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413U - 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32413U CN210832413U CN201921760306.1U CN201921760306U CN210832413U CN 210832413 U CN210832413 U CN 210832413U CN 201921760306 U CN201921760306 U CN 201921760306U CN 210832413 U CN210832413 U CN 210832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building
- smoke exhaust
- ventilation
- de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包括:通风天井,其竖直布置于建筑物内且顶端突出于建筑物;多个抽烟机构,每个抽烟机构的进烟端与建筑物的其中一层楼道连通、出烟端与所述通风天井连通;一主排烟风机,其内置于所述通风天井的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抽烟机构以将建筑物楼道内的浓烟抽入通风天井内,并通过通风天井顶端的主排烟风机将通风天井内的浓烟由其顶端排出,其实现了由建筑物顶端排出浓烟,避免浓烟被再次吹入建筑物或浓烟围绕建筑物而导致建筑物视野不佳,保证了浓烟被快速排出至对建筑物的非影响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排烟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据研究发现,在发生火灾时,因浓烟导致人员死亡的人数是烧死人员的4~5倍,其根本原因在于,浓烟一方面阻碍视野,影响被困人员难以看清逃生套路,另一方面浓烟中的有毒气体易导致被困人员中毒失去知觉。因此,在发生火灾时,快速排烟是解救被困人员最佳的途径之一。
目前,排出浓烟的方式一般仅限于将楼道中的浓烟抽至建筑物外,然而排出至建筑物外的浓烟要么在风力作用再次被吹入建筑物内,导致排烟效果不佳,要么排出的浓烟依次向上一楼层或建筑物四周飘散,其易导致浓烟围绕整个建筑物,从而使得建筑物内的视野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其可将浓烟直接由建筑物顶端排出,避免浓烟被再次吹入建筑物或浓烟围绕建筑物而导致建筑物视野不佳。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包括:
通风天井,其竖直布置于建筑物内且顶端突出于建筑物;
多个抽烟机构,每个抽烟机构的进烟端与建筑物的其中一层楼道连通、出烟端与所述通风天井连通;
一主排烟风机,其内置于所述通风天井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抽烟机构以将建筑物楼道内的浓烟抽入通风天井内,并通过通风天井顶端的主排烟风机将通风天井内的浓烟由其顶端排出,其实现了由建筑物顶端排出浓烟,避免浓烟被再次吹入建筑物或浓烟围绕建筑物而导致建筑物视野不佳,保证了浓烟被快速排出至对建筑物的非影响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辅排烟机构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辅排烟机构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包括通风天井10、主排烟风机20、无动力风帽30、辅排烟机构40及多个抽烟机构50,本实施例的通风天井10竖直布置于建筑物内且顶端突出于建筑物,其与现有建筑物的通风天井结构大致相同,也可直接采用现有建筑物中设计的通风天井结构,而无动力风帽30可直接设置于通风天井10顶端,以用于日常建筑物内的通风,其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方式基本相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抽烟机构50以将建筑物楼道内的浓烟抽入通风天井10,每个抽烟机构50的进烟端与建筑物的其中一层楼道连通、出烟端与所述通风天井10连通,具体设置时,一般根据楼层的单元数量来设置,一般对于一个单元楼层,则每一层楼道可设置两个抽烟机构50,而抽入通风天井10的浓烟可通过内置于所述通风天井10的顶端的主排烟风机20排出。其中,所述抽烟机构50包括抽烟烟道51及抽烟风机52,所述抽烟烟道51一端与建筑物的其中一层楼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风天井10连通,所述抽烟风机52内置于抽烟烟道51,当发生火灾时,可通过开启抽烟风机52以将楼道内的浓烟抽入通风天井10内,进而通过主排烟风机20将通风天井10中的浓烟抽出,而当处于常规状态下,在无动力风帽30的作用下,通风天井10内的空气由下向上运动,其可使得楼道内的空气由抽烟烟道51进入通风天井10内,从而实现楼道内一定程度的通风。
如图1~3所示,实际应用时,由于无动力风帽30的排烟效率较低,故本实施例设置一辅排烟机构40,其包括一辅排烟烟道41、一辅排烟风机42、一排烟门43及驱动气缸44,所述辅排烟烟道41一端与通风天井10突出于建筑物的部分连通、另一端形成一排烟口,且所述辅排烟烟道41与通风天井1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排烟风机20与通风天井10顶端端面之间,从而使得由主排烟风机20抽出的浓烟可由辅排烟烟道41排出;本实施例所述辅排烟风机42设于所述辅排烟烟道41内,所述排烟门43的一侧边铰接于排烟口的一侧壁,所述驱动气缸44的伸缩端与所述排烟门43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排烟门43封闭或开启所述排烟口,当发生火灾时,可通过驱动气缸44驱动排烟门43将排烟口开启,同时启动辅排烟风机42,其可将主排烟风机20抽出的浓烟快速的排出。
如图2、图3所示,为了便于排烟,本实施例所述排烟口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排烟门43的一侧边铰接于所述排烟口的下侧壁,所述驱动气缸44为两个并对称设置所述辅排烟烟道41两侧,每个驱动气缸44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辅排烟烟道41外壁、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排烟门43。具体的,辅排烟烟道41的横截面呈矩形,且辅排烟烟道41的左右两侧壁相对排烟口一端呈一斜边,辅排烟烟道41的下侧壁与上述斜边的下端对齐,辅排烟烟道41的上侧壁部分突出于上述斜边的上端并形成一帽檐41a,两个驱动气缸44对称布置于辅排烟烟道41的两侧;为了便于说明,以与辅排烟烟道41的左侧壁连接的驱动气缸44为例进行说明,该驱动气缸44一端与垂直于辅排烟烟道41的左侧壁的销轴45连接,且驱动气缸44可绕该销轴45转动,排烟门43远离排烟口一侧水平焊接有一驱动杆46,该驱动杆46的两端突出于排烟门43,驱动气缸44的另一端转动套设于驱动杆46的其中一端;当两个气缸同步收缩时,其可带动驱动杆46向排烟口运动,进而驱动排烟门43向排烟口转动以将排烟口封闭,而当两个气缸同步伸长时,其可带动驱动杆46向远离排烟口的方向运动,进而驱动排烟门43向下转动以将排烟口开启,且当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门43处于斜向上布置,其可使得由排烟口排出的浓烟斜向上运动,其利用浓烟向上运动的特定提高排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抽烟机构以将建筑物楼道内的浓烟抽入通风天井内,并通过通风天井顶端的主排烟风机将通风天井内的浓烟由其顶端排出,其实现了由建筑物顶端排出浓烟,避免浓烟被再次吹入建筑物或浓烟围绕建筑物而导致建筑物视野不佳,保证了浓烟被快速排出至对建筑物的非影响区域。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风天井,其竖直布置于建筑物内且顶端突出于建筑物;
多个抽烟机构,每个抽烟机构的进烟端与建筑物的其中一层楼道连通、出烟端与所述通风天井连通;
一主排烟风机,其内置于所述通风天井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烟机构包括抽烟烟道及抽烟风机,所述抽烟烟道一端与建筑物的其中一层楼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风天井连通,所述抽烟风机内置于抽烟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还包括一无动力风帽,其设于所述通风天井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还包括一辅排烟机构,其包括一辅排烟烟道、一辅排烟风机、一排烟门及驱动气缸,所述辅排烟烟道一端与通风天井突出于建筑物的部分连通、另一端形成一排烟口,所述辅排烟风机设于所述辅排烟烟道内,所述排烟门的一侧边铰接于排烟口的一侧壁,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排烟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排烟门封闭或开启所述排烟口;其中,所述辅排烟烟道与通风天井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排烟风机与通风天井顶端端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排烟门的一侧边铰接于所述排烟口的下侧壁,所述驱动气缸为两个并对称设置所述辅排烟烟道两侧,每个驱动气缸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辅排烟烟道外壁、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排烟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60306.1U CN210832413U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60306.1U CN210832413U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32413U true CN210832413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8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603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413U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3241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11791A (zh) * | 2022-03-22 | 2022-07-29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235021A (zh) * | 2022-06-22 | 2022-10-25 |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监控的室内消防排烟系统 |
-
2019
- 2019-10-18 CN CN201921760306.1U patent/CN2108324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11791A (zh) * | 2022-03-22 | 2022-07-29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235021A (zh) * | 2022-06-22 | 2022-10-25 |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监控的室内消防排烟系统 |
CN115235021B (zh) * | 2022-06-22 | 2023-08-18 |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监控的室内消防排烟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32413U (zh) | 一种建筑消防浓烟快速排风装置 | |
JP6189404B2 (ja) | 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 |
CN109132763A (zh) | 一种防火安全电梯 | |
JP5646698B1 (ja) | 火災演習施設の排煙処理システム | |
CN203052773U (zh) | 一种油烟机的出风罩 | |
CN207715038U (zh) | 一种使用在消防通道的防火门设备 | |
CN102927600B (zh) | 一种油烟机的出风罩 | |
CN202328609U (zh) | 智能防排烟装置 | |
CN206906345U (zh) | 一种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 |
CN210441397U (zh) |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 |
KR101525186B1 (ko) | 배연댐퍼장치 | |
CN208152670U (zh) | 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 | |
CN208899524U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及逃生结构 | |
CN216204026U (zh) | 一种消防工程用室内快速防排烟装置 | |
CN116146081A (zh)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控烟排烟的代窗结构 | |
CN210933512U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挡烟垂壁 | |
CN211839482U (zh) | 一种对通型内补风通风柜 | |
CN208205138U (zh) | 一种升降式抽油烟机 | |
CN112240149A (zh) | 避难间专用防火门 | |
CN217235960U (zh) | 用于消防的排烟系统 | |
CN208220544U (zh) | 一种消防自动排烟窗 | |
CN216665440U (zh) | 一种具有排烟功能的防火门 | |
CN205477314U (zh) | 一种一体化窗 | |
CN214665012U (zh) | 一种火灾智能自动排烟装置 | |
CN221899159U (zh) | 一种动物烟气染毒实验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