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873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68737U CN210668737U CN201921993150.1U CN201921993150U CN210668737U CN 210668737 U CN210668737 U CN 210668737U CN 201921993150 U CN201921993150 U CN 201921993150U CN 210668737 U CN210668737 U CN 2106687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ransverse direction
- insulating body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内壳体及外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向前突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暴露于舌板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对应且反向排布设置;所述内壳体遮盖于绝缘本体外围,所述外壳体遮盖并固定于内壳体外侧,且具有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每一侧壁具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内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所述外壳体还具有自所述侧壁向下延伸形成以与外部电路板卡合固定的至少一固定脚。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稳固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当电连接器用于传输多种类型的信号时,通常需要良好的电磁屏蔽特性,如此,电连接器的结构往往会变得复杂且稳定性较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突露于所述舌板上的接触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以与外部电路板相连的焊脚,且所述接触部被分成分别位于所述舌板上、下侧的两排,所述导电端子的两排接触部在横向方向上交错排列,所述舌板的一侧排布有九个所述接触部、另一侧排布有十个所述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若干信号端子对及若干接地端子,每两个相邻的信号端子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一信号端子对的两根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与该两根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舌板的不同侧,所述遮蔽壳体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至少撕破形成有用以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的一个支撑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底壁及将所述顶壁与底壁相连的一对侧壁,所述支撑脚自对应的所述侧壁向上撕破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壁具有垂直于所述顶壁的垂直壁及将所述垂直壁与所述顶壁相连的倾斜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脚自所述垂直壁和所述倾斜壁中的一个向上撕裂至所述垂直壁和所述倾斜壁中的另一个,并使每一所述支撑脚具有插接于外部电路板上的自由端及与所述自由端相对设置的撕破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支撑脚自所述垂直壁向上撕裂至所述倾斜壁,所述倾斜壁上形成所述撕破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底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支撑脚自所述倾斜壁向上撕裂至所述垂直壁,所述垂直壁上形成所述撕破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还具有位于所述支撑脚后侧且向下延伸以插接于外部电路板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具有位于其外侧的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部,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安装部的底面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面上侧,所述遮蔽壳体还具有自所述顶壁向后延伸且向下开放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覆于所述安装部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设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且向后开放设置的一对缺槽,所述安装部具有突出于其两侧以收容限位于相应缺槽内的一对卡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脚自所述延伸部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每两个相邻的信号端子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一信号端子对的两根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与该两根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舌板的不同侧,以使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避免电磁干扰;另外,所述遮蔽壳体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至少撕破形成有用以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的一个支撑脚,以简化结构与制程,同时可使电连接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导电端子2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3。
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12,所述舌板12自所述基部11一体地向前延伸形成,且所述舌板12的上、下表面均位于所述基部11的上、下表面之间,所述舌板12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面位于所述基部11的两侧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自所述基部11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部13,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安装部13的底面130位于所述基部11的底面110 上侧,以使所述电连接器100为沉板式结构。
请参图3至图5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突露于所述舌板12上的接触部2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固持部(未图示)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 1以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相连的焊脚23。
所述接触部21分成分别位于所述舌板12上、下侧的两排,所述导电端子 2的两排接触部21在横向方向上交错排列,所述舌板12的一侧排布有九个所述接触部21、另一侧排布有十个所述接触部21。
同时,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若干信号端子对及若干接地端子2b,每一信号端子对具有相邻设置的两个信号端子2a,每两个相邻的信号端子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2b,每一信号端子对的两根信号端子2a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2b,且该接地端子2b的接触部21与该两根信号端子2a的接触部 21位于所述舌板12的不同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沿前后方向排成两排,且两排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以插入外部电路板上。
请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遮蔽壳体3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至少撕破形成有用以固定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的一个支撑脚301。
具体地,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31、底壁32及将所述顶壁 31与底壁32相连的一对侧壁34,所述支撑脚30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向上撕破形成。
每一所述侧壁34具有垂直于所述顶壁31的垂直壁341及将所述垂直壁341 与所述顶壁31相连的倾斜壁34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脚301自所述垂直壁341和所述倾斜壁342中的一个向上撕裂至所述垂直壁341和所述倾斜壁342中的另一个,并使每一所述支撑脚301具有插接于外部电路板上的自由端3011及与所述自由端3011相对设置的撕破终端301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31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壁 3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支撑脚301自所述垂直壁341向上撕裂至所述倾斜壁342,所述倾斜壁342上形成所述撕破终端3012。
所述遮蔽壳体3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还具有位于所述支撑脚301后侧且向下延伸以插接于外部电路板的固定脚302,所述固定脚302具有位于其外侧的凹陷部3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脚302也自所述顶壁31及侧壁34向外且向下撕裂形成,且所述凹陷部3021形成于所述固定脚302的前后两侧。
所述遮蔽壳体3还具有自所述顶壁31向后延伸且向下开放设置的延伸部 35,所述延伸部35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13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35设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且向后开放设置的一对缺槽351,所述安装部13具有突出于其两侧以收容限位于相应缺槽351 内的一对卡合部131。具体地,所述一对缺槽351形成于所述延伸部35的顶板 352与其侧板353的连接处。
请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 100’的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3’均与第一实施例中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主要以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遮蔽壳体3’的固定脚302’是自其延伸部35’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而非撕裂形成,且凹陷部3021’形成于所述固定脚302’的底部。
请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 100”的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3”均与第一实施例中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主要以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遮蔽壳体3”的顶壁31”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其底壁3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同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但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是,所述遮蔽壳体3”的固定脚302”是自其延伸部35”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
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壳体3”的支撑脚301”自倾斜壁342”向上撕裂至垂直壁341”,所述垂直壁341”上形成撕破终端3012”。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100’、100”的每两个相邻的信号端子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2b,每一信号端子对的两根信号端子2a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2b,且该接地端子2b的接触部21与该两根信号端子2a的接触部21位于舌板12的不同侧,以使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避免电磁干扰;另外,所述遮蔽壳体3、3’、3”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至少撕破形成有用以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的一个支撑脚301、301”,以简化结构与制程,同时可使电连接器100、100’、100”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突露于所述舌板上的接触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以与外部电路板相连的焊脚,且所述接触部被分成分别位于所述舌板上、下侧的两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两排接触部在横向方向上交错排列,所述舌板的一侧排布有九个所述接触部、另一侧排布有十个所述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若干信号端子对及若干接地端子,每两个相邻的信号端子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一信号端子对的两根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与该两根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舌板的不同侧,所述遮蔽壳体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至少撕破形成有用以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的一个支撑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底壁及将所述顶壁与底壁相连的一对侧壁,所述支撑脚自对应的所述侧壁向上撕破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具有垂直于所述顶壁的垂直壁及将所述垂直壁与所述顶壁相连的倾斜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自所述垂直壁和所述倾斜壁中的一个向上撕裂至所述垂直壁和所述倾斜壁中的另一个,并使每一所述支撑脚具有插接于外部电路板上的自由端及与所述自由端相对设置的撕破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支撑脚自所述垂直壁向上撕裂至所述倾斜壁,所述倾斜壁上形成所述撕破终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底壁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支撑脚自所述倾斜壁向上撕裂至所述垂直壁,所述垂直壁上形成所述撕破终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于横向方向上的每一侧还具有位于所述支撑脚后侧且向下延伸以插接于外部电路板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具有位于其外侧的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部,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安装部的底面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面上侧,所述遮蔽壳体还具有自所述顶壁向后延伸且向下开放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覆于所述安装部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设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且向后开放设置的一对缺槽,所述安装部具有突出于其两侧以收容限位于相应缺槽内的一对卡合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自所述延伸部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3150.1U CN210668737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3150.1U CN210668737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68737U true CN210668737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4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9315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8737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68737U (zh)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93150.1U patent/CN2106687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8431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US9496653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008267B2 (en) | Shielded board-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4029214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6764338B2 (en) | Mini DIN connector having a reduced height above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6007381A (en) |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ounting characteristics | |
US6390852B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grounding structure | |
JP3194227B2 (ja) | シールドマルティプル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08110484B (zh) | 电连接器 | |
US8033866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reinforced bracket increasing overall rigidity | |
CN112448202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687203B (zh) | 电连接器 | |
US7670173B2 (en) | Modular jack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member | |
EP088391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nhanced grounding characteristics | |
CN108206431B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70149161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883370B2 (en) |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enlarged base supporting cantilevered brackets extending from the shielded connector | |
CN210668737U (zh) | 电连接器 | |
US6293825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942820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687205B (zh) | 电连接器 | |
US1221208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077930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860167U (zh) | 板对板型rf插头 | |
CN110994300B (zh) | 射频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