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7017U -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97017U CN210697017U CN201921559445.8U CN201921559445U CN210697017U CN 210697017 U CN210697017 U CN 210697017U CN 201921559445 U CN201921559445 U CN 201921559445U CN 210697017 U CN210697017 U CN 2106970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cup
- tea
- teapot
- tea set
- c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组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包括茶壶、第一茶杯、第二茶杯、第三茶杯,所述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有与其相吻合的壶盖,所述壶盖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提手,所述第一茶杯的杯底设有与提手相吻合的凹孔,所述第一茶杯通过提手与凹孔的配合正置于壶盖之上,所述第二茶杯的杯底套入第一茶杯内,所述第二茶杯的杯口处设有锥形凸圈,所述锥形凸圈呈上小下大,所述第三茶杯倒置于第一茶杯之上且将第二茶杯罩设在第一茶杯与第三茶杯之内。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茶壶和茶杯结合为一体,构造新颖,便于收纳,节省空间,方便携带,叠放后的整体结构稳定牢固,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组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法阵,茶文化也逐步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成为人们休息之余品味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茶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茶具也是非常的丰富。目前市场上的茶具大多为套装的,茶壶和茶杯虽然在色彩、形状上配套,但是在收纳时,还是分开的,比较占空间,十分的不方便。
另外,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需要进行频繁的出差,因此,很多人都是自己随身携带茶具。但是,目前的茶具大多为分开的,给外出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方便携带、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的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包括茶壶、第一茶杯、第二茶杯、第三茶杯,所述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有与其相吻合的壶盖,所述壶盖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提手,所述第一茶杯的杯底设有与提手相吻合的凹孔,所述第一茶杯通过提手与凹孔的配合正置于壶盖之上,所述第二茶杯的杯底套入第一茶杯内,所述第二茶杯的杯口处设有锥形凸圈,所述锥形凸圈呈上小下大,所述第三茶杯倒置于第一茶杯之上且将第二茶杯罩设在第一茶杯与第三茶杯之内。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第一茶杯与第三茶杯的空间,将第二茶杯隐藏在其中,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茶杯叠放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叠放在茶壶上,不仅减少了存放体积方便携带,而且叠放后也同样保持美观的造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茶杯的杯身套设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用于连接第一茶杯与第二茶杯,使得第一茶杯与第二茶杯的连接、第三茶杯与第二茶杯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第二茶杯、第三茶杯滑落。
优选的,所述提手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凹孔内设有第二磁铁,由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吸作用,使得第一茶杯与壶盖的连接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茶壶为球形,所述第一茶杯、第三茶杯均为半球形,叠放后,更加美观,更加别致,更具有观赏性。
优选的,所述提手为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第三茶杯的杯底处设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倒扣在第三茶杯的杯底上,所述装饰件由铜制成的,呈金色,起到装饰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壶体内设有茶漏,所述茶漏内设有茶叶罐,所述茶叶罐包括罐体、密封盖,将茶叶罐隐藏在壶体内,减少了茶叶罐的占用空间,提高了便携性。
优选的,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橡胶外套,橡胶外套套在茶具外,方便携带。
优选的,所述壶体的外侧壁设有把手、壶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需要泡茶时,从上往下依次将第三茶杯、第二茶杯、第一茶杯取下来放在茶几上,打开壶盖,取出茶叶罐,即可开始冲洗茶具泡茶了。泡完茶之后,将茶具清洗茶具,擦干,把茶叶罐放入茶漏内,盖上壶盖,依次将第一茶杯、第二茶杯、第三茶杯叠放在壶盖上,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同时,叠放后的整体结构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第一茶杯与第三茶杯之间的空间,将第二茶杯隐藏在其中,然后将叠放好的茶杯置于茶壶上,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叠放稳固,同时,叠放后的整体结构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了壶体内的空间,将茶叶罐隐藏在里面,节省了空间,方便外出携带。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茶壶和茶杯结合为一体,构造新颖,便于收纳,节省空间,方便携带,叠放后的整体结构稳定牢固,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茶壶;11、壶体;12、开口;13、壶盖;14、提手;15、第一磁铁;16、把手;17、壶嘴;2、第一茶杯;21、凹孔;22、第二磁铁;3、第二茶杯;31、锥形凸圈;32、硅胶圈;4、第三茶杯;41、装饰件;5、茶漏;6、茶叶罐;61、罐体;62、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包括茶壶1、第一茶杯2、第二茶杯3、第三茶杯4,所述茶壶1包括壶体11,所述壶体1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处盖有与其相吻合的壶盖13,所述壶盖13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提手14,所述第一茶杯2的杯底设有与提手14相吻合的凹孔21,所述第一茶杯2通过提手14与凹孔21的配合正置于壶盖13之上,所述第二茶杯3的杯底套入第一茶杯2内,所述第二茶杯3的杯口处设有锥形凸圈31,所述锥形凸圈31呈上小下大,所述第三茶杯4倒置于第一茶杯2之上且将第二茶杯3罩设在第一茶杯2与第三茶杯4之内。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第一茶杯2与第三茶杯4的空间,将第二茶杯3隐藏在其中,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茶杯叠放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叠放在茶壶1上,不仅减少了存放体积方便携带,而且叠放后也同样保持美观的造型。
所述第二茶杯3的杯身套设有硅胶圈32,所述硅胶圈32用于连接第一茶杯2与第二茶杯3,使得第一茶杯2与第二茶杯3的连接、第三茶杯4与第二茶杯3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第二茶杯3、第三茶杯4滑落。
如图3所示,所述提手14内设有第一磁铁15,所述凹孔21内设有第二磁铁22,由于第一磁铁15与第二磁铁22的相吸作用,使得第一茶杯2与壶盖13的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茶壶1为球形,所述第一茶杯2、第三茶杯4均为半球形,叠放后,更加美观,更加别致,更具有观赏性。
所述提手14为圆柱状。
所述第三茶杯4的杯底处设有装饰件41,所述装饰件41倒扣在第三茶杯4的杯底上,所述装饰件41由铜制成的,呈金色,起到装饰的作用。
所述壶体11的外侧壁设有把手16、壶嘴17。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需要泡茶时,从上往下依次将第三茶杯4、第二茶杯3、第一茶杯2取下来放在茶几上,打开壶盖13,即可开始冲洗茶具泡茶了。泡完茶之后,将茶具清洗干净,擦干,盖上壶盖13,依次将第一茶杯2、第二茶杯3、第三茶杯4叠放在壶盖13上,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同时,叠放后的整体结构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包括茶壶1、第一茶杯2、第二茶杯3、第三茶杯4,所述茶壶1包括壶体11,所述壶体1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处盖有与其相吻合的壶盖13,所述壶盖13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提手14,所述第一茶杯2的杯底设有与提手14相吻合的凹孔21,所述第一茶杯2通过提手14与凹孔21的配合正置于壶盖13之上,所述第二茶杯3的杯底套入第一茶杯2内,所述第二茶杯3的杯口处设有锥形凸圈31,所述锥形凸圈31呈上小下大,所述第三茶杯4倒置于第一茶杯2之上且将第二茶杯3罩设在第一茶杯2与第三茶杯4之内。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第一茶杯2与第三茶杯4的空间,将第二茶杯3隐藏在其中,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茶杯叠放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叠放在茶壶1上,不仅减少了存放体积方便携带,而且叠放后也同样保持美观的造型。
所述第二茶杯3的杯身套设有硅胶圈32,所述硅胶圈32用于连接第一茶杯2与第二茶杯3,使得第一茶杯2与第二茶杯3的连接、第三茶杯4与第二茶杯3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第二茶杯3、第三茶杯4滑落。
如图3所示,所述提手14内设有第一磁铁15,所述凹孔21内设有第二磁铁22,由于第一磁铁15与第二磁铁22的相吸作用,使得第一茶杯2与壶盖13的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茶壶1为球形,所述第一茶杯2、第三茶杯4均为半球形,叠放后,更加美观,更加别致,更具有观赏性。
所述提手14为圆柱状。
所述第三茶杯4的杯底处设有装饰件41,所述装饰件41倒扣在第三茶杯4的杯底上,所述装饰件41由铜制成的,呈金色,起到装饰的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壶体11内设有茶漏5,所述茶漏5内设有茶叶罐6,所述茶叶罐6包括罐体61、密封盖62,将茶叶罐6隐藏在壶体11内,减少了茶叶罐6的占用空间,提高了便携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橡胶外套,橡胶外套套在茶具外,方便携带。
所述壶体11的外侧壁设有把手16、壶嘴17。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需要泡茶时,从上往下依次将第三茶杯4、第二茶杯3、第一茶杯2取下来放在茶几上,打开壶盖13,取出茶叶罐6,即可开始冲洗茶具泡茶了。泡完茶之后,将茶具清洗干净,擦干,把茶叶罐6放入茶漏5内,盖上壶盖13,依次将第一茶杯2、第二茶杯3、第三茶杯4叠放在壶盖13上,大大节省了茶具的占用空间,同时,叠放后的整体结构美观效果好,观赏性强。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壶、第一茶杯、第二茶杯、第三茶杯,所述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有与其相吻合的壶盖,所述壶盖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提手,所述第一茶杯的杯底设有与提手相吻合的凹孔,所述第一茶杯通过提手与凹孔的配合正置于壶盖之上,所述第二茶杯的杯底套入第一茶杯内,所述第二茶杯的杯口处设有锥形凸圈,所述锥形凸圈呈上小下大,所述第三茶杯倒置于第一茶杯之上且将第二茶杯罩设在第一茶杯与第三茶杯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茶杯的杯身套设有硅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凹孔内设有第二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为球形,所述第一茶杯、第三茶杯均为半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茶杯的杯底处设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倒扣在第三茶杯的杯底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设有茶漏,所述茶漏内设有茶叶罐,所述茶叶罐包括罐体、密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橡胶外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外侧壁设有把手、壶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9445.8U CN210697017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9445.8U CN210697017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97017U true CN210697017U (zh) | 2020-06-09 |
Family
ID=70959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59445.8U Active CN210697017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97017U (zh) |
-
2019
- 2019-09-19 CN CN201921559445.8U patent/CN2106970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23625U (zh) | 一种冲泡器具 | |
CN210697017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 |
CN213696457U (zh) | 一种便携泡茶杯 | |
CN211459676U (zh) | 一种陶瓷独趣杯 | |
CN221180057U (zh) | 一种便于收纳户外旅行的陶瓷快客壶 | |
CN215533415U (zh) | 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 | |
CN216932648U (zh) | 一种内置装饰件的茶杯 | |
CN216358469U (zh) | 便携式茶具 | |
CN215533413U (zh) | 一种新型组合茶具 | |
CN218651285U (zh) | 一种永生花杯 | |
CN218127950U (zh) | 泡茶壶组件 | |
CN216364615U (zh) | 便携式茶具 | |
CN221997502U (zh) | 一种泡茶壶 | |
CN219289166U (zh) | 一种塑料杯子 | |
CN213963214U (zh) | 一种吸尘器电机透明装饰壳固定结构 | |
CN222109792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茶杯 | |
CN214241796U (zh) | 适用于工夫茶杯或平底酒杯的收纳盒 | |
CN209315463U (zh) | 一种茶杯 | |
CN210077256U (zh) | 茶囊和盖碗茶具 | |
CN217743876U (zh) | 便携耐用的硅胶茶具 | |
CN211270171U (zh) | 一种新型便携收纳式温酒器 | |
CN218279255U (zh) | 茶水分离杯 | |
CN210407982U (zh) | 一种方便收纳的茶杯 | |
CN206933918U (zh) | 一种茶海 | |
CN212546457U (zh) | 一种方便组装的陶瓷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