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1896U - 空调器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91896U CN210891896U CN201921056653.6U CN201921056653U CN210891896U CN 210891896 U CN210891896 U CN 210891896U CN 201921056653 U CN201921056653 U CN 201921056653U CN 210891896 U CN210891896 U CN 2108918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nular
- guide
- section
- air outlet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柜机。包括出风格栅,出风格栅可具有多个环形导流筋、多个环形加密筋和多个导流片;每个环形导流筋、每个环形加密筋和每个导流片均平行于出风格栅的轴线;多个环形导流筋沿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加密筋;环形导流筋的宽度大于环形加密筋的宽度;每个导流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之间设置多个沿出风格栅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导流片,每个导流片的第一端连接于一个环形导流筋,第二端连接于另一环形导流筋。可实现送风直吹,可提高空调器柜机的送风距离,降低回风率,提升整机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室内柜机,送风吹不远,制冷制热速度慢,配合百叶、导风板摆风,出风阻力较大,压力损失大。尤其对于出风发散的轴流风机,极易发生回风现象,导致换热风再次被吸回换热器,降低换热器效率,影响整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空调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器柜机,可提高空调器柜机的送风距离,降低回风率,提升整机性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柜机,包括壳体和出风格栅,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处,其中,
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多个环形导流筋、多个环形加密筋和多个导流片;每个所述环形导流筋、每个所述环形加密筋和每个所述导流片均平行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轴线;
多个所述环形导流筋同轴设置,且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环形加密筋与所述环形导流筋同轴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环形加密筋;
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形加密筋的宽度;
每个所述导流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的宽度大于其第二端的宽度;且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设置多个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所述导流片;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的多个所述导流片中,每个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环形导流筋,第二端连接于另一所述环形导流筋。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片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区段和具有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处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的前方。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片还包括第三区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之间,所述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和所述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且所述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向所述第一区段拱起。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片中所述第一区段的迎风侧边缘、所述第二区段的迎风侧边缘和所述第三区段的迎风侧边缘处于同一参考平面内,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轴线;
所述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处于所述环形加密筋的前侧。
可选地,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每相邻的两圈所述导流片中,处于外圈的所述导流片的内侧端与处于内圈的所述导流片的外侧端均为相应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或均为相应所述导流片的第二端。
可选地,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处于最外圈的所述导流片的外侧端为该导流片的第一端。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片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延伸。
可选地,最外侧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大于其余每个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
可选地,每个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为17mm至25mm;
每个所述环形加密筋的宽度为6mm至10mm;
每个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的宽度为21mm至25mm,第二端的宽度为13mm至17mm;
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周向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9mm;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和所述环形加密筋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0mm;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加密筋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等于40mm。
可选地,还包括轴流风机和风圈,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风圈内,且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出风格栅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送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出风格栅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送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柜机中,因为具有特殊结构的环形导流筋、环形加密筋和导流片,可实现送风直吹,可提高空调器柜机的送风距离,降低回风率,提升整机性能。即可将出风径向速度转化为轴向静压,使得送风距离更远,且送风更汇集,使出风格栅可汇聚稳流。进一步地,特别适用于轴流风机。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空调器柜机的出风格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图5所示出风格栅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7是图5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空调器柜机的另一出风格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图9所示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柜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柜机。空调器柜机可包括壳体10、出风格栅2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换热器30和风机40。壳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和送风口。出风格栅20设置于送风口处。风机40配置成促使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壳体10,与换热器30换热后从出风格栅20流出壳体10。优选地,进风口设置于壳体10的后壁面,送风口设置于壳体10的前壁面。风机40为轴流风机,与送风口和出风格栅20同轴设置。进一步地,风机40的外侧设置有风圈50。进一步地,轴流风机包括电机41、电机压盖42和轴流风扇43。换热器30可设置于进风口和风机40之间,换热器30下侧可设置有接水盘31。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8所示,出风格栅20可包括多个环形导流筋21、多个环形加密筋22和多个导流片23。每个环形导流筋21、每个环形加密筋22和每个导流片23均平行于出风格栅20的轴线。多个环形导流筋21同轴设置,且沿出风格栅20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环形加密筋22与环形导流筋21同轴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2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加密筋22。环形导流筋21的宽度大于环形加密筋22的宽度。每个导流片23具有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每个导流片23的第一端231的宽度大于其第二端232的宽度。且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21之间设置多个沿出风格栅20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导流片23。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21之间的多个导流片23中,每个导流片23的第一端231连接于一个环形导流筋21,第二端232连接于另一环形导流筋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柜机通过设置环形导流筋21、环形加密筋22和导流片23的特殊结构及布局方式,可实现送风直吹,可提高空调器柜机的送风距离,降低回风率,提升整机性能。即可将出风径向速度转化为轴向静压,使得送风距离更远,且送风更汇集。工作时,轴流风机做动力源,将自然风经换热器30换热,最后经由出风格栅20稳流汇聚,送至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流片23包括具有第一端231的第一区段和具有第二端232的第二区段,第一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处于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的前方。进一步地,每个导流片23还包括第三区段,设置于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连接第一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和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且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向第一区段拱起。优选地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具有用于过渡的圆滑边缘段,如圆弧形边缘段。
进一步地,每个导流片23中第一区段的迎风侧边缘、第二区段的迎风侧边缘和第三区段的迎风侧边缘处于同一参考平面内,参考平面垂直于出风格栅20的轴线。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处于环形加密筋22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出风格栅20的径向方向,每相邻的两圈导流片23中,处于外圈的导流片23的内侧端与处于内圈的导流片23的外侧端均为相应导流片23的第一端231,或均为相应导流片23的第二端232。沿出风格栅20的径向方向,处于最外圈的导流片23的外侧端为该导流片23的第一端231。每个导流片23沿出风格栅20的径向方向延伸。最外侧环形导流筋21的宽度大于其余每个环形导流筋21的宽度。
除最外侧的环形导流筋21外,其余每个环形导流筋21的宽度为17mm至25mm。当然最外侧的环形导流筋21的宽度也可为17mm至25mm。每个环形加密筋22的宽度为6mm至10mm,优选为8mm。每个导流片23的第一端231的宽度为21mm至25mm,优选为23mm;第二端232的宽度为13mm至17mm,优选为15mm。沿出风格栅20的周向方向,每两个相邻的导流片2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9mm。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21和环形加密筋2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0mm。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导流筋21之间的每两个相邻的环形加密筋22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等于40mm。不仅利用送风,且可防止手指伸入,保证安全性。进一步地,送风口处还可设置由从其内侧到其外侧呈渐扩状的筒状结构,最外侧的环形导流筋21安装于该筒状结构,或与该筒状结构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2所示,送风口可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出风格栅20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送风口处。则相应的风机40、换热器30、进风口也可均为两个。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前盖11、后壳12、顶盖13和设置于顶盖13内侧的密封板14,前盖11上设置有送风口,后壳12上设置有进风口。每个换热器30下侧还可设置有接水盘31,两个换热器30之间也可设置密封板14。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空调器柜机,包括壳体、出风格栅、轴流风机和风圈,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多个环形导流筋、多个环形加密筋和多个导流片;每个所述环形导流筋、每个所述环形加密筋和每个所述导流片均平行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轴线;
多个所述环形导流筋同轴设置,且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环形加密筋与所述环形导流筋同轴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环形加密筋;
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形加密筋的宽度;
每个所述导流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的宽度大于其第二端的宽度;且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设置多个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所述导流片;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的多个所述导流片中,每个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环形导流筋,第二端连接于另一所述环形导流筋;
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风圈内,且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出风格栅同轴设置;
所述送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出风格栅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送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片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区段和具有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处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片还包括第三区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之间,所述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和所述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且所述第三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向所述第一区段拱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片中所述第一区段的迎风侧边缘、所述第二区段的迎风侧边缘和所述第三区段的迎风侧边缘处于同一参考平面内,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轴线;
所述第二区段的出风侧边缘处于所述环形加密筋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每相邻的两圈所述导流片中,处于外圈的所述导流片的内侧端与处于内圈的所述导流片的外侧端均为相应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或均为相应所述导流片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处于最外圈的所述导流片的外侧端为该导流片的第一端;
每个所述导流片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径向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最外侧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大于其余每个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柜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环形导流筋的宽度为17mm至25mm;每个所述环形加密筋的宽度为6mm至10mm;
每个所述导流片的第一端的宽度为21mm至25mm,第二端的宽度为13mm至17mm;沿所述出风格栅的周向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9mm;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和所述环形加密筋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0mm;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导流筋之间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加密筋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等于4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6653.6U CN210891896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空调器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6653.6U CN210891896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空调器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91896U true CN210891896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2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56653.6U Active CN210891896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空调器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91896U (zh) |
-
2019
- 2019-07-08 CN CN201921056653.6U patent/CN2108918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34556B1 (ko) | 원심 팬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공기 조화기 | |
US10480817B2 (en) | Duct-typ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JP4678327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TWI513908B (zh) | Cross flow fan, forming mold and fluid feeding device | |
JP6167780B2 (ja) | ファン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 |
KR101347932B1 (ko) | 관류 팬, 성형용 금형 및 유체 이송 장치 | |
CN108644905A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CN109237790B (zh) | 一种贯流风道结构、暖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2014016084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 |
JP2007170331A (ja) |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
JP5837235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 |
JP6611676B2 (ja) | 送風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 |
JP2007205268A (ja) | 遠心ファン | |
CN210399430U (zh) | 空调器室外机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室外机 | |
JP6524243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10891896U (zh) | 空调器柜机 | |
CN211290302U (zh)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
JPWO2018131077A1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2007107435A (ja) |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
JP4816045B2 (ja) |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
CN110762636A (zh)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8936511U (zh) | 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JP599711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5932966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 |
US20220325905A1 (en) | Air handling unit and fan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