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3387U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Google Patents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43387U CN210843387U CN201920947669.XU CN201920947669U CN210843387U CN 210843387 U CN210843387 U CN 210843387U CN 201920947669 U CN201920947669 U CN 201920947669U CN 210843387 U CN210843387 U CN 2108433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clamp
- seat
- forceps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第一钳座与拉线连接,第二钳座连接有弹性线,弹性线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一钳头连接在第一钳座上,第二钳头连接在第二钳座上,第一钳头设有第一折弯头,第一折弯头背对第一钳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二钳头设有第二折弯头,第二折弯头正对第二钳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改变钳夹部与异物钳身的角度,调整异物取出时的角度,特别是在取出有些长条形尖锐异物时,使得异物与异物钳身平行,或者说是与食道平行,这样易于取出异物,避免损伤消化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背景技术
异物钳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人体消化道钳取和清除异物用。现有的异物钳抓取异物直接取出的方法,该方法容易导致在取出时划伤消化道黏膜,可能导致局部发炎、感染或坏死,甚至误伤血管导致出血,尤其是食道第二狭窄处,因为主动脉在附近,误伤主动脉有生命危险。如果在取出时可以不对消化道尝试损伤,或者尽量减少伤口,将会对于异物取出术的术后治疗和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可折叠异物钳,能够减少异物取出时的伤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包括手持环、手柄、滑套、导管和拉线,其特征是:手持环固定在手柄的一端,手柄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管上,手柄呈筒状,手柄的筒壁上设有槽孔,滑套套设在手柄上,拉线设置在导管和手柄内,拉线的一端穿过槽孔与滑套连接,导管背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钳架组件,钳架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钳座、第一钳头、第二钳头和第二钳座,安装座连接在导管上,第一钳座和第二钳座相对称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一钳座与拉线连接,第二钳座连接有弹性线,弹性线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一钳头连接在第一钳座上,第二钳头连接在第二钳座上,第一钳头设有第一折弯头,第一折弯头背对第一钳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二钳头设有第二折弯头,第二折弯头正对第二钳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相互配合,将滑套拉向手持环时,拉线随滑套移动并且拉动第一钳座向第二钳座转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闭合夹紧异物,继续拉动滑套,带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转动,将异物与消化道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钳座上设有第一折叠板、第一安装头和第一钳臂,第一折叠板铰接在第一钳臂上,第一安装头铰接在第一折叠板上,第一钳头卡合在第一安装头上,第二钳座上设有第二折叠板、第二安装头和第二钳臂,第二折叠板铰接在第二钳臂上,第二安装头固定在第二折叠板上,第二钳头卡合在第二安装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均设置有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钳架组件外设有用于隔离的保护套,保护套将钳架组件和导管套装在内,并向手柄延伸,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设置在保护套上,第一钳头、第二钳头和保护套由一次性耗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钳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钳头还设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内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第二钳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钳头还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设有与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倒刺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钳座还设有第一斜臂和第一孔,第二钳座还设有有第二斜臂和第二孔,安装座的另一端还设有钳座轴,钳座轴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使第一钳座和第二钳座均转动连接在钳座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斜臂上设有第三孔,拉线穿过第三孔与第一钳座连接,第二斜臂设有第四孔,弹性线穿过第四孔与第二钳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安装座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螺纹孔,安装座螺纹连接在导管上,旋转安装座可以调节相对导管的位置,控制连接轴和钳座轴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钳座和第二钳座之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手持环是椭圆形环,手柄垂直固定在手持环的侧边,滑套的中间设有适合手指夹持的环形凹槽,滑套连接有嵌入块,嵌入块伸入槽孔中,安装座设有安装槽,螺纹孔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面上,钳座轴设置在安装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护套由医用塑料薄膜制成,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由医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钳头转动,第二钳头标记位置,待两者夹和时,可以准确的夹紧异物,第一钳头继续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钳头一起转动,将夹紧的异物拔出,采用折弯头结构,较小的开口角度就能有较大的夹口,相对于直接使用异物钳夹出异物,不会二次损失人体组织,运动的动作也较小,有助于减少拔出时产生的伤口,避免伤口扩大而导致发炎,有利于治疗和恢复,在拔出异物后,可以继续拉动第一钳头转动,改变钳夹部与异物钳身的角度,调整异物取出时的角度,特别是在取出有些长条形尖锐异物时,使得异物与异物钳身平行,或者说是与食道平行,这样易于取出异物,避免损伤消化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头部可折叠异物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头部可折叠异物钳的安装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头部可折叠异物钳的钳架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头部可折叠异物钳的第一钳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头部可折叠异物钳的第二钳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钳架组件;11、弹性线;12、第一钳座;121、第一凹槽; 122、第一斜臂;123、第一孔;124、第三孔;125、第一折叠板;126、第一安装头;127、第一钳臂;13、第一钳头;131、第一安装口;132、第一凸起;133、第一夹持面;134、第一折弯头;14、第二钳头;141、第二安装口;142、第二凸起;143、第二夹持面;144、第二折弯头;15、第二钳座;151、第二凹槽;152、第二斜臂;153、第二孔;154、第四孔;155、第二折叠板;156、第二安装口;157、第二钳臂;2、安装座;21、螺纹孔;22、钳座轴;3、保护套; 4、导管;41、外螺纹;5、拉线;51、连接轴;6、手柄;61、筒壁;62、槽孔; 7、滑套;71、嵌入块;72、环形凹槽;8、手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5所示,一种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包括手持环8、手柄6、滑套7、导管4和拉线5,其特征是:手持环8固定在手柄6的一端,手柄6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管4上,手柄6呈筒状,手柄6的筒壁61上设有槽孔62,滑套7套设在手柄6上,拉线5设置在导管4和手柄6内,拉线5的一端穿过槽孔62与滑套 7连接,导管4背向手柄6的一端连接有钳架组件1,钳架组件1包括安装座2、第一钳座12、第一钳头13、第二钳头14和第二钳座15,安装座2连接在导管 4上,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相对称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钳座 12与拉线5连接,第二钳座15连接有弹性线11,弹性线11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钳头13连接在第一钳座12上,第二钳头14连接在第二钳座15上,第一钳头13设有第一折弯头134,第一折弯头134背对第一钳座12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面133,第二钳头14设有第二折弯头144,第二折弯头144正对第二钳座 15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面143,第一夹持面133和第二夹持面143相互配合,将滑套7拉向手持环8时,拉线5随滑套7移动并且拉动第一钳座12向第二钳座15转动,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闭合夹紧异物,继续拉动滑套7,拉线 5带动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转动,将异物与消化道分离。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钳头13转动,第二钳头14标记位置,待两者夹和时,可以准确的夹紧异物,第一钳头13继续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钳头14一起转动,将夹紧的异物拔出,采用折弯头结构,较小的开口角度就能有较大的夹口,相对于直接使用异物钳夹出异物,不会二次损失人体组织,运动的动作也较小,有助于减少拔出时产生的伤口,避免伤口扩大而导致发炎,有利于治疗和恢复,在拔出异物后,可以继续拉动第一钳头13转动,改变钳夹部与异物钳身的角度,调整异物取出时的角度,特别是在取出有些长条形尖锐异物时,使得异物与异物钳身平行,或者说是与食道平行,这样易于取出异物,避免损伤消化道。
第一钳座12上设有第一折叠板125、第一安装头126和第一钳臂127,第一折叠板125铰接在第一钳臂127上,第一安装头126铰接在第一折叠板125 上,第一钳头13卡合在第一安装头126上,第二钳座15上设有第二折叠板155、第二安装头156和第二钳臂157,第二折叠板155铰接在第二钳臂157上,第二安装头156固定在第二折叠板155上,第二钳头14卡合在第二安装头156上。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折叠板125和第一安装头126铰接,第一折叠板125 和第一钳臂127铰接,当折叠时,第一折叠板125折叠在第一钳座12上,第一安装头126折叠在第一折叠板125上,当展开时,第一折叠板125翻转与第一钳座12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安装头126翻转与第一折叠板125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钳头13套在第一安装头126上,并且将折叠部分或者展开部分固定,使得使用时牢固稳定,而通过折叠或者展开来改变第一钳头13可伸出的长度。第二折叠板155和第二安装头156铰接,第二折叠板155和第二钳臂157铰接,当折叠时,第二折叠板155折叠在第二钳座15上,第二安装头156折叠在第二折叠板155上,当展开时,第二折叠板155翻转与第二钳座15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安装头156翻转与第二折叠板155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钳头14套在第二安装头156上,并且将折叠部分或者展开部分固定,使得使用时牢固稳定,而通过折叠或者展开来改变第二钳头14可伸出的长度。通过不同的钳头长度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异物,减少更换时间,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第一夹持面133和第二夹持面143均设置有齿。
通过上述方案,设置有齿能够增加摩擦力,便于夹紧异物。设置有齿有利于容纳和抓取异物。
钳架组件1外设有用于隔离的保护套3,保护套3将钳架组件1和导管4套装在内,并向手柄6延伸,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设置在保护套3上,第一钳头13、第二钳头14和保护套3由一次性耗材制成。
通过上述方案,使用一次性的第一钳头13、第二钳头14和保护套3,每次使用只需要将保护套3套上,将保护套3上的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分别卡入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保护套3将活检钳和活检组织分隔,避免活检钳和活检组织接触,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再次使用时,只需要更换保护套3、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其它部件被保护套3隔开,不受污染,无需更换或者消毒,成本低。
第一钳座12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钳头13还设有第一安装口131,第一安装口131内设有与第一凹槽121配合的第一凸起132,第二钳座15设有第二凹槽151,第二钳头14还设有第二安装口141,第二安装口141设有与第二凹槽151配合的第二凸起142,第一凸起132和第二凸起142呈倒刺状。
通过上述方案,钳头隔着保护套3与钳座卡合,只需要取消保护套3,钳头也会取下,无需拆卸,使得钳头的更换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和快捷。使用时,钳头卡合牢固稳定,不会轻易脱落,更换时,通过相连的保护套3一起更换,简单快捷。
第一钳座12还设有第一斜臂122和第一孔123,第二钳座15还设有有第二斜臂152和第二孔153,安装座2的另一端还设有钳座轴22,钳座轴22穿过第一孔123和第二孔153,使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均转动连接在钳座轴22 上。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孔轴配合,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转动连接在钳座轴上,便于安装,有利于钳夹动作的完成。第一斜臂122和第二斜臂152具有更大没有干涉的转动角度,使得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之间的角度可以更大,拥有更大的抓取范围和更强的咬合力,第一钳座12、第二钳座15、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4形成的连杆机构使得拉线的位移转换成第一钳座12 和第二钳座15的转动,有助于平稳夹取异物。
第一斜臂122上设有第三孔124,拉线5穿过第三孔124与第一钳座12连接,第二斜臂152设有第四孔154,弹性线11穿过第四孔154与第二钳座15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使用线和孔的配合,便于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生产装配。通过拉线5将滑套7和第一钳座12连接,通过滑套7控制第一钳头13。通过弹性线11将第二钳头14连接在安装座2上,使第二钳头14可以通过第一钳头13配合转动,也能通过弹性线11回到原先的位置。
导管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41,安装座2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41相适配的螺纹孔21,安装座2螺纹连接在导管4上,旋转安装座2可以调节相对导管4的位置,控制连接轴51和钳座轴22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 之间的角度。
通过上述方案,调节钳口的形状,增加了一种打开异物钳,取出异物的方法,不必用手扳开,或者推拉滑套7。方便装配连接安装,易于使用,增加微调方式,提高异物钳的容错率,不至于因为拉线5松动或者变形导致异物钳报废。
手持环8是椭圆形环,手柄6垂直固定在手持环8的侧边,滑套7的中间设有适合手指夹持的环形凹槽72,滑套7连接有嵌入块71,嵌入块71穿过槽孔62与拉线5连接,安装座2设有安装槽23,螺纹孔21设置在安装槽23的底面上,钳座轴22设置在安装槽23中。
通过上述方案,手持环8和滑套7可被同一只手使用,大拇指插入手持环8,食指和中指夹住滑套7。便于使用,另外一只手可以进行其它必要的操作。
保护套3由塑料薄膜制成,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均由医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通过上述方案,使用不易破损的塑料薄膜制成,使得保护套3的更换更加简单,有利于生产制造,降低成本。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便于生存制造,有弹性能够增强抓取异物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包括手持环(8)、手柄(6)、滑套(7)、导管(4)和拉线(5),所述手持环(8)固定在手柄(6)的一端,所述手柄(6)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管(4)上,所述手柄(6)呈筒状,所述手柄(6)的筒壁(61)上设有槽孔(62),所述滑套(7)套设在手柄(6)上,所述拉线(5)设置在导管(4)和手柄(6)内,所述拉线(5)的一端穿过槽孔(62)与滑套(7)连接,所述导管(4)背向手柄(6)的一端连接有钳架组件(1),其特征是:所述钳架组件(1)包括安装座(2)、第一钳座(12)、第一钳头(13)、第二钳头(14)和第二钳座(15),所述安装座(2)连接在导管(4)上,所述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相对称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上,所述第一钳座(12)与拉线(5)连接,所述第二钳座(15)连接有弹性线(11),所述弹性线(11)连接在安装座(2)上,所述第一钳头(13)连接在第一钳座(12)上,所述第二钳头(14)连接在第二钳座(15)上,所述第一钳头(13)设有第一折弯头(134),所述第一折弯头(134)背对第一钳座(12)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面(133),所述第二钳头(14)设有第二折弯头(144),所述第二折弯头(144)正对第二钳座(15)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面(143),所述第一夹持面(133)和第二夹持面(143)相互配合,将滑套(7)拉向手持环(8)时,拉线(5)随滑套(7)移动并且拉动第一钳座(12)向第二钳座(15)转动,第一夹持面(133)和第二夹持面(143)闭合夹紧异物,继续拉动滑套(7),拉线(5)带动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转动,将异物与消化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座(12)上设有第一折叠板(125)、第一安装头(126)和第一钳臂(127),所述第一折叠板(125)铰接在第一钳臂(127)上,所述第一安装头(126)铰接在第一折叠板(125)上,所述第一钳头(13)卡合在第一安装头(126)上,所述第二钳座(15)上设有第二折叠板(155)、第二安装头(156)和第二钳臂(157),所述第二折叠板(155)铰接在第二钳臂(157)上,所述第二安装头(156)固定在第二折叠板(155)上,所述第二钳头(14)卡合在第二安装头(15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面(133)和第二夹持面(143)均设置有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钳架组件(1)外设有用于隔离的保护套(3),所述保护套(3)将钳架组件(1)和导管(4)套装在内,并向手柄(6)延伸,所述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设置在保护套(3)上,所述第一钳头(13)、第二钳头(14)和保护套(3)由一次性耗材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座(12)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钳头(13)还设有第一安装口(131),所述第一安装口(131)内设有与第一凹槽(121)配合的第一凸起(132),所述第二钳座(15)设有第二凹槽(151),所述第二钳头(14)还设有第二安装口(141),所述第二安装口(141)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151)配合的第二凸起(142),所述第一凸起(132)和第二凸起(142)呈倒刺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座(12)还设有第一斜臂(122)和第一孔(123),所述第二钳座(15)还设有有第二斜臂(152)和第二孔(153),所述安装座(2)的另一端还设有钳座轴(22),所述钳座轴(22)穿过第一孔(123)和第二孔(153),使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均转动连接在钳座轴(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斜臂(122)上设有第三孔(124),所述拉线(5)穿过第三孔(124)与第一钳座(12)连接,所述第二斜臂(152)设有第四孔(154),所述弹性线(11)穿过第四孔(154)与第二钳座(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导管(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41),所述安装座(2)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41)适配的螺纹孔(21),所述安装座(2)螺纹连接在导管(4)上,旋转安装座(2)可以调节相对导管(4)的位置,控制连接轴(51)和钳座轴(22)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之间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手持环(8)是椭圆形环,所述手柄(6)垂直固定在手持环(8)的侧边,所述滑套(7)的中间设有适合手指夹持的环形凹槽(72),所述滑套(7)连接有嵌入块(71),所述嵌入块(71)伸入槽孔(62)中,所述安装座(2)设有安装槽(23),所述螺纹孔(21)设置在安装槽(23)的底面上,所述钳座轴(22)设置在安装槽(2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部可折叠异物钳,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套(3)由医用塑料薄膜制成,所述第一钳头(13)和第二钳头(14)均由医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47669.XU CN210843387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47669.XU CN210843387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43387U true CN210843387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28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47669.XU Active CN210843387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433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6658A (zh) * | 2019-06-21 | 2019-09-17 | 温州市人民医院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20947669.XU patent/CN2108433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6658A (zh) * | 2019-06-21 | 2019-09-17 | 温州市人民医院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CN110236658B (zh) * | 2019-06-21 | 2024-03-29 | 温州市人民医院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71460U (zh) | 一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专用抓钳 | |
CN210843387U (zh)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
CN110742659A (zh) | 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 | |
CN206482631U (zh) | 一种微创手术抓钳的无损伤钳夹 | |
CN110236658B (zh) |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 |
CN208756118U (zh) | 一种可控的磁性钳 | |
CN210185653U (zh) | 普外科专用手术钳 | |
CN209252952U (zh) | 一种肠胃内窥镜取样钳 | |
CN110652338A (zh) | 头杆部等周长的反向开合式微创除皱剥离子 | |
CN211633485U (zh) | 一种腔镜用尿道钳 | |
CN210019526U (zh) | 一种急诊科用喉部异物取出装置 | |
CN210843198U (zh) | 新型活检钳 | |
CN211094509U (zh) | 头杆部等周长的反向开合式微创除皱剥离子 | |
CN103989511A (zh) | 腔镜取物器 | |
CN209751115U (zh) | 带有保护鞘的气管镜取样钳 | |
CN213641095U (zh) | 一种软组织打孔钳子 | |
CN208989001U (zh) | 一种改良型医用持针钳 | |
CN209252951U (zh) | 一种防滑肠胃内窥镜取样钳 | |
CN213665130U (zh) | 气管镜检查固定器 | |
CN211066836U (zh) | 妇产科止血钳 | |
CN217430131U (zh) | 一种食道异物夹取装置 | |
CN220275658U (zh) | 一种防夹伤的组织钳 | |
CN209301233U (zh) | 一种夹骨钳 | |
CN218528840U (zh) | 一种泌尿外科医生用新型手术钳 | |
CN218739040U (zh) | 一种血管外科用于夹持血管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