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4432U - 药物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药物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04432U CN210904432U CN201920634363.9U CN201920634363U CN210904432U CN 210904432 U CN210904432 U CN 210904432U CN 201920634363 U CN201920634363 U CN 201920634363U CN 210904432 U CN210904432 U CN 210904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member
- boss
- drive
- driving
- deliver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77 drug deli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该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药腔和容纳腔,药腔用于放置药瓶;驱动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驱动构件的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上设置有容纳孔,剂量构件的一端为插入端,剂量构件的插入端由驱动构件的另一端套设在驱动构件上,且穿设在容纳孔内,尾盖设置在容纳孔内,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用于固定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注射机构,注射机构穿设在药腔和容纳腔内;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物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构、注射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且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
在现有技术中,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是使用胶水粘接以完成固定,采用这种方式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物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药腔和容纳腔,药腔用于放置药瓶;驱动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驱动构件的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上设置有容纳孔,剂量构件的一端为插入端,剂量构件的插入端由驱动构件的另一端套设在驱动构件上,且插入端穿设在容纳孔内,尾盖设置在容纳孔内,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用于固定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注射机构,注射机构穿设在药腔和容纳腔内;传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和注射机构之间,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
进一步地,容纳孔的底部设置通孔和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位于通孔的一侧,剂量构件的插入端上设置有第一插片,第一插片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一插片由通孔插入至容纳孔内,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卡接配合,以使剂量构件与驱动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尾盖的朝向驱动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片,第二插片插设在第一插片与驱动构件内壁形成的缝隙内,第二插片用于固定第一插片在通孔内的位置。
进一步地,驱动构件与尾盖之间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使尾盖和驱动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尾盖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容纳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凸台,第三凸台与第一限位槽对应设置,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三凸台配合以限制尾盖相对驱动构件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尾盖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容纳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凸台,第四凸台与第二限位槽对应设置,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四凸台配合以限制尾盖相对驱动构件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内,剂量构件位于支撑件的外侧,支撑件与驱动构件螺纹连接,支撑件与驱动构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驱动构件从支撑件内脱出。
进一步地,驱动构件和支撑件均设置有螺纹结构,驱动构件的螺纹结构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支撑件的螺纹结构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凸台与限位槽形成限位结构,限位凸台与限位槽配合以防止驱动构件从支撑件内脱出。
进一步地,限位凸台位于驱动构件的远离驱动端的一端,驱动构件的远离驱动端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开口沿驱动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开口沿驱动构件的周向方向位于限位凸台的一侧。
进一步地,支撑件和驱动构件的螺纹均为多线结构,驱动构件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台和两个开口,两个限位凸台对称设置在驱动构件的两侧,两个限位凸台与两个开口一一对应设置,支撑件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与两个限位凸台一一对应,以共同限制驱动构件从支撑件内脱出。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尾柄,传动机构包括沿驱动端至驱动构件的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筒、第一转筒齿轮和第二转筒齿轮,注射机构部分穿设在驱动构件内,连接筒、第一转筒齿轮以及第二转筒齿轮均套设在注射机构上,且第一转筒齿轮与注射机构连接,连接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筒的第一端由尾盖穿出,尾柄与连接筒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转筒齿轮与第二转筒齿轮的第一端面通过齿轮啮合,驱动构件的远离驱动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台阶的朝向尾柄的一侧设置有齿轮,第二转筒齿轮的第二端面与齿轮啮合,第一转筒齿轮、第二转筒齿轮以及连接筒均可相对驱动构件轴向移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构、注射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其中,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药腔和容纳腔,药腔用于放置药瓶。驱动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且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具体的,驱动构件的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上设置有容纳孔,剂量构件的一端为插入端,剂量构件的插入端由驱动构件的另一端套设在驱动构件上,且插入端穿设在容纳孔内,尾盖设置在容纳孔内,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用于固定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注射机构穿设在药腔和容纳腔内,传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和注射结构之间,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
通过将剂量构件的插入端穿设在驱动构件的容纳孔内,并将尾盖设置在容纳孔内,利用卡接结构实现驱动构件、尾盖和剂量构件的固定。采用上述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本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装置的加工成本,提升装置的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构件和剂量构件的装配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剂量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尾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机构的又一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构件和支撑件的装配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转筒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中的注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大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中的推杆驱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中的小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推杆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转筒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尾柄;
2、驱动构件;2a、通孔;2b、第一凸台;2c、第三凸台;2d、限位凸台;2e、齿轮;2f、容纳孔;2g、第四凸台;2h、开口;
3、尾盖;3a、第二插片;3b、第一限位槽;3c、第二限位槽;
4、剂量构件;4a、第一插片;4b、第二凸台;4c、插入端;
6、连接筒;7、第一转筒齿轮;7a、限位筋;
8、支撑件;8a、限位槽;
9、第二转筒齿轮;10、大推杆;10a、限位槽;
11、第三转筒齿轮;12、第一推杆齿轮;13、推杆驱动筒;14、第二推杆齿轮;14a、限位筋;15、固定塞;
16、小推杆;16a、限位槽;
17、药室;18、小弹簧;19、大弹簧;20、中弹簧;21、药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输送装置,该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构、注射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其中,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药腔和容纳腔,药腔用于放置药瓶。驱动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其中,可以将驱动机构构造成执行设定运动以便设定装置的药物剂量,以及将驱动机构构造成用于启动和执行分配运动以便分配药物剂量。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具体的,剂量构件4用于调节被输送药物的剂量和显示所计数量。
其中,驱动构件2的一端为驱动端,且驱动端上设置有容纳孔2f,剂量构件4的一端为插入端,剂量构件4的插入端由驱动构件2的另一端套设在驱动构件2上,且插入端穿设在容纳孔2f内。为了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固定效果,将尾盖3设置在容纳孔2f内,并在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之间设置卡接结构,具体的,该卡接结构用于固定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以完成对驱动机构的固定。具体的,通过在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之间设置卡接结构,可以使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三个零件相互卡接,从而使三个零件彼此之间既不能发生轴向移动,又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对驱动构件的固定。具体的,注射机构穿设在药腔和容纳腔内,传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和注射结构之间,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并且,将剂量构件4套设在驱动构件2上,将尾盖3设置在驱动构件2的容纳孔2f内,能够缩小装置的体积,提升装置的便携性。
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该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构、注射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其中,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药腔和容纳腔,药腔用于放置药瓶,驱动机构可活动的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具体的,在对驱动机构进行装配时,先将剂量构件4的插入端由驱动构件2的远离驱动端的一端套设在驱动构件2上,并使插入端穿设在驱动构件2的容纳孔2f内。随后将尾盖3设置在容纳孔2f内,并利用在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之间设置的卡接结构完成对驱动机构的固定。通过利用卡接结构对驱动机构进行固定,便于三者进行固定,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且采用这种固定方式能够提升装置的质量,进而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图3至图6所示,容纳孔2f的底部设置通孔2a和第一凸台2b,第一凸台2b位于通孔2a的一侧。其中,第一凸台2b可以位于通孔2a所在的上表面或位于容纳孔2f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2b位于通孔2a的上表面。为了保证剂量构件4和驱动构件2的固定效果,在剂量构件4的插入端上设置有第一插片4a,且第一插片4a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4b,第一插片4a由通孔2a插入至容纳孔2f内,且第一凸台2b与第二凸台4b卡接配合,以使剂量构件4与驱动构件2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提升剂量构件4与驱动构件2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孔2f的底部均匀布置有三个通孔2a,对应地剂量构件4设有三个第一插片4a。具体的,在对剂量构件4与驱动构件2进行装配时,剂量构件4的三个第二凸台4b会向外扩张变形,使第一插片4a插入通孔2a中,随后第二凸台4b会复位,且第一凸台2b会与第二凸台4b卡接配合,以完成剂量构件4与驱动构件2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剂量构件4的第一插片4a插入驱动构件2的通孔2a内,剂量构件4不能相对驱动构件2发生转动,由于剂量构件4的第二凸台4b与驱动构件2的第一凸台2b相卡接,剂量构件4不能相对驱动构件2发生轴向移动。
如图7所示,尾盖3的朝向驱动构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片3a,且第二插片3a插设在第一插片4a与驱动构件2内壁形成的缝隙内,第二插片3a用于固定第一插片4a在通孔2a内的位置。对应地,在本实施例中同样设有三个第二插片3a,具体的,第二插片3a插入驱动构件2和剂量构件4组装后产生的缝隙中,以使剂量构件4的第一插片4a没有向外扩张变形的空间,从而保证驱动构件2和剂量构件4的固定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片3a插入驱动构件2和剂量构件4组装后产生的缝隙中,且第二插片3a的一端位于通孔2a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第二插片3a的长度,使其只插入驱动构件2和剂量构件4组装后产生的缝隙中后,不将第二插片3a插入通孔2a内,使第二插片3a整体位于通孔2a的外侧。采用上述结构,既可以利用第二插片3a固定第一插片4a在通孔2a内的位置,又可以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构件2与尾盖3之间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使尾盖3和驱动构件2固定连接,以防止尾盖3从驱动构件2中脱离和/或尾盖3相对驱动构件2转动。
具体的,在尾盖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b,第一限位槽3b沿周向延伸,且容纳孔2f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凸台2c,第三凸台2c与第一限位槽3b对应设置,通过第一限位槽3b与第三凸台2c配合以限制尾盖3相对驱动构件2的轴向移动,进而避免尾盖3从驱动构件2中脱离。
其中,尾盖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c,且容纳孔2f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凸台2g,第四凸台2g与第二限位槽3c对应设置,通过第二限位槽3c与第四凸台2g配合以限制尾盖3相对驱动构件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尾盖3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槽3c,对应地,容纳孔2f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三凸台2c。尾盖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三个第二限位槽3c,且三个第二限位槽3c间隔且均匀分布,对应地,容纳孔2f的内壁上设置有三个第四凸台2g。具体的,第二限位槽3c与第一限位槽3b垂直设置,且第二限位槽3c贯穿第一限位槽3b。对应地,第四凸台2g与第三凸台2c垂直设置,其中两个第四凸台2g的一端与第三凸台2c抵接,另一个第四凸台2g穿过第三凸台2c。通过将其中一个第四凸台2g穿过第三凸台2c,并使其端部与驱动构件2的端部平齐,在对尾盖3和驱动构件2进行装配时,可利用该第四凸台2g对尾盖3进行定位及导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尾盖3为弹性件,在对尾盖3和驱动构件2进行装配时,通过对尾盖3施加一个轴向的力,利用穿过第三凸台2c的第四凸台2g或驱动构件2和剂量构件4组装后产生的缝隙对尾盖3进行定位及导向,将尾盖3按压到容纳孔2f中,通过第一限位槽3b与第三凸台2c配合,以限制尾盖3与驱动构件2的轴向位移,通过第二限位槽3c与第四凸台2g配合,以限制尾盖3相对驱动构件2转动。采用上述结构,使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三个零件相互锁死,能够避免剂量构件4从驱动构件2中脱离。
如图8至图11所示,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撑件8,支撑件8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驱动构件2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8内,剂量构件4位于支撑件8的外侧,如此设置,便于观察剂量构件4上的刻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8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内,支撑件8的另一端位于剂量构件4的内侧。其中,支撑件8与驱动构件2螺纹连接,为提升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在支撑件8与驱动构件2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驱动构件2从支撑件8内脱出。具体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在通过驱动构件2调节剂量,当调节至装置的最大剂量处时,限位结构能够防止驱动构件2从支撑件8中脱出。
具体的,驱动构件2和支撑件8均设置有螺纹结构,驱动构件2的螺纹结构上设置有限位凸台2d,支撑件8的螺纹结构上设置有限位槽8a,限位凸台2d与限位槽8a形成限位结构,限位凸台2d与限位槽8a配合以防止驱动构件2从支撑件8内脱出。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件8上的螺纹结构部分断开,使螺纹结构的断开处形成限位槽8a。
具体的,限位凸台2d位于驱动构件2的远离驱动端的一端,对应地,限位槽8a位于支撑件8的靠近驱动构件2的一端,且限位凸台2d和限位槽8a均设置在螺纹结构的螺纹截止处。为了便于对驱动构件2与支撑件8进行装配,在驱动构件2的远离驱动端的端部设置有开口2h,开口2h沿驱动构件2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开口2h沿驱动构件2的周向方向位于限位凸台2d的一侧。其中,限位凸台2d的靠近开口2h的端面与开口2h平行,限位凸台2d的远离开口2h的端面为斜面,且限位槽8a的端部做倒角处理。
当对驱动构件2和支撑件8进行装配时,驱动构件2的限位凸台2d先接触到支撑件8的限位槽8a,具体为限位凸台2d具有斜面的一侧与限位槽8a先接触。然后按压驱动构件2的开口2h处,使驱动构件2的端部变形,以将驱动构件2装入支撑件8中,并通过限位凸台2d与限位槽8a配合以防止驱动构件2从支撑件8内脱出。并且,通过在限位凸台2d上设置斜面,并将限位槽8a的端部做倒角处理,便于对驱动构件2和支撑件8进行装配。
具体的,支撑件8和驱动构件2的螺纹均为多线结构,如此可提升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8和驱动构件2的螺纹均设置为三螺纹结构。其中,支撑件8和驱动构件2均为单螺纹和双螺纹的组合结构,以形成三螺纹结构。其中,驱动构件2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台2d和两个开口2h,两个限位凸台2d对称设置在驱动构件2的两侧,两个限位凸台与两个开口2h一一对应设置,支撑件8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8a,两个限位槽8a与两个限位凸台2d一一对应,以共同限制驱动构件2从支撑件8内脱出。采用上述结构,使限位凸台2d与限位槽8a相接触时其卡点相互对称,进一步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螺旋抽芯对支撑件8进行加工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只需利用模具即可实现对支撑件8的制作,无需采用其他工序,如此便于简化加工工序、提升以及控制装置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尾柄1,传动机构包括沿驱动端至驱动构件2的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筒6、第一转筒齿轮7和第二转筒齿轮9,注射机构部分穿设在驱动构件2内,连接筒6、第一转筒齿轮7以及第二转筒齿轮9均套设在注射机构上,且第一转筒齿轮7与注射机构连接,连接筒6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筒6的第一端由尾盖3穿出,尾柄1与连接筒6的第一端连接,且尾柄1可相对连接筒6发生转动,如此设置,当按压尾柄1进行注射时,便于注射操作的进行。
如图2、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一转筒齿轮7与第二转筒齿轮9的第一端面通过齿轮啮合,驱动构件2的远离驱动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台阶的朝向尾柄1的一侧设置有齿轮2e,第二转筒齿轮9的第二端面与齿轮2e啮合,第一转筒齿轮7、第二转筒齿轮9以及连接筒6均可相对驱动构件2轴向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当旋转驱动构件2时,第一转筒齿轮7、第二转筒齿轮9以及连接筒6均可相对驱动构件2进行一定程度的轴向移动,进而使第二转筒齿轮9相对第一转筒齿轮7或驱动构件2旋转,保证了传动机构将驱动机构的动力传动至注射机构,进而完成注射操作。
如图14至图20所示,注射机构包括大推杆10、第三转筒齿轮11、第一推杆齿轮12、推杆驱动筒13、第二推杆齿轮14以及小推杆16。其中,第一转筒齿轮7的内表面具有限位筋7a,大推杆10的外表面具有限位槽10a,通过限位筋7a与限位槽10a配合,使第一转筒齿轮7只能相对大推杆10进行轴向移动,不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其中,第三转筒齿轮11与第一推杆齿轮12通过齿轮啮合,第二推杆齿轮14与大推杆10通过齿轮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大推杆10和第一推杆齿轮12之间设置有中弹簧20,且中弹簧20处于预紧状态,在中弹簧2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推杆齿轮12与第三转筒齿轮11处于啮合状态。并且,在尾盖3与连接筒6之间设置有小弹簧18,且小弹簧18处于预紧状态。通过上述结构,当对注射器进行正调增加刻度时,驱动构件2会相对第二转筒齿轮9发生旋转;当对注射器进行回调减少刻度时,第一转筒齿轮7会相对第二转筒齿轮9发生旋转,但由于小弹簧18跳动所产生的扭力小于使第三转筒齿轮11与第一推杆齿轮12从啮合状态分离的扭力,所以不管正调还是回调操作,均不会产生注射效果。
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二推杆齿轮14的内表面具有限位筋14a,小推杆16的外表面具有限位槽16a,通过限位筋14a与限位槽16a配合,且由于第二推杆齿轮14固定在推杆驱动筒13上,小推杆16只能相对第二推杆齿轮14进行轴向移动,不可以相对第二推杆齿轮14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驱动筒13固定设置在固定塞15上,且推杆驱动筒1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小推杆16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由于推杆驱动筒13和小推杆16为螺纹配合,当小推杆16发生转动时,小推杆16会相对推杆驱动筒13发生轴向移动,进而实现注射或者复位操作。并且,为了提升小推杆16对药物的推进效果,在小推杆16的远离驱动构件的一端设置有活塞。
在本实施例中,该药物输送装置还包括药室17,且药室17的空腔为药腔。当把药瓶21放入药室17后,将药室1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固定塞15上,药瓶21的靠近固定塞15的一侧会与推杆驱动筒13接触,并对推杆驱动筒13施加一个轴向力,使第二推杆齿轮14与大推杆10实现齿轮啮合。并且,由于推杆驱动筒13和第三转筒齿轮11之间设置有大弹簧19,当将药室17从固定塞15上拆卸下时,第二推杆齿轮14在大弹簧19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会相对大推杆10发生位移,此时第二推杆齿轮14未与大推杆10处于啮合状态。
下面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对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1)注射过程
用手推动尾柄1,尾柄1通过连接筒6、第一转筒齿轮7、第二转筒齿轮9将轴向力传递到驱动构件2,且由于驱动构件2与支撑件8为螺纹连接,驱动构件2在轴向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转动。当驱动构件2发生转动时,由于驱动构件2、第一转筒齿轮7和第二转筒齿轮9之间均为齿轮啮合,驱动构件2会带动第二转筒齿轮9转动,第二转筒齿轮9带动第一转筒齿轮7转动。并且,由于限位筋7a与限位槽10a的配合,大推杆10会发生转动。由于此时第二推杆齿轮14与大推杆10通过齿轮啮合,第二推杆齿轮14也会发生转动。通过限位筋14a与限位槽16a配合,小推杆16会随第二推杆齿轮14发生转动,且由于推杆驱动筒13和小推杆16为螺纹配合,小推杆16会相对推杆驱动筒13发生轴向移动,进而实现注射效果。
(2)复位过程
旋转药室17,将药室17从固定塞15拆卸下来,在大弹簧19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二推杆齿轮14会相对大推杆10发生位移,此时第二推杆齿轮14未与大推杆10处于啮合状态。推动小推杆16,使小推杆16在推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且由于第二推杆齿轮14未与大推杆10处于啮合状态,在小推杆16发生旋转并进行轴向移动的同时,大推杆10会保持静止。持续推动小推杆16,直至其回复到初始状态即完成复位。
(3)回调过程
通过逆时针旋转驱动构件2减小刻度,此时驱动构件2和第二转筒齿轮9相对静止,第一转筒齿轮7会相对第二转筒齿轮9发生旋转,由于在中弹簧2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三转筒齿轮11与第一推杆齿轮12会处于啮合状态,且小弹簧18跳动所产生的扭力小于使第三转筒齿轮11与第一推杆齿轮12从啮合状态分离的扭力,所以在回调过程中不会产生注射效果。
(4)正调过程
通过顺时针旋转驱动构件2增加刻度,此时第一转筒齿轮7和第二转筒齿轮9相对静止,驱动构件2会相对第二转筒齿轮9发生旋转,由于在中弹簧2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三转筒齿轮11与第一推杆齿轮12会处于啮合状态,且小弹簧18跳动所产生的扭力小于使第三转筒齿轮11与第一推杆齿轮12从啮合状态分离的扭力,所以在正调过程中不会产生注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输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药腔和容纳腔,所述药腔用于放置药瓶;
驱动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2)、尾盖(3)和剂量构件(4),所述驱动构件(2)的一端为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上设置有容纳孔(2f),所述剂量构件(4)的一端为插入端(4c),所述剂量构件(4)的插入端(4c)由所述驱动构件(2)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驱动构件(2)上,且所述插入端(4c)穿设在所述容纳孔(2f)内,所述尾盖(3)设置在所述容纳孔(2f)内,所述驱动构件(2)、所述尾盖(3)和所述剂量构件(4)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构件(2)、所述尾盖(3)和所述剂量构件(4);
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穿设在所述药腔和所述容纳腔内;
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注射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注射机构进行注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2f)的底部设置通孔(2a)和第一凸台(2b),所述第一凸台(2b)位于所述通孔(2a)的一侧,所述剂量构件(4)的插入端(4c)上设置有第一插片(4a),所述第一插片(4a)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4b),所述第一插片(4a)由所述通孔(2a)插入至所述容纳孔(2f)内,且所述第一凸台(2b)与所述第二凸台(4b)卡接配合,以使所述剂量构件(4)与所述驱动构件(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3)的朝向所述驱动构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片(3a),所述第二插片(3a)插设在所述第一插片(4a)与所述驱动构件(2)内壁形成的缝隙内,所述第二插片(3a)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插片(4a)在所述通孔(2a)内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2)与所述尾盖(3)之间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使所述尾盖(3)和所述驱动构件(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3)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b),所述容纳孔(2f)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凸台(2c),所述第三凸台(2c)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b)对应设置,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3b)与所述第三凸台(2c)配合以限制所述尾盖(3)相对所述驱动构件(2)的轴向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c),所述容纳孔(2f)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凸台(2g),所述第四凸台(2g)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c)对应设置,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3c)与所述第四凸台(2g)配合以限制所述尾盖(3)相对所述驱动构件(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构件(2)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8)内,所述剂量构件(4)位于所述支撑件(8)的外侧,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驱动构件(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驱动构件(2)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构件(2)从所述支撑件(8)内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2)和所述支撑件(8)均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驱动构件(2)的螺纹结构上设置有限位凸台(2d),所述支撑件(8)的螺纹结构上设置有限位槽(8a),所述限位凸台(2d)与所述限位槽(8a)形成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凸台(2d)与所述限位槽(8a)配合以防止所述驱动构件(2)从所述支撑件(8)内脱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2d)位于所述驱动构件(2)的远离所述驱动端的一端,所述驱动构件(2)的远离所述驱动端的端部设置有开口(2h),所述开口(2h)沿所述驱动构件(2)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开口(2h)沿所述驱动构件(2)的周向方向位于所述限位凸台(2d)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和所述驱动构件(2)的螺纹均为多线结构,所述驱动构件(2)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凸台(2d)和两个所述开口(2h),两个所述限位凸台(2d)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2)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与两个所述开口(2h)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8)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槽(8a),两个所述限位槽(8a)与两个所述限位凸台(2d)一一对应,以共同限制所述驱动构件(2)从所述支撑件(8)内脱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尾柄(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驱动端至所述驱动构件(2)的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筒(6)、第一转筒齿轮(7)和第二转筒齿轮(9),所述注射机构部分穿设在所述驱动构件(2)内,所述连接筒(6)、所述第一转筒齿轮(7)以及第二转筒齿轮(9)均套设在所述注射机构上,且所述第一转筒齿轮(7)与所述注射机构连接,所述连接筒(6)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筒(6)的第一端由所述尾盖(3)穿出,所述尾柄(1)与所述连接筒(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筒齿轮(7)与所述第二转筒齿轮(9)的第一端面通过齿轮啮合,所述驱动构件(2)的远离所述驱动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朝向所述尾柄(1)的一侧设置有齿轮(2e),所述第二转筒齿轮(9)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齿轮(2e)啮合,所述第一转筒齿轮(7)、所述第二转筒齿轮(9)以及所述连接筒(6)均可相对所述驱动构件(2)轴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34363.9U CN210904432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药物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34363.9U CN210904432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药物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04432U true CN210904432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5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34363.9U Active CN210904432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药物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0443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1727A (zh) * | 2019-05-06 | 2019-08-20 | 甘甘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药物输送装置 |
WO2022217875A1 (zh) * | 2021-04-16 | 2022-10-20 | 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多剂量可调预充注射笔 |
-
2019
- 2019-05-06 CN CN201920634363.9U patent/CN2109044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1727A (zh) * | 2019-05-06 | 2019-08-20 | 甘甘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药物输送装置 |
CN110141727B (zh) * | 2019-05-06 | 2024-07-30 | 甘甘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药物输送装置 |
WO2022217875A1 (zh) * | 2021-04-16 | 2022-10-20 | 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多剂量可调预充注射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53394B2 (ja) | 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 | |
US10376646B2 (en) | Cartridge hold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artridge unit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 |
CN102245235B (zh) | 药物递送装置和制造药物递送装置的方法 | |
US4852768A (en) | Dosing syringe | |
CN210904432U (zh) | 药物输送装置 | |
EP3446733A1 (en) | Prefilled injection pen | |
WO2012157582A1 (ja) | 鼻腔投与容器 | |
KR20120091154A (ko) | 구동 조립체, 피스톤 로드, 약물 전달 디바이스, 및 스프링의 용도 | |
JP2015506779A (ja) | 投与量リセット機構を有する注入装置 | |
KR20120091153A (ko) | 구동 조립체 및 약물 전달 디바이스에서 스프링의 용도 | |
AU2013248417B2 (en) |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 |
CN212395535U (zh) | 药物输送装置 | |
JP2013525048A (ja) | 薬物送達デバイス用の低摩擦コーティングを備えたドライブ機構 | |
CN110215573B (zh) | 单向转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射器 | |
CN110141727B (zh) | 药物输送装置 | |
CN117563084B (zh) | 一种注射笔及其剂量调节机构 | |
US20150174328A1 (en) | Medicament Container Retaining Mechanism | |
JP2018524088A (ja) | 薬剤送達装置用のピストンワッシャ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ピストンワッシャを組み込んだ薬剤送達装置 | |
CN219271802U (zh) | 电子注射笔 | |
CN211912383U (zh) | 注射器 | |
CN217525969U (zh) | 注射装置的调节机构及注射装置 | |
CN111956906B (zh) | 预填充注射装置 | |
CN210904435U (zh) | 单向转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射器 | |
CN113230492A (zh) | 剂量可调的药液给送装置 | |
CN114040789B (zh) | 一种可前后移动的柱塞及包括该柱塞的药物注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