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8705U -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78705U CN210578705U CN202020002607.4U CN202020002607U CN210578705U CN 210578705 U CN210578705 U CN 210578705U CN 202020002607 U CN202020002607 U CN 202020002607U CN 210578705 U CN210578705 U CN 2105787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flexible screen
- elastic
- screen body
- elastic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有内翻状态、外翻状态及平整展开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柔性屏体包括固定区域及位于相邻固定区域之间的可折弯区域;支撑体,设置于柔性屏体的第一表面以支撑柔性屏体,支撑体包括框体、弹性组件及保护组件,相邻两个框体通过弹性组件转动连接,保护组件设置于弹性组件上,保护组件位于弹性组件与柔性屏体之间,保护组件在内翻状态下支撑弹性组件弯曲。通过设置保护组件,能够避免柔性屏体产生折痕,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折叠移动终端例如可折叠手机、可折叠平板电脑等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由于可折叠移动终端和以往的翻盖式不同,它的屏幕跨越在折叠的位置,以往使用的翻盖和折叠结构无法使用,必须采用不同的折叠机构来实现,现有的可折叠移动终端包括两种折叠方式,内翻设计和外翻设计,外翻可折叠为两个小屏幕使用,科技感十足,缺点是容易刮花且不耐摔。内翻设计可保护屏幕,折叠状态下不显示或者得多做一个屏幕来显示,耗电和成本增加。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能够避免柔性屏体的可折弯区域产生折痕,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内翻状态、外翻状态及平整展开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柔性屏体包括固定区域及位于相邻所述固定区域之间的可折弯区域;支撑体,设置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以支撑所述柔性屏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框体、弹性组件及保护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框体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保护组件位于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柔性屏体之间,所述保护组件在所述内翻状态下支撑所述弹性组件弯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多个弹性件,沿相邻两个所述框体的连接边缘平行的第一方向相互间隔排布,各所述弹性件在相邻两个所述框体之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多个条形带,各所述条形带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相邻两个所述框体之间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平整展开状态下所述条形带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框体之间间距之比为1:1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条形带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弹性组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各所述条形带延伸的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框体,且所述保护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均内嵌于所述柔性材料层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柔性屏体具有两个所述固定区域,两个所述固定区域的、与所述可折弯区域相对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磁性吸附件,在所述内翻状态下两个所述固定区域通过所述磁性吸附件吸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平整展开状态下,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弹性组件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内翻状态、外翻状态及平整展开状态,包括柔性屏体以及支撑体,通过转动连接于相邻两个框体之间的弹性组件的形变带动柔性屏体的弯曲,且弹性组件上设置有保护组件,保护组件位于弹性组件与柔性屏体之间,保护组件在内翻状态下支撑弹性组件弯曲,即弹性组件呈弧形弯曲,避免弹性组件产生弯折,进而避免弹性组件带动柔性屏体弯折,使柔性屏体产生折痕,影响柔性屏体1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外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内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中:
1-柔性屏体;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2-框体;3-弹性组件;4-保护组件;5-磁性吸附件;6-柔性材料层;A-可折弯区域;X-显示装置的长度方向;Y-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Z-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外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内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内翻状态、外翻状态及平整展开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柔性屏体1包括固定区域及位于相邻固定区域之间的可折弯区域A;支撑体,设置于柔性屏体1的第一表面11以支撑柔性屏体1,支撑体包括框体2、弹性组件3及保护组件4,相邻两个框体2通过弹性组件3转动连接,保护组件4设置于弹性组件3上,保护组件4位于弹性组件3与柔性屏体1之间,保护组件4在内翻状态下支撑弹性组件3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组件4在内翻状态下支撑弹性组件3弯曲,即弹性组件3呈弧形弯曲,进而避免弹性组件3产生弯折,而弯折是指弹性组件3呈一定夹角弯折,当弹性组件3弯折时,同样会带动柔性屏体1弯折,进而使柔性屏体1产生折痕,影响柔性屏体1的使用寿命。
其中,柔性屏体1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即柔性屏体1的顶面和底面,而柔性屏体1的可折弯区域A即在显示装置折叠过程中发生弯曲的区域,如图4所示,可以产生一定量的形变,实现弯曲的效果,而柔性屏体1的固定区域是指不需要弯曲、固定在支撑体上的区域,为节约成本以及保证显示效果,一般与可折弯区域A为一体式结构,支撑体设置于柔性屏体1的第一表面11以支撑柔性屏体1,具体的,位于柔性屏体1的固定区域的第一表面11连接于各个框体2,通过各个框体2对柔性屏体1进行支撑,框体2一般为两个,即整个显示装置可以弯曲一次,而当框体2为三个时,且柔性屏体1的可折弯区域A以及弹性组件3也相应的设有两个时,整个显示装置可以弯曲两次。
为了带动柔性屏体1的弯曲,在相邻两个框体2通过弹性组件3转动连接,即实现柔性屏体1的内翻状态、外翻状态及平整展开状态的转换。
请参阅图2,外翻状态即柔性屏体1的第二表面12位于最外侧,能够进行显示,固定区域对应的框体2面面相对,相邻两个框体2以及柔性屏体1的可折弯区域A之间形成容纳弹性组件3的容纳空间,将弹性组件3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可以避免弹性组件3对柔性屏体1的显示造成影响,即弹性组件3不会与柔性屏体1发生碰撞或者接触,也不会对柔性屏体1的第二表面12造成遮挡,影响显示效果,可选的,显示装置处于平整展开状态下,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Z,弹性组件3与第一表面11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弹性组件3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即保证容纳空间足够大能够在弹性组件3弯曲后仍能容纳弹性组件3。
请参阅图3,当显示装置处于内翻状态时,相邻两个框体2中的一者向另一者连接于柔性屏体1的端面旋转,内翻后,可折弯区域A两侧的固定区域面面相对,弹性组件3暴露于柔性屏体1的第一表面11的外周侧,且部分保护组件4贴合于柔性屏体1的第一表面11,对第一表面11进行支撑,同时保护组件4通过的自身宽度来限制弹性组件3的弯曲,防止弹性组件3产生弯折,对柔性屏体1造成挤压,使得柔性屏体1的可折弯区域A产生折痕,影响柔性屏体1的显示效果以及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装置在内翻状态与外翻状态之间转换时,两个框体2中的一者可以通过弹性组件3相对于另一框体2最多旋转360度,即整个显示装置可以在360度范围内任意翻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1以及支撑体,通过连接于相邻两个框体2之间的弹性组件3的形变带动柔性屏体1的弯曲,且在弹性组件3与可折弯区域A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保护组件4,保护组件4在内翻状态下支撑弹性组件3弯曲,即弹性组件3呈弧形弯曲,避免弹性组件3产生弯折,进而避免弹性组件3带动柔性屏体1弯折,使柔性屏体1产生折痕,影响柔性屏体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相邻框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弹性组件3包括多个弹性件,沿相邻两个框体2的连接边缘平行的第一方向相互间隔排布,各弹性件在相邻两个框体2之间延伸。
具体的,弹性件可以采用压缩弹簧、Z形弹片等部件,只要能够实现两个框体2中的一者通过弹性组件3相对于另一框体2旋转的结构形式均可,各个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即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Y上下并排设置,各弹性件在相邻两个框体2之间延伸,即每个弹性件的首端与末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框体2相对的两个侧面连接,通常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框体2的连接边缘,以保证框体2的旋转方向不易发生偏移,同时各个弹性件的长宽等尺寸一般完全相同,以保证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均一性,各个弹性件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小,过小可能会导致各个弹性件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干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保护组件4包括多个条形带,各条形带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相邻两个框体2之间间隔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组件3在弯曲时可选的弯曲区域并不唯一,通过设置多个条形带,保证弹性组件3在不同的弯曲区域均能弯曲而不会产生弯折,可选的,各个条形带可以均匀分布于弹性组件3与柔性屏体1可折弯区域A相对的一侧表面上,由于弹性组件3一般采用金属制作,硬度较高,容易对柔性屏体1造成损伤,设置条形带也能有效避免弹性组件3在弯曲过程中与柔性屏体1直接接触,条形带具体可以采用塑料等质地相对较软的材料制作。
可选的,平整展开状态下条形带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框体2之间间距之比为1:10~1:5。可以理解的,由于条形带呈长条形,无法弯曲,为保证弹性组件3能够实现弯曲,将条形带的宽度与柔性屏体1的可折弯区域A的长度之间的比值设置为1:10~1:5,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体1的可折弯区域A的长度即显示装置在平整展开状态下,弹性组件3的长度,在此比值内,条形带不会影响弹性组件3的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上,条形带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弹性组件3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弹性件的外表面。
具体的,条形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弹性组件3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弹性件的外表面,即条形带的长度与所有弹性件的宽度以及各个弹性件之间的间隔的总尺寸相等,条形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弹性组件3的最顶端以及最底端,保证条形带能够有效限定每个弹性件弯曲。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条形带影响弹性件的弯曲方向,各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各条形带延伸的第一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当条形带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弹性组件3的各个弹性件的延伸方向时,由于条形带不可弯曲,各个弹性件也就不能弯曲,类似于将弹簧的内部放置限位柱,弹簧不能实现弯曲,而将各个条形带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垂直于弹性组件3的各个弹性件的延伸方向,条形带不会限制弹性件实现两个框体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框体2的旋转,具体的,条形带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Y延伸,各个弹性件沿显示装置的长度方向X延伸。
请参阅图5及图6,为了进一步保护柔性屏体1不受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材料层6,柔性材料层6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框体2,且保护组件4、弹性组件3均内嵌于柔性材料层6内。
具体的,柔性材料层6可以采用硅胶或者橡胶等柔性材料,其中,硅胶的形变量较大,且形状易恢复,所以嵌入硅胶可以进一步保护柔性屏体1不受损伤,同时加强其平整度,由于保护组件4、弹性组件3均内嵌于柔性材料层6内,因而,柔性材料层6的厚度需要大于等于保护组件4和弹性组件3的整体厚度,通常将柔性材料层6的厚度设置为恰好等于保护组件4和弹性组件3的整体厚度,以减少其的占用空间,降低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柔性材料层6可以通过粘性剂等形式与框体2连接,只要保证柔性材料层6与框体2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显示装置保持内翻状态,柔性屏体1具有两个固定区域,两个固定区域的、与可折弯区域A相对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磁性吸附件5,在内翻状态下两个固定区域通过磁性吸附件5吸附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体1的两个固定区域相对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极性相反的磁性吸附件5,当显示装置处于内翻状态时,极性相反的磁性吸附件5能够面面相对,由于极性相反的磁性吸附件5之间具有吸引力,吸引力能够平衡弹性组件3的弹性恢复力,进而阻挡显示装置恢复至平整展开状态,磁性吸附件5可以为长条形磁石。
可选的,在第二表面12上还可以设置距离传感器,当显示装置处于内翻状态时,距离传感器控制柔性屏体1关闭显示,以节约电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翻状态、外翻状态及平整展开状态,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屏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柔性屏体(1)包括固定区域及位于相邻所述固定区域之间的可折弯区域;
支撑体,设置于所述柔性屏体(1)的所述第一表面(11)以支撑所述柔性屏体(1),所述支撑体包括框体(2)、弹性组件(3)及保护组件(4),相邻两个所述框体(2)通过所述弹性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组件(4)设置于所述弹性组件(3)上,所述保护组件(4)位于所述弹性组件(3)与所述柔性屏体(1)之间,所述保护组件(4)在所述内翻状态下支撑所述弹性组件(3)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多个弹性件,沿相邻两个所述框体(2)的连接边缘平行的第一方向相互间隔排布,各所述弹性件在相邻两个所述框体(2)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4)包括多个条形带,各所述条形带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相邻两个所述框体(2)之间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展开状态下所述条形带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框体(2)之间间距之比为1:10~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条形带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弹性组件(3)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各所述条形带延伸的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材料层(6),所述柔性材料层(6)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框体(2),且所述保护组件(4)、所述弹性组件(3)均内嵌于所述柔性材料层(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体(1)具有两个所述固定区域,两个所述固定区域的、与所述可折弯区域相对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磁性吸附件(5),在所述内翻状态下两个所述固定区域通过所述磁性吸附件(5)吸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展开状态下,所述弹性组件(3)与所述第一表面(11)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弹性组件(3)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02607.4U CN210578705U (zh) | 2020-01-02 | 2020-01-02 |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02607.4U CN210578705U (zh) | 2020-01-02 | 2020-01-02 |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78705U true CN210578705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6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02607.4U Active CN210578705U (zh) | 2020-01-02 | 2020-01-02 |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7870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6895A (zh) * | 2020-06-01 | 2020-10-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21212976A1 (zh) * | 2020-04-20 | 2021-10-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折叠显示屏 |
CN114120827A (zh) * | 2021-11-02 | 2022-03-01 | 深圳市高展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 |
CN115410485A (zh) * | 2022-08-30 | 2022-11-29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结构、可卷曲显示模组和可卷曲显示装置 |
WO2024032408A1 (zh) * | 2022-08-08 | 2024-02-15 | 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
-
2020
- 2020-01-02 CN CN202020002607.4U patent/CN21057870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12976A1 (zh) * | 2020-04-20 | 2021-10-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折叠显示屏 |
CN111756895A (zh) * | 2020-06-01 | 2020-10-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120827A (zh) * | 2021-11-02 | 2022-03-01 | 深圳市高展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 |
WO2024032408A1 (zh) * | 2022-08-08 | 2024-02-15 | 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
CN115410485A (zh) * | 2022-08-30 | 2022-11-29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结构、可卷曲显示模组和可卷曲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78705U (zh) |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 |
CN208737798U (zh) |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1599278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2111697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6336072A (zh) | 臂结构、包括臂结构的铰链结构以及包括铰链结构的电子设备 | |
CN212061687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5407194A (zh) | 具有柔性屏的移动终端 | |
CN205454263U (zh) |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 |
CN114429734A (zh) |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 |
WO2021213509A1 (zh) | 支架结构、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10378190U (zh) |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20180094059A (ko) | 스마트 팔찌 | |
CN111064833B (zh) |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
CN112908175A (zh) | 一种可卷曲柔性显示装置 | |
CN209785445U (zh) |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及其折叠装置 | |
CN111352536A (zh) | 电子设备 | |
JP5721608B2 (ja) | 太陽光発電装置 | |
CN116972063B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 |
WO2021012252A1 (zh) | 柔性显示装置及终端 | |
CN110401748B (zh) | 一种折叠装置以及可折叠显示设备 | |
CN111785177A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 |
CN209026415U (zh) | 用于可折叠显示终端的终端支架及终端组件 | |
CN211124793U (zh) | 一种可折叠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209898523U (zh) | 可折式保护套件及其保护套 | |
CN212256771U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