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942950U - 顶头袋 - Google Patents

顶头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2950U
CN210942950U CN201922013572.4U CN201922013572U CN210942950U CN 210942950 U CN210942950 U CN 210942950U CN 201922013572 U CN201922013572 U CN 201922013572U CN 210942950 U CN210942950 U CN 210942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film
dialysis paper
surface composite
heat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35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ngha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uanghe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uanghe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uanghe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35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2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2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2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头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表面复合膜、底面复合膜和医用透析纸;表面复合膜的上端与医用透析纸的下侧热合形成第一封边,表面复合膜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二封边,医用透析纸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三封边,医用透析纸的上端与底面复合膜的上端热合形成第四封边;表面复合膜的下端和底面复合膜的下端形成可供放入物品的开口,医用透析纸位于袋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热合有撕拉条;撕拉条的左端从医用透析纸的左侧与底面复合膜的左侧热合形成的第三封边处伸出袋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在后期使用中,通过撕拉条可以直接破坏医用透析纸使得袋体打开,整个打开过程十分轻松。

Description

顶头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包装袋,特别涉及顶头袋。
背景技术
医疗包装袋,是用于医疗器械或医疗衣物等产品的包装,并且可将包装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从而让医疗器械在一定期限内维持无菌状态,便于后期直接使用。
由于灭菌消毒一般都是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和辐照灭菌。因此医疗包装袋一般都是采用透明膜和透析纸的复合结构。其中透明膜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者直观的看到医疗器械,而且便于辐照灭菌。而透析纸是为便于环氧乙烷能够进入袋体内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而且也便于环氧乙烷能够从透析纸蒸发出来。
其中以杜邦顶头袋为例,其透析纸设置在袋体的顶头。其打开方式是通过破坏透析纸与复合膜之间的热合封边来实现袋体的打开。由于透析纸与复合膜的热合封边呈直线延伸,在打开过程中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热合封边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撕开的顶头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表面复合膜、底面复合膜和医用透析纸;表面复合膜的上端与医用透析纸的下侧热合形成第一封边,表面复合膜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二封边,医用透析纸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三封边,医用透析纸的上端与底面复合膜的上端热合形成第四封边;表面复合膜的下端和底面复合膜的下端形成可供放入物品的开口,医用透析纸位于袋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热合有撕拉条;撕拉条的左端从医用透析纸的左侧与底面复合膜的左侧热合形成的第三封边处伸出袋体内部。
上述撕拉条的左端位于医用透析纸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的左侧边缘之间;所述医用透析纸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的左侧边缘均位于对应的第三封边的左侧。
上述撕拉条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撕拉线,以及连接两条第一撕拉线的右端的第二撕拉线;所述第一撕拉线和第二撕拉线为一体件;两条第一撕拉线的左端均从对应侧的第三封边处伸出袋体内部。
两条第一撕拉线的左端通过第三撕拉线连接;第一撕拉线与第三撕拉线为一体件。
上述医用透析纸上设有灭菌标识和撕开口标识。灭菌标识为常规技术,主要原理是试剂与环氧乙烷发生化学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提示是否灭菌。而撕开口标识为印刷在医用透析纸上的类似于“open”字样或箭头的图标。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后期使用中,通过撕拉条可以直接破坏医用透析纸使得袋体打开,整个打开过程十分轻松。
(2)本实用新型中撕拉条的左端隐藏在医用透析纸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的左侧边缘之间,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撕拉线和第二撕拉线可以让透析纸在第二撕拉线处断裂,并且透析纸上的裂口不会完全打开(即透析纸还呈现原始状态),通过拨开透析纸才可将物品取出,低物品跌落风险。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撕拉线,能够保证第一撕拉线的扯开透析纸的同步性,保证打开时的使用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透析纸上的灭菌标识,能够让操作人员分辨袋内物品是否已经灭菌消毒。
(6)本实用新型通过撕开口标识,能够让操作人员更容易遭到撕拉条。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表面复合膜1、底面复合膜2和医用透析纸3;表面复合膜1的上端与医用透析纸3的下侧热合形成第一封边4,表面复合膜1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二封边5,医用透析纸3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三封边6,医用透析纸3的上端与底面复合膜2的上端热合形成第四封边7;表面复合膜1的下端和底面复合膜2的下端形成可供放入物品的开口8,医用透析纸3位于袋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热合有撕拉条9;撕拉条9的左端从医用透析纸3的左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侧热合形成的第三封边6处伸出袋体内部。
所述撕拉条9的左端位于医用透析纸3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侧边缘之间;所述医用透析纸3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侧边缘均位于对应的第三封边6的左侧。
所述医用透析纸3上设有灭菌标识和撕开口标识。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待灭菌消毒的医疗器械或衣物等物品从开口8放入袋体内,通过封边机对开口8进行封板。然后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和辐照灭菌。灭菌后灭菌标识显示已灭菌的状态。在使用时,直接撕拉撕拉条9的左端,医用透析纸3会在撕拉条9的作用下产生裂口。使用者可以从裂口处拿取物品使用。
(实施例2)
见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表面复合膜1、底面复合膜2和医用透析纸3;表面复合膜1的上端与医用透析纸3的下侧热合形成第一封边4,表面复合膜1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二封边5,医用透析纸3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三封边6,医用透析纸3的上端与底面复合膜2的上端热合形成第四封边7;表面复合膜1的下端和底面复合膜2的下端形成可供放入物品的开口8,其特征在于:医用透析纸3位于袋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热合有撕拉条9。
所述撕拉条9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撕拉线91,以及连接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右端的第二撕拉线92;所述第一撕拉线91和第二撕拉线92为一体件;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左端均从对应侧的第三封边6处伸出袋体内部。
所述医用透析纸3上设有灭菌标识和撕开口标识。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可以参照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
(实施例3)
见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表面复合膜1、底面复合膜2和医用透析纸3;表面复合膜1的上端与医用透析纸3的下侧热合形成第一封边4,表面复合膜1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二封边5,医用透析纸3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三封边6,医用透析纸3的上端与底面复合膜2的上端热合形成第四封边7;表面复合膜1的下端和底面复合膜2的下端形成可供放入物品的开口8,其特征在于:医用透析纸3位于袋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热合有撕拉条9。
所述撕拉条9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撕拉线91,以及连接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右端的第二撕拉线92;所述第一撕拉线91和第二撕拉线92为一体件;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左端均从对应侧的第三封边6处伸出袋体内部。
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左端通过第三撕拉线93连接;第一撕拉线91与第三撕拉线93为一体件。
所述医用透析纸3上设有灭菌标识和撕开口标识。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可以参照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顶头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表面复合膜(1)、底面复合膜(2)和医用透析纸(3);表面复合膜(1)的上端与医用透析纸(3)的下侧热合形成第一封边(4),表面复合膜(1)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二封边(5),医用透析纸(3)的左右两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右两侧热合形成第三封边(6),医用透析纸(3)的上端与底面复合膜(2)的上端热合形成第四封边(7);表面复合膜(1)的下端和底面复合膜(2)的下端形成可供放入物品的开口(8),其特征在于:医用透析纸(3)位于袋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热合有撕拉条(9);撕拉条(9)的左端从医用透析纸(3)的左侧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侧热合形成的第三封边(6)处伸出袋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9)的左端位于医用透析纸(3)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侧边缘之间;所述医用透析纸(3)的左侧边缘与底面复合膜(2)的左侧边缘均位于对应的第三封边(6)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9)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撕拉线(91),以及连接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右端的第二撕拉线(92);所述第一撕拉线(91)和第二撕拉线(92)为一体件;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左端均从对应侧的第三封边(6)处伸出袋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头袋,其特征在于:两条第一撕拉线(91)的左端通过第三撕拉线(93)连接;第一撕拉线(91)与第三撕拉线(93)为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透析纸(3)上设有灭菌标识和撕开口标识。
CN201922013572.4U 2019-11-20 2019-11-20 顶头袋 Active CN210942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3572.4U CN210942950U (zh) 2019-11-20 2019-11-20 顶头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3572.4U CN210942950U (zh) 2019-11-20 2019-11-20 顶头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2950U true CN210942950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3572.4U Active CN210942950U (zh) 2019-11-20 2019-11-20 顶头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2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19137A (en) Closed-end peel package
US3460742A (en) Peelable transparent envelope for sterile articles
US3391855A (en) Pack for presterilized surgeons' rubber gloves
NO158295B (no) Selvtettende steriliseringspose.
CN111348316A (zh) 一种可反复开启密封的灭菌口罩袋
CN210942950U (zh) 顶头袋
CN210853648U (zh) 中封包装袋
JP5292691B2 (ja) ユニバーサルデザインパウチ
JP2008074466A (ja) ユニバーサルデザインパウチ
CN218967638U (zh) 一种带夹链自封口的灭菌包装袋
JPH04502598A (ja) 包装容器用排出装置
CN216187470U (zh) 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
CN201272531Y (zh) 一种污物处理袋
CN210853572U (zh) 自封包装袋
CN201381033Y (zh) 复合耐高温包装材料及高温灭菌纸塑包装袋
CN209956519U (zh) 灭菌包装纸塑袋
CN206187661U (zh) 带双重灭菌指示标识的医用自封袋
CN212023419U (zh) 内镜专用收纳袋
JP2015013670A (ja) 包装用袋
CN209225763U (zh) 一种具备横向开启条针灸针包装盒
CN211711485U (zh) 一种简便外卖封装袋
CN207570579U (zh) 一种盒式bd测试包
CN210437691U (zh) 灭菌包装袋
CN208405737U (zh) 低污染医用消毒片
CN220640912U (zh) 一种防输液管污染的包装封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000 Wugang village, Zhenglu Town,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Kangha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00 Wugang village, Zhenglu Town,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Shuanghe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