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9069U -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79069U CN210979069U CN201921915156.7U CN201921915156U CN210979069U CN 210979069 U CN210979069 U CN 210979069U CN 201921915156 U CN201921915156 U CN 201921915156U CN 210979069 U CN210979069 U CN 210979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upper cover
- screw
- steering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调节机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底座、中座和上盖,中座与底座转动连接,上盖与中座活动连接,其中:底座上开设有内弧形槽,中座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转向档杆,转向档杆插设于内弧形槽内,底座的两侧分别插设并且螺合有转向调节螺杆,转向调节螺杆的端部位于内弧形槽之内,转向档杆位于两个转向调节螺杆的端部之间;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外弧形槽孔,中座上开设有多个与外弧形槽孔一一对齐的螺孔,外弧形槽孔内穿设有水平调节螺杆,水平调节螺杆穿过螺孔且二者相互螺合,水平调节螺杆的上端抵接于上盖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调节精度、可缩减调节时间、能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支撑架的多向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一些摄影摄像以及激光标定等应用场合,通常利用三脚架搭配云台来对相关器材起到支撑作用,在工作之前,需将这些器材进行水平调节和角度定位,现有的调节和定位方式一般是将顶丝手柄松开,然后手动调节云台的朝向和水平,在调节之后将各个顶丝手柄拧紧,从而起到定位作用。但是上述方式中,无论水平调节还是角度调节,都是通过用户手动拨动、摆动等进行调节的,这种手动方式很难准确地控制器材所指向的方位,同时也很难保证器材达到水平位置,导致调节精度较差,此外,这种手动调节的方式,用户需要不断的左右摆动或者拨动才能趋近于目标位置,导致调节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调节精度、可缩减调节时间、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向调节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底座、中座和上盖,所述中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中座活动连接,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内弧形槽,所述中座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转向档杆,所述转向档杆插设于所述内弧形槽内,并且当所述中座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转向档杆沿着所述内弧形槽移动,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插设并且螺合有转向调节螺杆,所述转向调节螺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内弧形槽之内,所述转向档杆位于两个转向调节螺杆的端部之间,通过旋拧两个转向调节螺杆而驱使所述中座旋转;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外弧形槽孔,所述中座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外弧形槽孔一一对齐的螺孔,所述外弧形槽孔内穿设有水平调节螺杆,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螺孔且二者相互螺合,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的上端抵接于所述上盖的底部,当所述中座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水平调节螺杆沿所述外弧形槽孔移动,通过旋拧多个水平调节螺杆而将所述上盖调节至水平位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座和上盖同轴设置,且所述内弧形槽的圆心和所述外弧形槽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底座的轴心处。
优选地,所述外弧形槽孔、所述螺孔和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的数量均是4个。
优选地,包括有依次穿过所述上盖、中座和底座的串联螺丝,所述串联螺丝包括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螺纹部、光杆部和螺帽部,所述螺纹部螺合于所述底座的轴心处,所述光杆部穿过所述中座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螺帽部抵接于所述上盖,且所述上盖可相对所述螺帽部活动。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轴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的下端形成有球面凹口,所述螺帽部的下端形成有球面底部,所述球面底部卡设于所述球面凹口内且二者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心通孔的顶部开口处覆盖有防尘盖。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轴心处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中座的底部开设有轴孔,所述立柱插设于所述轴孔内且二者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向调节螺杆位于所述底座外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防滑旋柄,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防滑旋柄。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顶部形成有用于装配被支撑器材的装夹部。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凸轮手柄,所述凸轮手柄上穿设有限位螺丝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螺丝的下端螺合于所述上盖的顶部,所述凸轮手柄与所述装夹部相邻设置,借由所述凸轮手柄而抵紧于被支撑器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向调节机构中,所述上盖用于放置被支撑的器材,用户在调节水平位置时,只需旋拧多个水平调节螺杆,利用所述水平调节螺杆支撑所述上盖,配合相应的水平仪等观测器件,通过调节多个水平调节螺杆的竖直位置将所述上盖调节至水平位置,当用户需要调节器材的指向方位时,只需旋拧左右两个转向调节螺杆,在两个转向调节螺杆的配合作用下,可驱使所述转向档杆沿着所述内弧形槽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中座和上盖旋转。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旋拧螺杆来实现水平调节和方位调节,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调节精度,能够快速地将安装于所述上盖的器材调节至水平位置以及指定方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一种应用方式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另一种应用方式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调节机构,结合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底座1、中座2和上盖3,所述中座2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上盖3与所述中座2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内弧形槽10,所述中座2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转向档杆20,所述转向档杆20插设于所述内弧形槽10内,并且当所述中座2相对所述底座1转动时,所述转向档杆20沿着所述内弧形槽10移动,所述底座1的两侧分别插设并且螺合有转向调节螺杆4,所述转向调节螺杆4的端部位于所述内弧形槽10之内,所述转向档杆20位于两个转向调节螺杆4的端部之间,通过旋拧两个转向调节螺杆4而驱使所述中座2旋转;
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外弧形槽孔11,所述中座2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外弧形槽孔11一一对齐的螺孔21,所述外弧形槽孔11内穿设有水平调节螺杆5,所述水平调节螺杆5穿过所述螺孔21且二者相互螺合,所述水平调节螺杆5的上端抵接于所述上盖3的底部,当所述中座2相对所述底座1转动时,所述水平调节螺杆5沿所述外弧形槽孔11移动,通过旋拧多个水平调节螺杆5而将所述上盖3调节至水平位置。
上述机构中,所述上盖3用于放置被支撑的器材,用户在调节水平位置时,只需旋拧多个水平调节螺杆5,利用所述水平调节螺杆5支撑所述上盖3,配合相应的水平仪等观测器件,通过调节多个水平调节螺杆5的竖直位置将所述上盖3调节至水平位置,当用户需要调节器材的指向方位时,只需旋拧左右两个转向调节螺杆4,在两个转向调节螺杆4的配合作用下,可驱使所述转向档杆20沿着所述内弧形槽10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中座2和上盖3旋转。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旋拧螺杆来实现水平调节和方位调节,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调节精度,能够快速地将安装于所述上盖3的器材调节至水平位置以及指定方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座1、中座2和上盖3同轴设置,且所述内弧形槽10的圆心和所述外弧形槽孔11的圆心均位于所述底座1的轴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外弧形槽孔11、所述螺孔21和所述水平调节螺杆5的数量均是4个。
为实现中座2与底座1的转动关系以及上盖3与中座2的活动关系,本实施例包括有依次穿过所述上盖3、中座2和底座1的串联螺丝6,所述串联螺丝6包括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螺纹部60、光杆部61和螺帽部62,所述螺纹部60螺合于所述底座1的轴心处,所述光杆部61穿过所述中座2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螺帽部62抵接于所述上盖3,且所述上盖3可相对所述螺帽部62活动。
本实施例在对上盖3进行水平调节时,优选采用了万象调节的方式,具体是指,所述上盖3的轴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30,所述中心通孔30的下端形成有球面凹口31,所述螺帽部62的下端形成有球面底部63,所述球面底部63卡设于所述球面凹口31内且二者滑动连接。
为了将所述串联螺丝6隐藏,同时对所述串联螺丝6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通孔30的顶部开口处覆盖有防尘盖32。上述防尘盖32在盖合于所述中心通孔30时,最好与上盖3的顶部平齐。
为使得所述中座2与所述底座1的转动关系紧密、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轴心处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立柱12,所述中座2的底部开设有轴孔22,所述立柱12插设于所述轴孔22内且二者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手动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调节螺杆4位于所述底座1外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防滑旋柄40,所述水平调节螺杆5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防滑旋柄50。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盖3的顶部形成有用于装配被支撑器材的装夹部33。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3的顶部设有凸轮手柄34,所述凸轮手柄34上穿设有限位螺丝35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螺丝35的下端螺合于所述上盖3的顶部,所述凸轮手柄34与所述装夹部33相邻设置,借由所述凸轮手柄34而抵紧于被支撑器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向调节机构中,所述上盖3顶部的装夹部33可匹配如图7和图8所示的第一支座100和第二支座101,因此,无论被支撑的器材具有第一支座100还是第二支座101,都可通过与所述装夹部33的匹配而安装于本实用新型多向调节机构中,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更广。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底座、中座和上盖,所述中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中座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内弧形槽,所述中座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转向档杆,所述转向档杆插设于所述内弧形槽内,并且当所述中座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转向档杆沿着所述内弧形槽移动,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插设并且螺合有转向调节螺杆,所述转向调节螺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内弧形槽之内,所述转向档杆位于两个转向调节螺杆的端部之间,通过旋拧两个转向调节螺杆而驱使所述中座旋转;
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外弧形槽孔,所述中座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外弧形槽孔一一对齐的螺孔,所述外弧形槽孔内穿设有水平调节螺杆,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螺孔且二者相互螺合,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的上端抵接于所述上盖的底部,当所述中座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水平调节螺杆沿所述外弧形槽孔移动,通过旋拧多个水平调节螺杆而将所述上盖调节至水平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座和上盖同轴设置,且所述内弧形槽的圆心和所述外弧形槽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底座的轴心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形槽孔、所述螺孔和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的数量均是4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穿过所述上盖、中座和底座的串联螺丝,所述串联螺丝包括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螺纹部、光杆部和螺帽部,所述螺纹部螺合于所述底座的轴心处,所述光杆部穿过所述中座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螺帽部抵接于所述上盖,且所述上盖可相对所述螺帽部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轴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的下端形成有球面凹口,所述螺帽部的下端形成有球面底部,所述球面底部卡设于所述球面凹口内且二者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孔的顶部开口处覆盖有防尘盖。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轴心处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中座的底部开设有轴孔,所述立柱插设于所述轴孔内且二者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调节螺杆位于所述底座外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防滑旋柄,所述水平调节螺杆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防滑旋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部形成有用于装配被支撑器材的装夹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凸轮手柄,所述凸轮手柄上穿设有限位螺丝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螺丝的下端螺合于所述上盖的顶部,所述凸轮手柄与所述装夹部相邻设置,借由所述凸轮手柄而抵紧于被支撑器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15156.7U CN210979069U (zh) | 2019-11-07 | 2019-11-07 |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15156.7U CN210979069U (zh) | 2019-11-07 | 2019-11-07 |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79069U true CN210979069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2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1515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79069U (zh) | 2019-11-07 | 2019-11-07 |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79069U (zh) |
-
2019
- 2019-11-07 CN CN201921915156.7U patent/CN2109790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8973B2 (en) | Multi-axis photographic tripod heads | |
US10663109B2 (en) | Translation axis assembly and gimbal platform using same | |
CN203863646U (zh) | 水平旋转平台 | |
JP2013542630A (ja) | ビデオ写真装置のためのボール継ぎ手式の支持ヘッド | |
CN210979069U (zh) | 一种多向调节机构 | |
CN203887740U (zh) | 一种多角度翻转打标机治具 | |
CN102841488A (zh) | 三脚架云台 | |
CN204664776U (zh) | 一种多档可调三脚架全景云台 | |
CN108980554B (zh) | 计算机显示底座调节装置 | |
CN204403694U (zh) | 小型仪器高低、方位调节机构 | |
CN208823877U (zh) | 一种跑步机的立柱调节机构 | |
CN100447482C (zh) | 灯体转动自定位装置 | |
CN114505811A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棘轮管子钳 | |
CN2423066Y (zh) | 旋转时可以产生声响与定位效果的旋钮装置 | |
CN203594929U (zh) | 一种云台 | |
CN109163189B (zh) | 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控制装置 | |
CN216349161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红外热成像仪 | |
CN116141383B (zh) | 机械臂的末端相机安装结构、机械臂及机器人 | |
CN104565702B (zh) | 小型仪器高低、方位调节机构 | |
CN218818978U (zh) | 便捷式拆装脚杯 | |
CN219650908U (zh) | 一种图纸绘制装置 | |
CN220993344U (zh) | 一种可旋转定位的焊接工装 | |
CN211916152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旋扭式五金夹具 | |
CN213333139U (zh) | 一种智能办公用投影仪 | |
CN21197639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