送的观察窗。
所述的分离筒通过加强梁固定在底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渣收集机构、负压管路、连接软管和水渣分离机构,负压管路为水渣收集机构提供负压收集水渣,并通过连接软管输送给水渣分离机构后将其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水渣收集机构、负压管路和连接软管,将巷道内淤积的废水和煤渣快速收集并分离出废水和煤渣,操作轻巧,移动方便,分离效果好;
2)所述的水渣收集机构包括气动马达、收集斗、第一行走轮和两个叶轮,收集斗为前后开口、两侧封闭的矩形体结构,两个叶轮位于收集斗内部,第一行走轮分别固定在收集斗的两侧壁,两个叶轮之间留有水渣入口,叶轮的中心轴与位于收集斗上方的气动马达的旋转轴为共同轴,两个叶轮的水平旋转方向相反且共同朝向收集斗的内部,气动马达旋转带动两个叶轮运动,将水渣从水渣入口带入收集斗内;
3)所述负压管路包括负压吸管、J形气管和负压接头,其中负压吸管与收集斗后端连接,J形气管的管头安装在负压吸管内部,负压接头位于J形气管的伸出端,压缩气体通过负压接头、J形气管进入负压吸管内产生向后的负压,将收集斗内的水渣通过连接软管送入水渣分离机构内进行分离;
4)所述的水渣分离机构包括进料口、料斗、分离筒、滤网、绞龙、动力源、排渣口、底架、第二行走轮、排水口和观察窗;所述料斗的开口自上而下逐渐收小,进料口与水渣收集机构过连接软管连接,用于承接水渣收集机构收集的水渣,所述排水口与巷道排水沟连接,利用水渣分离机构将水渣中的水排放到巷道排水沟中;绞龙由安装在分离筒外部的动力源提供动力,排渣口位于分离筒的末端,所述滤网位于绞龙的周边,煤泥渣中的水分在绞龙挤压输送中从滤网中析出,并从位于分离筒底部的排水口流出;
5)所述的传动轴的动力源为减速电机或液压马达,动力传动部分可根据客户要求,安装电机减速机或者液压马达的驱动,也可采用气动马达等其他驱动方式;
6)所述的分离筒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水渣输送的观察窗,便于随时观察水渣输送情况,防止堵塞分离筒;
7)所述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目数为60目,滤网60目网眼能有效将水分析出,把煤泥渣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渣收集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渣收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负压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负压管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水渣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水渣收集机构,101、气动马达,102、收集斗,103、第一行走轮,104、叶轮,2、负压管路,201、负压吸管,202、J形气管,203、负压接头,3、连接软管,4、水渣分离机构,401、进料口,402、料斗,403、分离筒,404、滤网,405、绞龙,406、动力源,407、排渣口,408、底架,409、第二行走轮,410、排水口,411、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水渣收集机构1、负压管路2、连接软管3和水渣分离机构4,负压管路2为水渣收集机构1提供负压收集水渣,并通过连接软管3输送给水渣分离机构4后将其分离,所述的水渣收集机构1包括气动马达101、收集斗102、第一行走轮103和两个叶轮104,收集斗102为前后开口、两侧封闭的矩形体结构,两个叶轮104位于收集斗102内部,叶轮104上安装有用于拨动水渣的橡胶拨片,第一行走轮103分别固定在收集斗102的两侧壁,两个叶轮104之间留有水渣入口,叶轮104的中心轴与位于收集斗102上方的气动马达101的旋转轴为共同轴,两个叶轮104的水平旋转方向相反且共同朝向收集斗102的内部,气动马达101旋转带动两个叶轮104运动,将水渣从水渣入口带入收集斗102内;所述负压管路2包括负压吸管201、J形气管202和负压接头203,其中负压吸管201与收集斗102后端连接,J形气管202的管头安装在负压吸管201内部,负压接头203位于J形气管202的伸出端,压缩气体通过负压接头203、J形气管202进入负压吸管201内产生向后的负压,将收集斗102内的水渣通过连接软管3送入水渣分离机构4内进行分离。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水渣分离机构4包括进料口401、料斗402、分离筒403、滤网404、绞龙405、动力源406、排渣口407、底架408、第二行走轮409、排水口410和观察窗411;所述料斗402的开口自上而下逐渐收小,进料口401与水渣收集机构1过连接软管3连接,用于承接水渣收集机构1收集的水渣,所述排水口410与巷道排水沟连接,利用水渣分离机构4将水渣中的水排放到巷道排水沟中;绞龙405由安装在分离筒403外部的动力源406提供动力,排渣口407位于分离筒403的末端,所述滤网404位于绞龙405的周边,煤泥渣中的水分在绞龙405挤压输送中从滤网404中析出,并从位于分离筒403底部的排水口410流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滤网404的目数为60目。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动力源406为减速电机或液压马达。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分离筒403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水渣输送的观察窗411。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分离筒403通过加强梁固定在底架408上。
实际应用中,推动第二行走轮409到废水煤渣淤积预定地点,连接好负压管路2,两个叶轮104的水平旋转方向相反且共同朝向收集斗102的内部,气动马达101旋转带动两个叶轮104运动,将水渣从水渣入口带入收集斗102内,负压接头203位于J形气管202的伸出端,压缩气体通过负压接头203、J形气管202进入负压吸管201内产生向后的负压,将收集斗102内的水渣通过连接软管3送入水渣分离机构4内;进料口401与水渣收集机构1过连接软管3连接,用于承接水渣收集机构1收集的水渣,所述排水口410与巷道排水沟连接,利用水渣分离机构4将水渣中的水排放到巷道排水沟中;绞龙405由安装在分离筒403外部的动力源406提供动力,排渣口407位于分离筒403的末端,所述滤网404位于绞龙405的周边,煤泥渣中的水分在绞龙405挤压输送中从滤网404中析出,并从位于分离筒403底部的排水口410流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收集废水煤渣迅速,快速分离,分离效果好,操作轻巧,移动方便,解决现有煤矿在钻探、开采、筛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粉混杂水流形成煤水渣,水渣顺着巷道流至低洼收集箱内,水渣收集后水从缝隙处渗出,工人将剩余煤渣装上皮带运走;巷道存集大量水,煤渣堆积巷道,给巷道与来往工人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井下工作正常进行等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水渣收集机构(1)、负压管路(2)、连接软管(3)和水渣分离机构(4),负压管路(2)为水渣收集机构(1)提供负压收集水渣,并通过连接软管(3)输送给水渣分离机构(4)后将其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渣收集机构(1)包括气动马达(101)、收集斗(102)、第一行走轮(103)和两个叶轮(104),收集斗(102)为前后开口、两侧封闭的矩形体结构,两个叶轮(104)位于收集斗(102)内部,叶轮(104)上安装有用于拨动水渣的橡胶拨片,第一行走轮(103)分别固定在收集斗(102)的两侧壁,两个叶轮(104)之间留有水渣入口,叶轮(104)的中心轴与位于收集斗(102)上方的气动马达(101)的旋转轴为共同轴,两个叶轮(104)的水平旋转方向相反且共同朝向收集斗(102)的内部,气动马达(101)旋转带动两个叶轮(104)运动,将水渣从水渣入口带入收集斗(102)内;所述负压管路(2)包括负压吸管(201)、J形气管(202)和负压接头(203),其中负压吸管(201)与收集斗(102)后端连接,J形气管(202)的管头安装在负压吸管(201)内部,负压接头(203)位于J形气管(202)的伸出端,压缩气体通过负压接头(203)、J形气管(202)进入负压吸管(201)内产生向后的负压,将收集斗(102)内的水渣通过连接软管(3)送入水渣分离机构(4)内进行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渣分离机构(4)包括进料口(401)、料斗(402)、分离筒(403)、滤网(404)、绞龙(405)、动力源(406)、排渣口(407)、底架(408)、第二行走轮(409)、排水口(410)和观察窗(411);所述料斗(402)的开口自上而下逐渐收小,进料口(401)与水渣收集机构(1)过连接软管(3)连接,用于承接水渣收集机构(1)收集的水渣,所述排水口(410)与巷道排水沟连接,利用水渣分离机构(4)将水渣中的水排放到巷道排水沟中;绞龙(405)由安装在分离筒(403)外部的动力源(406)提供动力,排渣口(407)位于分离筒(403)的末端,所述滤网(404)位于绞龙(405)的周边,煤泥渣中的水分在绞龙(405)挤压输送中从滤网(404)中析出,并从位于分离筒(403)底部的排水口(410)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404)的目数为60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406)为减速电机或液压马达。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筒(403)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水渣输送的观察窗(4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筒(403)通过加强梁固定在底架(408)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58402.5U CN210993214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58402.5U CN210993214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93214U true CN210993214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9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584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93214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932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8497A (zh) * | 2019-09-30 | 2019-12-06 | 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21658402.5U patent/CN2109932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8497A (zh) * | 2019-09-30 | 2019-12-06 | 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63783B (zh) | 一种具有集尘罩的矿用井下气水渣分离系统 | |
CN113338377B (zh) | 清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3404495B (zh) | 低扰动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传动机构及其采集方法 | |
CN110439530A (zh) | 一种分离箱筒整体旋转式气水渣分离履带小车 | |
CN101173522A (zh) | 井下水仓煤泥清挖装置 | |
CN215165917U (zh) | 一种井下水仓清理机器人 | |
CN218265840U (zh) | 一种复式矿用固液分离机 | |
CN210993214U (zh)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
CN210660058U (zh) | 一种分离箱筒整体旋转式气水渣分离履带小车 | |
CN108915716B (zh) | 用于双模盾构机的出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469660U (zh) | 采煤工作面涌水直接处理设备 | |
CN209835786U (zh) | 一种具有行走机构的气水渣分离装置 | |
CN218248928U (zh) | 一种矿用履带式自清洁固液分离机 | |
CN110538497A (zh) | 一种负压抽放移动式水渣分离装置 | |
CN201437600U (zh) | 一种清挖输送机 | |
CN101942847B (zh) | 一种清挖输送机 | |
CN208294531U (zh) | 一种出渣系统及盾构机 | |
CN112892004A (zh) | 一种矿井水仓智能清淤方法 | |
CN115554769A (zh) | 一种复式矿用固液分离机 | |
CN215609547U (zh) | 一种煤矿井下钻场用刮板离心式煤水渣固液分离机 | |
CN116837927A (zh) | 一种煤矿水仓智能在线清仓系统 | |
CN211768900U (zh) | 煤矿水力排屑钻孔煤屑气力输送装置 | |
CN209838350U (zh) | 一种具有集尘罩的矿用井下气水渣分离系统 | |
CN211768901U (zh) | 松软煤层干式钻孔煤屑气力输送机 | |
CN115929336A (zh) | 一种隧道tbm机械化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