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7603U - 抽水井筒 - Google Patents
抽水井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97603U CN210797603U CN201921587967.9U CN201921587967U CN210797603U CN 210797603 U CN210797603 U CN 210797603U CN 201921587967 U CN201921587967 U CN 201921587967U CN 210797603 U CN210797603 U CN 2107976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barrel
- wall
- holes
- outer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水井筒,涉及工程施工装置技术领域。抽水井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底部和所述外筒的底部均封闭,所述内筒穿设在所述外筒中并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内筒的筒壁与所述外筒的筒壁具有预设距离,形成容纳空间;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其中,所述外筒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内筒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抽水井筒,其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的结构,无论是预挖井坑设置抽水井筒,还是直接将抽水井筒压入土体内形成抽水井,均非常方便,且在降水作业完成之后,抽水井筒可以取出并通过清洗之后进行二次使用,进而节省了施工作业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水井筒。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基坑的防水即针对地下浅层降水主要采用“管井井点”降水的方式进行。
其中,管井井点的一般工艺情况为:在降水点位置先开挖一个一定深度的坑,再下设无砂混凝土管或钢制花管,随后在井管四周回填碎石进行返滤,最后在井管内下设抽水泵进行抽排;另一种情况为因淤泥质土难以开挖成型,因此直接通过外部施压将无砂混凝土管或钢制花管压入淤泥土内,然后再将碎石通过挤压在管的四周,最后在管内下设水泵进行抽排。
上述的抽排水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工程完工后,很多井管或永久埋在地下,或采用挖机开挖取出,这种埋设方式一方面耽误时间,影响进度,另一方面工程完工后,可能部分井管因开挖取出遭到破坏或永久埋在地下,导致资源不能重复利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水井筒,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水井筒,包括:
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底部和所述外筒的底部均封闭,所述内筒穿设在所述外筒中并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内筒的筒壁与所述外筒的筒壁具有预设距离,形成容纳空间;
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其中,所述外筒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内筒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具体地,所述外筒的底部呈锥形或圆台形,所述内筒的底部适配的为锥形或圆台形。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筒的筒壁上;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孔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孔距。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孔径均小于4cm;
所述过滤材料为碎石,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4cm,且所述碎石的最小粒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以及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水井筒还包括:
内网筒和外网筒,所述内网筒贴附在所述内筒的外壁,所述外网筒贴附在所述外网筒内壁;
所述过滤材料为砂子,所述砂子的粒径小于所述内网筒的网孔孔径,以及所述砂子的粒径小于所述外网筒的网孔孔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水井筒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连接所述内筒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水井筒还包括: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均匀的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筋为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的内环与所述内筒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板体的外环与所述外筒的内壁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水井筒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为圆环状,所述盖板分别与所述内筒顶壁边沿以及所述外筒的顶部边沿连接,将所述容纳空间封盖。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水井筒还包括:吊装部,所述吊装部与所述内筒顶部边沿连接,或所述吊装部与所述外筒的顶部边沿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水井筒还包括:导向筋板,所述导向筋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导向筋板均匀间隔的环设在所述外筒底端外表面一周;
其中,每个所述导向筋板均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设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水井筒,其通过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过滤材料,而形成能够用于管井井点的井筒,能够将井点处的抽水井筒四周的浅层水过滤至抽水井筒的内筒中,通过水泵排出,进而实现对地下浅层的降水。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其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的结构,内筒和外筒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造,例如采用钢材制造,这样无论是预挖井坑设置抽水井筒,还是直接将抽水井筒压入土体内形成抽水井,均非常方便,且在降水作业完成之后,抽水井筒可以取出并通过清洗之后进行二次使用,进而节省了施工作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水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抽水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水井筒10,其包括:内筒2和外筒1,所述内筒2的底部和所述外筒1的底部均封闭,所述内筒2穿设在所述外筒1中并与所述外筒1连接,所述内筒2的筒壁与所述外筒1的筒壁具有预设距离,形成容纳空间;过滤材料3,所述过滤材料3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其中,所述外筒1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1,所述内筒2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1。
具体的,所述外筒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造,例如采用金属板材卷制而成,为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该金属板材可以是钢板,其厚度可以选择为2-6mm,外筒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或者圆形,优选为圆形,当外筒1为圆形时外筒1 的直径可以为800-1100mm,外筒1的底部需要为封闭的,避免泥沙进入。外筒 1筒壁上的第一通孔11可以是通过冲压也可以通过使用焊条焊穿形成,第一通孔11的孔径可以等于焊条的直径。
内筒2的材质可以与外筒1相同,内筒2的形状也可以与外筒1相同,也可以采用钢材制造,当内筒2与外筒1适配也设置为圆筒状时,可以采用厚度为6-8mm的钢板卷制成型,其直径可以为300-500,以使内筒2和外筒1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在300-400mm,保证设置在内筒2和外筒1之间的过滤层的厚度。内筒2筒壁上的第二通孔21可以是通过冲压也可以通过使用焊条焊穿形成,第二通孔21的孔径可以等于焊条的直径。
过滤材料3可以是砂石等能够阻挡较大颗粒杂质的材料,无需设置生活用水或者饮用水过滤使用的材料,只要能够保证通过外筒1、过滤材料3以及内筒 2,进入到内筒2中部的水能够正常的被水泵抽走即可,过滤材料3中还可以加入粗纤维类的过滤质。需要注意的是,过滤材料3需要填满内筒2和外筒1所形成的容纳空间。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时,可以根据当地土质的的情况选择施工方法:其一、当土质较硬时,采取用挖掘机先挖一个跟抽水井筒10 深度一致的坑,再将抽水井筒10吊放入坑内,四周回填土埋住抽水井筒10,最后在抽水井筒10内下设水泵进行抽排水。其二、当土质为淤泥质土,直接将抽水井筒10通过挖掘机在上部施压压入土体内,再在抽水井筒10内下设水泵进行抽排水。最后,完工后通过吊车或挖掘机将抽水井筒10从土体中取出,采用高压清水对抽水井筒10四周进行冲洗,以便下次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水井筒10,其通过在内筒2和外筒1之间设置过滤材料3,而形成能够用于管井井点的井筒,能够将井点处的抽水井筒 10四周的浅层水过滤至抽水井筒10的内筒2中,通过水泵排出,进而实现对地下浅层的降水。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其内筒2和外筒 1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的结构,内筒2和外筒1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造,例如采用钢材制造,这样无论是预挖井坑设置抽水井筒10,还是直接将抽水井筒 10压入土体内形成抽水井,均非常方便,且在降水作业完成之后,抽水井筒10 可以取出并通过清洗之后进行二次使用,进而节省了施工作业的成本。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外筒1的底部呈锥形或圆台形,所述内筒2的底部适配的为锥形或圆台形。
具体的,由于外筒1和内筒2的底部均需要设置成封闭的状态,以保证泥土不会进入到内筒2中,同时为了抽水井筒10能够顺利的伸入井坑中或者压入泥土中,优选的将外筒1的底部设置成锥形例如圆锥形,或者设置成圆台形,并适配的将内筒2的底部设置成锥形或者圆台形,这样锥形或者圆台形结构的外筒1底部,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1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外筒1的筒壁上,多个所述第二通孔21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筒2的筒壁上;其中,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1的孔距小于相邻两个第二通孔21的孔距。
具体的,浅层的水需要通过第一通孔11进入容纳空间,然后在通过第二通孔21进入到内筒2中,所以为了保证过滤的顺利进行,优选的将第一通孔11 的数量设置的多于第二通孔21的数量,即将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1的孔距设置的小于相邻两个第二通孔21的孔距。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21的孔径,且孔径均小于4cm;所述过滤材料3为碎石,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4cm,且所述碎石的最小粒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以及大于所述第二通孔21的孔径。
具体的,由于工程作业需要考虑生产成本,以及原材料的供给,而碎石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所以选用碎石作为过滤材料3,能够保证过滤泥土杂质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成本。其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孔径不可设置的过大,避免泥土过多的进入容纳空间造成堵塞,同时碎石需要具有过滤效果,又不能够从容纳空间中漏出,所以碎石的粒径需要大于第一通孔11的孔径,同时小于4cm。
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还包括:内网筒(图中未示出)和外网筒(图中未示出),所述内网筒贴附在所述内筒2的外壁,所述外网筒贴附在所述外网筒内壁;所述过滤材料3为砂子,所述砂子的粒径小于所述内网筒的网孔孔径,以及所述砂子的粒径小于所述外网筒的网孔孔径。
具体的,内网筒和外网筒均优选为钢网制造,通过钢网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泥土过多的进入到容纳空间,同时可以使用更加细小的过滤材料3例如砂子进行过滤,以适用于淤泥等杂质细小的土质作业。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还包括:连接筋4,所述连接筋4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连接所述内筒2的外壁和所述外筒1的内壁。
具体的,外筒1和内筒2需要固定连接,以保证二者具有间隔的距离,且二者连接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工程作业的使用,所以优选的在二者之间设置连接筋4来连接二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筋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筋4沿所述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均匀的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筋4为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的内环与所述内筒2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板体的外环与所述外筒1的内壁连接。
具体的,通过将连接筋4设置成环形板体的结构,则多个连接筋4能够将容纳空间分割成多个空间,同时还能够使内筒2和外筒1之间的连接受力均匀,有效的提高二者连接后的强度。此外,连接筋4可以设置成条状,以使容纳空间的整体是连通的。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还包括:盖板5,所述盖板为圆环状,所述盖板5分别与所述内筒2顶壁边沿以及所述外筒1的顶部边沿连接,将所述容纳空间封盖。
具体的,通过盖板5的设置使内筒2和外筒1形成的容纳空间成为一个封闭的空间,保证填充在容纳空间的过滤材料3不会漏出,便于工程作业的使用。此外,不设置盖板5也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当不设置盖板5且容纳空间是连通的状态时,则可以通过内筒2和外筒1的顶部开放口将过滤材料3倒出并替换。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还包括:吊装部6,所述吊装部6与所述内筒2顶部边沿连接,或所述吊装部6与所述外筒1的顶部边沿连接。
具体的,吊装部6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吊车吊装抽水井筒10,所以吊装部6 可以设置成吊环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水井筒10,还包括:导向筋板7,所述导向筋板7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导向筋板7均匀间隔的环设在所述外筒1底端外表面一周;其中,每个所述导向筋板7均沿所述外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
具体的,导向筋板7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抽水井筒 10向井坑中插入,以及便于通过压力压入土质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底部和所述外筒的底部均封闭,所述内筒穿设在所述外筒中并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内筒的筒壁与所述外筒的筒壁具有预设距离,形成容纳空间;
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其中,所述外筒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内筒的筒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的底部呈锥形或圆台形,所述内筒的底部适配的为锥形或圆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筒的筒壁上;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孔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孔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孔径均小于4cm;
所述过滤材料为碎石,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4cm,且所述碎石的最小粒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以及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网筒和外网筒,所述内网筒贴附在所述内筒的外壁,所述外网筒贴附在所述外网筒内壁;
所述过滤材料为砂子,所述砂子的粒径小于所述内网筒的网孔孔径,以及所述砂子的粒径小于所述外网筒的网孔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连接所述内筒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均匀的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筋为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的内环与所述内筒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板体的外环与所述外筒的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为圆环状,所述盖板分别与所述内筒顶壁边沿以及所述外筒的顶部边沿连接,将所述容纳空间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吊装部,所述吊装部与所述内筒顶部边沿连接,或所述吊装部与所述外筒的顶部边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筋板,所述导向筋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导向筋板均匀间隔的环设在所述外筒底端外表面一周;
其中,每个所述导向筋板均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7967.9U CN210797603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抽水井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7967.9U CN210797603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抽水井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97603U true CN210797603U (zh) | 2020-06-19 |
Family
ID=7124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8796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797603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抽水井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9760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5758A (zh) * | 2020-08-27 | 2020-11-17 | 河南科技大学 | 可重复使用的降水箱、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及方法 |
CN111980041A (zh) * | 2020-08-27 | 2020-11-24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降水箱及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 |
-
2019
- 2019-09-24 CN CN201921587967.9U patent/CN21079760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5758A (zh) * | 2020-08-27 | 2020-11-17 | 河南科技大学 | 可重复使用的降水箱、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及方法 |
CN111980041A (zh) * | 2020-08-27 | 2020-11-24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降水箱及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67028A (zh) | 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及其采用此结构处理突发性基坑水涌、喷泉的方法 | |
CN210797603U (zh) | 抽水井筒 | |
CN108612086A (zh) | 一种裂隙地质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10847199A (zh) | 深基坑地下水暗埋引流施工方法 | |
CN110080169B (zh) | 一种基于地下室利用的围海造地的施工方法 | |
JPS62288218A (ja) | ケ−ソンの沈設方法 | |
CN109083177B (zh) | 一体式定向真空井点管的降水工艺 | |
CN207619996U (zh) | 降水井结构 | |
CN205242391U (zh) | 后注浆透水预制桩 | |
CN213508424U (zh) | 富水地层碎石过滤桩尖钻孔灌注桩 | |
CN210066792U (zh) | 一种富水流沙地层基坑工具式降水井装置 | |
CN210315613U (zh) | 基坑盲沟排水施工构造 | |
CN108708385B (zh) | 一体式定向真空井点管 | |
CN217922839U (zh) | 一种深厚杂填土区高速铁路埋式高路堤结构 | |
CN214363565U (zh) | 用于悬挂式帷幕的基坑底部快速降排水结构及管道网络 | |
CN214940220U (zh) | 吹填土地区线状工程降水围护结构 | |
CN214656351U (zh) | 基坑施工水位降低结构 | |
CN212506350U (zh) | 一种移动式降水井装置 | |
CN211472544U (zh) | 一种降水井结构 | |
CN108547281A (zh) | 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409474B (zh) | 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 | |
CN114718175A (zh) | 一种滑坡排水系统及其修筑方法 | |
CN114482010A (zh) | 槽形插入式钢板桩与叠加筛板的防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77322A (zh) | 用于形成混凝土挡土墙的套管 | |
CN208545764U (zh) | 一种砂土地基基坑降水施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2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