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9603U - 置放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置放座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79603U CN210579603U CN201920797534.XU CN201920797534U CN210579603U CN 210579603 U CN210579603 U CN 210579603U CN 201920797534 U CN201920797534 U CN 201920797534U CN 210579603 U CN210579603 U CN 2105796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groove
- accommodating
- software
- sh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置放座结构,其包括:一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及一第一靠抵部;一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以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以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置放座结构有关,尤指一种置放座结构中,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及该二第一斜面,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
背景技术
常见的置放座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7202076,证书号:M564890,专利名称:恐龙造型台灯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置放座,该专利案结构在于:一种恐龙造型枱灯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置放座,应用于3C产品,包括:一底座1,于其一侧上端设有提供3C产品3底部固定的一嵌凹槽11;一本体2,设于底座1其上端中心,该本体2于底座1其嵌凹槽11上端,设有提供3C产品3上端扣合的一上扣部221,其一侧设有提供照明的发光体201。
但此常见置放座结构的缺点是在于:
1、该底座1与该本体2相结合后可供该3C产品3置放并具有照明的功能,但该置放座结构仅可供该3C产品3置放,其扩充性及实用性较为不足。
2、该本体2为一恐龙或其它动物造型,该本体2与该底座1相结合,但该底座1不具任何造型象征,该二者相结合后并无衍生其它造型象征。
有鉴于上述常见置放座结构的缺点,本发明人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及设计经验,终于有一能解决常见弊端的置放座结构的产品问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似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使本新型的扩充性及实用性较为完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该座体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
一第一本体组,该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及该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该座体设有该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可供该第一本体组的容置部相容设,使该第一本体组可借由该座体而立于一平面处。该第一本体组与该座体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使该容置部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而无法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B-B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20的立体分解图,本新型关于一种置放座结构,其包括:
一座体10,该座体10呈梯形体状,该座体10设有一第一容槽11,该第一容槽11呈四角槽状、圆槽状、多角槽状或各式槽状,该座体10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12,该第一靠抵部12设于该第一容槽11的开口处,该第一容槽11近开口处设有多个凹部13,该凹部13设有该第一容槽11的每一面处,该凹部13的数量为四个,该凹部13呈凹弧槽状;
一第一本体组20,该第一本体组20部份容设于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处,该第一本体组20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201及二第一斜面202,该第一圆面201与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互连接,该第一圆面201相对该二第一斜面202呈对称状,该第一斜面202一端与该第一圆面201相切连接,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20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202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203,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第二靠抵部203呈L形状,该第一斜面202处设有纹路,该纹路使该二第一斜面202处供手好握持,该第一本体组20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204,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该容置部204呈V形体状,该第一本体组20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205,该第一本体组20二侧均设有该圆体部205,该圆体部205呈凸出面状,该第一本体组20设有一第一凸柱206,该第一凸柱206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的二侧,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二第一斜面202间,该第一凸柱206呈一圆柱体状,该第一本体组20设有一第二凸柱207,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该凹部13处,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的二侧,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13处,该第二凸柱207设于接近该二第二靠抵部203的中间位置处,该第二凸柱207呈圆柱体状,该第二凸柱207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凸柱206的直径,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圆体部205与该第二凸柱207间;
该第一本体组20内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胶带,或该第一本体组20内供容设各式的装饰物;
请辅以图2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包括二第一本体21、二盖体22、一第一轴体23、一第二轴体24、一套合件25、一第一软件26及一第二软件27;
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每一第一本体21呈一水滴形体状,该第一圆面201、该第一斜面202、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容置部204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处,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一容室211,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容室211呈相对正状且相通状,该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如卷尺、修正带、胶带,或各装饰物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处,该第一容室211呈圆槽状,该第一本体21近底部处设有一第一开口212,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的该物件可由该第一开口212被拉出而凸露于该二第一本体21外,该第一开口212设于该容置部204一侧,该第一开口212与该第一容室211设于该第一本体21的同侧,该第一开口212与该第一容室211呈相通状,该第一容室211一侧设有一第二容室213,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呈相对正状,该第二容室213与该第一容室211呈相通状,该第二容室213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容室211的直径,该第二容室213呈圆槽状,该第一本体21设有一第一穿槽214,该第一穿槽214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外侧,该第一穿槽214与该第二容室213呈相通状,该第一穿槽214呈圆穿槽状,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三容室215,该第三容室215设于该第一容室211与该第一开口212间,该第三容室215呈长方槽状,该第一本体21设有一第二穿槽216,该第二穿槽216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外侧,该第二穿槽216与该第三容室215呈相通状,该第二穿槽216呈圆穿槽状,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四容室217,该第四容室217与该第一容室211、该第一开口212及该第三容室215呈相通状,该第四容室217设于该第一容室211、该第一开口212及该第三容室215之间,该第四容室217呈长方槽状,该第一本体21设有一第三穿槽218,该第三穿槽218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外侧,该第三穿槽218与该第四容室217呈相通状,该第三穿槽218呈圆穿槽状;
该盖体22盖合于该第一本体21的外侧,使该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穿槽214呈封闭状,该圆体部205设于该盖体22上,该盖体22呈圆体状;
该第一轴体23与该第二轴体24相互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处,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穿设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的中央处,使该物件以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为轴心绕设,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的端部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穿槽214相对正以供一销体相穿设,使该二第一本体21、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相组设而不相脱开;
该套合件25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三容室215内,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套合件25处,该第一凸柱206凸露于该套合件25的二侧,该第一凸柱206穿设于该二第二穿槽216处,即该套合件25穿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三容室215及该第二穿槽216处,该第二穿槽216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凸柱206的直径,使该套合件25于该第三容室215处移位;
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互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四容室217内,该第二凸柱207设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的端部,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三穿槽218外,即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四容室217及该第三穿槽218处,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为具弹性的软性材质,当欲将该第一本体组20自该第一容槽11处取出时,该第二凸柱207受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的壁面压抵而内缩于该第三穿槽218内,该第一本体组20即与该座体10相脱开,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脱开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即弹性回位,使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三穿槽18外;
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对合组设后,该二者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对正该第一开口212,该容置空间以供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相穿设,该物件一端即穿设于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并由该第一开口212处被拉出而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外;
该套合件25移位时,该套合件25压迫该第一软件26,使该第一软件26的该容置空间稍内缩,该第一软件26即使该物件具有剎车功效。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前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A-A处的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组设,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该盖体22盖合于该第一本体21的外侧,该第一轴体23与该第二轴体24相组设并容设于该第二容室213内,该套合件25容设于该第三容室215间,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组设并容设于该第四容室217内。
请继续参阅图6及图7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置放座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B-B处的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13处,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
请参阅图8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容槽11设于该座体10一端以供该第一本体组20相容设,该座体10另端设有一第二容槽14,该第二容槽14呈圆槽状,设有一第二本体30,该第二本体30容设于该第二容槽14内,该第二本体30为一装饰件,该第二本体30呈圆体状,该第二本体30为一草皮。
请继续参阅图9所示,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的该第二靠抵部203呈V形状。
请继续参阅图10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的断面呈V形槽状,该第一容槽11的形状与该第一本体组20的该容置部204的形状相配合以供该容置部204兼容设。
请继续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容置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二凸柱207为单一元件状,该第二凸柱207穿设于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设有一弹性件28,该弹性件28套设于该第二凸柱207上,该弹性件28弹抵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本体组20内容设该物件时,该第一本体组20外设有条形码,该条形码经扫描后取得该第一本体组20内的该物件的地理信息或其它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置放座结构具有下述的优点:
1、该第一本体组20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201及该二第一斜面202,该第一圆面201与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本体组20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
2、该座体10设有该第一容槽11,该第一容槽11供该第一本体组20的容置部204相容设,使该第一本体组20借由该座体10而立于一平面处。
3、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而无法随意自该第一容槽11槽处倾倒而呈倾斜状。
4、该第一本体组20内部供收卷呈圆体状的该物件如卷尺或修正带或胶带兼容设,该第一本体组20即可做为如卷尺、修正带或胶带台文具而单独使用,该第一本体组20亦与该座体10相组设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的装饰件而置于一平面上,该容置座结构即具扩充性及多样性。
5、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凹部13处,该第二本体组20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
6、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容室211呈相对正状而可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胶带物件,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相对合组设而容设于该第四容室217内,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相穿设,该容置空间的二端开口分别与该第一容室211及该第一开口212相对正,该物件一端即穿设于该第一软件26与该第二软件27间并由该第一开口212处被拉出而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外。
7、该第一轴体23与该第二轴体24相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处,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穿设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内的该物件的中央处,使该物件以该第一轴体23及该第二轴体24为轴心绕设。
8、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为具弹性的软性材质,当欲将该第一本体组20自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处取出时,该第二凸柱207受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的壁面压抵而内缩于该第三穿槽18内,该第一本体组20即与该座体10相脱开,该第一本体组20与该座体10相脱开后,该第一软件26及该第二软件27即弹性回位,使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三穿槽18外。
9、该套合件25移位时,该套合件25压迫该第一软件26,使该第一软件26的该容置空间稍内缩,该第一软件26内缩即使该物件具有剎车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置放座结构深具产业利用价值性、新颖性及进步性,诚能符合新型专利之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10)
1.一种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该座体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
一第一本体组,该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呈梯形体状,该第一容槽呈四角槽状、圆槽状或多角槽状,或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的断面呈V形槽状,该第一靠抵部设于该第一容槽的开口处,该第一圆面相对该二第一斜面呈对称状,该第一斜面一端与该第一圆面相切连接,该第二靠抵部呈L形状或V形状,该容置部呈V形体状,该第一本体组二侧均设有该圆体部,该圆体部呈凸出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槽近开口处设有多个凹部,该第一本体组设有一第一凸柱,该第一凸柱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的二侧,该第一凸柱设于该二第一斜面间,该第一凸柱呈一圆柱体状,该第一本体组设有一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抵于该座体的该凹部处,使该容置部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及该第二凸柱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该第二凸柱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的二侧,该第二凸柱抵于该座体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处,该第二凸柱设于接近该二第二靠抵部的中间位置处,该第二凸柱呈圆柱体状,该第二凸柱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凸柱的直径,该第一凸柱设于该圆体部与该第二凸柱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部设有该第一容槽的每一面处,该凹部的数量为四个,该凹部呈凹弧槽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本体组内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或胶带,或该第一本体组内供容设各式物件如装饰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本体组包括二第一本体、二盖体、一第一轴体、一第二轴体、一套合件、一第一软件及一第二软件;该二第一本体呈反向相对结合,每一第一本体呈一水滴形体状,该第一圆面、该第一斜面、该第二靠抵部及该容置部设于该第一本体处,该第一本体内侧设有一第一容室,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容室呈相对正状且相通状,该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如卷尺、修正带或胶带,或各装饰物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处,该第一本体近底部处设有一第一开口,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的该物件由该第一开口被拉出而凸露于该二第一本体外,该第一开口设于该容置部一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容室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同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容室一侧设有一第二容室,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二容室呈相对正状,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一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穿槽,该第一穿槽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外侧,该第一穿槽与该第二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本体内侧设有一第三容室,该第三容室设于该第一容室与该第一开口间,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二穿槽,该第二穿槽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外侧,该第二穿槽与该第三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本体内侧设有一第四容室,该第四容室与该第一容室、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容室呈相通状,该第四容室设于该第一容室、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容室之间,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三穿槽,该第三穿槽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外侧,该第三穿槽与该第四容室呈相通状;该盖体盖合于该第一本体的外侧,使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穿槽呈封闭状,该圆体部设于该盖体上;该第一轴体与该第二轴体相互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二容室处,该第一轴体及该第二轴体穿设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内的该物件的中央处,使该物件以该第一轴体及该第二轴体为轴心绕设,该第一轴体及该第二轴体的端部与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穿槽相对正以供一销体相穿设,使该二第一本体、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内的该物件、该第一轴体及该第二轴体相组设而不相脱开;该套合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三容室内,该第一凸柱设于该套合件处,该第一凸柱凸露于该套合件的二侧,该第一凸柱穿设于该二第二穿槽处,即该套合件穿设于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三容室及该第二穿槽处,该第二穿槽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凸柱的直径,使该套合件于该第三容室处移位;该第一软件与该第二软件相互组设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四容室内,该第二凸柱设于该第一软件及该第二软件的端部,该第二凸柱凸露于该第三穿槽外,即该第一软件与该第二软件容设于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四容室及该第三穿槽处,该第一软件及该第二软件为具弹性的软性材质,当欲将该第一本体组自该第一容槽处取出时,该第二凸柱受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的壁面压抵而内缩于该第三穿槽内,该第一本体组即与该座体相脱开,该第一本体组与该座体相脱开后,该第一软件及该第二软件即弹性回位,使该第二凸柱凸露于该第三穿槽外;该第一软件与该第二软件相对合组设后,该二者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对正该第一开口,该容置空间以供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内的该物件相穿设,该物件一端即穿设于该第一软件与该第二软件间并由该第一开口处被拉出而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外;该套合件移位时,该套合件压迫该第一软件,使该第一软件的该容置空间稍内缩,该第一软件即可使该物件具有剎车功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室呈圆槽状,该第二容室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容室的直径,该第二容室呈圆槽状,该第一穿槽呈圆穿槽状,该第三容室呈长方槽状,该第二穿槽呈圆穿槽状,该第四容室呈长方槽状,该第三穿槽呈圆穿槽状,该盖体呈圆体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槽设于该座体一端以供该第一本体组相容设,该座体另端设有一第二容槽,该第二容槽呈圆槽状,设有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容设于该第二容槽内,该第二本体为一装饰件,该第二本体呈圆体状,该第二本体为一草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凸柱为单一元件状,该第二凸柱穿设于该第一软件与该第二软件间,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套设于该第二凸柱上,该弹性件弹抵于该第一软件及该第二软件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本体组内容设该物件时,该第一本体组外设有条形码,该条形码经扫描后取得该第一本体组内的该物件的地理信息或其它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97534.XU CN210579603U (zh) | 2019-05-30 | 2019-05-30 | 置放座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97534.XU CN210579603U (zh) | 2019-05-30 | 2019-05-30 | 置放座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79603U true CN210579603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9753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79603U (zh) | 2019-05-30 | 2019-05-30 | 置放座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79603U (zh) |
-
2019
- 2019-05-30 CN CN201920797534.XU patent/CN2105796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88518B2 (en) | Magnetic block toy | |
US20230218982A1 (en) | Fusible toy bead | |
RU2747784C1 (ru) | Составной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элемент | |
US20020135125A1 (en) | Global jigsaw puzzle | |
US20050159074A1 (en) | Magnetic construction kit with wheel-like components | |
CN210579603U (zh) | 置放座结构 | |
KR20150119098A (ko) | 고정요소를 구비한 장식용 부품 | |
KR200434337Y1 (ko) | 자석식 블록 완구 | |
US20190314718A1 (en) | Symbolic Unity Ceremony Puzzle Product | |
US20190358555A1 (en) | Balloon holder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reof | |
CN209926298U (zh) | 灯体结构的连接件 | |
CN112995446B (zh) | 摄像模组及其装饰组件、装饰组件的组装治具 | |
CN203873144U (zh) | 层叠式饰品结构 | |
KR200427056Y1 (ko) | 데코 패널 | |
CN201439353U (zh) | 方向盘结构 | |
JP2002219010A (ja) | 装飾体 | |
WO2006107625A2 (en) | Candle finial | |
TWM588063U (zh) | 置放座結構 | |
JP3175375U (ja) | 組み合わせ式積木 | |
CN216647101U (zh) | 一种带发光件的表壳 | |
CN219693141U (zh) | 转动机构及灯具 | |
TWM652828U (zh) | 萬花筒 | |
KR200344667Y1 (ko) | 옻칠목기를 이용한 다단식 적층촛대 | |
TWI676769B (zh) | Eva環保免工具組裝燈 | |
KR200205026Y1 (ko) | 열쇠고리용 장신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