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3457U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23457U CN210623457U CN201921308908.3U CN201921308908U CN210623457U CN 210623457 U CN210623457 U CN 210623457U CN 201921308908 U CN201921308908 U CN 201921308908U CN 210623457 U CN210623457 U CN 2106234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shock absorber
- piston rod
- connecting piece
- motorcycle sh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各设置有一个封闭端,两个所述封闭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套筒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填充有压缩气体,所述第二套筒中滑动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推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推动板与所述第二套筒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填充有承压液体。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采用三级组合式缓冲结构,减震效果更好,而且不会产生过度回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减震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减震器主要采用弹簧作为缓冲结构,只具备减震的效果,使得这种减震器装配在摩托车上后,会出现减震器的弹簧弹力效果太强,使车身在减震器的作用下就会上下跳跃,而产生过度回弹,而减震器效果太弱,虽然不会产生过度回弹,但是会使减震器达不到正常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减震效果更好,不会产生过度回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各设置有一个封闭端,两个所述封闭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套筒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填充有压缩气体,所述第二套筒中滑动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推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推动板与所述第二套筒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填充有承压液体。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中的一端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压缩气体位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封闭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缩径部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填充有润滑介质。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腔呈圆柱状,且所述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所述活塞杆的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圆形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直径与所述内腔的内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筒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所述软连接内部填充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保护介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套筒或者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的边缘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连接片上套设有加固圈,所述加固圈绕过两个所述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加固圈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板,两个所述平板之间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板相连接,所述弧形板与所述连接片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气体、第二缓冲弹簧和承压液体的三级组合式缓冲结构,其中压缩气体用于缓冲轻度的压力,第二缓冲弹簧与压缩气体组合用于缓冲中度的压力,承压液体、第二缓冲弹簧和压缩气体组合用于缓冲重度的压力,与传统的单一缓冲结构的方式相比,减震效果更好,不会因为震动造成的压力较小而无法减震,也不会有过度回弹,可以有效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减震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减震器在除去连接件时的剖视图。
图3是连接件与加固圈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片,2-连接孔,3-凹陷部,4-加固圈,5-连接柱,6-第一套筒,7-软连接,8-保护介质,9-第一缓冲弹簧,10-活塞杆,11-第二套筒,12-压缩气体,13-活动板,14-缩径部,15-润滑介质,16-限位板,17-第二缓冲弹簧,18-内腔,19-推动板,20-承压液体,21-平板,22-弧形板,23-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图1是减震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减震器在除去连接件时的剖视图,图3是连接件与加固圈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各设置有一个封闭端,两个封闭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件,第一套筒6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的一端伸入到第二套筒11中,活塞杆10与第一套筒6的封闭端之间填充有压缩气体12,第二套筒11中滑动设置有推动板19,活塞杆10与推动板19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7,推动板19与第二套筒11的封闭端之间填充有承压液体20。
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气体12、第二缓冲弹簧17和承压液体20的三级组合式缓冲结构,其中压缩气体12用于缓冲轻度的压力,第二缓冲弹簧17与压缩气体12组合用于缓冲中度的压力,承压液体20、第二缓冲弹簧17和压缩气体12组合用于缓冲重度的压力,与传统的单一缓冲结构的方式相比,减震效果更好,不会因为震动造成的压力较小而无法减震,也不会有过度回弹,可以有效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压缩气体12的设置位置为:活塞杆10的位于第一套筒6中的一端设置有缩径部14,缩径部14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压缩气体12位于活动板13与第一套筒6的封闭端之间。
进一步的,缩径部14与第一套筒6之间填充有润滑介质15。当承受轻度的压力时,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0相向运动,第一套筒6运动过程中压缩气体12受压收缩,推动活动板13运动,润滑介质15可以提高活动板13与第一套筒6之间的润滑性能,以避免活动板13磨损,并且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压缩气体12泄露。
进一步的,第二套筒11的内腔18呈圆柱状,且内腔18的内径大于活塞杆10的直径,活塞杆10的位于第二套筒11内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圆形的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直径与内腔18的内径相等。相应的,第二套筒11的敞开端开设有一个与内腔18连通并且内径与活塞杆10的直径相等的通孔,从而使限位板16起到防止活塞杆10从第二套筒11中脱出的功能。
进一步的,活塞杆10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第一缓冲弹簧9与压缩气体12协同用于缓冲轻度的压力。
进一步的,第二套筒11和第一套筒6之间通过软连接7相连接,软连接7内部填充有用于保护第一缓冲弹簧9的保护介质8。软连接7与保护介质8配合将第一缓冲弹簧9与外界分离,从而对第一缓冲弹簧9进行保护,有效延长第一缓冲弹簧9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软连接7可以采用波纹管,保护介质8可以采用氮气等保护气,也可以采用润滑油,润滑油还可以提升活塞杆10与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之间的润滑性能。
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连接片1,连接片1通过连接柱5与第一套筒6或者第二套筒11固定连接,连接片1上开设有连接孔2。连接片1通过挂钩等方式与摩托车本身的部件相连接。
为了加强连接片1的结构强度,以延长连接片1的使用寿命,连接片1的边缘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陷部3,连接片1上套设有加固圈4,加固圈4绕过两个凹陷部3。
进一步的,加固圈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板21,两个平板21之间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板22相连接,弧形板22与连接片1之间留有空隙23。当连接片1受力变形的时候,平板21相应地产生形变,空隙23可以的存在使加固圈4的尺寸大于连接片1,从而在平板21发生形变的时候保证加固圈4不会撕裂,提升加固效果。
基于上述减震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的减震方法,包括步骤S1至S4。
S1、第一套筒6或者第二套筒11承受压力,使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相向运动。
S2、当压力小于第一阈值时,压缩气体12吸收压力以抵消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相向运动的趋势。
S3、当压力小于第二阈值时,压缩气体12和第二缓冲弹簧17吸收压力以抵消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相向运动的趋势。
S4、当压力小于第三阈值时,压缩气体12、第二缓冲弹簧17和承压液体20吸收压力以抵消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相向运动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逐渐加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1),所述第一套筒(6)和所述第二套筒(11)各设置有一个封闭端,两个所述封闭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筒(6)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10),且所述活塞杆(10)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套筒(11)中,所述活塞杆(10)与所述第一套筒(6)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填充有压缩气体(12),所述第二套筒(11)中滑动设置有推动板(19),所述活塞杆(10)与所述推动板(19)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7),所述推动板(19)与所述第二套筒(11)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填充有承压液体(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的位于所述第一套筒(6)中的一端设置有缩径部(14),所述缩径部(14)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所述压缩气体(12)位于所述活动板(13)与所述第一套筒(6)的所述封闭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部(14)与所述第一套筒(6)之间填充有润滑介质(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11)的内腔(18)呈圆柱状,且所述内腔(18)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10)的直径,所述活塞杆(10)的位于所述第二套筒(11)内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圆形的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直径与所述内腔(18)的内径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11)和所述第一套筒(6)之间通过软连接(7)相连接,所述软连接(7)内部填充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保护介质(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片(1),所述连接片(1)通过连接柱(5)与所述第一套筒(6)或者所述第二套筒(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1)上开设有连接孔(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的边缘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陷部(3),所述连接片(1)上套设有加固圈(4),所述加固圈(4)绕过两个所述凹陷部(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圈(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板(21),两个所述平板(21)之间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板(22)相连接,所述弧形板(22)与所述连接片(1)之间留有空隙(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8908.3U CN210623457U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8908.3U CN210623457U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23457U true CN210623457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64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08908.3U Active CN210623457U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234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75028A (zh) * | 2019-08-13 | 2019-10-25 | 博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
-
2019
- 2019-08-13 CN CN201921308908.3U patent/CN2106234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75028A (zh) * | 2019-08-13 | 2019-10-25 | 博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
CN110375028B (zh) * | 2019-08-13 | 2024-02-09 | 泉州市博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58353B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 | |
CN210623457U (zh)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 | |
CN203500367U (zh) | 摩托车用后减震器 | |
CN110375028B (zh)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 |
CN212717760U (zh) | 一种用于汽车气囊的减震器 | |
CN211474739U (zh) | 一种带塑料防尘管的前减震器 | |
CN218094008U (zh) | 一种减震器内的气室结构 | |
CN212337999U (zh) | 机车用多级油压减震器 | |
CN109340296B (zh) | 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减震器 | |
CN210617816U (zh) | 一种车身门体缓冲组合件 | |
CN212250940U (zh) |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减震器 | |
CN204458980U (zh) | 一种缓震组件 | |
CN210234655U (zh) | 一种防漏型汽车油箱 | |
CN202468816U (zh) | 车辆悬架用气压减振器 | |
CN221221254U (zh) | 内置多通道加内置缓冲减震器 | |
CN211778710U (zh) | 一种减震器 | |
CN112128287A (zh) | 一种可防进灰尘的液压气式减震器 | |
CN210461515U (zh) | 油缸的减震结构 | |
CN204458959U (zh) |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总成结构 | |
CN205806312U (zh) | 一种多重应急保护的减振器 | |
CN210739218U (zh) | 一种带有润滑性能的摩托车减震器 | |
CN218408299U (zh) | 一种新型减震保护罩 | |
CN217977151U (zh) | 一种软管连接的阻尼器 | |
CN221257498U (zh) | 一种减震器衬套 | |
CN213206412U (zh) | 一种带泄压调节阻尼阀结构的减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