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7799U - 阴角总成 - Google Patents
阴角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57799U CN210857799U CN201921006376.8U CN201921006376U CN210857799U CN 210857799 U CN210857799 U CN 210857799U CN 201921006376 U CN201921006376 U CN 201921006376U CN 210857799 U CN210857799 U CN 2108577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imiting
- mounting
- internal corner
- wall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角总成。阴角总成包括阴角墙面,阴角单向插件包括定位板、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插板与第三插板;定位板垂直于第一插板,第一插板与定位板均安装在阴角墙面上;第一墙板包括卡接端,卡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第三插板插接进卡接槽内,第一插板贴合设置在卡接端的侧面;第二墙板包括抵接端,抵接端的端面抵接在卡接端上背向第一插板的侧面;单向插件包括限位板和安装板,限位板安装在阴角墙面上,安装板抵接在第二墙板上背向抵接端的一端;检修扣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扣接端和支撑端,支撑端抵接在地板上,扣接端扣接在上第二墙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角总成,提高了安装精度、降低了阴角墙板的拆装难度,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角总成。
背景技术
集成状墙板,以其具有安装简便、饰板形式多样、可拆卸、满足装配式装修要求等优势,在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中,集成状墙板安装时,一般采用侧面公母槽插装、正面扣装、正面挂装的方式安装,墙面阴角上的两个墙面板的安装是重点和难点。位于墙面阴角两侧的两个墙面板一般需要借助L型的阴角条进行安装,两个墙面板的端部分别固定在阴角条的两个侧面上实现两个墙面板的固定安装。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采用阴角处的墙板安装后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两个墙面板分别贴合设置在阴角条上,安装在阴角条上的两个墙面板存在有缝隙的情况,安装效果不理想,安装精度差;第二,阴角处的墙板有损坏时,一般需要将与顶板相连接的墙板拆卸下,然后再将与墙板相连接的墙板与阴角之间的墙板逐一拆卸下,直到拆卸至发生破损的墙板处,将破损的墙板取下更换好新的墙板后,再逐一将拆卸的墙板安装上,更换过程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角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装精度、降低阴角墙板的拆装难度,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角总成,包括阴角墙面,还包括:阴角单向插件,所述阴角单向插件包括定位板、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插板与第三插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插板,所述第三插板位于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定位板均安装在所述阴角墙面上;相对接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包括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三插板插接进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第一插板贴合设置在所述卡接端的侧面;所述第二墙板包括抵接端,所述抵接端的端面抵接在所述卡接端上背向所述第一插板的侧面,所述抵接端的侧面抵接在所述定位板上背向所述阴角墙面的一侧;单向插件,所述单向插件包括垂直连接的限位板和安装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阴角墙面上,所述安装板抵接在所述第二墙板上背向所述抵接端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与地板之间的检修扣件,所述检修扣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扣接端和支撑端,所述支撑端抵接在所述地板上,所述扣接端可拆卸地扣接在所述上第二墙板上。
可选地,所述阴角单向插件还包括连接斜板和第二插板,所述连接斜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端和对接端,所述安装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插板上,所述对接端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靠近所述第三插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三插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插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插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插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单向插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接端和单向端,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单向端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单向端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上背向所述插接端的表面共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阴角总成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墙板相对接的第三墙板,所述第三墙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插接端卡接进所述第一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的连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插接端与所述单向端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安装在所述单向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安装在所述限位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之间;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之间的连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三插板上远离所述第二插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第一插板延伸设置;所述插接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朝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扣接端与所述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扣接端包括扣板,所述扣板分别一一对应地扣接在所述第二墙板上背向所述阴角墙面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墙板上设置有第一挂件,所述阴角墙面上设置有第二挂件,所述第一挂件挂接在所述第二挂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角总成,阴角单向插件中的第三插板有效卡接了第一墙板,设置在定位板上的第二墙板的端面抵接在第一墙板的侧面,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在阴角墙面处稳定对接,避免了缝隙问题,增加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在阴角墙面安装处的精确度,提高了安装效果;第二墙板与地板之间设置有检修扣件,抵接在第二墙板上的单向插件使第二墙板抵接在第一墙板上,当阴角墙面上的墙板损坏时,可以将检修扣件拆卸下,此时第二墙板可以沿着平行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交线的方向滑移拆卸下,实现第二墙板的快速拆卸,随后再拆卸单向插件或者阴角单向插件,直至损坏的墙板,墙板更换后,单向插件或者阴角单向插件可以反向安装,最后将第二墙板从地板处滑移安装至顶板处,随后扣接上检修扣件以对第二墙板快速安装,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通过阴角单向插件安装在阴角墙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检修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单向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单向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墙板与第三墙板通过单向插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挂件挂接在第二挂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通过阴角单向插件安装在阴角墙面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检修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阴角总成,包括:阴角单向插件、相对接的第一墙板81和第二墙板82、单向插件以及检修扣件9。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所述阴角单向插件包括定位板31、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插板11与第三插板13;所述定位板31垂直于所述第一插板11,所述第三插板13位于所述第一插板11与所述定位板31之间,所述第一插板11与所述定位板31均安装在所述阴角墙面86上;所述第一墙板81包括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89,所述第三插板13插接进所述卡接槽89内,所述第一插板11贴合设置在所述卡接端的侧面;所述第二墙板82包括抵接端88,所述抵接端88的端面抵接在所述卡接端上背向所述第一插板11的侧面,所述抵接端88的侧面抵接在所述定位板31上背向所述阴角墙面86的一侧;所述单向插件包括垂直连接的限位板6和安装板7,所述限位板6安装在所述阴角墙面86上,所述安装板7抵接在所述第二墙板82上背向所述抵接端88的一端;所述检修扣件9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82与地板95之间,所述检修扣件9包括相对设置的扣接端和支撑端92,所述支撑端92抵接在所述地板95上,所述扣接端可拆卸地扣接在所述上第二墙板8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角总成,阴角单向插件中的第三插板13有效卡接了第一墙板81,设置在定位板31上的第二墙板82的端面抵接在第一墙板81的侧面,第一墙板81与第二墙板82在阴角墙面86处稳定对接,避免了缝隙问题,增加第一墙板81和第二墙板82在阴角墙面86安装处的精确度,提高了安装效果;第二墙板82与地板95之间设置有检修扣件9,抵接在第二墙板82上的单向插件使第二墙板82抵接在第一墙板81上,当阴角墙面86上的墙板损坏时,可以将检修扣件9拆卸下,此时第二墙板82可以沿着平行于第一墙板81和第二墙板82交线的方向滑移拆卸下,实现第二墙板82的快速拆卸,随后再拆卸单向插件或者阴角单向插件,直至损坏的墙板,墙板更换后,单向插件或者阴角单向插件可以反向安装,最后将第二墙板82从地板95处滑移安装至顶板处,随后扣接上检修扣件9以对第二墙板82快速安装,省时省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单向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可选地,所述阴角单向插件还包括连接斜板21和第二插板12,所述连接斜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端和对接端,所述安装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插板13上,所述对接端安装在所述定位板31上靠近所述第三插板13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板12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板11与所述第三插板13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斜板21,增加了第二插板12与定位板31之间的距离,可减少第一墙板81的侧面上与第二墙板82相抵接的面积,增加第一墙板81的利用效率。
较佳地,所述定位板31上朝向所述第二插板12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2,所述第一插板11上朝向所述第二插板12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6。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槽32为螺钉固定定位板31提供了穿设点,螺钉的尖端穿设过第一安装槽32后将定位板31固定在阴角墙面86上,第二安装槽16为螺钉固定第一插板11提供了穿设点,螺钉的尖端穿设过第二安装槽16后将第一插板11固定在阴角墙面86上。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过程,所述第一插板11上背向所述第三插板13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15,所述定位板31上背向所述第二插板12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缺口34。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缺口15和第二缺口34节省了阴角单向插件的整体用料,降低了阴角单向插件的生产成本。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单向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墙板与第三墙板通过单向插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至图6所示,可选地,所述单向插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板6相对设置的插接板5,所述插接板5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接端51和单向端52,所述安装板7连接在所述单向端52与所述限位板6之间;所述单向端52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7上背向所述插接端51的表面共面设置。本实施可使单向端52和安装板7同时抵接在第二墙板82上,增加了单向插件对第二墙板82的限位效果,其中插接端51可以插接进与所述第二墙板82相对接的墙板中,增加了第二墙板82向外拼接墙板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阴角总成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墙板82相对接的第三墙板87,所述第三墙板87上开设有第一卡槽83,所述插接端51卡接进所述第一卡槽83中,进而通过插接端51对第三墙板87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61和第二限位端62;所述第一限位端61与所述第二限位端62的连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插接端51与所述单向端52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安装板7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71和第二安装端72,所述第一安装端71安装在所述单向端52,所述第二安装端72安装在所述限位板6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端61与所述第二限位端62之间;所述安装板7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端61与所述第二限位端62之间的连线方向。本实施例可使限位板6上同时安装第二墙板82和第三墙板87,增加第二墙板82和第三墙板87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端72与所述第一限位端6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端72与所述第二限位端62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可使相对接的第二墙板82和第三墙板87受力均衡,增加了相对接的两个墙板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过程,所述安装板7上设置有加强筋73,所述加强筋7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加强筋73沿着从所述第一安装端71到所述第二安装端72的方向排列设置。加强筋73可以增加安装板7的强度,同时可使安装板7的厚度适当减薄,有利于节省成本,减轻安装板7的重量。
较佳地,所述限位板6上朝向所述插接板5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5和第二限位槽66,所述第一限位槽65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端72与所述第一限位端61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槽66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端72与所述第二限位端62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槽65和第二限位槽66可以为限位板6螺钉安装在阴角墙面86上提供了定位点。具体地,两个螺钉的尖端可以分别穿设过第一限位槽65和第二限位槽66后紧固在阴角墙面86上,保证了限位板6安装在阴角墙面86的紧固效果。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过程,所述限位板6还包括与插接板5背向设置的减重面64,所述减重面64上开设有减重槽67。减重槽67不仅可以减轻单向插件的重量,还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单向插件可以通过铝合金一体挤出成型,具有成型效果好、便于加工制造的优势。
较佳地,所述第三插板13上远离所述第二插板1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14,所述凸起14朝向所述第一插板11延伸设置;所述插接端51设置有限位凸起53,所述限位凸起53朝靠近所述限位板6的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中,第三插板13通过凸起14与卡接槽89相卡接,减少了第三插板13的用料,降低了成本;插接端51通过限位凸起53卡接进第一卡槽83内,减少了插接端51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所述扣接端与所述支撑端92之间设置有支撑部93,所述支撑部93抵接在所述第二墙板82的端面上。支撑部93可以对第二墙板82起到支撑的效果,以使第二墙板82与地板95之间留有便于第二墙板82拆装的检修口。
较佳地,所述扣接端包括扣板94,所述扣板94分别一一对应地扣接在所述第二墙板82上背向所述阴角墙面86的侧面。沿垂直于阴角墙面86的方向,扣板94可以对第二墙板82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挂件挂接在第二挂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墙板82上设置有第一挂件84,所述阴角墙面86上设置有第二挂件85,所述第一挂件84挂接在所述第二挂件85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挂件85沿平行于阴角墙面86的方向对第一挂件84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增加了第二墙板82安装在阴角墙面86上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挂件85的上端开口设置,第一挂件84的下端开口设置,第一挂件84的开口对接到第二挂件85的开口处,第二挂件85对第一挂件84起到限位的效果。其中,第一挂件84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墙板82上,第二挂件85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阴角墙面86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阴角总成,包括阴角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阴角单向插件,所述阴角单向插件包括定位板、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插板与第三插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插板,所述第三插板位于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定位板均安装在所述阴角墙面上;
相对接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包括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三插板插接进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第一插板贴合设置在所述卡接端的侧面;所述第二墙板包括抵接端,所述抵接端的端面抵接在所述卡接端上背向所述第一插板的侧面,所述抵接端的侧面抵接在所述定位板上背向所述阴角墙面的一侧;
单向插件,所述单向插件包括垂直连接的限位板和安装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阴角墙面上,所述安装板抵接在所述第二墙板上背向所述抵接端的一端;
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与地板之间的检修扣件,所述检修扣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扣接端和支撑端,所述支撑端抵接在所述地板上,所述扣接端可拆卸地扣接在所述第二墙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单向插件还包括连接斜板和第二插板,所述连接斜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端和对接端,所述安装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插板上,所述对接端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靠近所述第三插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三插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插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插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插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插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接端和单向端,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单向端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单向端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上背向所述插接端的表面共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总成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墙板相对接的第三墙板,所述第三墙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插接端卡接进所述第一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的连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插接端与所述单向端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安装在所述单向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安装在所述限位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之间;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之间的连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板上远离所述第二插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第一插板延伸设置;所述插接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朝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端与所述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端包括扣板,所述扣板分别一一对应地扣接在所述第二墙板上背向所述阴角墙面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阴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板上设置有第一挂件,所述阴角墙面上设置有第二挂件,所述第一挂件挂接在所述第二挂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06376.8U CN210857799U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阴角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06376.8U CN210857799U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阴角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57799U true CN210857799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30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06376.8U Active CN210857799U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阴角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577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8996A (zh) * | 2019-07-01 | 2019-09-20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阴角总成 |
-
2019
- 2019-07-01 CN CN201921006376.8U patent/CN2108577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8996A (zh) * | 2019-07-01 | 2019-09-20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阴角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35841U (zh) | 阳角模块 | |
CN210857799U (zh) | 阴角总成 | |
CN109322428B (zh) | 窗墙体系单元式幕墙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2523455A (zh) | 一种装配式干挂木饰面墙体 | |
CN112443096A (zh) | 一种墙体瓷砖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 |
CN110761479A (zh) | 一种装配式吊顶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4991408A (zh) | 一种墙面板平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1736163U (zh) | 墙面板安装总成 | |
CN211114354U (zh) | 一种吊顶阳角龙骨及阳角组件 | |
CN215889066U (zh) | 一种阴角结构 | |
CN113137023B (zh) | 一种装配式墙面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6553028U (zh) | 合金模板内部结构 | |
CN213115321U (zh) | 一种墙面铝方通快速安装结构 | |
CN210857800U (zh) | 阳角墙板总成 | |
CN214498156U (zh) | 一种墙体瓷砖安装结构 | |
CN210857823U (zh) | 单向插件及墙板拼接组件 | |
CN210342331U (zh) | 一种装配式硬裱墙面结构 | |
CN112482622A (zh) | 格栅幕墙结构 | |
CN210857801U (zh) | 阴角单向插件及插接装置 | |
CN220954151U (zh) | 一种勾搭式短边拼接结构 | |
CN219654151U (zh) | 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 | |
CN110080500A (zh) | 一种踢脚线的装配式阳角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 |
CN214739032U (zh) | 一种整体卫浴墙体连接装置 | |
CN217897108U (zh) | 一种墙面板平接结构 | |
CN219671687U (zh) | 一种独立框架式卫浴吊顶搭接用收边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