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0902U - 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90902U CN210790902U CN201921751722.5U CN201921751722U CN210790902U CN 210790902 U CN210790902 U CN 210790902U CN 201921751722 U CN201921751722 U CN 201921751722U CN 210790902 U CN210790902 U CN 210790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moving
- adjusting plate
- moving assembly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承载件、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隔挡件,所述承载件具有承放物料的承载面;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隔挡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以及所述隔挡件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减少人员操作,避免出现操作失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产制造加工技术领域中,自动化、智能生产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整个生产制造环节中,需要持续的为生产线补充配件或者原料,而现今的供料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操作,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且人员操作容易疲惫,易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今生产供料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操作,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且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能够减少人员操作,避免出现操作失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料装置,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承放物料的承载面;
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承载面;以及
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以及所述隔挡件之间形成储物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以及所述隔挡件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承载面。
可选地,所述供料装置还包括于所述承载面移动设置的第三导向件和第四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件和所述第四导向件于所述承载面移动,以扩展所述储物空间。
可选地,所述承载面开设有供所述隔挡件移动的第一移动槽、供所述第三导向件移动的第二移动槽、以及供所述第四导向件移动的第三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和所述第三移动槽于所述承载面中心位置相互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边缘,所述第一移动槽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的间隔区域延伸,所述隔挡件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槽,且所述隔挡件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隔挡件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
可选地,第三导向件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槽,所述第四导向件贯穿所述第三移动槽,所述第三导向件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四导向件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三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三导向件沿所述第二移动槽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四导向件沿所述第三移动槽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隔挡件下端面连接移动所述隔挡件的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三导向件下端面连接移动所述第三导向件的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四导向件下端面连接移动所述第四导向件的第三移动组件,所述承载件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表面开设有对应所述隔挡件的第一导向槽、对应所述第三导向件的第二导向槽、以及对应所述第四导向件的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的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导向槽成弧形设置,转动所述导向盘,以使所述隔挡件、所述第三导向件和所述第四导向件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由上至下的相互错位设置的第一调整板、第二调整板和第三调整板,所述第一调整板与所述第一导向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板、所述第二调整板和所述第三调整板的板面均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调整所述第一调整板、所述第二调整板、以及所述第二调整板和所述第三调整板的螺纹孔对准位置,定位所述第一导向轴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导向盘下方设置固定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表面的第一滑动件,第三调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料设备,所述供料设备包括转动面板和如上文所述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沿所述转动面板边缘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承载件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在承载面上还设置有隔挡件,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隔档件之间形成储物空间,将生产中用到的配件或者原料放置在储物空间内,避免人为操作为产线供料,同时,隔挡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承载面上,通过隔挡件的移动,调整储物空间的大小,由此可放置不同大小的配件或者原料,充分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供料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供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供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供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供料装置1,包括:承载件10、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和隔挡件40。
承载件10具有承放物料的承载面11;
具体地,承载件10为圆盘形或方形,承载件10具有上下两个表面,通常承载件10的上表面用于盛放物料,也就是说,承载件10的上表面为承载面11,物料例如电源适配器,遥控器或者其它线材。
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设于承载面11;
其中,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可固定设置于承载面11上,也可活动设置于承载件11上,活动设置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其更好的承载物料。
隔挡件40可移动的设于承载面11;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以及隔挡件40之间形成储物空间。
其中,储物空间用于储放物料,隔挡件40由于在承载面11上可移动,由此可知,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以及隔挡件40之间形成储物空间的大小是可以调整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承载件10的承载面1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在承载面11上还设置有隔挡件40,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和隔档件40之间形成储物空间,将生产中用到的配件或者原料放置在储物空间内,避免人为操作为产线供料,同时,隔挡件40可移动的设置于承载面11上,通过隔挡件40的移动,调整储物空间的大小,由此可放置不同大小的配件或者原料,充分利用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以及隔挡件40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承载面11。
具体地,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以及隔挡件40相互平行,能够保证形成的储物空间内空间平滑,例如在放置带有线材的物料时避免线材挂绕在储物空间内,另外,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以及隔挡件40均垂直于承载面11,相比于倾斜设置,垂直设置能够在放置物料时或者抓取物料时便于接触到物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还包括于承载面11移动设置的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于承载面11移动,以扩展储物空间。
具体地,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可为圆形导向柱或方形导向杆,储放物料时,物料可沿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滑入到储物空间内,其中,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承载面11,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于承载面11移动,由此可知,通过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的移动,可将储物空间范围扩展,在生产制造中,物料的种类繁琐,为了保证供料装置1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物料,可通过调整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的位置完成。
参阅图2所示,承载面11开设有供隔挡件40移动的第一移动槽110、供第三导向件50移动的第二移动槽120、以及供第四导向件60移动的第三移动槽130,第一移动槽110、第二移动槽120和第三移动槽130于承载面11中心位置相互连通。
其中,第一移动槽110、第二移动槽120、以及第三移动槽130具有限位导向作用,分别使隔挡件40、第三导向件50以及第四导向件60在相应的移动槽内移动,保证形成的储物空间符合生产需求。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设置于承载件10边缘,第一移动槽110朝向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之间的间隔区域延伸,隔挡件40贯穿第一移动槽110,且隔挡件40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一移动组件71,第一移动组件71带动隔挡件40于第一移动槽110内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
也就是说,隔挡件40是在第一移动组件71的带动作用下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其中第一移动槽110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之间,例如,第一移动槽110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之间相距的中心位置,由此可保证隔挡件40距离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距离相同,避免形成的储物空间两侧间隔不均匀,导致物料脱离储物空间,此外,隔挡件40为板状,由此能够增加于隔挡件40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避免物料脱离储物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三导向件50贯穿第二移动槽120,第四导向件60贯穿第三移动槽130,第三导向件50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二移动组件72,第四导向件60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三移动组件73,第二移动组件72带动第三导向件50沿第二移动槽120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第三移动组件73带动第四导向件60沿第三移动槽130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
参阅图3所示,隔挡件40下端面连接移动隔挡件40的第一移动组件71,第三导向件50下端面连接移动第三导向件50的第二移动组件72,第四导向件60下端面连接移动第四导向件60的第三移动组件73,承载件10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盘80,导向盘80的表面开设有对应隔挡件40的第一导向槽810、对应第三导向件50的第二导向槽820、以及对应第四导向件60的第三导向槽830,第一移动组件71包括插设于第一导向槽810内的第一导向轴710,第二移动组件72包括插设于第二导向槽820内的第二导向轴720,第三移动组件73包括插设于第三导向槽830内的第三导向轴730,第一导向槽810、第二导向槽820和第三导向槽830成弧形设置,转动导向盘80,以使隔挡件40、第三导向件50和第四导向件60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
其中,在转动导向盘80时,弧形设置的第一导向槽810的槽内壁对插设其中的第一导向轴710产生抵接作用,使第一导向轴710沿第一导向槽810往复移动,由此第一导向轴710推动第一移动组件71移动,进一步地,第一移动组件71带动隔挡件40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同样地,弧形设置的第二导向槽820的槽内壁对插设其中的第二导向轴720产生抵接作用,使第二导向轴720沿第二导向槽820往复移动,由此第二导向轴720推动第二移动组件72移动,进一步地,第二移动组件72带动第三导向件50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弧形设置的第三导向槽830的槽内壁对插设其中的第三导向轴730产生抵接作用,使第三导向轴730沿第三导向槽830往复移动,由此第三导向轴730推动第三移动组件73移动,进一步地,第三移动组件73带动第四导向件60远离或靠近承载件10中心位置。
参阅图4所示,导向盘80的下方还设置有转动手轮90,转动手轮90通过连接杆91和导向盘80的下表面中心位置相互连接,其中在导向盘80和连接杆9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紧固件92,紧固件92固定设置于导向盘80下表面,例如螺纹固定连接在导向盘80下表面,连接杆91连接于紧固件92,在转动所述转动手轮90时,转动手轮90通过连接杆91和紧固件92带动导向盘80转动,由此能够使第一导向槽810的槽内壁对插设其中的第一导向轴710产生抵接作用,进一步推动第一移动组件71沿第一导向槽810往复移动,同样可知,转动手轮90还转动时还能够带动第二移动组件72和第三移动组件73往复移动。除此之外,转动手轮90还包括穿设所述转动手轮90的锁紧件93,供料装置1还包括固定件80a,第一移动组件71、第二移动组件72和第三移动组件73设置于固定件80a上表面,锁紧件93穿过转动手轮90抵接于固定件80a下表面,通过抵接摩擦作用,能够避免转动手轮90轻易转动,在需要调整第一移动组件71、第二移动组件72和第三移动组件73的移动位置时,可转动锁紧件93使其脱离固定件80a下表面,由此可轻易转动所述转动手轮9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71包括由上至下的相互错位设置的第一调整板711、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第一调整板711与第一导向轴710固定连接,第一调整板711、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的板面均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调整第一调整板711、第二调整板712、以及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的螺纹孔对准位置,定位第一导向轴710于第一导向槽810的位置。例如,滑动第一调整板711和第二调整板712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第一调整板711、第二调整板712之间螺纹孔的对准位置,在对准完成后可通过螺钉固定,同样,还可通过滑动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之间螺纹孔的对准位置,并通过螺钉固定,通常的,第一调整板711、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是由上到下依次向外错开设置的,通过调整第一调整板711、第二调整板712和第三调整板713之间的错开位置,能够灵活的调整第一导向轴710于第一导向槽810中的位置,以进一步适应不同规格的物料大小。
进一步地,第二移动组件72包括第四调整板721、第五调整板722和第六调整板723,第四调整板721、第五调整板722和第六调整板723由上到下依次向外错开设置。四调整板721、第五调整板722和第六调整板723表面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调整四调整板721、第五调整板722和第六调整板723之间的错开位置,能够灵活的调整第二导向轴720于第二导向槽820中的位置,以进一步调整第三导向件50的位置。
此外,第三移动组件73还包括第七调整板731、第八调整板732和第九调整板733,第七调整板731、第八调整板732和第九调整板733由上到下依次向外错开设置。第七调整板731、第八调整板732和第九调整板733表面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调整第七调整板731、第八调整板732和第九调整板733之间的错开位置,能够灵活的调整第三导向轴730于第三导向槽830中的位置,以进一步调整第四导向件60的位置。
参阅图3所示,导向盘80下方设置固定件80a,第一移动组件71包括连接于固定件80a上表面的第一滑动件714,第三调整板713设置于第一滑动件714上,例如第三调整板713可为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滑动件714的上表面不同的位置。其中,第一滑动件714可在固定件80a上表面相对滑动,由此在调整存储空间位置时有效保证第一移动组件71的移动。
同样,第二移动组件72还包括第二滑动件724,第三移动组件73还包括第三滑动件734,第二滑动件724和第三滑动件734可在固定件80a上表面相对滑动,由此在调整存储空间位置时有效保证第二移动组件72和第三移动组件73的移动。
参阅图5所示,一种供料设备,所述供料设备包括转动面板2和供料装置1,所述供料装置1沿所述转动面板2边缘设置。
所述供料装置1包括:承载件10、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和隔挡件40。所述承载件10具有承放物料的承载面11;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承载面11;所述隔挡件40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承载面11;所述第一导向件20、所述第二导向件30、以及所述隔挡件40之间形成储物空间。转动面板2设置于支架上,且转动面板2下方设置有驱动马达,用于驱动转动面板2转动,供料设备还包括取料装置(图未示),自对应的供料装置1内的物料被用尽后,驱动马达驱动转动面板2转动,另一装载物料的供料装置1靠近取料装置,以供取料装置取料进行生产。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在承载件10的承载面1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件20和第二导向件30,在承载面11上还设置有隔挡件40,第一导向件20、第二导向件30和隔档件40之间形成储物空间,将生产中用到的配件或者原料放置在储物空间内,避免人为操作为产线供料,同时,隔挡件40可移动的设置于承载面11上,通过隔挡件40的移动,调整储物空间的大小,由此可放置不同大小的配件或者原料,充分利用空间,此外,通过转动面板2转动避免产线缺料,同时通过取料装置移取物料,进一步避免使用人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承放物料的承载面;
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承载面;以及
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以及所述隔挡件之间形成储物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以及所述隔挡件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承载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还包括于所述承载面移动设置的第三导向件和第四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件和所述第四导向件于所述承载面移动,以扩展所述储物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开设有供所述隔挡件移动的第一移动槽、供所述第三导向件移动的第二移动槽、以及供所述第四导向件移动的第三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和所述第三移动槽于所述承载面中心位置相互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边缘,所述第一移动槽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的间隔区域延伸,所述隔挡件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槽,且所述隔挡件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隔挡件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导向件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槽,所述第四导向件贯穿所述第三移动槽,所述第三导向件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四导向件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三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三导向件沿所述第二移动槽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四导向件沿所述第三移动槽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下端面连接移动所述隔挡件的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三导向件下端面连接移动所述第三导向件的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四导向件下端面连接移动所述第四导向件的第三移动组件,所述承载件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表面开设有对应所述隔挡件的第一导向槽、对应所述第三导向件的第二导向槽、以及对应所述第四导向件的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的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导向槽成弧形设置,转动所述导向盘,以使所述隔挡件、所述第三导向件和所述第四导向件远离或靠近所述承载件中心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由上至下的相互错位设置的第一调整板、第二调整板和第三调整板,所述第一调整板与所述第一导向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板、所述第二调整板和所述第三调整板的板面均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调整所述第一调整板、所述第二调整板、以及所述第二调整板和所述第三调整板的螺纹孔对准位置,定位所述第一导向轴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盘下方设置固定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表面的第一滑动件,第三调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
10.一种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设备包括转动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沿所述转动面板边缘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51722.5U CN210790902U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51722.5U CN210790902U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90902U true CN210790902U (zh) | 2020-06-19 |
Family
ID=71244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51722.5U Active CN210790902U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90902U (zh) |
-
2019
- 2019-10-17 CN CN201921751722.5U patent/CN210790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08389A (zh) | 一种弹夹式上料机构 | |
US20150010378A1 (en) | Storage mechanism and feed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210790902U (zh) | 供料装置和供料设备 | |
CN110834527A (zh) | 用于模块化电池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 |
EP4484327A1 (en) | Holder for arrangement | |
CN113579125A (zh) | 一种高效钢筋折弯成型机 | |
CN110341338B (zh) | 一种穿线装订装置及装订方法 | |
CN209078364U (zh) |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下料机器人装置 | |
CN217147284U (zh) | 一种用于立式自动存储柜的输送结构 | |
CN210365853U (zh) | 一种磁铁送料机构 | |
CN212096303U (zh) | 一种板状物放置架调节机的调节装置 | |
CN116969224A (zh) | 存料机构及上料装置 | |
CN214002521U (zh) | 一种应用在ffc排线加工的供料装置 | |
CN212196554U (zh) | 一种玻璃片周转架 | |
CN110558851A (zh) | 一种自动炒菜机的送料机构及自动炒菜机 | |
CN222554589U (zh) | 小型自动装订装置 | |
CN214898366U (zh) | 石墨舟上料装置 | |
CN219401944U (zh) | 一种弯曲件成形模具 | |
CN218231192U (zh) | 一种带状卷料的送料机构 | |
CN222098834U (zh) | 一种台阶杆状工件挂推式上料装置 | |
CN219408669U (zh) | 一种共享线生产用绕线机 | |
CN201931502U (zh) | 木工夹具改良结构 | |
CN213945679U (zh) | 一种数控夹具 | |
CN218840614U (zh) | 托盘存储限位装置和货品自动存储与发放设备 | |
CN215586989U (zh) |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