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6878U - 散热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06878U CN210706878U CN201921399418.9U CN201921399418U CN210706878U CN 210706878 U CN210706878 U CN 210706878U CN 201921399418 U CN201921399418 U CN 201921399418U CN 210706878 U CN210706878 U CN 2107068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radiator core
- heat sink
- recited
- upper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总成,为解决现有散热器总成安装繁杂、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多个散热器芯体、框架,框架包括两立柱、上梁和下梁,各散热器芯体在左右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每个散热器芯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有限位柱,上梁和下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减震垫的减震垫安装孔,各个散热器芯体端部的限位柱插装在上梁或下梁上对应的减震垫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各散热器芯体竖向布置,各散热器芯体依靠其两端的限位柱与框架连接,从而减少了固定散热器芯体时所实用的螺栓数,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在拆解维修时,拆除掉上梁后,各散热器芯体可以独立取出,无需拆除其他散热器芯体,从而实现方便维修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器总成。
背景技术
散热器时燃油车辆的必需部件,用于对车辆上的发热装置或系统介质进行辅助散热降温。在工程机械行业,车辆上有多个需要进行辅助散热的部件与系统,例如发动机、发动机增压空气、液压系统液压油、变矩器油等,因此需要设置与这些发热装置与系统介质的散热装置。为了集中风吹散热以及方便维护与安装,将这些散热装置的散热器芯体都集中安装在一起,通过框架进行固定而形成一个扁平状的散热器总成,这样可设置一个散热风扇对散热器总成中的各散热器芯体进行吹风而达到辅助散热的目的。
在现有的散热器总成大多为四边形框架,其包括两侧的立柱和连接在两立柱之间的上梁和下梁,立柱与上下梁之间通常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而成,散热器芯体根据散热的需求而具有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的水散热器芯体、对发动机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的空-空中冷器芯体、对液压系统中液压油进行散热的液压油散热器芯体、对变矩器油进行散热的变矩器油散热器芯体。这些散热器芯体在框架中安装时,都是水平横向布置,即各散热器芯体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柱连接,各散热器芯体在在上下方向上依次排列。在这种结构的散热器总成中,每个散热器芯体的两端都要用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因此会造成散热器芯体安装麻烦的问题。另外在需要取出某个散热器芯体时,需要拆除上梁后从上往下依次拆除各散热器芯体,直到需要取出散热器芯体,因此造成不便维护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散热器总成安装繁杂、维护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简便与散热器芯体方便取出维护的散热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多个散热器芯体和用于固定散热器芯体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立柱和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两立柱之间上梁和下梁,其特征在于各散热器芯体在左右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每个散热器芯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上梁和下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减震垫的减震垫安装孔,各个散热器芯体端部的限位柱插装在上梁或下梁上对应的减震垫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各散热器芯体竖向布置,各散热器芯体依靠其两端的限位柱与框架连接,从而减少了固定散热器芯体时所实用的螺栓数,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在拆解维修时,拆除掉上梁后,各散热器芯体可以独立取出,无需拆除其他散热器芯体,从而实现方便维修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下梁由钢板折弯形成而呈槽状,其前侧和后侧具有竖直向上的竖直折弯边,各所述散热器芯体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梁的槽内。下梁呈开口朝上的槽型,其增加了下梁的强度,同时也很好地对各散热器芯体下端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由钢板构成,其下端具有水平折弯边。所述水平折弯边位于所述下梁端部的下方。水平折弯边可以作为散热器总成的安装支腿,其上可设置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散热器总成安装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折弯边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立柱上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增加散热器总成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每个立柱的下部都焊接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耳板,所述下梁端部位于该端立柱上两耳板之间且与耳板固定连接。所述耳板呈矩形并焊接在立柱下部折弯处,其具有两边与立柱相焊接,此时耳板还兼具加强筋,加强立柱在折弯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梁的两端均具有向下折弯的向下折弯边,所述向下折弯边位于对应所述立柱的外侧且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梁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中至少有一侧的边具有向下折弯的折弯边,以便增加上梁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与各散热器芯体邻接处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中,各散热器芯体竖向布置,各散热器芯体依靠其两端的限位柱与框架连接,从而减少了固定散热器芯体时所实用的螺栓数,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在拆解维修时,拆除掉上梁后,各散热器芯体可以独立取出,无需拆除其他散热器芯体,从而实现方便维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总成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总成中上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总成中下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总成包括多个散热器芯体和用于固定散热器芯体的框架。框架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左立柱1和右立柱3和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两立柱之间上梁4和下梁2。
立柱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钢板折弯形成,其下端具有水平折弯边11,水平折弯边11位于下梁2端部的下方。水平折弯边11可以作为散热器总成的安装支腿,其上可设置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散热器总成安装平台固定连接,水平折弯边1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立柱上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增加散热器总成安装后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是指散热器散热时风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参考。每个立柱的下部都焊接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耳板12,耳板12呈矩形并焊接在立柱下部折弯处,其具有两边与立柱相焊接。耳板12兼加强筋,加强立柱在折弯处的强度。
如图4所示,下梁2由钢板折弯形成而呈槽状,其前侧和后侧具有竖直向上的竖直折弯边22,下梁2呈开口朝上的槽型,其增加了下梁2的强度,同时也很好地对各散热器芯体下端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
如图3所示,上梁4的两端均具有向下折弯的向下折弯边41,上梁4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中至少有一侧的边具有向下折弯的折弯边43,以便增加上梁的强度,同时也对散热器芯子进行前方向上的限位。
如图1所示,安装时,下梁2的端部位于该端立柱上两耳板12之间且通过螺栓88与耳板固定连接。上梁4的端部的向下折弯边41位于对应立柱的外侧且通过螺栓99与立柱固定连接。
如图3图4所示,上梁4和下梁2上均设置有多个圆形的减震垫安装孔42、21,在减震垫安装孔中安装有减震垫(图中未示)。
散热器芯体包括水散热器芯体5、液压油散热器芯体6、变矩器油散热器芯体7等,各散热器芯体在左右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每个散热器芯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插装在减震垫中。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总成的组装步骤是:先将两立柱和下梁组装连接形成开口朝上的U字形框架,再将各散热器芯体装在U字形框架内,再组装固定上梁。为了防止框架与散热器芯体之间的空隙漏风,在空隙内设置密封棉。
本实施例中,各散热器芯体竖向布置,各散热器芯体依靠其两端的限位柱与框架连接,从而减少了固定散热器芯体时所实用的螺栓数,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在拆解维修时,拆除掉上梁后,各散热器芯体可以独立取出,无需拆除其他散热器芯体,从而实现方便维修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多个散热器芯体和用于固定散热器芯体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立柱和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两立柱之间上梁和下梁,其特征在于各散热器芯体在左右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每个散热器芯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上梁和下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减震垫的减震垫安装孔,各个散热器芯体端部的限位柱插装在上梁或下梁上对应的减震垫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由钢板折弯形成而呈槽状,其前侧和后侧具有竖直向上的竖直折弯边,各所述散热器芯体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梁的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钢板构成,其下端具有水平折弯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弯边位于所述下梁端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弯边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立柱上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立柱的下部都焊接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耳板,所述下梁端部位于该端立柱上两耳板之间且与耳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呈矩形并焊接在立柱下部折弯处,其具有两边与立柱相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的两端均具有向下折弯的向下折弯边,所述向下折弯边位于对应所述立柱的外侧且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中至少有一侧的边具有向下折弯的折弯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各散热器芯体邻接处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99418.9U CN210706878U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散热器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99418.9U CN210706878U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散热器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06878U true CN210706878U (zh) | 2020-06-09 |
Family
ID=7096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99418.9U Active CN210706878U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散热器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068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57944A (zh) * | 2022-07-20 | 2022-11-01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散热器框架结构及车辆 |
-
2019
- 2019-08-27 CN CN201921399418.9U patent/CN2107068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57944A (zh) * | 2022-07-20 | 2022-11-01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散热器框架结构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77375U (zh) | 输砂半挂车及其动力系统 | |
RU2608988C2 (ru) |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привод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в частности груз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 |
CN202782647U (zh) | 一种汽车水箱框架结构 | |
CN101559790A (zh) |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 |
CN210706878U (zh) | 散热器总成 | |
CN205439952U (zh) | 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箱用支架 | |
CN203544124U (zh) | 副车架延伸件及全框副车架 | |
CN206374832U (zh) | 一种上弯梁框架组件 | |
CN201932159U (zh) | 一种高速动车冷却装置用悬挂式框架 | |
CN103670645A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的支架结构 | |
CN203958325U (zh) |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总成 | |
CN212172367U (zh) | 一种用于装载机的发动机上罩支架 | |
CN103029570A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架及散热器总成安装结构 | |
CN210384656U (zh) | 一种特种消防机器人用安装结构 | |
CN209814098U (zh) | 双层底盘 | |
CN20153456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 |
CN209870322U (zh) | 具有通风功能的小腿支撑骨架及安装总成 | |
CN111697173B (zh) |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1995142U (zh) | 一种散热器的整体式框架 | |
CN210634641U (zh) | 动力电池冷却水壶安装总成 | |
CN218343432U (zh) | 一种矿用自卸车散热器防护装置 | |
CN221954280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机 | |
CN213831876U (zh) | 一种车厢框架及车厢门角结构 | |
CN202986806U (zh) | 一种驾驶室前围覆盖件支架 | |
CN222496057U (zh) | 一种车辆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及货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