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6610U -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66610U CN210766610U CN201921508415.4U CN201921508415U CN210766610U CN 210766610 U CN210766610 U CN 210766610U CN 201921508415 U CN201921508415 U CN 201921508415U CN 210766610 U CN210766610 U CN 2107666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structure
- floating
- breakwater
- novel grid
- gr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包括浮力体和透水的箱型结构,所述浮力体固定在所述箱型结构的顶部,所述浮力体包括至少两道横向并排的浮体,所述箱型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左右两侧的封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前后两侧的若干行斜格栅、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部的若干道纵向分布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部的若干道横向分布的减荡板,所述浮体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所述减荡板上设置有若干行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波浪进行阻挡和消波,结构设计稳定,建造容易,成本低,便于批量化生产和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背景技术
随着对海洋的开发,人们在海上近岸和离岸的活动越来越多。为了抵御波浪的影响,降低人类活动的安全风险和提高作业舒适度,不可避免的要建立防浪堤。传统的防波堤大多数是重力式防波堤,该类型防波堤为固定式构筑物,不仅建设周期长、成本极高,并且对海底和海岸的地形地貌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有些地方利用浮式防波堤作为防浪设施,浮式防波堤虽然没有重力式防波堤的稳定性,但成本低、建造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现有的浮式防波堤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和种类,多为浮箱式结构,依靠浮箱阻挡和扰动波浪的传递,但该类型浮式防波堤的消波效果不稳定,波浪对浮体本身的冲击力较大,因此对浮式防波堤的结构和系泊系统提出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体和透水的箱型结构,所述浮力体固定在所述箱型结构的顶部,所述浮力体包括至少两道横向并排的浮体,所述箱型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左右两侧的封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前后两侧的若干行斜格栅、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部的若干道纵向分布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部的若干道横向分布的减荡板,所述浮体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所述减荡板上设置有若干行第一通孔。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体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箱型结构的顶部。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体的两端设置有挡板。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浮体相配合固定孔,所述浮体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上。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平齐。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荡板的顶部与所述浮体的底部平齐。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圆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密闭的浮筒。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若干道隔板,所述浮体通过所述隔板分成若干个密闭的舱室。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顶部设置有供人行走的栅格通道。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若干个锚,所述锚通过锚索与所述箱型结构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为抓力锚或者重力锚。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若干个人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力体的设计能够对波浪进行有效的阻挡,当水面波浪冲击第一道浮体时,对波浪形成有效阻挡,而部分越过第一道浮体的流体继续面对第二道浮体的阻挡,水面波浪质点运动至少受到2道阻挡,大大增加防浪效果。水面以下的水质点运动受到格栅、内部减荡板的阻滞而衰减,减荡板的数量越多,消波的效果越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锚链系泊在一定水域内,在波浪的冲击下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漂移,这样可以减少浮式防浪堤和系泊系统的受力。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建造容易,成本较低,便于批量化生产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中,1、浮力体;2、箱型结构;3、挡板;4、栅格通道;5、锚;6、锚索;11、浮体;21、底板;22、封板;23、格栅;24、支撑板;25、减荡板;241、固定孔;242、第二通孔;25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包括浮力体1和透水的箱型结构2,浮力体1固定在箱型结构2的顶部,承受整个下部箱型结构2的重量。浮力体1包括至少两道横向并排的浮体11,为整个浮动防波堤提供浮力支持。箱型结构2包括底板21、设置在箱型结构2左右两侧的封板22、设置在箱型结构2前后两侧的若干行斜格栅23、设置在箱型结构2内部的若干道纵向分布的支撑板24以及设置在箱型结构2内部的若干道横向分布的减荡板25,浮体11与支撑板24的顶部固定,格栅23呈百叶式布置。减荡板25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一道或者多道,数量越多,消波效果越好。减荡板25上设置有若干行第一通孔251,相邻的两行第一通孔251交错布置,以降低水流的冲击力。浮力体1的两端设置有挡板3,该挡板3可以是钢或者橡胶材料,防止与相邻的浮动防波堤或者船体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浮体11顶部设置有供人行走的栅格通道4,便于检修人员后期对浮式防浪堤进行维护保养。
单个浮动防波堤通过锚5固定在指定水域,锚5可以是重块,也可以是抓力锚。锚5和浮动防波堤之间通过锚索6连接。浮动防波堤投放在指定水域时,设置有格栅23的一侧朝向波浪前进的方向。当水面波浪冲击第一道浮体11时,对波浪形成有效阻挡,部分越过第一道浮体11的流体继续面对第二道浮体11的阻挡,水面波浪质点运动至少受到2道阻挡,大大增加防浪效果。而水面以下的水质点运动受到格栅23、内部减荡板25的阻滞而衰减。
请参考图3,浮动防波堤的设计水线在浮体11的中心线往下移1/10倍浮体11的直径左右的距离,有利于减少水面波浪越过浮体11,且提供足够的剩余浮力。
优选的,浮力体1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箱型结构2的顶部。
优选的,支撑板24的顶部设置有与浮体11相配合固定孔,浮体11固定在固定孔上,浮体11的顶部与支撑板24的顶部平齐。
优选的,支撑板24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减轻整个浮式防波堤的自重。
优选的,减荡板25的顶部与浮体11的底部平齐。
优选的,浮体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圆形。
优选的,浮体11为密闭的浮筒。
优选的,浮体11内设置有若干道隔板,浮体11通过隔板分成若干个密闭的舱室,保证单个或几个舱室进水不会导致整个浮式防浪堤沉没。
优选的,底板21设置有若干个人孔,供人进入进行内部清理。
优选的,浮式防浪堤长度限制在15m以内,便于公路运输和吊装,相邻2个浮式防浪堤可通过法兰和螺栓刚性连接,便于拆卸。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体和透水的箱型结构,所述浮力体固定在所述箱型结构的顶部,所述浮力体包括至少两道横向并排的浮体,所述箱型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左右两侧的封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前后两侧的若干行斜格栅、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部的若干道纵向分布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部的若干道横向分布的减荡板,所述浮体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所述减荡板上设置有若干行第一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体的两端设置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浮体相配合固定孔,所述浮体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荡板的顶部与所述浮体的底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密闭的浮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若干道隔板,所述浮体通过所述隔板分成若干个密闭的舱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顶部设置有供人行走的栅格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若干个锚,所述锚通过锚索与所述箱型结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若干个人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08415.4U CN210766610U (zh) | 2019-09-11 | 2019-09-11 |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08415.4U CN210766610U (zh) | 2019-09-11 | 2019-09-11 |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66610U true CN210766610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3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08415.4U Active CN210766610U (zh) | 2019-09-11 | 2019-09-11 |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6661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7318A (zh) * | 2020-09-24 | 2020-12-2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动力定位浮式消波堤结构 |
CN112160284A (zh) * | 2020-09-24 | 2021-01-0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笼体式系泊消波堤 |
CN113152363A (zh) * | 2021-03-03 | 2021-07-23 | 赵汝江 |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
CN114481947A (zh) * | 2022-02-14 | 2022-05-13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构筑隔流堤的透水型箱体及隔流堤结构 |
US20230068166A1 (en) * | 2021-09-02 | 2023-03-02 | Ludong University | Multifunctional floating breakwater |
-
2019
- 2019-09-11 CN CN201921508415.4U patent/CN2107666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7318A (zh) * | 2020-09-24 | 2020-12-2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动力定位浮式消波堤结构 |
CN112160284A (zh) * | 2020-09-24 | 2021-01-0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笼体式系泊消波堤 |
CN112160284B (zh) * | 2020-09-24 | 2021-10-1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笼体式系泊消波堤 |
CN113152363A (zh) * | 2021-03-03 | 2021-07-23 | 赵汝江 |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
US20230068166A1 (en) * | 2021-09-02 | 2023-03-02 | Ludong University | Multifunctional floating breakwater |
US11697912B2 (en) * | 2021-09-02 | 2023-07-11 | Ludong University | Multifunctional floating breakwater |
CN114481947A (zh) * | 2022-02-14 | 2022-05-13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构筑隔流堤的透水型箱体及隔流堤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66610U (zh) |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 |
CN111301622A (zh) | 一种可迁移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及其作业方法 | |
CN202295235U (zh) | 一种浮式多功能的海上牧场建筑结构 | |
CN105129037B (zh) | 一种立柱稳定式海上核电平台 | |
CN105544457B (zh) |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 |
CN105059489B (zh) | 一种恒稳式海上核电平台 | |
CN101219706A (zh) | 一种生态景观浮动岛 | |
CN108248783A (zh) | 一种新型海上风电潜式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367660A (zh) | 构建浮式防波堤和浮式平台的消波组件及其系统 | |
CN108755574A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型柔性浮式防波堤 | |
CN111674519A (zh) | 一种浅吃水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平台 | |
JP2001507654A (ja) | 船体構造 | |
KR101497812B1 (ko) | 부유식 발전설비의 해안 정박장치 | |
CN108407986A (zh) | 一种可浮运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86272B (zh) | 一种漂浮式防波堤 | |
CN108316335B (zh) | 一种张紧式系泊潜式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737714B (zh) | 一种生态浮式防波堤的施工方法 | |
EP4079620B1 (en) | Offshore floating island | |
KR20130027837A (ko) | 조립식구조의 다목적 부유식(浮游式) 소파제(消波提) | |
CN112078739B (zh) | 一种半潜平台 | |
CN202099780U (zh) | 浮动消波系统 | |
CN205975481U (zh) | 一种船舶在浅水区域靠泊系统 | |
CN202323867U (zh) | 构建浮式防波堤和浮式平台的消波组件及其系统 | |
CN202202303U (zh) | 一种浮动多功能防海啸墙结构 | |
CN111893946A (zh) | 一种移动式防浪码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