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5246U -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95246U CN210895246U CN201922348117.XU CN201922348117U CN210895246U CN 210895246 U CN210895246 U CN 210895246U CN 201922348117 U CN201922348117 U CN 201922348117U CN 210895246 U CN210895246 U CN 2108952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rotating
- theft
- sliding
- data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计算机主体、指纹锁和防窃取外壳,其结构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窃取外壳前端中部设置了锁定装置,首先使用者先将防护机构的防护板下压到第一滑动槽内部下端,然后在将拿出的销轴重新插入到插入槽内部,因为固定块与固定柱原本相插接固定,使得转动块不会转动,然后就可转动转动盖来使螺杆与转动块螺纹连接,接着拉动转动盖使固定块与固定柱的插接解除,接着在转动转动盖并将转动块与支撑柱的转动环重新连接,从而当使用者转动转动盖时,就无法使螺杆与转动块解锁,当窃取者要窃取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螺杆的解锁,达到了对外部裸露指纹锁的保护,降低窃取者窃取的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计算机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计算机储存着我们大量的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将会产生巨大的损失,所以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成为重中之重,而对于计算机USB接口的保护更加重要,防止被人使用USB 接口来进行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备份。
目前的计算机通常使用指纹锁来进行USB接口的保护,而当如果有人来窃取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时,裸露在计算机外部的指纹锁,容易受到窃取者的破坏,从而使得指纹所或者密码锁无法再进行使用,导致对USB接口的保护能力消失,使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被窃取。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解决了裸露在计算机外部的指纹锁,容易受到窃取者的破坏,从而使得指纹所或者密码锁无法再进行使用,导致对USB接口的保护能力消失,使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被窃取的问题,达到对外部裸露指纹锁的保护,降低窃取者窃取的效率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指纹锁、防窃取外壳、报警器、开机键和锁定装置,所述计算机主体右端前侧上端焊接固定有防窃取外壳,所述防窃取外壳右端前侧上端设置有指纹锁,所述报警器设置于防窃取外壳前端中部,所述开机键安装于计算机主体左端前侧下端,所述防窃取外壳前侧中部内端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锁定装置安装于防窃取外壳前端中部,所述锁定装置由转动盖、销轴、插入槽、螺杆、转动块、固定块、十字插入块、固定柱、转动槽、转动环、支撑柱和防护机构组成,所述转动盖左端中部与销轴焊接固定,所述销轴左端与插入槽插接连接,并且销轴左端与螺杆焊接固定,所述插入槽开设于防窃取外壳右端内部,所述螺杆与转动块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设置于插入槽内部,并且转动块上下两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十字插入块与转动块左端中部焊接固定,并且十字插入块与转动环插接连接,所述固定柱焊接固定于支撑柱上下两端,并且固定柱右端与固定块插接连接,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支撑柱右端内部,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右端中部,所述支撑柱左端与插入槽左端内部焊接固定,所述防护机构设置于指纹锁左端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由防护板、连接块、转轴、滑动连接块、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组成,所述防护板左侧前后两端均与连接块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右端通过转轴与滑动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设置于第一滑动槽内部,并且滑动连接块与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开设于防窃取外壳右侧上端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槽开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前后两端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上端设置有电源线,并且电动推杆下端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左右两端与防窃取外壳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后端安装有USB接口,所述电动推杆与报警器均与指纹锁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外表面电镀有镀锌层,并且螺杆与转动块内部设置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可沿插入槽滑动1.5CM,并且可沿转动块转动角度为360°。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环左端内部开设有十字插入块固定槽,并且十字插入块可沿转动环转动角度为360°。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块前后两端中部焊接固定有滑动块,并且滑动连接块滑动块与第二滑动槽滑动接缝处距离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最大转动角度为90°,并且转轴内部设置有润换油。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了解决裸露在计算机外部的指纹锁,容易受到窃取者的破坏,从而使得指纹所或者密码锁无法再进行使用,导致对USB接口的保护能力消失,使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被窃取的问题的问题,通过在防窃取外壳前端中部设置了锁定装置,首先使用者先将防护机构的防护板下压到第一滑动槽内部下端,然后在将拿出的销轴重新插入到插入槽内部,因为固定块与固定柱原本相插接固定,使得转动块不会转动,然后就可转动转动盖来使螺杆与转动块螺纹连接,接着拉动转动盖使固定块与固定柱的插接解除,接着在转动转动盖并将转动块与支撑柱的转动环重新连接,从而当使用者转动转动盖时,就无法使螺杆与转动块解锁,当窃取者要窃取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螺杆的解锁,达到了对外部裸露指纹锁的保护,降低窃取者窃取的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窃取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插入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计算机主体-1、指纹锁-2、防窃取外壳-3、报警器-4、开机键-5、电源线-6、电动推杆-7、挡板-8、USB接口-9、锁定装置-10、转动盖-101、销轴-102、插入槽-103、螺杆-104、转动块-105、固定块-106、十字插入块-107、固定柱-108、转动槽-109、转动环-1010、支撑柱-1011、防护机构-1012、防护板-10121、连接块-10122、转轴-10123、滑动连接块-10124、第一滑动槽-10125、第二滑动槽-1012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1、指纹锁2、防窃取外壳3、报警器4、开机键5和锁定装置10,计算机主体1右端前侧上端焊接固定有防窃取外壳3,防窃取外壳3右端前侧上端设置有指纹锁2,报警器4设置于防窃取外壳3前端中部,开机键5安装于计算机主体1左端前侧下端,防窃取外壳3前侧中部内端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7,锁定装置10安装于防窃取外壳3前端中部,锁定装置10由转动盖101、销轴102、插入槽103、螺杆104、转动块105、固定块106、十字插入块107、固定柱108、转动槽109、转动环1010、支撑柱1011和防护机构1012组成,转动盖101左端中部与销轴102焊接固定,销轴102左端与插入槽103插接连接,并且销轴102左端与螺杆104焊接固定,插入槽103开设于防窃取外壳3右端内部,螺杆104与转动块105内部螺纹连接,转动块105设置于插入槽103内部,并且转动块105上下两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块106,十字插入块107与转动块105左端中部焊接固定,并且十字插入块107与转动环1010插接连接,固定柱108焊接固定于支撑柱1011上下两端,并且固定柱108右端与固定块106插接连接,转动槽109开设于支撑柱1011右端内部,转动环1010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011右端中部,支撑柱1011左端与插入槽103左端内部焊接固定,防护机构1012设置于指纹锁2左端外表面。
其中,所述防护机构1012由防护板10121、连接块10122、转轴10123、滑动连接块10124、第一滑动槽10125和第二滑动槽10126组成,所述防护板10121左侧前后两端均与连接块10122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10122右端通过转轴10123与滑动连接块10124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10124设置于第一滑动槽10125内部,并且滑动连接块10124与第一滑动槽1012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10125开设于防窃取外壳3右侧上端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槽10126开设于第一滑动槽10125内部前后两端中部。
其中,所述电动推杆7上端设置有电源线6,并且电动推杆7下端焊接固定有挡板8,所述挡板左右两端与防窃取外壳3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所述挡板8后端安装有USB接口9,所述电动推杆7与报警器4均与指纹锁2电连接。
其中,所述螺杆104外表面电镀有镀锌层,并且螺杆104与转动块105内部设置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使得螺杆104使用寿命长,不易生锈。
其中,所述转动块105可沿插入槽103滑动1.5CM,并且可沿转动块105转动角度为360°,使得使用者可进行转动块105解锁与锁定的操作。
其中,所述转动环1010左端内部开设有十字插入块107固定槽,并且十字插入块107可沿转动环1010转动角度为360°,使得转动环1010可以更好的固定住十字插入块107。
其中,所述滑动连接块10124前后两端中部焊接固定有滑动块,并且滑动连接块10124滑动块与第二滑动槽10126滑动接缝处距离为0.5CM,使得滑动连接块10124滑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松动。
其中,所述转轴10123最大转动角度为90°,并且转轴10123内部设置有润换油,使得转轴10123转动时不易卡顿。
其中,所述螺杆10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防护板10121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本专利所述的螺杆104:外表面切有螺旋槽的圆柱或者切有锥面螺旋槽的圆锥,螺杆具有不同的头,例如大扁螺杆、内六角螺丝等等;所述转轴10123: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
工作原理:首先当使用者要使用该防窃取装置时,先将计算机主体1电连接,然后使用者就可通过指纹锁2来实现电动推杆7向下推动,使得电动推杆7下端的挡板8将USB接口9完全密封起来,而且设置有报警器4,当窃取者不小心将碰撞到计算机主体1时,发出的声音会使得报警器4发出刺耳的声响,从而使用者就可知道窃取者在进行计算机内部数据的窃取,但是目前的防窃取装置的指纹锁2通常裸露在计算机外部,容易受到窃取者的破坏,从而使得指纹锁2无法再进行使用,导致对USB接口9的保护能力消失,使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被窃取,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指纹锁2,通过在防窃取外壳3前端中部设置了锁定装置10来进行指纹锁2的保护,防止被窃取者破坏,使得指纹锁2无法再进行防窃取作用,首先当使用者要进行指纹锁2的保护时,先将打开的防护板10121通过转轴10123转动90°,使得防护板10121层竖直状,然后使用者再将防护板10121下压,通过第一滑动槽10125内部的滑动连接块10124滑动过程稳定,不易松动,当将滑动连接块10124下压到第一滑动槽10125内部下端时,使用者就可通过锁定装置10来进行防护板10121的锁定,使用者将原本从插入槽103内部拿出的销轴102重新插入到插入槽103内部,然后因为原本转动块105上下两端设置的固定块106与固定柱108相插接固定,从而使得转动块105不会在插入槽13内部转动,接着当使用者将销轴102左端的螺杆104与转动块105相接触时,就可通过转动转动盖101带动销轴102与螺杆104转动,从而使得螺杆104与转动块105相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完成后,使用者再将转动盖101向外部拉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固定块106与固定柱108的插接固定连接解除,然后再将转动盖101转动90°并将转动块105重新向插入槽103内部推动,使得转动块105左端设置的十字插入块107插接到支撑柱1011左端的转动环1010内部,并且使转动块105上下两端设置的固定块106滑动连接到转动槽109内部,从而当使用者转动转动盖101时,就无法使螺纹连接的螺杆104与转动块105解锁,因为转动块106会在转动环1010转动的带动下进行360°的转动,缺少固定的转动块106就无法与螺杆104进行螺纹解锁,而当使用者要进行解锁时只需要重新将转动块106的固定块与固定柱108相插接连接,然后在转动转动盖101就可解除螺杆104与转动块106的螺纹锁定,从而使得当窃取者要窃取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锁定装置10的解锁,最终锁定装置10的设置达到了对外部裸露指纹锁2的保护,降低窃取者窃取的效率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1)、指纹锁(2)、防窃取外壳(3)、报警器(4)和开机键(5),所述计算机主体(1)右端前侧上端焊接固定有防窃取外壳(3),所述防窃取外壳(3)右端前侧上端设置有指纹锁(2),所述报警器(4)设置于防窃取外壳(3)前端中部,所述开机键(5)安装于计算机主体(1)左端前侧下端,所述防窃取外壳(3)前侧中部内端螺纹连接有电动推杆(7);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装置(10),所述锁定装置(10)安装于防窃取外壳(3)前端中部,所述锁定装置(10)由转动盖(101)、销轴(102)、插入槽(103)、螺杆(104)、转动块(105)、固定块(106)、十字插入块(107)、固定柱(108)、转动槽(109)、转动环(1010)、支撑柱(1011)和防护机构(1012)组成,所述转动盖(101)左端中部与销轴(102)焊接固定,所述销轴(102)左端与插入槽(103)插接连接,并且销轴(102)左端与螺杆(104)焊接固定,所述插入槽(103)开设于防窃取外壳(3)右端内部,所述螺杆(104)与转动块(105)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105)设置于插入槽(103)内部,并且转动块(105)上下两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块(106),所述十字插入块(107)与转动块(105)左端中部焊接固定,并且十字插入块(107)与转动环(1010)插接连接,所述固定柱(108)焊接固定于支撑柱(1011)上下两端,并且固定柱(108)右端与固定块(106)插接连接,所述转动槽(109)开设于支撑柱(1011)右端内部,所述转动环(1010)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011)右端中部,所述支撑柱(1011)左端与插入槽(103)左端内部焊接固定,所述防护机构(1012)设置于指纹锁(2)左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012)由防护板(10121)、连接块(10122)、转轴(10123)、滑动连接块(10124)、第一滑动槽(10125)和第二滑动槽(10126)组成,所述防护板(10121)左侧前后两端均与连接块(10122)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10122)右端通过转轴(10123)与滑动连接块(10124)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10124)设置于第一滑动槽(10125)内部,并且滑动连接块(10124)与第一滑动槽(1012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10125)开设于防窃取外壳(3)右侧上端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槽(10126)开设于第一滑动槽(10125)内部前后两端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7)上端设置有电源线(6),并且电动推杆(7)下端焊接固定有挡板(8),所述挡板左右两端与防窃取外壳(3)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所述挡板(8)后端安装有USB接口(9),所述电动推杆(7)与报警器(4)均与指纹锁(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4)外表面电镀有镀锌层,并且螺杆(104)与转动块(105)内部设置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05)可沿插入槽(103)滑动1.5CM,并且可沿转动块(105)转动角度为3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1010)左端内部开设有十字插入块(107)固定槽,并且十字插入块(107)可沿转动环(1010)转动角度为36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块(10124)前后两端中部焊接固定有滑动块,并且滑动连接块(10124)滑动块与第二滑动槽(10126)滑动接缝处距离为0.5C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123)最大转动角度为90°,并且转轴(10123)内部设置有润换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48117.XU CN210895246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48117.XU CN210895246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95246U true CN210895246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2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4811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95246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95246U (zh) |
-
2019
- 2019-12-24 CN CN201922348117.XU patent/CN2108952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95246U (zh) |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窃取装置 | |
CN211950025U (zh) | 用于汽车车门的防盗锁芯 | |
CN201232421Y (zh) | 一种防盗锁 | |
CN209891836U (zh) | 一种隐藏式锁 | |
CN209780505U (zh) | 一种收纳箱锁紧装置 | |
CN201915703U (zh) | 一种双重防盗锁 | |
CN206000394U (zh) | 一种防盗门监控装置 | |
CN214615954U (zh) | 一种指纹智能u型玻璃门锁 | |
CN201198671Y (zh) | 一种防盗锁片 | |
CN213742902U (zh) | 一种国际贸易票务防盗箱 | |
CN222667919U (zh) | 一种电力柜的安全锁扣 | |
CN207348627U (zh) | 隐蔽无孔遥控防盗锁 | |
CN208534212U (zh) | 一种防盗电门锁 | |
CN210534776U (zh) | 一种防盗式计算机主机箱 | |
CN2238887Y (zh) | 防盗挂锁 | |
CN218092645U (zh) | 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存储介质防盗装置 | |
CN220469628U (zh) | 一种面板一体式的车载存储盘防盗锁 | |
CN204282971U (zh) | 一种防盗锁体及其锁舌 | |
CN212032155U (zh) | 一种防盗电脑机箱 | |
CN1948679B (zh) | 防盗双锁胆锁芯 | |
CN217269434U (zh) | 一种无源电子锁具 | |
CN201826610U (zh) | 锁控连接器 | |
CN218970877U (zh) | 一种防盗门万能开锁器 | |
CN220847707U (zh) | 一种防盗安全窨井盖 | |
CN219586613U (zh) | 一种防盜智能车位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