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768304U -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8304U
CN210768304U CN201921089572.6U CN201921089572U CN210768304U CN 210768304 U CN210768304 U CN 210768304U CN 201921089572 U CN201921089572 U CN 201921089572U CN 210768304 U CN210768304 U CN 210768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indow
sliding
position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95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永日
林魏新
朱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H Inc
Original Assignee
3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H Inc filed Critical 3H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0895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8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8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830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包括撑杆组件、合页组件以及锁体组件;其中所述撑杆组件包括连杆、导向滑槽、滑块、限位块、定位块、感温元件以及动力组件;所述锁体组件包括有安装于窗扇上的窗扇锁座部件和固定安装于窗框上的窗框锁闭部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与窗扇连接的扇连接件以及与窗框连接的框连接件,所述扇连接件与框连接件相互铰接。

Description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数防火窗温控自动锁闭装置为外置式或拉簧结构,当发生火灾时,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感温元件爆裂,防火窗在锁闭装置动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外置式自动锁闭装置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拉簧式锁闭器结构不稳定,拉簧疲劳强度不足,这两种方式市场竞争力都比较薄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紧凑,可实现防火自闭功能的温控平开窗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包括撑杆组件、合页组件以及锁体组件;其中所述撑杆组件包括连杆、导向滑槽、滑块、限位块、定位块、感温元件以及动力组件,所述连杆与滑块枢接,同时该滑块还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于滑块下侧,所述导向滑槽于滑块滑动行程的初始位置处开有插槽,同时所述限位块插接于插槽下侧,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限位块与定位块之间,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滑块沿导向滑槽滑动并使感温元件顶压限位块;所述锁体组件包括有安装于窗扇上的窗扇锁座部件和固定安装于窗框上的窗框锁闭部件,其中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包括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成形锁止卡块和定位卡块;所述的窗框锁闭部件包括有基座、与所述锁止卡块配合的锁闭斜舌、与所述定位卡块配合的定位斜舌、用于带动锁闭斜舌伸出的第一复位弹簧以及带动定位斜舌出的第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锁闭斜舌在窗扇关闭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斜舌在所述调节块的滑动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合页组件包括与窗扇连接的扇连接件以及与窗框连接的框连接件,所述扇连接件与框连接件相互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温度处于正常水平时,其撑杆组件的滑块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具有沿导向滑槽滑动的趋势从而使定位块也会在滑块的带动下向感温元件顶压同时滑块带动感温元件向限位块顶压,利用感温元件对限位块的顶压作用可防止限位块从插槽中脱落并且利用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使滑块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防火门窗不会自动关闭。当闭窗器的环境温度升高至较高温度后,感温元件破裂,此时限位块失去感温元件对其的顶压作用,限位块从插槽中脱落,限位块脱落后滑块可在动力组件的带动下沿导向滑槽滑动,连杆收缩并带动防火门窗自动关闭。
当防火窗关闭时,其锁体组件的锁闭斜舌与锁止卡块接触时受导向斜面引导收缩,使防火窗可顺利关闭,并且当其完全关闭后锁闭斜舌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带动下伸出从而与锁止卡块配合锁闭。当需要收到打开防火窗时,通过执手等操作部件带动调节块滑动使锁闭斜舌与锁止卡块之间相互错开,同时定位斜舌与定位卡块配合使防火窗保持在解锁状态,从而可顺利将防火窗打开。
优选地,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还包括有底座,所述调节块滑动连接于底座上,同时还设有用于带动调节块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定位卡块与窗框锁闭部件上的定位斜舌配合卡挡时,锁闭斜舌与锁止卡块的位置相互错开,此时窗扇可自由开启;当窗扇打开并重新关闭时定位卡块与定位斜舌相互错开同时锁闭斜舌与窗框接触后回弹与锁止卡块配合锁闭从而实现窗扇自动锁闭,防止窗扇受风压掀开提高耐用性。
优选地,所述底座留有水平延伸的导槽,所述导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调节块开有腰形槽,所述腰形槽沿窗扇内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块开有螺栓孔并通过贯穿所述腰形槽的螺栓连接滑动块与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连接有顶杆,同时在所述底座上留有供所述顶杆伸缩并容纳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内腔,该调节块还连接有覆盖所述内腔的压盖。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腰形槽调节滑动块与调节块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调节块的调节方向对应窗扇内外侧方向,因此可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现场校正。
优选地,所述窗框锁闭部件的基座两侧成形有安装部,每一所述安装部均开有与悬窗窗框进行螺栓连接的通孔,此外两侧安装部还分别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螺丝,所述高度调节螺丝顶压悬窗窗框以调节窗框锁闭部件与悬窗窗框之间的安装高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高度调节螺丝调节窗框锁闭部件在悬窗窗框上的安装高度,可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现场校正。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向与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并且该调节螺钉顶压所述感温元件;所述定位块开有用于插接所述感温元件的插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通过拧动调节螺钉调节其与感温元件之间的顶压力,从而使限位块可更稳定地保持其与插槽的连接结构,感温元件可部分插入感温元件的插孔内,使感温元件与定位块稳定连接,防止感温元件在常温状态下与定位块分离脱落。
优选地,所述合页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扇连接件铰接,第一斜撑另一端与框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框连接件铰接,第二斜撑的另一端与扇连接件滑动连接,该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相互交叉铰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通过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对窗扇进行配合支撑。
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带动所述调节块上下滑动的执手组件以及连接执手组件与窗扇锁座部件的连接杆,所述执手组件包括执手、与执手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以及连接传动齿条与连接杆的连接头。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通过旋转执手带动调节块滑动,具体地当执手旋转时逾期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旋转并带动传动齿条移动,最终带动窗扇锁座部件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二、三的撑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二、三的撑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实施例一、二、三的撑杆组件的在通常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二、三的撑杆组件的在高温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二的合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窗框锁闭部件的侧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一、二、三的执手组件的侧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三的锁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三的窗扇锁座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三的窗框锁闭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的合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撑杆组件,11-连杆,12-导向滑槽,121-插槽,13-滑块,14-限位块,141-调节螺钉,15-定位块,151-插孔,16-感温元件,17-动力组件,2-合页组件,21-扇连接件,22-框连接件,23-第一斜撑,24-第二斜撑,3-锁体组件,31-窗扇锁座部件,311-调节块,312-锁止卡块,313-定位卡块,314-底座,315-第三复位弹簧,316-导槽,317-滑动块,318-顶杆,319-压盖,32-窗框锁闭部件,321-基座,322-锁闭斜舌,323-定位斜舌,324-第一复位弹簧,325-第二复位弹簧,326-安装部,4-执手组件,41-执手,42-传动齿轮,43-传动齿条,44-连接头,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温控平开窗为内平开窗,包括窗框、窗扇、撑杆组件1、合页组件2、锁体组件3以及执手组件4。
其中所述撑杆组件1包括连杆11、导向滑槽12、滑块13、限位块14、定位块15、感温元件16以及动力组件17,所述连杆11与滑块13枢接,同时该滑块13还与所述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5固定连接于滑块13下侧,所述导向滑槽12于滑块13滑动行程的初始位置处开有插槽121,同时所述限位块14插接于插槽121下侧,所述感温元件16设置于限位块14与定位块15之间,所述动力组件17用于带动滑块13沿导向滑槽12滑动并使感温元件16顶压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141,所述调节螺钉141的轴向与滑块13的滑动方向平行并且该调节螺钉141顶压所述感温元件16;所述定位块15开有用于插接所述感温元件16的插孔151。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17内置有带动窗扇关闭的扭簧。
所述锁体组件3包括有安装于窗扇上的窗扇锁座部件31和固定安装于窗框上的窗框锁闭部件32,其中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包括有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上成形锁止卡块312和定位卡块313;所述的窗框锁闭部件32包括有基座321、与所述锁止卡块312配合的锁闭斜舌322、与所述定位卡块313配合的定位斜舌323、用于带动锁闭斜舌322伸出的第一复位弹簧324以及带动定位斜舌323出的第二复位弹簧325,其中所述锁闭斜舌322在窗扇关闭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斜舌323在所述调节块311的滑动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
所述合页组件2包括与窗扇连接的扇连接件21以及与窗框连接的框连接件22,所述扇连接件21与框连接件22相互铰接。
所述执手组件4以及连接执手组件4与窗扇锁座部件31的连接杆5,所述执手组件4包括执手41、与执手41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与传动齿轮42啮合的传动齿条43以及连接传动齿条4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头44。可通过旋转执手41带动调节块311滑动,具体地当执手41旋转时逾期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旋转并带动传动齿条43移动,最终带动窗扇锁座部件31活动。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温度处于正常水平时,其撑杆组件1的滑块13在动力组件17的作用下具有沿导向滑槽12滑动的趋势从而使定位块15也会在滑块13的带动下向感温元件16顶压同时滑块13带动感温元件16向限位块14顶压,利用感温元件16对限位块14的顶压作用可防止限位块14从插槽121中脱落并且利用限位块14的限位作用使滑块13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防火门窗不会自动关闭。当闭窗器的环境温度升高至较高温度后,感温元件16破裂,此时限位块14失去感温元件16对其的顶压作用,限位块14从插槽121中脱落,限位块14脱落后滑块13可在动力组件17的带动下沿导向滑槽12滑动,连杆11收缩并带动防火门窗自动关闭。
当防火窗关闭时,其锁体组件3的锁闭斜舌322与锁止卡块312接触时受导向斜面引导收缩,使防火窗可顺利关闭,并且当其完全关闭后锁闭斜舌322在第一复位弹簧324的带动下伸出从而与锁止卡块312配合锁闭。当需要收到打开防火窗时,通过执手41等操作部件带动调节块311滑动使锁闭斜舌322与锁止卡块312之间相互错开,同时定位斜舌323与定位卡块313配合使防火窗保持在解锁状态,从而可顺利将防火窗打开。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温控平开窗为内平开窗,包括窗框、窗扇、撑杆组件1、合页组件2、锁体组件3以及执手组件4。
又参见图2至图5所示,所述撑杆组件1包括连杆11、导向滑槽12、滑块13、限位块14、定位块15、感温元件16以及动力组件17,所述连杆11与滑块13枢接,同时该滑块13还与所述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5固定连接于滑块13下侧,所述导向滑槽12于滑块13滑动行程的初始位置处开有插槽121,同时所述限位块14插接于插槽121下侧,所述感温元件16设置于限位块14与定位块15之间,所述动力组件17用于带动滑块13沿导向滑槽12滑动并使感温元件16顶压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141,所述调节螺钉141的轴向与滑块13的滑动方向平行并且该调节螺钉141顶压所述感温元件16;所述定位块15开有用于插接所述感温元件16的插孔151。
参见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锁体组件3包括有安装于窗扇上的窗扇锁座部件31和固定安装于窗框上的窗框锁闭部件32,其中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包括有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上成形锁止卡块312和定位卡块313;所述的窗框锁闭部件32包括有基座321、与所述锁止卡块312配合的锁闭斜舌322、与所述定位卡块313配合的定位斜舌323、用于带动锁闭斜舌322伸出的第一复位弹簧324以及带动定位斜舌323出的第二复位弹簧325,其中所述锁闭斜舌322在窗扇关闭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斜舌323在所述调节块311的滑动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还包括有底座314,所述调节块311滑动连接于底座314上,同时还设有用于带动调节块311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315。所述底座314留有水平延伸的导槽316,所述导槽316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7,所述调节块311开有腰形槽,所述腰形槽沿窗扇内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块317开有螺栓孔并通过贯穿所述腰形槽的螺栓连接滑动块317与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连接有顶杆318,同时在所述底座314上留有供所述顶杆318伸缩并容纳所述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内腔,该调节块311还连接有覆盖所述内腔的压盖319。
又参见图6所示,所述合页组件2包括与窗扇连接的扇连接件21以及与窗框连接的框连接件22,所述扇连接件21与框连接件22相互铰接。
又参见图9所示,所述执手组件4以及连接执手组件4与窗扇锁座部件31的连接杆5,所述执手组件4包括执手41、与执手41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与传动齿轮42啮合的传动齿条43以及连接传动齿条4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头44。可通过旋转执手41带动调节块311滑动,具体地当执手41旋转时逾期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旋转并带动传动齿条43移动,最终带动窗扇锁座部件31活动。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温度处于正常水平时,其撑杆组件1的滑块13在动力组件17的作用下具有沿导向滑槽12滑动的趋势从而使定位块15也会在滑块13的带动下向感温元件16顶压同时滑块13带动感温元件16向限位块14顶压,利用感温元件16对限位块14的顶压作用可防止限位块14从插槽121中脱落并且利用限位块14的限位作用使滑块13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防火门窗不会自动关闭。当闭窗器的环境温度升高至较高温度后,感温元件16破裂,此时限位块14失去感温元件16对其的顶压作用,限位块14从插槽121中脱落,限位块14脱落后滑块13可在动力组件17的带动下沿导向滑槽12滑动,连杆11收缩并带动防火门窗自动关闭。
当窗扇关闭且并处于锁闭状态下时,锁闭斜舌322与锁止卡块312相互配合卡挡,此时窗扇无法自由打开,可防止高层强风将窗扇掀开,同时定位斜舌323的导向斜面与定位卡块313同侧。
当需要打开窗扇时,通过操作执手41带动连接杆5沿轴向移动,此时窗扇锁座部件31的底座314随之同向移动,由于定位斜舌323的导向斜面与定位卡块313同侧因此当定位卡块313与定位斜舌323接触时定位斜舌323受引导收缩并在第二复位弹簧325的带动下回弹。当松开执手41后调节块311在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带动下复位平移最终定位斜舌323对定位卡块313形成卡挡定位并且锁闭斜舌322与锁止卡块312相互错位,此时窗扇可自由打开。
当窗扇打开后窗扇锁座部件31和窗框锁闭部件32分离,同时定位斜舌323与定位卡块313分离,调节块311在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带动下进一步复位平移至其行程极限位置。当窗扇重新关闭时定位卡块313与定位斜舌323相互错开同时锁闭斜舌322与窗框接触后回弹与锁止卡块312配合锁闭从而实现窗扇自动锁闭,防止悬窗受风压掀开提高耐用性。
实施例三
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温控平开窗为外平开窗,包括窗框、窗扇、撑杆组件1、合页组件2、锁体组件3以及执手组件4。
又参见图2至图5所示,所述撑杆组件1包括连杆11、导向滑槽12、滑块13、限位块14、定位块15、感温元件16以及动力组件17,所述连杆11与滑块13枢接,同时该滑块13还与所述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5固定连接于滑块13下侧,所述导向滑槽12于滑块13滑动行程的初始位置处开有插槽121,同时所述限位块14插接于插槽121下侧,所述感温元件16设置于限位块14与定位块15之间,所述动力组件17用于带动滑块13沿导向滑槽12滑动并使感温元件16顶压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141,所述调节螺钉141的轴向与滑块13的滑动方向平行并且该调节螺钉141顶压所述感温元件16;所述定位块15开有用于插接所述感温元件16的插孔151。
又参见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锁体组件3包括有安装于窗扇上的窗扇锁座部件31和固定安装于窗框上的窗框锁闭部件32,其中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包括有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上成形锁止卡块312和定位卡块313;所述的窗框锁闭部件32包括有基座321、与所述锁止卡块312配合的锁闭斜舌322、与所述定位卡块313配合的定位斜舌323、用于带动锁闭斜舌322伸出的第一复位弹簧324以及带动定位斜舌323出的第二复位弹簧325,其中所述锁闭斜舌322在窗扇关闭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斜舌323在所述调节块311的滑动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还包括有底座314,所述调节块311滑动连接于底座314上,同时还设有用于带动调节块311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315。所述底座314留有水平延伸的导槽316,所述导槽316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7,所述调节块311开有腰形槽,所述腰形槽沿窗扇内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块317开有螺栓孔并通过贯穿所述腰形槽的螺栓连接滑动块317与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连接有顶杆318,同时在所述底座314上留有供所述顶杆318伸缩并容纳所述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内腔,该调节块311还连接有覆盖所述内腔的压盖319。
参见图15所示,所述合页组件2包括与窗扇连接的扇连接件21以及与窗框连接的框连接件22,所述扇连接件21与框连接件22相互铰接。所述合页组件2还包括有第一斜撑23和第二斜撑24,所述第一斜撑23的一端与扇连接件21铰接,第一斜撑23另一端与框连接件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斜撑24的一端与框连接件22铰接,第二斜撑24的另一端与扇连接件21滑动连接,该第一斜撑23和第二斜撑24相互交叉铰接。
又参见图9所示,所述执手组件4以及连接执手组件4与窗扇锁座部件31的连接杆5,所述执手组件4包括执手41、与执手41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与传动齿轮42啮合的传动齿条43以及连接传动齿条4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头44。可通过旋转执手41带动调节块311滑动,具体地当执手41旋转时逾期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旋转并带动传动齿条43移动,最终带动窗扇锁座部件31活动。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温度处于正常水平时,其撑杆组件1的滑块13在动力组件17的作用下具有沿导向滑槽12滑动的趋势从而使定位块15也会在滑块13的带动下向感温元件16顶压同时滑块13带动感温元件16向限位块14顶压,利用感温元件16对限位块14的顶压作用可防止限位块14从插槽121中脱落并且利用限位块14的限位作用使滑块13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防火门窗不会自动关闭。当闭窗器的环境温度升高至较高温度后,感温元件16破裂,此时限位块14失去感温元件16对其的顶压作用,限位块14从插槽121中脱落,限位块14脱落后滑块13可在动力组件17的带动下沿导向滑槽12滑动,连杆11收缩并带动防火门窗自动关闭。
当窗扇关闭且并处于锁闭状态下时,锁闭斜舌322与锁止卡块312相互配合卡挡,此时窗扇无法自由打开,可防止高层强风将窗扇掀开,同时定位斜舌323的导向斜面与定位卡块313同侧。
当需要打开窗扇时,通过操作执手41带动连接杆5沿轴向移动,此时窗扇锁座部件31的底座314随之同向移动,由于定位斜舌323的导向斜面与定位卡块313同侧因此当定位卡块313与定位斜舌323接触时定位斜舌323受引导收缩并在第二复位弹簧325的带动下回弹。当松开执手41后调节块311在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带动下复位平移最终定位斜舌323对定位卡块313形成卡挡定位并且锁闭斜舌322与锁止卡块312相互错位,此时窗扇可自由打开。
当窗扇打开后窗扇锁座部件31和窗框锁闭部件32分离,同时定位斜舌323与定位卡块313分离,调节块311在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带动下进一步复位平移至其行程极限位置。当窗扇重新关闭时定位卡块313与定位斜舌323相互错开同时锁闭斜舌322与窗框接触后回弹与锁止卡块312配合锁闭从而实现窗扇自动锁闭,防止悬窗受风压掀开提高耐用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撑杆组件(1)、合页组件(2)以及锁体组件(3);其中所述撑杆组件(1)包括连杆(11)、导向滑槽(12)、滑块(13)、限位块(14)、定位块(15)、感温元件(16)以及动力组件(17),所述连杆(11)与滑块(13)枢接,同时该滑块(13)还与所述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5)固定连接于滑块(13)下侧,所述导向滑槽(12)于滑块(13)滑动行程的初始位置处开有插槽(121),同时所述限位块(14)插接于插槽(121)下侧,所述感温元件(16)设置于限位块(14)与定位块(15)之间,所述动力组件(17)用于带动滑块(13)沿导向滑槽(12)滑动并使感温元件(16)顶压限位块(14);
所述锁体组件(3)包括有安装于窗扇上的窗扇锁座部件(31)和固定安装于窗框上的窗框锁闭部件(32),其中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包括有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上成形锁止卡块(312)和定位卡块(313);所述的窗框锁闭部件(32)包括有基座(321)、与所述锁止卡块(312)配合的锁闭斜舌(322)、与所述定位卡块(313)配合的定位斜舌(323)、用于带动锁闭斜舌(322)伸出的第一复位弹簧(324)以及带动定位斜舌(323)出的第二复位弹簧(325),其中所述锁闭斜舌(322)在窗扇关闭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斜舌(323)在所述调节块(311)的滑动方向上形成导向斜面;
所述合页组件(2)包括与窗扇连接的扇连接件(21)以及与窗框连接的框连接件(22),所述扇连接件(21)与框连接件(22)相互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扇锁座部件(31)还包括有底座(314),所述调节块(311)滑动连接于底座(314)上,同时还设有用于带动调节块(311)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4)留有水平延伸的导槽(316),所述导槽(316)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7),所述调节块(311)开有腰形槽,所述腰形槽沿窗扇内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滑动块(317)开有螺栓孔并通过贯穿所述腰形槽的螺栓连接滑动块(317)与调节块(311);所述调节块(311)连接有顶杆(318),同时在所述底座(314)上留有供所述顶杆(318)伸缩并容纳所述第三复位弹簧(315)的内腔,该调节块(311)还连接有覆盖所述内腔的压盖(3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锁闭部件(32)的基座(321)两侧成形有安装部(326),每一所述安装部(326)均开有与悬窗窗框进行螺栓连接的通孔,此外两侧安装部(326)还分别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螺丝,所述高度调节螺丝顶压悬窗窗框以调节窗框锁闭部件(32)与悬窗窗框之间的安装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4)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141),所述调节螺钉(141)的轴向与滑块(13)的滑动方向平行并且该调节螺钉(141)顶压所述感温元件(16);所述定位块(15)开有用于插接所述感温元件(16)的插孔(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组件(2)还包括有第一斜撑(23)和第二斜撑(24),所述第一斜撑(23)的一端与扇连接件(21)铰接,第一斜撑(23)另一端与框连接件(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斜撑(24)的一端与框连接件(22)铰接,第二斜撑(24)的另一端与扇连接件(21)滑动连接,该第一斜撑(23)和第二斜撑(24)相互交叉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带动所述调节块(311)上下滑动的执手组件(4)以及连接执手组件(4)与窗扇锁座部件(31)的连接杆(5),所述执手组件(4)包括执手(41)、与执手(41)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2)、与传动齿轮(42)啮合的传动齿条(43)以及连接传动齿条(4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头(44)。
CN201921089572.6U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768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9572.6U CN210768304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9572.6U CN210768304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8304U true CN21076830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9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9572.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768304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8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143A (zh) * 2019-07-12 2019-09-17 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143A (zh) * 2019-07-12 2019-09-17 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CN110242143B (zh) * 2019-07-12 2024-02-06 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2143A (zh)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CN107724838B (zh) 一种滑槽式自动闭窗器
CN210768304U (zh) 一种温控平开窗系统
CN209653812U (zh) 一种带有卡锁结构的平开窗
CN108468487B (zh) 一种自动锁止的伸缩式门窗闭合器及门窗
CN108825016B (zh) 一种防火窗多角度限位机构
CN201228499Y (zh) 一种平开与推拉相结合的门窗
CN108678579B (zh) 一种一键闭合的伸缩式门窗闭合器及门窗
CN208763553U (zh) 一种自动锁止的伸缩式门窗闭合器及门窗
CN217269579U (zh) 一种温控防火闭窗器
CN110206431A (zh) 一种用于防火门窗温控式自闭器
CN222615113U (zh) 一种带温度限位摩擦力的闭窗器
CN208763554U (zh) 一种一键闭合的伸缩式门窗闭合器及门窗
CN218934186U (zh) 一种防坠落安全门窗
CN1034972A (zh) 装在门窗拉手上的自动关闭插销
CN114607220A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内平开下悬窗五金系统的斜拉杆铰链
CN219953041U (zh) 一种防火窗闭窗器
CN2462062Y (zh) 折叠式遮阳防盗窗
CN221481691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门窗用滑撑装置
CN111550143A (zh) 隐藏式天地铰链
CN221942192U (zh) 一种简易通风部件
CN219412266U (zh) 一种抗风型铰链
CN206190087U (zh) 滑动装置
CN222362868U (zh) 一种外开上悬下铰链
CN219316721U (zh) 可拆卸的滑轨限位器及具有滑轨限位器的门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