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712567U -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2567U
CN210712567U CN201920990462.0U CN201920990462U CN210712567U CN 210712567 U CN210712567 U CN 210712567U CN 201920990462 U CN201920990462 U CN 201920990462U CN 210712567 U CN210712567 U CN 210712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moving
type roof
roof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0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福祥
尹智勇
陈文萍
刘咏梅
熊志刚
羊有彬
李松
周琪
马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04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2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2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2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T型梁架设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包括支架和用于移动所述支架的移动组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的支座,在每个所述支座上均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支撑杆均用于支撑T型梁,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底部。本申请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在T型梁移动过程中,当架桥机、T型梁或吊车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时,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上,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以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T型梁架设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的铺设中普遍采用T型梁,其原因为T型梁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
如图1所示,所述T型梁4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42,其中间部分称为腹板41。
对于T型梁的架设,由于用作桥梁的单片T型梁很重,通常都采用梁场定量生产及架桥机进行架设。但是在一些施工地区,由于现场地形条件限制,架桥机、梁场生产的T型梁或用于吊装、移动T型梁的大型吊车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或架桥机无法在现场进行架桥作业,导致T型梁难以架设。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普遍采用施工现场预制T型梁,再用能够进入施工现场的小型吊车进行吊装、移动,但由于场地条件的原因,吊车进入速度慢,同时由于用作桥梁的单片T型梁很重,往往需要多台吊机设备联合起吊,同时作业,不仅吊装成本很高,而且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极特殊区域,小型吊车也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工带入小型器械或现场组装吊装器械进行架设,造成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且容易发生T型梁侧翻事故,施工安全隐患大。
所以,基于上述,目前凾需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当架桥机、T型梁或吊车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时,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以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桥梁所用T型梁的架设过程中,由于现场地形条件限制,只能依靠多台小型吊机设备联合起吊或人工带入小型器械或现场组装吊装器械进行架设,造成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且容易发生T型梁侧翻事故,施工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当架桥机、T型梁或吊车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时,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上,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以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包括支架和用于移动所述支架的移动组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的支座,在每个所述支座上均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支撑杆均用于支撑T型梁,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底部。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支撑部和支撑杆均用于支撑T 型梁,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重量,支撑杆用于防止T型梁侧翻,在操作时,预先使用小型顶升机械,将T型梁顶升至要求高度,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T型梁的下方,再将T型梁回落至支撑部内,或者在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的预放位置向下挖出空间,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该空间内,再通过顶升的方式升高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之后,用支撑杆由T型梁两侧将T型梁顶靠牢固,即可将T型梁稳固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由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支架的移动组件,从而使移动组件带动T型梁移动至预期位置。
当将T型梁带至预期位置后,再次使用小型顶升机械,将T型梁顶升至要求高度,收短支撑杆,并转至一定角度,使支撑杆可随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一起移出T型梁的下方,移出移动装置后,回落T型梁至预期位置,再通过向下挖出空间的方式,将小型顶升机械取出,以完成T型梁的放置。
其中,移动组件可以选择滚轮、滑道和丝杆滑动模组等现有方案实现,所述T型梁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腹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可以在现场有多块钢板及型材焊接而成,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施工要求,整个安装移动过程中,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上,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了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支撑于T型梁上翼缘与腹板的相交处。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底支撑部和两个侧支撑部,所述侧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支撑部的两侧,所述侧支撑部与所述底支撑部相连接,所述底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腹板底面,所述侧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腹板侧面。
支撑部与T型梁腹板相配合,其中,所述底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腹板底面,所述侧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腹板侧面,使得在移动过程中,支撑部多点支撑T型梁,避免T型梁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晃动而造成侧翻事故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底支撑部和两个侧支撑部形成为倒π形状的所述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T型梁接触处还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包括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设置在所述底支撑部靠T型梁腹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橡胶垫设置在所述侧支撑部靠近T型梁腹板的侧面上。
支撑部与T型梁的接触处设置橡胶垫,避免在在移动过程中,因支撑部与T 型梁接触,而使T型梁表面被磨损,从而影响美观。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部的连接处均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侧支撑部相互垂直。
两个支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由于支撑杆用于防止T型梁侧翻,故支撑杆向支座施加有反作用力,故支座与支撑部的连接处会受到较大的弯矩,在此处设置至少一个加强筋,使得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部的连接更加牢固,使得支架更加安全。
优选地,所述支座与所述侧支撑部相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支座与所述侧支撑部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可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杆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移动杆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
当支撑杆铰接于所述支座上之后,因T型梁制作误差,部分支撑杆不能起到支撑作用,需要调节其长度,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固定杆和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可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支撑杆整体长度可调节,能够保证所有支撑杆均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在移动过程中,T型梁发生侧翻事故。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震动原因,所述支撑杆的固定杆和移动杆之间在极端情况下会发生松动,使得支撑杆起不到支撑作用,造成T型梁侧翻事故,所述固定杆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移动杆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极大地减小了固定杆和移动杆之间松动的概率,多增加一道机械保障,提高了本申请所述装置的安全性,而实现该所述功能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固定杆的圆周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移动杆相抵接的螺栓、在固定杆靠近移动杆的一端设置卡箍,卡紧移动杆等,均可实现固定杆和移动杆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支座相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承受起上方的T型梁重量,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使移动组件更加平稳地支撑T型梁。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T型梁的的移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用于T 型梁的移动装置,两个所述移动装置分别设置在T型梁沿长度方向的下侧。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采用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系统,T型梁下侧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移动装置,多点分担T型梁的重量,使得移动过程更加平稳,支撑部和支撑杆均用于支撑T型梁,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重量,支撑杆用于防止T型梁侧翻。
在操作时,预先将T型梁顶升至要求高度,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T 型梁的下方,再将T型梁回落至支撑部内,或者在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的预放位置向下挖出空间,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该空间内,再通过增高基础的方式升高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之后,用支撑杆由T型梁两侧将T型梁顶靠牢固,即可将T型梁稳固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由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支架的移动组件,从而使移动组件带动T型梁移动至预期位置。
其中,移动组件可以选择滚轮、滑道和丝杆滑动模组等现有方案实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可以在现场有多块钢板及型材焊接而成,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施工要求,整个安装移动过程中,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上,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了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优选地,每个所述移动装置上均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装置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具体方案为具有精确传动比的带传动,齿轮传动等,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移动组件来实现移动装置的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有所述驱动装置同步驱动。
在移动过程中,由于T型梁下侧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但是由于多个移动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要求较高的同步性,所以,利用控制装置来控制多个驱动装置,以满足多个驱动装置同步转动的问题,从而满足多个移动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同步性要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在T型梁移动过程中,当架桥机、T型梁或吊车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时,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上,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以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2、本申请的一种采用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系统:在T型梁移动过程中,当架桥机、T型梁或吊车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时,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上,完成T型梁的移动作业,以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3、本申请的一种采用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系统:在T型梁移动过程中,利用控制装置来控制多个驱动装置,以满足多个驱动装置同步转动的问题,从而满足多个移动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同步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T型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采用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杆的结构后侧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架,11-支撑部,111-底支撑部,112-侧支撑部,12-支座,13- 橡胶垫,131-第一橡胶垫,132-第二橡胶垫,14-加强筋,2-移动组件,3-支撑杆,31-固定杆,311-固定装置,32-移动杆,4-T型梁,41-腹板,42-翼缘,5- 控制系统,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包括支架1和用于移动所述支架1的移动组件2,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部11,在所述支撑部11 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支撑部11相连接的支座12,在每个所述支座12上均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3,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支撑杆3均用于支撑T型梁4,所述移动组件2连接于所述支架1底部。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支撑部11和支撑杆3均用于支撑T型梁4,支撑部11用于支撑T型梁4重量,支撑杆3用于防止T型梁4侧翻,在操作时,预先将T型梁4顶升至要求高度,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T型梁4的下方,再将T型梁4回落至支撑部11内,或者在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的预放位置向下挖出空间,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该空间内,再通过增高基础的方式升高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之后,用支撑杆3由T型梁4两侧将T 型梁4顶靠牢固,即可将T型梁4稳固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由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支架1的移动组件2,从而使移动组件2带动T 型梁4移动至预期位置。
当将T型梁4带至预期位置后,再次使用小型顶升机械,将T型梁4顶升至要求高度,收短支撑杆11,并转至一定角度,使支撑杆11可随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一起移出T型梁4的下方,移出移动装置后,回落T型梁4至预期位置,再通过向下挖出空间的方式,将小型顶升机械取出,以完成T型梁4的放置。
其中,移动组件可以选择滚轮、滑道和丝杆滑动模组等现有方案实现。
所述T型梁4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42,其中间部分称为腹板41。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可以在现场有多块钢板及型材焊接而成,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施工要求,整个安装移动过程中,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4上,完成T型梁4的移动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了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支撑杆11支撑于T型梁4上翼缘 42与腹板41的相交处。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支撑部11包括底支撑部111和两个侧支撑部112,所述侧支撑部11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支撑部111的两侧,所述侧支撑部112与所述底支撑部111相连接,所述底支撑部111用于支撑T型梁4 腹板41底面,所述侧支撑部112用于支撑T型梁4腹板41侧面。
支撑部11与T型梁4腹板41相配合,其中,所述底支撑部111用于支撑T 型梁4腹板41底面,所述侧支撑部用于支撑T型梁4腹板41侧面,使得在移动过程中,支撑部11多点支撑T型梁4,避免T型梁4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晃动而造成侧翻事故的发生。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底支撑部111和两个侧支撑部112 形成为倒π形状的所述支撑部11。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每个所述支座12与所述支撑部11的连接处均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与所述侧支撑部112相互垂直。
两个支座1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的两侧,由于支撑杆3用于防止T 型梁4侧翻,故支撑杆3向支座12施加有反作用力,故支座12与支撑部11的连接处会受到较大的弯矩,在此处设置至少一个加强筋14,使得所述支座12与所述支撑部11的连接更加牢固,使得支架1更加安全。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支座12与所述侧支撑部112相连接,所述加强筋14设置在所述支座12与所述侧支撑部112的连接处。
实施例2
如图1、2、3和4所示,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所述支撑部11与T型梁4接触处还设置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包括第一橡胶垫131和第二橡胶垫132,所述第一橡胶垫131设置在所述底支撑部111靠T型梁4腹板41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橡胶垫设置在所述侧支撑部靠近T型梁4腹板 41的侧面上。
支撑部11与T型梁4的接触处设置橡胶垫13,避免在在移动过程中,因支撑部11与T型梁4接触,而使T型梁4表面被磨损,从而影响美观。
实施例3
如图1、2、3和4所示,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所述支撑杆3包括固定杆31和移动杆32,所述移动杆32可沿所述支撑杆 3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31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杆3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杆31和所述移动杆32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311。
当支撑杆3铰接于所述支座12上之后,因T型梁4制作误差,部分支撑杆 3不能起到支撑作用,需要调节其长度,所述支撑杆3通过设置固定杆31和移动杆32,所述移动杆32可沿所述支撑杆3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31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支撑杆3整体长度可调节,能够保证所有支撑杆3均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在移动过程中,T型梁发生侧翻事故。
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震动原因,所述支撑杆3的固定杆31和移动杆32之间在极端情况下会发生松动,使得支撑杆3起不到支撑作用,造成T型梁侧翻事故,所述固定杆3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杆31和所述移动杆 32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311,极大地减小了固定杆31和移动杆32之间松动的概率,多增加一道机械保障,提高了本申请所述装置的安全性,而实现该所述功能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固定杆31的圆周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移动杆32 相抵接的螺栓、在固定杆31靠近移动杆的一端设置卡箍,卡紧移动杆32等,均可实现固定杆31和移动杆32相固定。
实施例4
如图1、2、3和4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组件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2与所述支座12相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2承受起上方的T型梁4重量,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的两侧,使移动组件2更加平稳地支撑T型梁4。
实施例5
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两个所述移动装置分别设置在T型梁4沿长度方向的下侧。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系统,T型梁4下侧设置至少两个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多点分担T型梁4的重量,使得移动过程更加平稳,支撑部11和支撑杆3均用于支撑T型梁4,支撑部11用于支撑T型梁4重量,支撑杆3用于防止T型梁4侧翻。
在操作时,预先将T型梁4顶升至要求高度,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T型梁4的下方,再将T型梁4回落至支撑部11内,或者在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的预放位置向下挖出空间,再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放置于该空间内,再通过增高基础的方式升高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之后,用支撑杆3由T型梁4两侧将T 型梁4顶靠牢固,即可将T型梁4稳固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由于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支架1的移动组件2,从而使移动组件2带动T 型梁4移动至预期位置。
其中,移动组件可以选择滚轮、滑道和丝杆滑动模组等现有方案实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可以在现场有多块钢板及型材焊接而成,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施工要求,整个安装移动过程中,在安全性的前提下,本申请的移动装置可以快速、简单地安装至T型梁4上,完成T型梁4的移动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满足了特殊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每个所述移动装置上均设置有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装置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具体方案为具有精确传动比的带传动,齿轮传动等,所述驱动装置6通过驱动移动组件2来实现移动装置的移动。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还包括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控制所有所述驱动装置6同步驱动。
在移动过程中,由于T型梁4下侧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但是由于多个移动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要求较高的同步性,所以,利用控制装置5 来控制多个驱动装置6,以满足多个驱动装置6同步转动的问题,从而满足多个移动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同步性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用于移动所述支架(1)的移动组件(2),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部(11),在所述支撑部(1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支撑部(11)相连接的支座(12),在每个所述支座(12)上均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3),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支撑杆(3)均用于支撑T型梁(4),所述移动组件(2)连接于所述支架(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包括底支撑部(111)和两个侧支撑部(112),所述侧支撑部(11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支撑部(111)的两侧,所述侧支撑部(112)与所述底支撑部(111)相连接,所述底支撑部(111)用于支撑T型梁(4)腹板(41)底面,所述侧支撑部(112)用于支撑T型梁(4)腹板(41)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部(111)和两个所述侧支撑部(112)形成为倒π形状的所述支撑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与T型梁(4)接触处还设置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包括第一橡胶垫(131)和第二橡胶垫(132),所述第一橡胶垫(131)设置在所述底支撑部(111)靠近T型梁(4)腹板(41)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橡胶垫(132)设置在所述侧支撑部(112)靠近T型梁(4)腹板(41)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座(12)与所述支撑部(11)的连接处均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与所述侧支撑部(112)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固定杆(31)和移动杆(32),所述移动杆(32)可沿所述支撑杆(3)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31)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杆(3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杆(31)和所述移动杆(32)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2)与所述支座(12)相连接。
8.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两个所述移动装置分别设置在T型梁(4)沿长度方向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装置上均设置有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装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控制所有所述驱动装置(6)同步驱动。
CN201920990462.0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Active CN210712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0462.0U CN210712567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0462.0U CN210712567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2567U true CN210712567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59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0462.0U Active CN210712567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2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1109A (zh) * 2020-11-02 2021-01-12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梁防倾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1109A (zh) * 2020-11-02 2021-01-12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梁防倾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6155Y (zh) 斜拉索辅助全悬臂架设钢桁梁装置
JP5184311B2 (ja) 鉄骨構造物の建方工法
CN110468743B (zh) 一种用于旧桥墩帽改造的移动式吊架及施工方法
JP2010121285A (ja) 鉄骨構造物の建方工法
CN113215991B (zh) 钢箱梁快速架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12567U (zh) 一种用于t型梁的移动装置及移动系统
JP2003221875A (ja) レールレススライド工法
CN112459059B (zh) 一种移动沉桩的施工方法
JP4649562B2 (ja) 橋桁連結時の位置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JPH08296210A (ja) 橋脚の構築工法ならびに橋脚の解体工法およびリフトアップ・回転装置
JP6508958B2 (ja) 解体システムおよび解体方法
CN210712566U (zh) 一种用于t型梁的顶升装置及顶升系统
CN104495653A (zh) 一种多功能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及架梁方法
CN112160246A (zh) 组合梁安装方法
CN112281681B (zh) 架桥用打桩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4245715U (zh) 一种桅杆前翻型打桩机
JP4014050B2 (ja) 鋼管仮施設工法
CN108821127A (zh) 一种洞内拆卸起吊敞开式tbm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0258359B (zh) 通过吊推支架施工的变高度钢梁施工方法
JP2002294633A (ja) アーチ状構造物の架設方法及び装置
CN110344330B (zh) 一种使用小型机械架设t型梁的方法
CN219653713U (zh) 一种重型桩基钢筋笼定位装置
CN110356967A (zh) 一种轨道吊车
CN112411541B (zh) 一种桅杆前翻型打桩机
CN218563675U (zh) 一种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