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0224U - 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50224U CN210750224U CN201921104333.3U CN201921104333U CN210750224U CN 210750224 U CN210750224 U CN 210750224U CN 201921104333 U CN201921104333 U CN 201921104333U CN 210750224 U CN210750224 U CN 2107502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infrared ray
- output end
- electric energy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主开关、切换开关、热能输出电路、电能转磁能电路、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设置在壳体上的热能输出端、磁能输出端、红外射线输出端、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切换开关通过主开关与电源相连,切换开关还分别与热能输出电路、电能转磁能电路和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相连;热能输出端与热能输出电路相连;磁能输出端与电能转磁能电路相连;红外射线输出端与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相连;第一按键与主开关相连;第二按键与切换开关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对选择热能、磁能和红外射线输出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无需刺入患者机体,且无需消耗艾叶、设备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针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营卫气血,激发机体的潜能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目前,一些患者对针刺入机体具有恐惧感。此外,进行灸法治疗时需要消耗艾条,且难以对距离皮肤的进行精准掌控。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且无需刺入患者机体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可以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且无需刺入患者机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主开关、切换开关、热能输出电路、电能转磁能电路、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热能输出端、磁能输出端、红外射线输出端、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其中,所述切换开关通过所述主开关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切换开关还分别与所述热能输出电路、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和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相连;所述热能输出端与所述热能输出电路相连;所述磁能输出端与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相连;所述红外射线输出端与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主开关相连,以控制所述主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按键与所述切换开关相连,以通过所述切换开关选择连通所述热能输出电路、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和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相连,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电源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热能输出电路包括发热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包括电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可以对选择热能、磁能和红外射线输出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无需刺入患者机体,且无需消耗艾叶、设备操作简单,本发明的可以有病治病,没病保健,利用能量炙对穴位作用而使机体阴阳调节,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源2、主开关3、切换开关4、热能输出电路5、电能转磁能电路6、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设置在壳体1上的热能输出端8、磁能输出端9、红外射线输出端10、第一按键11和第二按键12。其中,热能输出端8、磁能输出端9和红外射线输出端10设置在一共公共的灸口中,灸口的直径优选为1厘米。
其中,切换开关4通过主开关3与电源2相连,第一按键11与主开关3相连,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按键11使主开关导通,或者通过第一按键11使主开关3断开。
热能输出端8与热能输出电路5相连。磁能输出端9与电能转磁能电路6相连。红外射线输出端10与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相连。
切换开关4与热能输出电路5、电能转磁能电路6和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相连。第二按键12与切换开关4相连,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按键12选择连通热能输出电路5、电能转磁能电路6和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的其中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用户想要通过热能刺激患者的穴位,以治疗患者。首先手持本装置并使热能输出端8靠近要刺激的穴位,然后通过第二按键12连通热能输出电路5,并通过第一按键11闭合主开关3,由电源2通过主开关3、切换开关4为热能输出电路5供电,由热能输出端8输出热能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治疗患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用户想要通过磁能刺激患者的穴位,以治疗患者。首先手持本装置并使磁能输出端9靠近要刺激的穴位,然后通过第二按键12连通电能转磁能电路6,并通过第一按键11闭合主开关3,由电源2通过主开关3、切换开关4为电能转磁能电路6供电,由红外射线输出端10输出热能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治疗患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示例中,用户想要通过红外摄像刺激患者的穴位,以治疗患者。首先手持本装置并使红外射线输出端10靠近要刺激的穴位,然后通过第二按键12连通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并通过第一按键11闭合主开关3,由电源2通过主开关3、切换开关4为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供电,由红外射线输出端10输出热能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治疗患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源2为蓄电池,壳体1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图中未示出),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相连,以通过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电源为蓄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能输出电路5包括发热电阻,通过导通发热电阻提供热能,然后将热能通过热能输出端8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转磁能电路6包括电磁铁,通过导通电磁铁提供磁能,然后将热能通过磁能输出端9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7包括红外发射管,通过导通红外发射管,使红外射线输出端10发射红外射线。
本实用新型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可以对选择热能、磁能和红外射线输出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无需刺入患者机体,且无需消耗艾叶、设备操作简单。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主开关、切换开关、热能输出电路、电能转磁能电路、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热能输出端、磁能输出端、红外射线输出端、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
其中,所述切换开关通过所述主开关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切换开关还分别与所述热能输出电路、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和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相连;
所述热能输出端与所述热能输出电路相连;
所述磁能输出端与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相连;
所述红外射线输出端与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相连;
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主开关相连,以控制所述主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所述第二按键与所述切换开关相连,以通过所述切换开关选择连通所述热能输出电路、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和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的其中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相连,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电源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输出电路包括发热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磁能电路包括电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红外射线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04333.3U CN210750224U (zh) | 2019-07-15 | 2019-07-15 | 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04333.3U CN210750224U (zh) | 2019-07-15 | 2019-07-15 | 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50224U true CN210750224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5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04333.3U Active CN210750224U (zh) | 2019-07-15 | 2019-07-15 | 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50224U (zh) |
-
2019
- 2019-07-15 CN CN201921104333.3U patent/CN2107502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14447A (zh) | 一种无烟石墨烯加热膜艾灸装置 | |
CN208770683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颈椎电疗仪 | |
CN101390809A (zh) | 单穴位电针方法及装置 | |
WO2018049928A1 (zh) | 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针、经皮神经电刺激装置 | |
CN105079961B (zh) | 眼部按摩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7286452U (zh) | 基于激光疗法的电灸治疗仪 | |
CN108578198A (zh) | 近红外治疗拔罐 | |
CN202184916U (zh) | 一种电加热激光针灸装置 | |
CN210750224U (zh) | 一种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 |
CN201441621U (zh) | 多功能针灸仪 | |
CN212235292U (zh) | 一种新型艾灸按摩仪 | |
CN207323709U (zh) | 一种熏针ems针灸按摩器 | |
CN215740449U (zh) | 艾灸装置 | |
CN2068838U (zh) | 电药灸治疗仪 | |
CN108272628A (zh) | 一种小动物穴位刺激电极及穴位刺激装置 | |
CN209033528U (zh) | 一种中医药治疗仪 | |
CN104800073B (zh) | 灸疗头及便携式灸疗器 | |
CN208741674U (zh) | 一种红外药液喷雾装置 | |
CN202961126U (zh) | 一种便携式前列腺治疗仪 | |
CN202173580U (zh) | 一种柔性艾灸理疗垫 | |
CN201987869U (zh) |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 |
CN219662296U (zh) | 一种热电微导的针灸针 | |
CN116899116B (zh) | 一种能适应不同人鼻、颈生理曲度的多穴位强磁激光脉冲电鼻炎治疗仪 | |
CN204767045U (zh) | 适用于假性近视的眼部按摩装置 | |
CN215875527U (zh) | 一种便携式智能掌灸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