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8386U - 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48386U CN210948386U CN201921152536.XU CN201921152536U CN210948386U CN 210948386 U CN210948386 U CN 210948386U CN 201921152536 U CN201921152536 U CN 201921152536U CN 210948386 U CN210948386 U CN 2109483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ow
- frame
- air inlet
- exha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包括:窗户本体,窗户本体具有加宽加厚窗户型材的窗框,窗框包括位于室内的基框和设置在基框上并位于室外的外框,外框的腔体内包括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外框的侧壁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与进风通道对应的第二进风口,外框的另一端设为与排风通道对应的第二排风口;新风净化系统,其包括新风部、动力系统以及智能系统,新风部包括热交换装置和设置在热交换装置上方的第一过滤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将第二进风口设置在窗框的一端,第二排风口设置在窗框的另一端,并且通过在窗框的外框内对应的设置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将进风、排风相互分离从而避免了串风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背景技术
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2103547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窗,采用了加宽加厚窗户型材边框、中柱腔体空间作为进排风通道;在腔体空间装置包括进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进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风口、过滤网、热交换装置、进风机以及第二进风口;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排风口、排风机、热交换装置以及第二排风口。该智能新风净化窗能够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并与室内的空气进行交换,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并且在室内的空气流向室外、室外的空气流向室内时分别通过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交换,使室外的空气的温度被室内的空气的温度进行影响,进而升高或降低由室外流向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使得室外流向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与室内的温度更加近似,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上述的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窗,第一进风口与第一排风口相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串风的现象,现在申请人对改智能新风净化窗进行改进以避免出现串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包括:
窗户本体,所述窗户本体具有加宽加厚窗户型材的窗框,所述窗框包括位于室内的基框和设置在所述基框上并位于室外的外框,所述外框的腔体内包括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外框一端的第一辅助进风道和位于所述外框中部且靠近所述基框的第二辅助进风道,所述排风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外框另一端的第一辅助排风道和位于所述外框中部且远离所述基框的第二辅助排风道;
所述基框朝向室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连通的第一通口,该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一通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排风口,靠近其另一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辅助排风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风口朝向对应的第二通口,另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口的第三通口;
所述外框的侧壁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对应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为与所述排风通道对应的第二排风口;
新风净化系统,其包括新风部、动力系统以及智能系统,所述新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通口之间,所述新风部包括热交换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上方的第一过滤网;
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的另一端,所述动力系统中包括用于吸入新风的进风机和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的排风机;
所述智能系统中的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机、所述排风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窗框设为中梃、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中的一个;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封堵板,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开设在所述外框的两个相对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排风口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排风机位于所述进风机的下方,所述进风机的第一进风端朝向所述新风部,其第一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排风机的第二进风端朝向所述第三通口,其第二出风端朝向所述窗框的第二排风口。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内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百叶窗叶片,所述百叶窗叶片的轴杆穿过所述安装框并延伸至所述外框内,所述外框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轴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竖直齿条、与所述轴杆对应的齿轮,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下方,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竖直齿条的下端与所述电动推杆的工作端连接,并且所述竖直齿条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安装进风机和排风机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为矩形盒体并且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开口,所述安装盒的上端有第四通口,中间设置有平置隔板,所述安装盒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口对应的第五通口,所述安装盒的下端设置有第六通口。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排风口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栅格,所述第一进风口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进风机的第一出风端对应的多个第二栅格,所述盖板的中部用于安装所述智能系统的TFT显示屏。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智能系统包括与所述窗框固定设置的PM2.5传感器、HCHO传感器、CO2传感器、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TFT显示屏以及处理器,所述PM2.5、HCHO、 CO2、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全天候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当检测到室内空气污染超标时TFT 显示屏即刻显示,所述智能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动力系统进行进、排风净化。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光催化氧化网板和紫外线灯,所述光催化氧化网板设置在所述新风部的下方,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所述光催化氧化网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将第二进风口设置在窗框的一端,第二排风口设置在窗框的另一端,并且通过在窗框的外框内对应的设置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将进风、排风相互分离从而避免了串风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第一过滤网对室外的清新空气进行过滤,将清新空气中一些大颗粒物质(灰尘)吸收掉,第一过滤网在此处起到集尘、过滤的作用,避免热交换装置内积聚灰尘,这样有助于热交换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的结构主视图工。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进风通道、排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竖边框处于净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竖边框处于排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百叶窗叶片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中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净化新风窗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中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图3、图4中省略表示了基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包括:
窗户本体1,所述窗户本体具有加宽加厚窗户型材的窗框3,所述窗框3包括位于室内的基框31和设置在所述基框31上并位于室外的外框32,所述外框32的腔体内包括进风通道 33和排风通道34,所述进风通道33包括位于所述外框32一端的第一辅助进风道331和位于所述外框32中部且靠近所述基框31的第二辅助进风道332,所述排风通道34包括位于所述外框32另一端的第一辅助排风道341和位于所述外框32中部且远离所述基框31的第二辅助排风道342;
所述基框31朝向室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连通的第一通口4,该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一通口4的盖板5,所述盖板5上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排风口6,靠近其另一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进风口7;
所述第二辅助排风道34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风口6朝向对应的第二通口10,另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口4的第三通口11;
所述外框32的侧壁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33对应的第二进风口8,所述外框32的另一端设为与所述排风通道34对应的第二排风口15;
新风净化系统,其包括新风部12、动力系统以及智能系统,所述新风部12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口4与所述第二通口10之间,所述新风部12包括热交换装置121和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21上方的第一过滤网122;
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的另一端,所述动力系统中包括用于吸入新风的进风机13和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的排风机14;
所述智能系统中的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机13、所述排风机1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加宽加厚窗户型材的窗框3,这里的加宽加厚窗户型材是相对于传统的断桥铝窗型材的窗框而言的,例如传统55型的窗框,其宽度为55mm,厚度30为mm,而本新型中“加宽加厚”后,宽度为230mm,厚度为160mm,其他系列如60、70、 80等断桥铝窗型材窗户不在一一列举。
使用者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使用者启动智能系统,智能系统中的处理器启动进风机13、排风机14,进风机13转动起来将室外的清新空气通过外框32上的第二进风口8吸入到窗框3的进风通道33中,清新空气经过第一辅助进风道331流动至新风部12中的第一过滤网122、热交换装置121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通过第二辅助进风道332后进入到进风机13后再通过盖板5上的第一进风口7进入到室内;
同时,排风机14转动将室内的污染空气通过盖板5上的第一排风口6、热交换装置121 以及第二通口10被吸入到排风通道34中的第二辅助排风道342内,污染空气经过第二辅助排风道342另一端的第三通口11进入到排风机14后再进入到第一辅助排风道341后,经过窗框3另一端的第二排风口15排出至室外;
室外的清新空气经过热交换装置121进入至室内,室内的污染空气经过热交换装置121 后排出至室外,其中,热交换装置121为热交换纸,其原理不在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申请人将第二进风口8设置在窗框3 的一端,第二排风口15设置在窗框3的另一端,并且通过在外框32内对应的设置进风通道 33和排风通道34,将进风、排风相互分离从而避免了串风现象的发生;
同时,第一过滤网122对室外的清新空气进行过滤,将清新空气中一些大颗粒物质(灰尘)吸收掉,第一过滤网122在此处起到集尘的作用,避免热交换装置122内积聚灰尘,这样有助于热交换装置12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3设为中梃、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中的一个;所述外框32的一端设置有封堵板2,所述第二进风口8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开设在所述外框32的两个相对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排风口15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窗框3为中竖的中梃、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中的一个;这里优选中梃;第二进风口8设置有两个,这样室外的清新空气可以较快地进入到窗框3内的进风道通33内,进而进入到室内;第二排风口15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7,污浊空气进过第二过滤网27后排出室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用者还可以使用窗扇通风;在窗框 3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第二进风口8,两个第二进风口8更加方便清新风气进入到窗框3的中空内腔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风机14位于所述进风机13的下方,所述进风机13的第一进风端131朝向所述新风部12,其第一出风端132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7,所述排风机14的第二进风端141朝向所述第三通口11,其第二出风端142朝向所述窗框3的第二排风口1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清新空气经过新风部12后进入到进风机13的第一进风端131,然后由进风机13的第一出风端132以及盖板5上的第一进风口7进入到室内;
污染的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装置121、第二通口10被吸入至第二辅助排气道342内,然后经过第三通口11被吸入至排风机14的第二进风端141,由排风机14的第二出风端142排出至第一辅助排风道341内,再通过窗框3另一端的第二排风口15排出至室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动力系统将进风、排风分离开,避免进风、排风的相互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8内设置有安装框16,所述安装框16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百叶窗叶片17,所述百叶窗叶片17的轴杆18穿过所述安装框16并延伸至所述外框32内,所述外框3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轴杆18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平时百叶窗叶片17处于闭合装置,当使用者启动智能系统进行净化时,处理器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百叶窗叶片17转动,这样相邻的两个百叶窗叶片17之间出现空隙,室外的空气通过百叶窗叶片17之间的空隙进入到进风道通33;当使用者停止净化时,智能系统通过驱动机构关闭百叶窗叶片17至闭合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百叶窗叶片17开启时方便室外清新空气进入到进风道通33内,百叶窗叶片17闭合时有效避免室外灰尘进入室内,节能环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9、竖直齿条20、与所述轴杆18对应的齿轮21,所述电动推杆19设置在所述安装框16的下方,所述电动推杆19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竖直齿条20的下端与所述电动推杆19的工作端连接,并且所述竖直齿条20与所述齿轮21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智能系统的处理器启动电动推杆19的工作端向上伸出,然后工作端带动竖直齿条20也向上移动,竖直齿条20与齿轮21相互地啮合进而推动齿轮21转动,齿轮带动轴杆18转动,轴杆18带动百叶窗叶片17转动进而实现百叶窗叶片17的开启;
同理,电动推杆19的工作端向下收缩时,带动竖直齿条向20下运动,竖直齿条20带动齿轮21转动进而实现百叶窗叶片17的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方便处理器实现百叶窗叶片17的闭合、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安装进风机13和排风机14的安装盒22,所述安装盒22为矩形盒体并且朝向所述盖板5的一侧开口,所述安装盒22的上端有第四通口 23,中间设置有平置隔板24,所述安装盒22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口11对应的第五通口25,所述安装盒22的下端设置有第六通口2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风机13、排风机14都安装在安装盒22内,安装盒22安装在第一通口4的下部;清新空气通过热交换装置121、第四通口23后被吸入进风机13的第一进风端131,然后经过进风机13的第一出风端131、第一进气口7进入到室内;第二辅助排风道342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11、第五通口25、第二进风端141被排风机14吸入,然后排风机14将空气通过第二出风端142、第六通孔26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安装盒将进风机13、排风机14安装在第一通口4内,并且安装盒22上的第四通口23、第五通口25、第六通口26实现空气的流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风口6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栅格28,所述第一进风口7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进风机13的第一出风端132对应的多个第二栅格29,所述盖板5的中部用于安装所述智能系统的TFT显示屏3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可以通过TFT显示屏30启动智能系统;室内的污浊空气可以通过多个第一栅格28进入到热交换装置121内,清新空气通过多个第二栅格29进入到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方便室内污浊空气的排出,以及清新空气进入到室内,另外,第一栅格28、第二栅格29还起到美观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系统包括与所述窗框3固定设置的PM2.5传感器、HCHO传感器、CO2传感器、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TFT显示屏以及处理器,所述PM2.5、HCHO、 CO2、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全天候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当检测到室内空气污染超标时TFT 显示屏30即刻显示,所述智能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动力系统进行进、排风净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通过PM2.5传感器、HCHO传感器、CO2传感器以及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全天候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通过远程控制TFT显示屏41进行显示。当pm2.5传感器、HCHO传感器、CO2传感器以及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任意中的一个检测到室内空气污染超标时TFT显示屏30即刻显示,此时处理器分别控制进风机13以及排风机14进行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新风窗实现实时监测室内空气的功能,并通过处理器第一时间启动进风机13进行进风工作、排风机14进行排风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口4与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光催化氧化网板35和紫外线灯36,所述光催化氧化网板35设置在所述新风部12的下方,所述紫外线灯36设置在所述光催化氧化网板35的下方,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光催化氧化网板35负载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使用者启动智能系统启动紫外线灯36,紫外线灯36照射二氧化钛涂层对通过热交换装置121后的清新空气进行催化氧化的进行杀菌,除去清新空气中细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实现对清洗空气的进一步杀菌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户本体(1),所述窗户本体(1)具有加宽加厚窗户型材的窗框(3),所述窗框(3)包括位于室内的基框(31)和设置在所述基框(31)上并位于室外的外框(32),所述外框(32)的腔体内包括进风通道(33)和排风通道(34),所述进风通道(33)包括位于所述外框(32)一端的第一辅助进风道(331)和位于所述外框(32)中部且靠近所述基框(31)的第二辅助进风道(332),所述排风通道(34)包括位于所述外框(32)另一端的第一辅助排风道(341)和位于所述外框(32)中部且远离所述基框(31)的第二辅助排风道(342);
所述基框(31)朝向室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连通的第一通口(4),该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一通口(4)的盖板(5),所述盖板(5)上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排风口(6),靠近其另一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进风口(7);
所述第二辅助排风道(34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风口(6)朝向对应的第二通口(10),另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口(4)的第三通口(11);
所述外框(32)的侧壁靠近其一端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33)对应的第二进风口(8),所述外框(32)的另一端设为与所述排风通道(34)对应的第二排风口(15);
新风净化系统,其包括新风部(12)、动力系统以及智能系统,所述新风部(12)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口(4)与所述第二通口(10)之间,所述新风部(12)包括热交换装置(121)和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21)上方的第一过滤网(122);
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的另一端,所述动力系统中包括用于吸入新风的进风机(13)和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的排风机(14);
所述智能系统中的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机(13)、所述排风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3)设为中梃、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中的一个;所述外框(32)的一端设置有封堵板(2),所述第二进风口(8)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开设在所述外框(32)的两个相对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排风口(15)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14)位于所述进风机(13)的下方,所述进风机(13)的第一进风端(131)朝向所述新风部(12),其第一出风端(132)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7),所述排风机(14)的第二进风端(141)朝向所述第三通口(11),其第二出风端(142)朝向所述窗框(3)的第二排风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8)内设置有安装框(16),所述安装框(16)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百叶窗叶片(17),所述百叶窗叶片(17)的轴杆(18)穿过所述安装框(16)并延伸至所述外框(32)内,所述外框(3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轴杆(18)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9)、竖直齿条(20)、与所述轴杆(18)对应的齿轮(21),所述电动推杆(19)设置在所述安装框(16)的下方,所述电动推杆(19)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竖直齿条(20)的下端与所述电动推杆(19)的工作端连接,并且所述竖直齿条(20)与所述齿轮(2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安装进风机(13)和排风机(14)的安装盒(22),所述安装盒(22)为矩形盒体并且朝向所述盖板(5)的一侧开口,所述安装盒(22)的上端有第四通口(23),中间设置有平置隔板(24),所述安装盒(22)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口(11)对应的第五通口(25),所述安装盒(22)的下端设置有第六通口(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口(6)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栅格(28),所述第一进风口(7)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进风机(13)的第一出风端(132)对应的多个第二栅格(29),所述盖板(5)的中部用于安装所述智能系统的TFT显示屏(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包括与所述窗框(3)固定设置的PM2.5传感器、HCHO传感器、CO2传感器、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TFT显示屏以及处理器,所述PM2.5、HCHO、CO2、TVOC空气质量传感器全天候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当检测到室内空气污染超标时TFT显示屏(30)即刻显示,所述智能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动力系统进行进、排风净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口(4)与所述第二辅助进风道(33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光催化氧化网板(35)和紫外线灯(36),所述光催化氧化网板(35)设置在所述新风部(12)的下方,所述紫外线灯(36)设置在所述光催化氧化网板(35)的下方,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52536.XU CN210948386U (zh) | 2019-07-22 | 2019-07-22 | 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52536.XU CN210948386U (zh) | 2019-07-22 | 2019-07-22 | 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48386U true CN210948386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7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5253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8386U (zh) | 2019-07-22 | 2019-07-22 | 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4838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54988A (zh) * | 2021-01-18 | 2021-05-28 | 湖州师范学院 | 一种自动开启式智能降噪隔音窗 |
CN114294750A (zh) * | 2021-12-15 | 2022-04-08 | 李新 | 一种高效换气排气的智能新风系统 |
-
2019
- 2019-07-22 CN CN201921152536.XU patent/CN2109483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54988A (zh) * | 2021-01-18 | 2021-05-28 | 湖州师范学院 | 一种自动开启式智能降噪隔音窗 |
CN114294750A (zh) * | 2021-12-15 | 2022-04-08 | 李新 | 一种高效换气排气的智能新风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02396B (zh) |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 |
CN107514696B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111288583B (zh) | 一种多功能新风净化机及运行控制方法 | |
CN210948386U (zh) | 一种智能净化新风窗 | |
CN212457325U (zh) | 一种风帘隔离系统 | |
CN1268881C (zh) | 对流式空气净化交换方法及其交换机 | |
CN108006834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6488392U (zh) | 可切换新风与换气功能的净化装置 | |
CN212431159U (zh) | 一种多功能新风净化机 | |
CN210602120U (zh) | 一种窗用智能新风净化机 | |
CN211695286U (zh)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583558Y (zh) | 空气过滤通风机 | |
CN108180588A (zh) | 一种室内用换气扇 | |
CN21951089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5316284B (zh) | 一种可调节的畜牧养殖通风设备 | |
CN205351539U (zh) |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 |
KR20240106467A (ko) | 창틀 고정형 자동 공기정화장치 | |
CN212081572U (zh) | 一种智能壁挂式新风系统风力结构 | |
CN201000158Y (zh) | 一种强化传热回收能量的多结合用换气机 | |
CN213514132U (zh) |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0688475U (zh) | 空气调节设备 | |
CN207214302U (zh) | 用于教室的大功率低噪音新风净化机 | |
KR100698516B1 (ko) | 창문형 열교환 환기장치 | |
CN206669960U (zh) | 一种正压防渗漏智能分体门窗净化阻隔器装置 | |
CN217274496U (zh) | 壁挂落地两用新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