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529821U -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9821U
CN210529821U CN201921169583.5U CN201921169583U CN210529821U CN 210529821 U CN210529821 U CN 210529821U CN 201921169583 U CN201921169583 U CN 201921169583U CN 210529821 U CN210529821 U CN 210529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spon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95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ya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ya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ya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ya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95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9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9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98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包括高层建筑,所述高层建筑的两侧均浇筑有排水挡墙,所述排水挡墙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管,所述高层建筑的地基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一侧连通有可将雨水过滤处理的雨水处理池,所述雨水处理池的一侧连通有净水池,所述净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抽水管的出水端与市政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能够实现与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暴雨漫灌、水资源匮乏等共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海绵城市中常在高层建筑屋顶建造园林,从而可以汇集部分雨水,缓解城市排水压力;但是目前所应用的高层建筑的海绵园林仅能够利用部分雨水,但是难以将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为此,亟需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能够实现与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能够实现与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包括高层建筑,所述高层建筑的两侧均浇筑有排水挡墙,所述排水挡墙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管,所述高层建筑的地基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一侧连通有可将雨水过滤处理的雨水处理池,所述雨水处理池的一侧连通有净水池,所述净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抽水管的出水端与市政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可通过排水管流入至雨水收集池中,然后流动至雨水处理池,经过雨水处理池的净化处理后流入净水池中;通过抽水管可将净水池中的水抽出以供使用,从而能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处理池靠近雨水收集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格栅,所述雨水处理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将所述雨水处理池分隔成靠近初级水仓和净水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可对雨水进行两级过滤,以此使雨水得到了处理,以供回收利用,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仓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净水池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净水仓中存水较多时,可通过溢流口流动至净水池中,以供使用;同时流经溢流口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网时,活性炭吸附网可吸收水中的异味,使雨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池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上固定连接有与净水池内部连通的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加药箱及与净水池连通的药管,可将加药箱中的药加入净水池中,对净水池中的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以此使其达到市政用水标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雨水收集池靠近斜坡较低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固定连接有污泥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斜坡使雨水收集池中的污泥可沿着斜坡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至斜坡较低的一侧,然后通过污泥泵将雨水收集池中的污泥抽取通过污泥管抽出,从而可防止污泥在雨水收集池中长期积累,导致雨水被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的外壁上包覆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隔音棉可减少雨水经过排水管时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小对高层建筑产生的噪音污染;且防水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对隔音棉进行防水,保证隔音棉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挡墙的顶部开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导流口,所述排水挡墙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用于将导流口盖上的排水井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井盖可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少大颗粒杂物落入排水管中,造成排水管堵塞的问题;导流口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从而使排水井盖的雨水均进入排水管中,保证了排水管的正常排水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挡墙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高层建筑固定连接的横向加固爪,所述排水挡墙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地基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固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横向加固爪可增强排水挡墙与高层建筑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纵向加固爪可增强排水挡墙与地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排水挡墙2的整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雨水可通过排水管流入至雨水收集池中,然后流动至雨水处理池,经过雨水处理池的净化处理后流入净水池中;通过抽水管可将净水池中的水抽出以供使用,从而能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2.本方案中净水仓中存水较多时,可通过溢流口流动至净水池中,以供使用;同时流经溢流口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网时,活性炭吸附网可吸收水中的异味,使雨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3.本方案中设有横向加固爪可增强排水挡墙与高层建筑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纵向加固爪可增强排水挡墙与地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排水挡墙2的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高层建筑;2、排水挡墙;21、导流口;211、排水井盖;22、横向加固爪;221、纵向加固爪;23、排水管;231、隔音棉;232、防水层;3、雨水收集池;31、斜坡;311、污泥管;312、污泥泵;4、雨水处理池;41、第一格栅;411、初级水仓;42、第二格栅;421、净水仓;43、溢流口;431、活性炭吸附网;5、净水池;51、加药箱;511、药管;52、抽水管;52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包括高层建筑1,高层建筑1建造在地基上,高层建筑1的屋顶上建筑有海绵雨林。高层建筑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挡墙2,排水挡墙2由混凝土浇筑形成,且为长方体形结构,排水挡墙2的长度方向与高层建筑1的高度方向一致。结合图2所示,排水挡墙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固爪22,排水挡墙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固爪221,横向加固爪22和纵向加固爪221均为一端呈尖锐状的圆柱体,且横向加固爪22的尖锐部埋设于高层建筑1内,纵向加固爪221的尖锐部埋设于地基中,横向加固爪22可增强排水挡墙2与高层建筑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纵向加固爪221可增强排水挡墙2与地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排水挡墙2的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排水挡墙2的顶部开设有导流口21,导流口21呈圆台形,导流口21较小口径的端部与排水管23的进水端连通,导流口21较大口径的端部与外界连通,外界雨水可通过导流口21流入至排水管23中。排水挡墙2的顶部铰接有排水井盖211,排水井盖211上开设有排水孔(未示出),排水井盖211可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少大颗粒杂物落入排水管23中,造成排水管23堵塞的问题。排水管23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隔音棉231,隔音棉231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隔音棉231可减少雨水经过排水管23时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小对高层建筑1产生的噪音污染。隔音棉231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防水层232,防水层232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将隔音棉231与外部隔开,减少了隔音棉231受潮吸水进而影响了隔音棉231隔音效果的问题。
如图1所示,高层建筑1的地基底部开设有雨水收集池3,雨水收集池3呈长方体形,且排水管23的出水端与雨水收集池3的内部连通,雨水收集池3可将通过排水管23的雨水收集起来。雨水收集池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雨水处理池4,雨水处理池4与雨水收集池3处于同一高度,且雨水处理池4靠近雨水收集池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格栅41,雨水处理池4与雨水收集池3通过第一格栅41连通。雨水处理池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格栅42,第一格栅41的滤孔大小大于第二格栅42的滤孔大小,且第二格栅42将雨水处理池4分隔成初级水仓411和净水仓421。初级水仓411位于第一格栅41与第二格栅42之间,净水仓421位于第二格栅42与雨水处理池4之间,设有第一格栅41和第二格栅42可对雨水进行两级过滤,以此使雨水得到了处理,以供回收利用,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如图1所示,雨水收集池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坡31,斜坡31整体呈倾斜状,且斜坡31由雨水收集池3靠近雨水处理池4的一侧向下倾斜至雨水收集池3远离雨水处理池4的一侧,雨水处理池4靠近斜坡31较低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污泥管311,且污泥管311与市政污泥管311连通,污泥管311上固定连接有污泥泵312,斜坡31使雨水收集池3中的污泥可沿着斜坡31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至斜坡31较低的一侧,然后通过污泥泵312将雨水收集池3中的污泥抽取通过污泥管311抽出,从而可防止污泥在雨水收集池3中长期积累,导致雨水被二次污染的问题。
如图1所示,雨水处理池4远离雨水收集池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净水池5,净水池5用于储存经过雨水处理池4处理后的净水,且净水池5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水管52,抽水管52与市政水管连通,抽水管52上固定连接有水泵521,水泵521可将净水池5中的水抽出以供使用。结合图3所示,净水仓421靠近净水池5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溢流口43,溢流口43与净水池5的内部连通,且溢流口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431,净水仓421中存水较多时,可通过溢流口43流动至净水池5中,以供使用;同时流经溢流口43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网431时,活性炭吸附网431可吸收水中的异味,使雨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净水池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加药箱51,加药箱51内放置有常用水处理所需药品,且加药箱51为市面常见的加药箱51,加药箱51的出药口上固定连接有加药管511,加药管511与净水池5的内部连通,通过将加药箱51中的药加入净水池5中,对净水池5中的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以此使其达到市政用水标准。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雨水可通过排水管23流入至雨水收集池3中,然后流动至雨水处理池4,第一格栅41和第二格栅42可对雨水进行两级过滤,以此使雨水得到了处理,然后通过溢流口43流入净水池5中,流经溢流口43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网431时,活性炭吸附网431可吸收水中的异味,从而使水得到了净化,最终通过抽水管52可将净水池5中的水抽出以供使用,从而能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包括高层建筑(1),其特征是:所述高层建筑(1)的两侧均浇筑有排水挡墙(2),所述排水挡墙(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管(23),所述高层建筑(1)的地基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23)连通的雨水收集池(3),所述雨水收集池(3)的一侧连通有可将雨水过滤处理的雨水处理池(4),所述雨水处理池(4)的一侧连通有净水池(5),所述净水池(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52),所述抽水管(52)上固定连接有水泵(521),所述抽水管(52)的出水端与市政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雨水处理池(4)靠近雨水收集池(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格栅(41),所述雨水处理池(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格栅(42),所述第二格栅(42)将所述雨水处理池(4)分隔成靠近初级水仓(411)和净水仓(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净水仓(42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净水池(5)连通的溢流口(43),所述溢流口(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4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净水池(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加药箱(51),所述加药箱(51)上固定连接有与净水池(5)内部连通的药管(5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雨水收集池(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坡(31),所述雨水收集池(3)靠近斜坡(31)较低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污泥管(311),所述污泥管(311)上固定连接有污泥泵(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23)的外壁上包覆有隔音棉(231),所述隔音棉(231)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防水层(2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挡墙(2)的顶部开设有与排水管(23)连通的导流口(21),所述排水挡墙(2)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用于将导流口(21)盖上的排水井盖(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挡墙(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高层建筑(1)固定连接的横向加固爪(22),所述排水挡墙(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地基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固爪(221)。
CN201921169583.5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29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9583.5U CN210529821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9583.5U CN210529821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9821U true CN210529821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9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958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29821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98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764A (zh) * 2021-03-31 2021-08-10 盐城工学院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渗透式墙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764A (zh) * 2021-03-31 2021-08-10 盐城工学院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渗透式墙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7109U (zh)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01209261Y (zh)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8578132U (zh) 一种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截污弃流过滤构造
CN209907525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207047997U (zh) 蓄水型生态树池
CN209509056U (zh) 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
CN104944688B (zh) 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
CN105350607A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10529821U (zh)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CN106930397A (zh) 一种可以在干旱期内持续处理初期雨水的生物滞留池
CN206467751U (zh) 一种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排水设施
CN203113499U (zh) 一种雨水收集电控液位弃流过滤装置
CN214423518U (zh) 建筑小区用的海绵城市水系统
CN206256508U (zh) 一种综合雨水收集装置
CN204752403U (zh) 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
CN213477073U (zh)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雨水收集装置
CN112593614B (zh) 建筑小区用的海绵城市水系统
CN211285799U (zh)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CN212153662U (zh) 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净化结构
CN209468226U (zh) 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01520996U (zh) 停车场雨水收集装置
CN201162242Y (zh) 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
CN206844738U (zh) 楼宇顶层游泳系统
CN111732212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屋顶绿色生态系统
CN217175164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