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991171U -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1171U
CN210991171U CN201921450914.2U CN201921450914U CN210991171U CN 210991171 U CN210991171 U CN 210991171U CN 201921450914 U CN201921450914 U CN 201921450914U CN 210991171 U CN210991171 U CN 210991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absorption inner
compaction
conveying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09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志龙
许丽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Futi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Futi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Futi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Futi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09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1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1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1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成型鼓下方、且与成型鼓相对设置用于接收从成型鼓脱离的吸收内芯并向下游侧方向输送的输送带,以及可与输送带相配合、且沿输送方向排布的多个压实塑形辊;所述压实塑形辊与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吸收内芯穿过的间隙,在压实塑形辊的外周表面具有与吸收内芯形状相适配的凹模形状,且每一个压实塑形辊所具有的相同位置凹模深度随吸收内芯输送方向依次递减。通过多个压实塑形辊的凹模形状对在流程上自然成型状态下的吸收内芯进行多次准确的相位排气、压实并塑形,避免通过一个辊一次性排气压实动作导致吸收内芯外观瞬间变形的缺陷,使得吸收内芯表面形成较理想的凹凸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将通过积纤成型鼓快速成型的吸收内芯向下游侧搬送移转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纸尿布等卫生用品在沿腿部的部分上具有吸收性内芯。一直以来,作为吸收性内芯,使用的是通过粉粹纸片,利用负压将粉粹纸屑吸引到吸引滚筒的成形模具中而形成的。为了提高排泄物所含液体成分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而在粉碎纸屑中混入高吸水性树脂,如聚丙烯酸钠的颗粒。该高吸水性树脂与粉碎纸屑层相比,单位体积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明显优良。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必须使其更加精准的施加到特定的位置上。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先将高分子颗粒与木浆绒毛浆混合均匀后,固定分布生产成产品,使产品达到快速吸收液体的目的。在上述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高分子和木浆绒毛浆先均匀混合,导致高分子在整个产品上分布较均匀。对于产品上需集中的吸水区域,高分子含量和其他区域并没有多大区别,导致吸水量低,吸水较慢,且在产品两端吸水量不大,甚至不需要吸水的区域,也被均匀的混合了高分子,这就造成了高分子材料不必要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市场上的产品为追求高吸收量,通常采用经过多次成型的双层吸收内芯结构,这种结构的吸收内芯吸收量大,不需经常更换,但是吸收内芯是双层复合,在使用过程中层与层之间容易出现分离、脱层、结合不牢等情况,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而且双层结构的吸收内芯,采用的吸收内芯成型装置过于复杂,且生产工艺流程长。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45757.9公开了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造方法,其公开了利用吸引np1如果保持将吸水性纤维层C1、C3以及高吸水性树脂层C2维持在成形模具11中,使图案滚筒装置10进一步旋转,很快成形模具11就到达与转置滚筒装置13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成形模具11从负压系统被切换连接到正压系统。因此,增长层C3等从成形模具11的底面施加正压(附图中的箭头pp),整体脱离模具。另外,即使不依靠正压,只要维持吸水性树脂层C1、C3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依靠无压条件下的自由落体或来自成形模具11之外的吸引而脱离模具。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可知,转置滚筒装置13与成形模具11相对设置,吸收内芯在转置滚筒装置13的下游侧水平输送。
虽然上述专利能够将成型后的吸收内芯顺利脱模,然而在向下游侧输送过程中难免会破坏吸收内芯表面的凹凸效果,尤其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3D棉芯体产品,如果采用以上装置,往往最终并不能得到理想的凹凸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解决现有输送装置无法得到理想凹凸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利用成型鼓形成的具有多种厚度的吸收内芯从成型鼓向下游侧搬送的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成型鼓下方、且与成型鼓相对设置用于接收从成型鼓脱离的吸收内芯并向下游侧方向输送的输送带,以及可与输送带相配合、且沿输送方向排布的多个压实塑形辊。所述压实塑形辊与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吸收内芯穿过的间隙,在压实塑形辊的外周表面具有与吸收内芯形状相适配的凹模形状,且每一个压实塑形辊所具有的相同位置凹模深度随吸收内芯输送方向依次递减。
需要指出的是,上文出现的“吸收内芯形状”并非指的是吸收内芯的外形轮廓,而是指根据吸收内芯所具有的多种不同厚度区域而划分的轮廓形状,因而凹模的作用在于赋予吸收内芯在特定位置形成特定的产品厚度,例如以具有三种厚度的吸收内芯为例,在压实塑形辊外周面上的凹模并非只有一处,而是分布在对应三种厚度所在的区域。采用如上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压实塑形辊的凹模形状对在流程上自然成型状态下的吸收内芯进行多次准确的相位排气、压实并塑形,避免通过一个辊一次性排气压实动作导致吸收内芯外观瞬间变形的缺陷。压实塑形辊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或者4个,其数量可以根据吸收内芯的厚度相应增减,每个压实塑形辊的凹模深度呈现递减过渡状态,完全避免了一次性排气压实带来的变形问题。
为了使吸收内芯上的特定位置形成多种不同厚度,需要借助凹模在吸收内芯表面辊压而赋予,那么,所述压实塑形辊的凹模数量与吸收内芯所具有的厚度数量相等。
进一步的,各个压实塑形辊还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推动辊体控制其与输送带之间的压力,优选的,多个压实塑形辊单独控制其与输送带之间的压力。至于压实塑形辊的转动驱动源,可以是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也可以是分别带动。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多个压实塑形辊还应满足特定的相位要求,进而保证吸收内芯每通过一个压实塑形辊都能在其特定位置上进行进一步的塑形,最终形成所需的凹凸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鼓在与输送带相配合的直径方向上设有用于将吸收内芯脱模的正压系统,该正压系统的作用在于帮助吸收内芯顺利脱模,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正压系统,而是利用吸收内芯的自重自然脱模。相对应的,输送带在与正压系统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真空箱,在第一真空箱与成型鼓之间设置有供输送带和吸收内芯通过的间隙。在以上方案中,以同时设置正压系统和第一真空箱的方案最为优选,通过“上吹下吸”的方式有助于吸收内芯顺利脱模。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相对于水平面斜向上输送。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在与压实塑形辊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真空箱,在第二真空箱与压实塑形辊之间设置有供输送带和吸收内芯通过的间隙。设置第二真空箱的作用在于,保证吸收内芯在压实塑形过程中不会随意偏移。另外,第一真空箱与第二真空箱一体成型或采用分体式。具体的,第一真空箱与第二真空箱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即在输送带接收吸收内芯至压实塑形的整个过程中,吸收内芯一直吸附在输送带上;此外,分体式结构即将第一真空箱、第二真空箱分开设置,该种方式较为容易理解,在此不多加赘述。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吸收内芯脱模以前、用于防止吸收内芯从成型鼓脱离的压实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不同厚度的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通过多个压实塑形辊的凹模形状对在流程上自然成型状态下的吸收内芯进行多次准确的相位排气、压实并塑形,避免通过一个辊一次性排气压实动作导致吸收内芯外观瞬间变形的缺陷,使得吸收内芯表面形成较理想的凹凸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收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压实塑形辊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2对吸收内芯101进行如下描述。
图1示意了一种吸收内芯101,按照其所具有的不同克重区域可分为高密度区S1、中密度区S2和低密度区S3。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设计增减密度区的数量,其数量并不限定为具体三个的情形。
图2进一步示意了吸收内芯101的剖面视图,从剖视图来看,该吸收内芯101具有三种不同的厚度,进而在吸收内芯面层上呈现出3D凹凸效果。
为了实现在吸收内芯脱模以后,在吸收内芯表面依然具有理想的凹凸效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3至5所示,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利用成型鼓1形成的具有多种厚度的吸收内芯101从成型鼓向下游侧搬送的装置,具备:压实机构2、输送带3和三个压实塑形辊4、5、6。
其中,压实机构2,用于将吸收内芯101压实,防止吸收内芯在搬送过程中在离心力下脱离,其设置在吸收内芯脱模以前。具体的,可以在预定的环形轨道上运动的不透气性环形带21作为主体,该环形带21将其环形轨道的一部分以圆弧状沿着成型鼓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
输送带3,设置在成型鼓1下方、且相对于水平面斜向上输送,其用于接收从成型鼓1脱离的吸收内芯101并向下游侧方向输送。
在成型鼓1与输送带3相配合的直径方向上设有用于将吸收内芯脱模的正压系统,相对应的,输送带在与正压系统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真空箱7,在第一真空箱7与成型鼓1之间设置有供输送带和吸收内芯通过的间隙。通过上吹气下吸气使得吸收内芯瞬间脱模并快速转移到输送带上。
三个压实塑形辊4、5、6,与输送带3相配合、且沿输送方向排布。压实塑形辊与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吸收内芯穿过的间隙,在压实塑形辊4、5、6的外周表面具有与吸收内芯形状相适配的凹模形状,且每一个压实塑形辊所具有的相同位置凹模深度H1、H2、H3不同,且随吸收内芯输送方向依次递减,即H1>H2>H3。如图5所示,在压实塑形辊4、5、6上具有不同的台阶面91、92、93,各台阶面91、92、93对应形成吸收内芯101的高密度区S1、中密度区S2和低密度区S3。因此,前文所示意的凹模深度H1、H2、H3只是以一处台阶面为例进行示意,至于其他台阶面均存在凹模深度随吸收内芯输送方向依次递减的关系。
图3、图4大致示意了压实塑形辊的结构,优选的,各个压实塑形辊之间彼此不相接触,且相隔2-5mm距离为宜,各个压实塑形辊还连接有气缸10、11、12,通过气缸推动辊体控制其与输送带之间的压力,优选的,多个压实塑形辊单独控制其与输送带之间的压力。隐含的,以上多个压实塑形辊还应满足特定的相位要求,进而保证吸收内芯每通过一个压实塑形辊都能在其特定位置上进行进一步的塑形,最终形成所需的凹凸效果。
通过压实塑形辊的凹模形状对在流程上自然成型状态下的吸收内芯进行准确的相位排气压实并塑形,避免通过一个辊一次性排气压实动作会造成吸收内芯外观瞬间变形,压实塑形辊的数量可以根据吸收内芯的厚度相应增减,每个压实塑形辊的凹模深度呈现递减过渡状态,完全避免了一次性排气压实带来的变形问题。
在输送带3与压实塑形辊4、5、6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真空箱8,在第二真空箱8与压实塑形辊4、5、6之间设置有供输送带和吸收内芯通过的间隙。
第一真空箱7与第二真空箱8采用分体式。
以上所述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利用成型鼓形成的具有多种厚度的吸收内芯从成型鼓向下游侧搬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成型鼓下方、且与成型鼓相对设置用于接收从成型鼓脱离的吸收内芯并向下游侧方向输送的输送带,以及可与输送带相配合、且沿输送方向排布的多个压实塑形辊;
所述压实塑形辊与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吸收内芯穿过的间隙,在压实塑形辊的外周表面具有与吸收内芯形状相适配的凹模形状,且每一个压实塑形辊所具有的相同位置凹模深度随吸收内芯输送方向依次递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塑形辊的凹模数量与吸收内芯所具有的厚度数量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压实塑形辊单独控制其与输送带之间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在与输送带相配合的直径方向上设有用于将吸收内芯脱模的正压系统。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相对于水平面斜向上输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在与正压系统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真空箱,在第一真空箱与成型鼓之间设置有供输送带和吸收内芯通过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在与压实塑形辊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真空箱,在第二真空箱与压实塑形辊之间设置有供输送带和吸收内芯通过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箱与第二真空箱一体成型或采用分体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塑形辊的数量为2个、3个、或者4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吸收内芯脱模以前、用于防止吸收内芯从成型鼓脱离的压实机构。
CN201921450914.2U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Active CN210991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914.2U CN210991171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914.2U CN210991171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1171U true CN210991171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0914.2U Active CN210991171U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1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5314B (zh) 一种吸收体成型方法
US7306834B2 (en) Heat insulating container
US7175585B2 (en) Heat-insulating container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3015273B (zh) 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及模塑成型切边一体机
CN110575313B (zh) 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
US8877999B2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product with shaped fluid storage structures
CN105996092A (zh) 一种压片机
CN210991171U (zh)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内芯的转移输送装置
CN104546299A (zh) 一种生产防断裂纸尿裤的成型设备
CN203315187U (zh) 一种尿裤生产设备用压辊式转移鼓装置
CN105496649A (zh) 一种絮状物料的压实成型转移机构
TW202423670A (zh) 用於乾式成型纖維素製品的製品成型單元及用於乾式成型纖維素製品的方法
CN216136181U (zh) 一种吸收芯体的成型设备
CN203371836U (zh) 压花辊及压花机
CN204600898U (zh) 一种生产防断裂纸尿裤的成型设备
CN102230308A (zh) 一种纸浆模塑成型模具
CN203937226U (zh) 一种带防松内凸条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CN209971232U (zh)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橡胶模具
CN107839140B (zh) 具有多纹路性的发泡垫体制程
CN106079037A (zh) 一种压实固体疏松物料以成型板坯的装置及方法
CN205459371U (zh) 一种絮状物料的压实成型转移机构
CN213822073U (zh) 一种纸尿裤生产用压型机
CN216334645U (zh) 一种汽车橡胶模具制造用具有限位结构的输送装置
CN112603658B (zh) 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体成型设备
CN220841411U (zh) 一种pet热成型杯的硅油添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45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unxi District,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ngshan Futi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8 No. 245000, Penglai Road, Huangshan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UANGSHAN FUTIAN JINGGONG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