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5024U -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15024U CN210915024U CN201921971094.1U CN201921971094U CN210915024U CN 210915024 U CN210915024 U CN 210915024U CN 201921971094 U CN201921971094 U CN 201921971094U CN 210915024 U CN210915024 U CN 210915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lifting
- support
- fixing rod
- hois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起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顶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梁设有起重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于顶梁两侧;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承托杆和第一升降组件,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承托杆和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一升降杆,第一固定杆设于第一承托杆上,第一升降杆与第一固定杆滑移连接;第一升降杆设有齿条,第一固定杆设有齿轮和驱动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杆和第二升降杆,第二固定杆设于第二承托杆上,第二升降杆与第二固定杆滑移连接;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升降杆间设有限位组件。该门式吊装装置便于将吊装装置通过较低通道门移动至其他区域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起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的代表,其材料综合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以及安全性能优越。钢结构作为建筑主体分部工程组成部分,主要钢柱、钢梁等构件均可以提前预制再运输至施工工地,并通过构件之间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来实现工地现场装配固定。而不管是在钢材的生产或是运输过程中,吊装装置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
传统式吊装装置通常会采用龙门吊的形式,并主要包括顶梁、设置在顶梁两侧的支脚,顶梁上设置有电动或手动葫芦等起重器,在支脚的端部安装有万向轮,以便于工作人员将该吊装装置移动至不同区域进行使用。
该门式吊装装置虽然移动方便,但顶梁通常设置为固定高度,当需要将该门式吊装装置通过车间内高度相对较低的通道门移动至其他区域使用时,工作人员的移动过程十分不便,故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式吊装装置,该门式吊装装置可对顶梁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该门式吊装装置通过车间内高度相对较低的通道门移动至其他区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包括顶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顶梁呈长方体状,且所述顶梁上设置有起重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于顶梁沿顶梁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承托杆和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承托杆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承托杆与第二承托杆均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承托杆与第二承托杆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均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于第一承托杆上,所述第一升降杆与第一固定杆滑移连接,且所述第一升降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固定杆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均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固定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于第二承托杆上,所述第二升降杆与第二固定杆滑移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杆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升降杆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该门式吊装装置通过高度相对较低的通道门移动至其他区域进行吊装作业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齿条带动第一升降杆竖直向下移动,同时,利用顶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可以带动第二升降杆随着第一升降杆同时竖直向下移动,并利用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升降杆之间的限位组件将第二升降杆的位置进行限位,即可实现顶梁的高度降低,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该门式吊装装置进行移动;同时,移动至吊装作业区域后,也可根据实现吊装高度对顶梁的高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一滑槽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所述齿条移动的避位槽;所述固定杆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避位槽相连通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用于供齿轮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杆与第一滑槽之间的滑移配合即实现了第一升降杆与第一固定杆之间的滑移连接,且第一滑槽也为第一升降杆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可减少第一升降杆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和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杆上,且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握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蜗杆以使得蜗轮转动,即可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利用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第一升降杆沿竖直方向移动,同时,利用蜗轮与蜗杆之间相互啮合具有自锁效果,可保持升降过后的第一升降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升降杆位于第二滑槽内,且所述第二升降杆与第二滑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升降杆与第二滑槽之间的滑移配合即实现了第二升降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的滑移连接,且第二滑槽也为第二升降杆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可减少第二升降杆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设置有贯穿第二升降杆相对两侧壁的限位孔,所述第二固定杆沿限位孔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限位杆用于穿过通孔与所述限位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孔与限位孔的位置对齐时,利用限位杆穿过通孔插接于限位孔中,即可实现第二升降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的限位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限位杆进行握持,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限位杆的操作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杆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标识线,所述标识线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相邻两根标识线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对齐块,所述对齐块与最下方的标识线对齐时,所述限位孔与最下方的通孔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驱动第一升降杆上下移动时,标识线与对齐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限位孔与通孔之间位置对齐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握持件为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握持,以便于工作人员驱动蜗杆进行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对顶梁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便于工作人员将该门式吊装装置通过车间内高度相对较低的通道门移动至其他区域使用;
2、转动蜗杆以使得蜗轮转动,即可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利用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第一升降杆沿竖直方向移动,同时,利用蜗轮与蜗杆之间相互啮合具有自锁效果,可保持升降过后的第一升降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工作人员在驱动第一升降杆上下移动时,标识线与对齐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限位孔与通孔之间位置对齐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杆与第一固定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升降杆与第二固定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梁;1a、起重器;2、第一承托杆;3、万向轮;4、第一固定杆;4a、第一滑槽;4b、避位槽;4c、活动槽;5、第一升降杆;6、第二承托杆;7、第二固定杆;7a、第二滑槽;7b、通孔;8、第二升降杆;8a、限位孔;9、齿条;10、齿轮;11、蜗轮;12、蜗杆;13、限位杆;13a、凸块;14、对齐块;15、标识线;16、手轮;17、支撑杆;18、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参照图1,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顶梁1,其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呈相互平行的间隔设置,具体的,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承托杆2、第一固定杆4、第一升降杆5和两根支撑杆17。
参照图1和图2,其中,第一承托杆2为长方形杆状,且第一承托杆2呈水平设置,第一承托杆2的下端面沿第一承托杆2的长度方向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3;第一固定杆4沿竖直方向焊接于第一承托杆2的中间位置,且第一固定杆4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呈长方体状的第一滑槽4a;第一升降杆5也呈竖直设置,第一升降杆5的下端伸入至第一滑槽4a内,且第一升降杆5与第一滑槽4a滑移配合。
同时,第一升降杆5的一个侧壁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齿条9,相应的,第一固定杆4上转动安装有与齿条9相啮合的齿轮10,而为了实现齿轮10与齿条9之间的传动配合,第一滑槽4a靠近齿条9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齿条9上下移动的避位槽4b,第一固定杆4靠近齿轮10的侧壁开设有自第一固定杆4侧壁贯穿至避位槽4b的活动槽4c,活动槽4c用于供齿轮10活动以使得齿轮10可与齿条9实现啮合。
另外,第一固定杆4的侧壁上还安装有驱动组件,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蜗轮11和与蜗轮11啮合的蜗杆12,其中,蜗轮11与齿轮10固定安装在同一根转动轴(图中未示出)上,蜗杆12则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杆4上,且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蜗杆12进行转动,蜗杆12的远离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还安装有手轮16;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4的外壁还可以螺栓安装有用于罩合驱动组件的防护罩18。参照图1,两根支撑杆17呈倾斜状设置,且两根支撑杆17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承托杆2上端面沿第一承托杆2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根支撑杆17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杆4沿第一承托杆2长度方向相背离的两个侧壁上。
参照图1和图3,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承托杆6、第二固定杆7、第二升降杆8和两根支撑杆17,并且,第二承托杆6、第二固定杆7、第二升降杆8分别与第一承托杆2、第一固定杆4、第一升降杆5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中,第二承托杆6呈长方形杆状,且在第二承托杆6的下端面沿第二承托杆6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3;第二固定杆7竖直焊接于第二承托杆6的中间位置,且第二固定杆7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呈长方体状的第二滑槽7a;第二升降杆8也呈竖直设置,第二升降杆8的下端伸入至第二滑槽7a内,且第二升降杆8与第二滑槽7a滑移配合。
同时,第二固定杆7与第二升降杆8之间还安装有限位组件,具体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13,相应的,第二升降杆8开设有贯穿第二升降杆8相对两侧壁的限位孔8a,同时,第二固定杆7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7b,利用限位杆13穿过通孔7b插接于限位孔8a内,即可实现第二固定杆7与第二升降杆8之间的限位。另外,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限位杆13进行握持,限位杆13远离第二固定杆7的一端可以焊接有呈圆形的凸块13a,且在本实施例中,凸块13a与第二固定杆7相对的两个端面可以安装有一对相互吸合的磁体(图中未示出),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合力以减少限位杆13从限位孔8a中脱离的情况。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升降杆5沿竖直方向均匀印有四根标识线15,且相邻两根标识线15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通孔7b之间的距离,相应的,第一固定杆4的上端面焊接有对齐块14,但最下方的标识线15与对齐块14对齐时,最下方的通孔7b与限位孔8a相互对齐,工作人员在驱动第一升降杆5上下移动时,标识线15与对齐块1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限位孔8a与通孔7b之间位置对齐的情况。
参照图1,顶梁1呈长方体状,且顶梁1下端面沿顶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杆5与第二升降杆8的上端,同时,顶梁1沿顶梁1的长度方向滑移安装有起重器1a,本实施例中,起重器1a是安装有钢丝绳(图中未示出)的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将该门式吊装装置通过高度相对较低的通道门移动至其他区域进行吊装作业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转柄转动蜗杆12以驱动齿轮10转动,从而使得齿条9带动第一升降杆5竖直向下移动,同时,利用顶梁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杆5、第二升降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可以带动第二升降杆8随着第一升降杆5同时竖直向下移动,并利用限位杆13穿过通孔7b插接于限位孔8a内,可对第二升降杆8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第一升降杆5与第二升降杆8的同时下降,即可实现顶梁1的高度降低,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该门式吊装装置进行移动;同时,移动至吊装作业区域后,也可根据实现吊装高度对顶梁1的高度进行调节。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顶梁(1)、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顶梁(1)呈长方体状,且所述顶梁(1)上设置有起重器(1a),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于顶梁(1)沿顶梁(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承托杆(2)和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承托杆(6)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承托杆(2)与第二承托杆(6)均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承托杆(2)与第二承托杆(6)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均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杆(4)和第一升降杆(5),所述第一固定杆(4)设置于第一承托杆(2)上,所述第一升降杆(5)与第一固定杆(4)滑移连接,且所述第一升降杆(5)远离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与顶梁(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5)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9),所述第一固定杆(4)转动设置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所述齿条(9)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杆(4)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10)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均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固定杆(7)和第二升降杆(8),所述第二固定杆(7)设置于第二承托杆(6)上,所述第二升降杆(8)与第二固定杆(7)滑移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杆(8)远离第二固定杆(7)的一端与顶梁(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与第二升降杆(8)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4a),所述第一升降杆(5)位于所述第一滑槽(4a)内,且所述第一升降杆(5)与所述第一滑槽(4a)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滑槽(4a)的槽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所述齿条(9)移动的避位槽(4b);所述固定杆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避位槽(4b)相连通的活动槽(4c),所述活动槽(4c)用于供齿轮(10)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11)和与蜗轮(11)相啮合的蜗杆(12),所述蜗轮(11)与所述齿轮(10)同轴设置,所述蜗杆(12)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杆(4)上,且所述蜗杆(12)的一端设置有握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7a),所述第二升降杆(8)位于第二滑槽(7a)内,且所述第二升降杆(8)与第二滑槽(7a)滑移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13),所述第二升降杆(8)设置有贯穿第二升降杆(8)相对两侧壁的限位孔(8a),所述第二固定杆(7)沿限位孔(8a)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7b),所述限位杆(13)用于穿过通孔(7b)与所述限位孔(8a)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13)远离第二固定杆(7)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3a)。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升降杆(5)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标识线(15),所述标识线(15)的数量与通孔(7b)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根所述标识线(15)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通孔(7b)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杆(4)上设置有对齐块(14),所述对齐块(14)与最下方的标识线(15)对齐时,所述限位孔(8a)与最下方的通孔(7b)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握持件为手轮(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71094.1U CN210915024U (zh) | 2019-11-14 | 2019-11-14 |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71094.1U CN210915024U (zh) | 2019-11-14 | 2019-11-14 |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15024U true CN210915024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6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710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5024U (zh) | 2019-11-14 | 2019-11-14 |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150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3338A (zh) * | 2021-08-23 | 2021-11-16 | 广东中基建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模板搭建系统 |
-
2019
- 2019-11-14 CN CN201921971094.1U patent/CN2109150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3338A (zh) * | 2021-08-23 | 2021-11-16 | 广东中基建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模板搭建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27933U (zh) | 一种桥式起重机 | |
CN104533099A (zh) | 墙板安装车 | |
CN108788564A (zh) | 一种人防门自动生产线 | |
CN109252686B (zh) | 一种板条安装车 | |
CN207314800U (zh) |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伸缩吊篮 | |
CN107522125A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便携式吊升装置 | |
CN21559489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模板 | |
CN210915024U (zh) |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 |
CN116517305A (zh) | 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 | |
CN108750961B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起重机 | |
CN208961282U (zh) | 一种人防门自动生产线 | |
CN208456155U (zh) | 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钢梁安装辅助装置 | |
CN221925700U (zh) | 一种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用的钻孔取芯装置 | |
CN205444949U (zh) | 自动砌墙机 | |
CN213171212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起重装置 | |
CN213329964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 | |
CN205743039U (zh) | 新型环保墙板安装装置 | |
CN212532141U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升降装置 | |
CN212538802U (zh) | 一种养护窑门结构 | |
JPH0319567Y2 (zh) | ||
CN209212245U (zh) | 一种应用于隧道施工的辅助平台装置 | |
CN22197108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设备 | |
CN219966366U (zh) | 一种砂箱翻转装置 | |
CN219906786U (zh) | 一种住宅建筑施工用吊装装置 | |
CN217267388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地基夯实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