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4077U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74077U CN210974077U CN201920989276.5U CN201920989276U CN210974077U CN 210974077 U CN210974077 U CN 210974077U CN 201920989276 U CN201920989276 U CN 201920989276U CN 210974077 U CN210974077 U CN 2109740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zone
- aeration
- sewage treatment
- main reaction
- lif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包括智能电控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预反应区与主反应区通过管道相连通,预反应区设有隔板和进水管,主反应池设有回流管、排水管和曝气装置。主反应区中设有的第二气提装置,曝气装置和第二气提装置均与智能电控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过程控制,污水处理效果较好,运维简易方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利于污泥减量化和延长排泥周期,具有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气提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该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泥水分离,将处理后的上清液和多余污泥排出系统。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序列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活性污泥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操作上的有序性和间歇性,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体,在该池中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等工序。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但现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存在控制复杂、运维难,产污泥量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气提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能够智能控制,运维简易方便,产生的多余污泥量极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安全、稳定、高效、节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进水:进污水到预反应区,预反应区为厌氧区,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水解酸化阶段。为回流混合液中的聚磷菌提供厌氧释磷环境,兼具水解酸化、调节水量、抗冲击负荷的作用。
b、反应:将预反应区的污水输送至主反应区,根据不同微生物对生存环境中溶解氧的需求,分阶段间歇式曝气,交替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分阶段完成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好氧硝化和过量吸磷等过程,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
c、静置沉淀:对主反应区的污水静置沉淀处理。
d、污泥回流:根据活性污泥沉淀分层情况,按智能设定在沉淀过程中,将少量老化不易沉淀的污泥混合液回流至预反应区进行厌氧消化,实现污泥减量化。同时将磷富集在活性污泥上,按设定时间周期排出。
e、排水:将静置沉淀分层后的上清液排出。
f、闲置:协同前几个工序调节待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周期的灵活性。
工艺与设备配套,形成具有安全(埋地部分无带电器件)、稳定(活性高、稳定性高)、高效、节能(气提技术、间歇曝气)的特点。
进一步,步骤b的详细过程为:
1)前置反硝化:将预反应区内的污水输送至主反应区,主反应区形成厌氧环境,供主反应区中聚磷菌厌氧释磷,抑制反硝化过程对释磷过程的影响。之后间歇性曝气形成缺氧环境,这一阶段有充足的碳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污泥混合液中残留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还原成氮气。
2)曝气:间歇性曝气形成周期性好氧环境,在微生物作用下完成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在亚硝化菌、硝化菌作用下,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同时完成聚磷菌过量吸磷。可根据出水总磷浓度,对排泥周期和排泥量进行活化设置。
3)二次反硝化:根据出水水质情况和要求,选择补充调整碳源量,调整曝气策略,形成缺氧环境,进行进一步反硝化。通过二次反硝化进一步可减少污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达到良好的脱氮效果。
进一步,步骤f的详细过程为:在排水后,设备低负荷运行情况下,在下一批进水之前的闲置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混合和曝气。可适度间歇少量曝气,降低设备能耗,可以保持反应区污泥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提高设备运行周期的灵活性。能够在下一周期污水处理时保持较高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步骤a~f采用智能电控箱智能控制完成,智能电控箱连接到智能控制平台,智能控制平台具有数据通讯、数据分析、异常监控、智能匹配曝气方案等功能,且和手机客户端等终端连接,实现动态监控。采用SBR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式,极大提高自动化。使SBR控制复杂、运维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整个系统具有成长性和自适应特性,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形成大数据平台,可根据实际情况(流量规律、水质特点等)灵活调整工艺时间序列参数(曝气策略)达到效果和能耗的最佳匹配的工艺方案。
进一步,每批次处理周期为4~6小时。污水处理时间短,污水处理高效。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电控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预反应区与主反应区通过管道相连通,预反应区设有进水管,主反应区设有排水管和曝气装置,主反应区中设有第二气提装置,曝气装置和第二气提装置均与智能电控箱相连接。预反应区为厌氧区,提供回流混合液中聚磷菌厌氧释磷环境,兼具水解酸化、调节水量、抗冲击负荷的作用。主反应区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曝气装置提供主反应区反应所需的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利于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第二气提装置用于将少量老化不易沉淀污泥混合液回流至预反应区部分厌氧分解。
进一步,预反应区设有第一气提装置,主反应区设有第三气提装置,第一气提装置和第三气提装置均与智能电控箱相连接。采用气提技术,整个装置仅采用一个曝气泵,无其他动力单元,曝气泵设置在智能电控箱中。埋地装置内无其他带电部件,安全可靠。集成多种必要技术形成整个工艺设计,简单高效。第一气提装置用于将预反应区的污水输送到主反应区,第二气提装置用于将老化不易沉淀污泥混合液回流至预反应区,第三气提装置用于将沉淀后的上层清液排出,曝气装置在主反应区内通过智能控制的间歇曝气策略,交替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在曝气泵与第一气提装置、第二气提装置、第三气提装置、曝气装置之间设置智能气体分配器,在极低能耗情况下,完成气体的分配。分配的气体用于完成:气提式序批定量进水、污泥与进料的混合、曝气、气提式排水、气提式污泥回流、气提式定期排泥等动作。
进一步,预反应区设有预反应区隔板,预反应区中利用预反应区隔板形成区域,限制跨区反混。预反应区隔板下端联通,利用进水自重力从底部形成水力搅动,让污水充分混合、吸附,厌氧水解酸化。预反应区前端连接回流污泥混合液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艺简单,设施占地面积小;
2)时间上反应为理想推流,生化反应推力大;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效果好;
4)交替厌氧-缺氧-好氧环境,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5)耐冲击负荷,污水处理能力强;
6)根据实际情况间歇式运行,根据进水量灵活智能调整曝气方案,能耗低;
7)反应区微生物活性高,利于实现污泥减量化和延长排泥周期;
8)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运维简易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电控箱;2-进水管;3-排水管;4-预反应区;5-主反应区;6-第一气提装置;7-第二气提装置;8-第三气提装置;9-曝气装置;10-预反应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包括如下步骤:
a、进水:通过进水管2进污水到预反应区4。预反应区4为厌氧区,提供回流混合液中聚磷菌厌氧释磷环境,合理调节回流时间和回流比,使厌氧释磷受回流污泥混合液内硝态氮浓度影响较低。预反应区4兼具水解酸化、调节水量、抗冲击负荷的作用。
b、反应:将预反应区4的污水输送至主反应区5,根据不同微生物对生存环境中溶解氧的需求,分阶段间歇式曝气,交替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环境,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
c、静置沉淀:对主反应区5的污水静置沉淀处理。
d、污泥回流:根据活性污泥沉淀分层情况,按智能设定在沉淀过程中,将少量老化不易沉淀污泥混合液回流至预反应区4部分厌氧消化,实现污泥减量化。
e、排水:将静置沉淀分层后的上清液通过排水管3排出。
f、闲置:协同前几个工序调节待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周期的灵活性。
工艺与设备配套,形成具有安全(埋地部分无带电器件)、稳定(活性高、稳定性高)、高效、节能(气提技术、间歇曝气)的特点。
步骤b的详细过程为:
1)前置反硝化:将预反应区4内的污水输送至主反应区5,主反应区5形成厌氧环境,供主反应区5中聚磷菌厌氧释磷,之后间歇性曝气形成缺氧环境,这一阶段有充足的碳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污泥混合液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还原成氮气。
2)曝气:间歇性曝气形成周期性好氧环境,在微生物作用下完成有机物COD的好氧分解。在亚硝化菌、硝化菌作用下,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同时完成聚磷菌过量吸磷。可根据出水总磷浓度,对排泥周期和排泥量进行活化设置。
3)二次反硝化:根据出水水质情况和要求,选择补充调整碳源量,形成缺氧环境,进行进一步反硝化。通过二次反硝化进一步减少污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脱氮效果好。
步骤f的详细过程为:在排水后,设备低负荷运行情况下,在下一批进水之前的闲置阶段,根据工艺目的决定是否进行混合和曝气。可适度间歇少量曝气,保持污泥活性,提高设备运行周期的灵活性。反应区污泥活性高,能够在下一周期污水处理时保持较高污水处理效率。
步骤a~f采用智能电控箱1智能控制完成,智能电控箱1连接到智能控制平台,智能控制平台具有数据通讯、数据分析、异常监控、智能匹配曝气方案等功能,且和手机客户端等终端连接,实现动态监控。采用SBR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式,极大提高自动化。使SBR控制复杂、运维难的问题交由智能平台完成,使得人工运维部分极为简易。可实现远程和集群联网监控。工艺时间序列参数(曝气策略)可根据实际情况(流量规律、水质特点等)灵活调整达到最优控制。具有成长性和自适应特性,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形成大数据平台,可智能选择最佳匹配的工艺方案。
每批次处理周期为4~6小时。污水处理时间短,污水处理高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包括智能电控箱1、预反应区4和主反应区5,预反应区4与主反应区5通过管道相连通,预反应区4设有进水管2,主反应区5设有排水管3和曝气装置9,主反应区5中设有第二气提装置7,曝气装置9和第二气提装置7均与智能电控箱1相连接。预反应区4完全厌氧,提供回流混合液中聚磷菌厌氧释磷环境,兼具水解酸化、调节水量、抗冲击负荷的作用,主反应区5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曝气装置9提供主反应区5反应所需的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并利用曝气形成水力搅动实现混合均化,来利于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第二气提装置7用于将少量老化不易沉淀污泥混合液回流至预反应区4部分厌氧分解。
预反应区4设有第一气提装置6,主反应区5设有第三气提装置8,第一气提装置6和第三气提装置8均与智能电控箱1相连接。采用气提技术,整个装置仅采用一个曝气泵,无其他动力单元,曝气泵设置在智能电控箱1中,埋地装置内无其他带电部件,安全可靠。整个设计富含多种必要技术,又简单有效。第一气提装置6用于将预反应区4的污水输送到主反应区5,第二气提装置7用于将老化不易沉淀污泥混合液回流至预反应区4,第三气提装置8用于将沉淀后的上层清液排出,曝气装置9在主反应区5内通过智能控制的间歇曝气策略,交替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在曝气泵与第一气提装置6、第二气提装置7、第三气提装置8、曝气装置9之间设置有智能气体分配器,在极低能耗情况下,完成气体的分配。分配的气体用于完成:污泥与进料的混合、曝气、气提式序批定量进水、气提式排水、气提式污泥回流、气提式定期排泥等动作。
预反应区4设有预反应区隔板10,预反应区4中利用预反应区隔板10形成区域,限制跨区反混。预反应区隔板10下端联通,利用进水自重力从底部形成水力搅动,让污水充分混合、吸附,厌氧水解酸化。预反应区4前端连接回流污泥混合液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艺简单,设施占地面积小;
2)时间上反应为理想推流,生化反应推力大;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效果好;
4)交替厌氧-缺氧-好氧环境,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5)耐冲击负荷,污水处理能力强;
6)根据实际情况间歇式运行,根据进水量灵活智能调整曝气方案,能耗低;
7)反应区微生物活性高,利于实现污泥减量化和延长排泥周期;
8)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运维简易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
1.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电控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所述预反应区与所述主反应区相连通,所述预反应区设有进水管,所述主反应区设有排水管和曝气装置,所述主反应区中设有第二气提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二气提装置均与所述智能电控箱相连接,所述预反应区设有预反应区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反应区设有第一气提装置,所述主反应区设有第三气提装置,所述第一气提装置和所述第三气提装置均与所述智能电控箱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9276.5U CN210974077U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9276.5U CN210974077U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74077U true CN210974077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4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89276.5U Active CN210974077U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740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5713A (zh) * | 2019-06-25 | 2019-09-20 | 浙江双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及设备 |
-
2019
- 2019-06-25 CN CN201920989276.5U patent/CN2109740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5713A (zh) * | 2019-06-25 | 2019-09-20 | 浙江双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42262B (zh) | 基于多级ao侧流除磷技术的低cn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 |
Rajesh Banu et al. | Trends in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 strength organic wastewaters | |
CN113044984A (zh) | 连续流分段进水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8383320B (zh)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集成处理方法 | |
CN103936151A (zh) | 一种低碳源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 |
CN1935708A (zh) | 一种具有降解生物污泥和脱氮作用的处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2979065A (zh)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系统 | |
CN112110615A (zh) | 一种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处理工艺与系统 | |
CN104512964A (zh) | 一种基于污泥旁侧处理实现城市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 | |
CN114716112A (zh) |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214829330U (zh) | 连续流分段进水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1559837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216687842U (zh) | 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除总氮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 |
CN213895523U (zh) | 一种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处理系统 | |
CN210974077U (zh)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的设备 | |
CN110255713A (zh) | 一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变型及设备 | |
CN202046974U (zh) | 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 | |
CN217398562U (zh) | 高浓度含氮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7677223U (zh) | 一种工业废水电化学除磷系统 | |
CN214167480U (zh) | 连续流反硝化除磷串联厌氧氨氧化耦合内源反硝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4457453U (zh) | 一种高效脱氮的渗滤液生化段处理系统 | |
CN212356953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 | |
CN210419440U (zh) | 一种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 |
KR0140446B1 (ko) | 하수처리 장치 | |
CN210193608U (zh) | 一种畜禽养殖沼液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