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9742U -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29742U CN210829742U CN201921557569.2U CN201921557569U CN210829742U CN 210829742 U CN210829742 U CN 210829742U CN 201921557569 U CN201921557569 U CN 201921557569U CN 210829742 U CN210829742 U CN 2108297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eller
- stage
- pump
- ring
- pressure stabiliz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所述离心泵主体为泵体,泵体前端连接吸入侧泵盖,泵体后端连接吐出侧泵盖,泵体下部前端设置一级叶轮,泵体下部后端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一级叶轮前端连接稳压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端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端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后端连接阻尼补偿器,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心泵提高了泵效率,减少了泵效率损失及能源损失,提高了泵运行的安全系数,并提高了轴承部件的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根据用途不同离心泵具有多种种类。两级端吸离心泵是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现阶段两级端吸离心泵具有以下特点:1,泵由两级单吸叶轮组成,一级叶轮设置前口环,二级叶轮设置有平衡孔及前后口环用以平衡轴向力;2,转子为悬臂式结构,设置一个轴承部件;3,泵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以防止介质泄露;4,设置级间轴套或导叶套;5,泵设置有推力球轴承部件,用以承受转子轴向力。
根据现有离心泵中以上结构特点,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缺点:1,二级叶轮平衡孔产生大量回流损失,造成效率损失,总损失效率约2~4%,当密封环间隙变大后,效率损失达12%以上;2,泵为两级叶轮,悬臂部分较长,容易产生振动,运行可靠性差;3,密封装置即增加了泵机械效率损失,同时其密封冲洗系统又需要大量外供水源进行冲洗及冷却,能源消耗大;4,级间轴套或导叶套有级间泄露损失,一般地该损失约占效率损失的2~3%;5,轴向力较大时对推力轴承寿命影响较大,特别是入口有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效率损失较大、运行可靠性差、能源消耗大、且轴向力较大时对推力轴承寿命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前端为吸入侧泵盖,所述吸入侧泵盖底部设置稳压组件,吸入侧泵盖顶部与泵体连接,所述稳压组件通过稳压管与泵体连接,所述吸入侧泵盖通过稳压组件与一级叶轮连接,所述一级叶轮后方设置首级导叶,所述一级叶轮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和一级叶轮后口环,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上,所述一级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下部前方,所述泵体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二级叶轮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和二级叶轮前口环,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上,所述二级叶轮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所述泵体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与二级叶轮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
所述阻尼补偿器前段为┛形第一摩擦副,所述第一摩擦副凹槽处设置第一缓冲密封垫,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垫连接处外第一摩擦副内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竖直一侧与┛形第二摩擦副水平测连接,第二摩擦副竖直测外侧与┌形第二密封垫竖直侧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垫凹槽处设置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内不与第二缓冲密封垫连接侧设置定位销,所述弹簧组件外侧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二级叶轮过盈连接,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吐出侧泵盖过盈连接。
所述离心泵底部设置轴,所述轴底部设置定位键,所述轴通过定位键固定在地面,所述轴前端设置锁紧螺母。
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稳压组件静环和稳压组件动环,所述稳压组件静环与所述吸入侧泵盖连接,所述稳压组件动环设置在所述稳压组件静环后侧。
所述稳压组件静环、一级壳体后口环、吸入侧泵盖、首级导叶、泵体、二级壳体前口环、吐出侧泵盖和轴承部件组成定子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二级叶轮、稳压组件动环、锁紧螺母、定位键、一级叶轮后口环、级间轴套、二级叶轮前口环、轴连接组成转子件。
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可以更换为阻尼补偿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可更换为阻尼补偿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无密封装置,一级叶轮中心距中间轴承之间轴向长度值减少约50~70%,因此提高了泵转子强度,泵组运行更加稳定;泵二级叶轮取消后口环,同时无平衡水孔,回收率平衡孔回流造成的效率损失及口环泄露损失,同时,用阻尼补偿器代替叶轮口环后,叶轮后盖板回收很大一部分圆盘摩擦损失,泵整体效率在常规产品基础上普遍提高4~7%;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结构取消机械密封部件,推力轴承部件改为深沟球轴承,泵结构更加简单,极大简化了设备维护方案;特殊的阻尼器结构使用大部分两级端吸离心式水泵,使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电力、食品等各行合业,由于泵体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且节能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使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阻尼补偿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压组件;2,一级壳体后口环;3,一级叶轮;4,吸入侧泵盖;5,首级导叶;6,泵体;7,二级壳体前口环;8,二级叶轮;9,阻尼补偿器;10,吐出侧泵盖11,稳压组件静环;12,稳压组件动环;13,轴承部件;14,锁紧螺母;15,定位键;16,一级叶轮后口环;17,级间轴套;18,二级叶轮前口环; 19,轴;20,稳压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介质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是具体情况理解上书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前端为吸入侧泵盖4,所述吸入侧泵盖4底部设置稳压组件1,吸入侧泵盖4顶部与泵体6连接,所述稳压组件1通过稳压管20与泵体6连接,所述吸入侧泵4盖通过稳压组件 1与一级叶轮3连接,所述一级叶轮3后方设置首级导叶5,所述一级叶轮3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2 和一级叶轮后口环16,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2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16上,所述一级叶轮3设置在所述泵体6下部前方,所述泵体6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 8,所述二级叶轮8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7和二级叶轮前口环18,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7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18上,所述二级叶轮8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9,所述泵体6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10,所述吐出侧泵盖10后端连接轴承部件13,所述一级叶轮 3与二级叶轮8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17。
如图2所示,所述阻尼补偿器9前段为┛形第一摩擦副91,所述第一摩擦副91凹槽处设置第一缓冲密封垫93,所述第一摩擦副91与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垫93连接处外第一摩擦副91内设置第一密封圈95;所述第一摩擦副91竖直一侧与┛形第二摩擦副92水平测连接,第二摩擦副92竖直测外侧与┌形第二缓冲密封垫94竖直侧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密封垫94凹槽处设置弹簧组件98,所述弹簧组件98内不与第二缓冲密封垫94连接侧设置定位销97,所述弹簧组件98 外侧设置第二密封圈96,所述第一摩擦副91与所述二级叶轮8过盈连接,所述弹簧组件98与所述吐出侧泵盖4过盈连接。
所述离心泵底部设置轴19,所述轴底部设置定位键15,所述轴19通过定位键 15固定在地面,所述轴19前端设置锁紧螺母14。
所述稳压组件1包括稳压组件静环11和稳压组件动环12,所述稳压组件静环 11与所述吸入侧泵盖4连接,所述稳压组件动环12设置在所述稳压组件静环11后侧。
所述稳压组件静环11、一级壳体后口环2、吸入侧泵盖4、首级导叶5、泵体6、二级壳体前口环7、吐出侧泵盖10和轴承部件13组成定子部件,所述一级叶轮3、二级叶轮8、稳压组件动环12、锁紧螺母14、定位键15、一级叶轮后口环16、级间轴套17、二级叶轮前口环18、轴19连接组成转子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定子部件对转子件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其中泵体及首级导叶具有导流作用。转子件旋转使对水做功有升压的作用。阻尼补偿器起轴向力平衡作用及密封作用。叶轮旋转,一级叶轮将吸入的水升压后通过导叶导入二级叶轮,再由二级叶轮升压后,经壳体出水口输出到泵外管路。现有泵体中,在一级叶轮前盖板与后盖板上产生压力,由于叶轮前盖板与后盖板结构不同,面积也不同,因此造成前后盖板有压差,产生了轴向力。相同原理,二级叶轮也将产生轴向力。
为消除轴向力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心泵设置一级壳体后口环,对应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设置二级壳体前口环,对应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设置阻尼补偿器代替二级叶轮后口环组件,上述零件共同组成轴向力平衡装置,用来平衡大部分轴向力。采用阻尼补偿器后,泵效率提高,但仍有残余轴向力,为此设置稳压组件,代替一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完全平衡剩余轴向力,使轴承部件不承受轴向力,使轴承部件寿命大大提高。
由于取消了二级叶轮平衡孔,因此二级叶轮后口环的泄露损失完全收回,并消除了二级叶轮部分圆盘摩擦损失,提高了泵效率。由于阻尼补偿器同时起机械密封作用,取消了传统泵体的机械密封结构,使本实用新型泵结构更加简便啊,同时轴承支架外审的轴头缩短,轴的刚性增强,泵安全运行系数大大提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6)
1.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泵体前端为吸入侧泵盖,所述吸入侧泵盖底部设置稳压组件,吸入侧泵盖顶部与泵体连接,所述稳压组件通过稳压管与泵体连接,所述吸入侧泵盖通过稳压组件与一级叶轮连接,所述一级叶轮后方设置首级导叶,所述一级叶轮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和一级叶轮后口环,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上,所述一级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下部前方,所述泵体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二级叶轮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和二级叶轮前口环,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上,所述二级叶轮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所述泵体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与二级叶轮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补偿器前段为┛形第一摩擦副,所述第一摩擦副凹槽处设置第一缓冲密封垫,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垫连接处外第一摩擦副内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竖直一侧与┛形第二摩擦副水平测连接,第二摩擦副竖直测外侧与┌形第二密封垫竖直侧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垫凹槽处设置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内不与第二缓冲密封垫连接侧设置定位销,所述弹簧组件外侧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二级叶轮过盈连接,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吐出侧泵盖过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底部设置轴,所述轴底部设置定位键,所述轴通过定位键固定在地面,所述轴前端设置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稳压组件静环和稳压组件动环,所述稳压组件静环与所述吸入侧泵盖连接,所述稳压组件动环设置在所述稳压组件静环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组件静环、一级壳体后口环、吸入侧泵盖、首级导叶、泵体、二级壳体前口环、吐出侧泵盖和轴承部件组成定子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二级叶轮、稳压组件动环、锁紧螺母、定位键、一级叶轮后口环、级间轴套、二级叶轮前口环、轴连接组成转子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可以更换为阻尼补偿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可更换为阻尼补偿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7569.2U CN210829742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7569.2U CN210829742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29742U true CN210829742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54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5756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29742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29742U (zh) |
-
2019
- 2019-09-19 CN CN201921557569.2U patent/CN2108297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46559B (zh) | 一种双泵体双吸式屏蔽泵 | |
CN204783844U (zh) | 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 | |
CN201265547Y (zh) | 平衡型单吸卧式多级离心泵 | |
CN2913692Y (zh) | 离心泵 | |
CN210829742U (zh) |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 |
CN115095527A (zh) | 一种轴向力自平衡高压离心泵 | |
CN101509490A (zh) | 轴向力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 |
CN110185626A (zh) | 一种立式筒状多级泵 | |
CN210829849U (zh) |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节能型离心泵 | |
CN111852885A (zh) | 一种无密封、无轴向力高效单级共轴离心泵 | |
CN210829743U (zh) | 一种无密封多阻尼节能型双端支撑两级离心泵 | |
CN203783905U (zh) | 输送易汽化介质用的屏蔽电泵 | |
CN207278532U (zh) | 一种磁驱动式耐高温泵 | |
CN206874490U (zh) | 轴向剖分三级离心泵 | |
CN209976804U (zh) | 一种无密封、无轴向力高效单级共轴离心泵 | |
CN101676567A (zh) | 对称互平衡离心式双卧泵 | |
CN209976805U (zh) | 一种无密封高效单级共轴离心泵 | |
CN104989673A (zh) | 卧式多级离心泵 | |
CN209976795U (zh) | 一种无密封、无轴向力高效单级快装式离心泵 | |
CN210829741U (zh) | 一种无密封节能型双端支撑两级离心泵 | |
CN212479598U (zh) | 内循环两级型旋涡式屏蔽电泵 | |
CN209638005U (zh) | 双壳体轴向剖分式超高压切焦水泵 | |
CN108730201A (zh) | 双吸液下泵 | |
CN210343739U (zh) | 一种双吸式潜水泵 | |
CN217842036U (zh) | 一种低汽蚀磁力驱动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