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976917U -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6917U
CN210976917U CN201920560835.0U CN201920560835U CN210976917U CN 210976917 U CN210976917 U CN 210976917U CN 201920560835 U CN201920560835 U CN 201920560835U CN 210976917 U CN210976917 U CN 210976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intelligent safety
prying
pick
safety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08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水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ute D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ute D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ute D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ute D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08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6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6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69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涉及一种锁具,旨在解决锁易被撬开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锁舌和用于安装执手的转动轴,所述锁舌的外侧壁设置有滑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与滑板相抵以将锁舌拉入壳体内的控制凸起;所述锁舌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撬孔,所述防撬孔内插设有防撬杆,所述防撬杆与控制凸起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当防撬杆插设在防撬孔内时,防撬杆对锁舌位于壳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这样,锁舌难以从外部撬开,大大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一种与门体配套使用的设备,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将门体锁住以防止他人打;门锁可以是机械式的,也可以是电动式的。
现有申请号为CN200520042997.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门锁锁体,其包括壳体、斜舌、斜舌连接片、传动片、执手,斜舌连接片的一端与斜舌连接,斜舌连接片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传动片与执手的转动轴传动连接,传动片上设置有摆动脚,摆动脚与斜舌连接片相连接,传动片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强力拉簧;执手转动带动传动片转动,传动片上的摆动脚带动斜舌连接片移动,斜舌连接片带动斜舌移动,来控制门锁的开合和关闭。
但是,上述的门锁中的锁舌很容易从锁体的外部撬开,将锁舌推动锁体内,导致锁舌损坏,安全性能不高,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具有防止锁舌被撬开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包括壳体、锁舌和用于安装执手的转动轴,所述锁舌的外侧壁设置有滑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与滑板相抵以将锁舌拉入壳体内的控制凸起;所述锁舌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撬孔,所述防撬孔内插设有防撬杆,所述防撬杆与控制凸起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撬杆插设在防撬孔内时,防撬杆对锁舌位于壳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这样,锁舌难以从外部撬开,大大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从动齿轮的安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从动齿轮时,直接将从动齿轮套设在从动齿轮上,提高安装效率,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转动轴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这样,在转动执手的同时,可以使得防撬杆脱离于防撬孔,便于锁舌的收回,简化了门锁的结构,使用起来比较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抵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主动齿轮的过程中,快速对主动齿轮位于转动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准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套设于防撬杆外侧壁的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撬杆设置在套管内,便于对防撬杆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套管也对防撬杆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防撬杆的轴线与防撬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便于防撬杆准确插入防撬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撬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呈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撬杆插入防撬孔,限位盘抵接于锁舌的外侧壁,防撬杆远离防撬孔,限位盘抵接于套管的端部,限位盘对防撬杆位于套管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防撬杆的外侧壁开设有可供限位盘卡设的环形槽,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用于卡设限位盘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与环形槽快速卡接,从而对限位盘进行快速安装,提高整个设备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限位盘外侧壁相抵的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对限位盘起到固定作用,将限位盘固定在防撬杆上,以防限位盘脱落掉落在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传动片和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控制凸起相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传动片相连接,所述传动片远离拉簧的一端连接于防撬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片有效改变拉簧对防撬杆的施力方向,这样,便于壳体内部零件更好的排布,使得整个设备的结构紧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锁舌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撬孔,防撬孔内插设有防撬杆,防撬杆与控制凸起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当防撬杆插设在防撬孔内时,防撬杆对锁舌位于壳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这样,锁舌难以从外部撬开,大大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
2、壳体内设置有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转动轴相连接,当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这样,在转动执手的同时,可以使得防撬杆脱离于防撬孔,便于锁舌的收回,简化了门锁的结构,使用起来比较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锁舌与防撬杆之间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主动齿轮与转动轴之间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防撬杆与套筒之间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限位盘与防撬杆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盖板;12、锁舌;121、防撬孔;122、锁孔;13、转动轴;131、定位块;14、回位弹簧;2、滑板;3、安装杆;31、从动齿轮;311、控制凸起;4、主动齿轮;5、防撬杆;51、环形槽;511、橡胶圈;6、弹簧组件;61、传动片;62、拉簧;7、套管;8、限位盘;8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壳体1、锁舌12和用于安装执手(图中未示出)的转动轴13,壳体1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盖板11;壳体1上开设有可供锁舌12插入的锁孔122,锁舌12可在锁孔122内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滑移;锁舌12的外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设置有滑板2,壳体1的内侧壁粘固有安装杆3,安装杆3的外侧壁套设有从动齿轮31,从动齿轮31一体成型设置有与滑板2相抵以将锁舌12拉入壳体1内的控制凸起311;锁舌12的外侧壁开设有防撬孔121,防撬孔121的内侧壁插设有防撬杆5,防撬杆5与控制凸起311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6;当从动齿轮31转动,带动控制凸起311向靠近滑板2的方向转动,控制凸起311抵住滑板2,将锁舌12拉入壳体1内,同时,从动齿轮31转动时,带动弹簧组件6移动,弹簧组件6拉动防撬杆5,使防撬杆5脱离防撬孔121,这样,锁舌12可以活动。
参照图2和图3,滑板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14,回位弹簧14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滑板2上,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上,当滑板2拉动锁舌12进入壳体1内时,回位弹簧14拉伸;回位弹簧14收缩时,带动滑板2将锁舌12推回壳体1外部。
参照图2和图3,壳体1内设置有与从动齿轮31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套设在转动轴13的外侧壁上,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当设置在壳体1外部的执手(图中未示出)带动转动轴13转动时,转动轴13转动带动主动齿轮4转动,主动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31转动。
参照图3,转动轴1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主动齿轮4相抵的定位块131,在安装主动齿轮4的过程中,以快速定位主动齿轮4位于转动轴13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以快速实现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31之间的准确啮合。
参照图4、图5和图6,壳体1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套管7,套管7与防撬杆5相互套设,且防撬杆5插设于套管7的内部;防撬杆5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盘8,限位盘8呈环形,且限位盘8上设置有开口81,防撬杆5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用于卡设限位盘8的环形槽51;环形槽51的内侧壁粘固有与限位盘8的外侧壁相抵的橡胶圈511,当限位盘8从开口81方向插入环形槽51时,限位盘8从两侧的橡胶圈511挤入,橡胶圈511对限位盘8进行固定;当防撬杆5位于防撬孔121内时,限位盘8抵接于锁舌12的外侧壁,当防撬杆5脱离防撬孔121时,限位盘8抵接于套管7的端部。
参照图5和图6,弹簧组件6包括传动片61和拉簧62,传动片61呈L型,通过销钉转动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传动片6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防撬杆5固定连接,传动片61的另一端与拉簧62相连接,拉簧62勾连在传动片61上,并通过螺丝固定,拉簧62远离传动片61的一端勾连于控制凸起311,并通过螺丝固定,当从动齿轮31转动,从动齿轮31带动控制凸起311转动,控制凸起311对拉簧62进行拉伸,拉簧62带动传动片61沿其与壳体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传动片61带动防撬杆5移动,使得防撬杆5脱离防撬孔121。
工作原理如下:
当转动外部的执手时,执手带动转动轴13转动,转动轴13带动主动齿轮4转动,主动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31转动,从动齿轮31带动控制凸起311转动,控制凸起311对拉簧62进行拉伸,拉簧62带动传动片61沿其与壳体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传动片61带动防撬杆5移动,使得防撬杆5脱离防撬孔121;同时,控制凸起311转动后,抵住滑板2,带动滑板2移动,滑板2带动锁舌12滑移,将锁舌12拉入壳体1内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包括壳体(1)、锁舌(12)和用于安装执手的转动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2)的外侧壁设置有滑板(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从动齿轮(31),所述从动齿轮(31)上设置有与滑板(2)相抵以将锁舌(12)拉入壳体(1)内的控制凸起(311);所述锁舌(12)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撬孔(121),所述防撬孔(121)内插设有防撬杆(5),所述防撬杆(5)与控制凸起(311)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从动齿轮(31)的安装杆(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从动齿轮(31)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所述主动齿轮(4)与转动轴(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主动齿轮(4)相抵的定位块(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套设于防撬杆(5)外侧壁的套管(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撬杆(5)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盘(8),所述限位盘(8)呈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撬杆(5)的外侧壁开设有可供限位盘(8)卡设的环形槽(51),所述限位盘(8)上开设有用于卡设限位盘(8)的开口(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1)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限位盘(8)外侧壁相抵的橡胶圈(5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6)包括传动片(61)和拉簧(62),所述拉簧(62)的一端与控制凸起(311)相连接,所述拉簧(62)的另一端与传动片(61)相连接,所述传动片(61)远离拉簧(62)的一端连接于防撬杆(5)。
CN201920560835.0U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76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0835.0U CN210976917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0835.0U CN210976917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6917U true CN210976917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083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76917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6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2306B (zh) 快速安装的门旋钮组件
US4659141A (en) Safety device for vehicle sun roof
CN210976917U (zh) 一种可防撬的智能安全锁
US20040144143A1 (en) Lock engaging-and-disengaging mechanism
CN112145711A (zh) 一种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08141U (zh) 杠杆式防撬叶片锁
EP3158153B1 (en) Tensioning tool
KR101922640B1 (ko) 전동공구 비트 착탈 장치
CN211628961U (zh) 高压开关柜手自一体式操作机构
CN110578426B (zh) 安全门锁
CN210948059U (zh) 一种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CN210948076U (zh) 一种安全门锁
CN210239464U (zh) 具有环形锁止机构的保险柜
CN110449659B (zh) 一种链锯的油泵位置调节结构及链锯
CN210659573U (zh) 一种机械葫芦锁
KR101267374B1 (ko) 조립이 용이한 창호용 손잡이 및 그 조립 방법
US4213235A (en) Seal remover
CN211201451U (zh) 一种执手门锁
CN210768185U (zh) 一种双重控制锁舌的智能安全锁
CN217269394U (zh) 一种内外可以开启的玻璃门锁
CN221194595U (zh) 一种门窗执手
CN1222627A (zh) 可拆卸型锁柄装置
KR101741729B1 (ko) 도어락의 손잡이 조립 구조체
CN221568636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排气管
CN220505698U (zh) 一种传动装置以及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