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0957U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20957U CN210720957U CN201922123563.0U CN201922123563U CN210720957U CN 210720957 U CN210720957 U CN 210720957U CN 201922123563 U CN201922123563 U CN 201922123563U CN 210720957 U CN210720957 U CN 2107209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direct type
- type backlight
- backlight module
- led 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包括底面以及四个从所述底面向上倾斜翘起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包括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连接部,相邻两个倾斜面的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尖角;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底面包括中心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四周的边缘部;所述底面上设有多个LED灯珠;其中,所述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边缘部上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主体部上的分布密度,从而可使得反射片四周的光线更加充足,从而可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四个角落亮度更加明亮,极大地提高了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模组背光的灯珠排布方式以矩形阵列为主。以上排布方式导致模组背光四个角落亮度偏暗,使得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效果较差,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角落的亮度,以提高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包括底面以及四个从所述底面向上倾斜翘起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包括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连接部,相邻两个倾斜面的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尖角;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底面包括中心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四周的边缘部;所述底面上设有多个LED灯珠;其中,所述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边缘部上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主体部上的分布密度。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尖角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LED灯珠。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的倾斜角度为167°。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的倾斜角度由167°渐变到164°,其中,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与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相连的侧边的倾斜角度为167°。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面的主体部上所述LED灯珠均匀分布。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反射片的四个尖角处的连接部的倾斜角度更小,可使得尖角位置的光强分布更加集中;另外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边缘部上的分布密度大,可使得反射片四周的光线更加充足,从而可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四个角落亮度更加明亮,极大地提高了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反射片的尖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反射片10,底面11、倾斜面12、主体部121、连接部122、中心部111、边缘部112、尖角13、LED灯珠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10。所述反射片10包括底面11以及四个从所述底面11向上倾斜翘起的倾斜面12。
所述倾斜面12包括主体部121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121两侧的连接部122,相邻两个倾斜面12的连接部122相互连接形成尖角13。所述倾斜面12的主体部121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倾斜面12的连接部122的倾斜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倾斜面12的主体部121的倾斜角度是指倾斜面12的主体部121与底面11所成的角度。倾斜面12的连接部122的倾斜角度是指倾斜面12的连接部122与底面11所成的角度。
所述底面11包括中心部111(即图1中虚线框所围出的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111四周的边缘部112(即图1中,底面11上虚线框以外的区域)。所述底面11上设有多个LED灯珠20。其中,所述LED灯珠20在所述底面11的边缘部112上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LED灯珠20在所述底面11的主体部121上的分布密度。分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LED灯珠20数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反射片10的四个尖角13处的连接部122的倾斜角度更小,可使得尖角13位置的光强分布更加集中;另外LED灯珠20在所述底面11的边缘部112上的分布密度大,可使得反射片10四周的光线更加充足,从而可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四个角落亮度更加明亮,极大地提高了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继续参见图1-图2,在某些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尖角13内设有一个所述LED灯珠20a。在尖角13内设置LED灯珠20a可有效提高尖角13内的光照亮度。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尖角13内设有多个(例如,2-3个)所述LED灯珠20a,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12的主体部121的倾斜角度为167°。所述倾斜面12的连接部122的倾斜角度由167°渐变到164°,其中,所述倾斜面12的连接部122与所述倾斜面12的主体部121相连的侧边的倾斜角度为167°。也即,从连接部122与主体部121的边界到连接部122与其相邻的另一连接部122的边界,连接部122的倾斜角度由167°渐变到164°。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11的主体部121上所述LED灯珠20均匀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除了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实现直下式背光模组基本功能的其它结构,以上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其它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装置除了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实现显示装置基本功能的其它结构,以上显示装置的其它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包括底面以及四个从所述底面向上倾斜翘起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包括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尖角;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底面包括中心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部四周的边缘部;所述底面上设有多个LED灯珠;其中,所述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边缘部上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LED灯珠在所述底面的主体部上的分布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角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LED灯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的倾斜角度为1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的倾斜角度由167°渐变到164°,其中,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与所述倾斜面的主体部相连的侧边的倾斜角度为16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的主体部上所述LED灯珠均匀分布。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3563.0U CN210720957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3563.0U CN210720957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20957U true CN210720957U (zh) | 2020-06-09 |
Family
ID=7093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23563.0U Active CN210720957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2095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53029A (zh) * | 2021-12-21 | 2022-03-29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5132068A (zh) * | 2021-03-24 | 2022-09-30 |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2213559A1 (zh) * | 2021-04-09 | 2022-10-13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12-02 CN CN201922123563.0U patent/CN2107209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32068A (zh) * | 2021-03-24 | 2022-09-30 |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2213559A1 (zh) * | 2021-04-09 | 2022-10-13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US12044927B2 (en) | 2021-04-09 | 2024-07-23 |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CN114253029A (zh) * | 2021-12-21 | 2022-03-29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4253029B (zh) * | 2021-12-21 | 2023-12-12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72481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5292476B2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0465723C (zh) | 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透镜和采用其的发光二极管 | |
CN210720957U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9772438B2 (en) | Backligh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172692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9864231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WO2006126802A1 (en) |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KR20080062086A (ko) | 광원 큐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면 광원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 |
KR102461530B1 (ko) |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5892149A (zh) | 发光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WO2020147213A1 (zh) | 支撑结构、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 | |
CN108563068A (zh) |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105258027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11062023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9870849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11402690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9514257U (zh) | 防漏光的背光模组 | |
JPH10214035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CN211478815U (zh) | 一种背光组件、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 |
CN211577620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04422794U (zh) | 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990516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160209571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0447629C (zh) | 用于直下式背照模块的灯管反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