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9839U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19839U CN210519839U CN201921304443.4U CN201921304443U CN210519839U CN 210519839 U CN210519839 U CN 210519839U CN 201921304443 U CN201921304443 U CN 201921304443U CN 210519839 U CN210519839 U CN 2105198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ipe
- fish
- water
- fish po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包括可封闭空间,所述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方形静养鱼池、鱼池增氧装置,所述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所述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的输氧管相连,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设空气孔的布气管相连,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相对侧垂直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为待售活鱼提供静养环境,保持活鱼新鲜及健康状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背景技术
销售活鲜鱼一般是将活鲜鱼放入鱼池中静养而等待出售。而鱼池内的温度、溶氧会直接影响活鲜鱼的新鲜健康状况,影响活鲜鱼损耗量。市场上销售活鲜鱼一般为淡水鱼如草鱼、鲫鱼等,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时鱼比较活跃,温度低时会停止吃食比较安静,但温度过低会减轻鱼的体重。一般鱼类适宜的溶氧值为3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值小于3毫克/升,鱼会不摄食停止生长;小于2毫克/升时,鱼会浮头;在0.6~0.8毫克/升时,鱼会死亡;大于12毫克/升时,氧气过量,鱼容易得气泡病。活鲜鱼养在鱼池中时也会在鱼池中添加饲料,避免长时间未卖出导致鱼饥饿减重,而在养鱼一段时间后,剩余饲料、水中悬浮物、杂质和鱼的排泄物等的增加,会使鱼池水变得浑浊、不透明、溶氧值降低、酸碱度失调,若不更换水和消毒,鱼很容易死亡。
因此亟需一种可静养待售活鲜鱼,可及时消毒增氧的养鱼系统,保证活鲜鱼在待售期间的鲜活健康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静养待售活鲜鱼、可及时消毒增氧的静养养鱼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包括可封闭空间,所述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方形静养鱼池、鱼池增氧装置,所述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静养鱼池内还设有水溶氧传感器;所述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氧管相连,所述输氧管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布气管相连,所述布气管径向和轴向上均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气孔,相邻径向上的相邻两个空气孔在轴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布气管相互连通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四个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相对侧垂直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温度调节装置为空调。
作为优选,所述臭氧增氧装置包括L型引风管和与引风管相连的生气管,引风管的上端与鼓风机或轴流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生气管与引风管的尾端垂直相通设置,生气管内部设有与生气管轴向平行的真空紫外灯管,远离真空紫外灯管的生气管两端分别设有自引风管连接端向远离该连接端的一端流通的单向阀二和单向阀三。
作为优选,所述生气管对应真空紫外灯管的内侧壁设有反射紫外光线的反射层。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表面设为粗糙面。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采用铝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紫外灯管设置多根且平行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鱼池底部内表面倾斜,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高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倾斜角度且与鱼池底部内表面倾斜角度相同,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低的一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水泵一输入端相连,水泵一输出端与过滤装置入口相连,过滤装置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水泵二输入端相连,水泵二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水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为方形,远离过滤装置入口的另一端设有过滤水出口,过滤装置内部设有至少三块间隔分布的方形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靠近过滤水出口且沿水流动方向的每块过滤板的过滤孔径依次减小,过滤板的前后上下侧壁分别固定于过滤装置对应内表面,过滤装置顶部设有与相邻两块过滤板之间空隙匹配相通的插槽,通过插槽设有与插槽匹配的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高度大于等于过滤装置底部内表面至过滤装置顶部内表面的高度,活性炭板的顶部设有与插槽匹配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部设有提手,过滤装置入口与靠近过滤装置入口的第一块过滤板之间的过滤装置底部设有过滤污物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环境温度调节装置为空调,能够方便调节环境温度,降低环境温度环境对鱼池水温度环境的影响。
2、通过在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能够使鱼保持安静但又不会影响其生长健康状况。
3、通过在静养鱼池内还设有水溶氧传感器,以及设置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利用臭氧增氧装置为鱼池消毒增氧,利用空气增氧装置为鱼池长时间增氧,避免一直利用臭氧增氧装置增氧会造成氧含量过高,鱼得气泡病等情况发生。
4、通过设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氧管相连,所述输氧管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布气管相连,所述布气管径向和轴向上均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气孔,相邻径向上的相邻两个空气孔在轴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布气管相互连通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四个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相对侧垂直连通,能够使氧气高效均匀进入鱼池水中,曝气盘与单向阀能防止鱼池水倒灌。
5、通过设置L型引风管,生气管与引风管的下端垂直相通设置,能够避免生气管中紫外光溢出引风管,防止紫外光照射在人体上对人体造成伤害。
6、通过在生气管内部设置与生气管轴向平行的真空紫外灯管,真空紫外灯管工作波长为185nm,进入生气管中的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吸收185nm波长的紫外光后产生臭氧,臭氧能够对鱼池进行灭菌消毒增氧,而平行设置能够最大程度利用紫外光线。
7、通过在远离真空紫外灯管的生气管两端分别设有自引风管连接端向远离该连接端的一端流通的单向阀二和单向阀三,单向阀二能够避免生气管中产生的臭氧从引风管溢出,单向阀三能够避免鱼池中的水进入三气管。
8、通过在生气管对应真空紫外灯管的内侧壁设有反射紫外光线的采用铝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粗糙反射层,反射层能将紫外光进行多次反射,铝等金属的反射率较高,提高反射率,粗糙面能够增加漫反射,使光线更均匀,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紫外光,提高利用率。
9、通过设置多根均匀分布的真空紫外灯管,能够使臭氧生成更加快速。
10、通过设置鱼池底部内表面倾斜,能够方便清洗池底污物。
11、通过在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高的一端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倾斜角度且与鱼池底部内表面倾斜角度相同,能够使进水口水流冲击方向与池底倾斜方向一致,使污物因为水的流动和重力因素向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低的一端移动,方便清洗。
12、通过在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低的一端设有排污管,能够使集中在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低一端的污物方便从排污管排出。
13、通过设置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水泵一输入端相连,水泵一输出端与过滤装置入口相连,所述过滤装置为方形,远离过滤装置入口的另一端设有过滤水出口,过滤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水泵二输入端相连,水泵二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水口相连,能够使水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14、通过在过滤装置内部设有至少三块间隔分布的方形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靠近过滤水出口且沿水流动方向的每块过滤板的过滤孔径依次减小,过滤板的前后上下侧壁分别固定于过滤装置对应内表面,过滤装置顶部设有与相邻两块过滤板之间空隙匹配相通的插槽,通过插槽设有与插槽匹配的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高度大于等于过滤装置底部内表面至过滤装置顶部内表面的高度,活性炭板的顶部设有与插槽匹配的密封盖,活性炭板能够使水过滤更干净,且方便通过插槽更换活性炭板和通过插槽清理过滤板,防止过滤板堵塞,密封盖放置过滤装置内部水从插槽处流出。
15、通过在过滤装置入口与靠近过滤装置入口的第一块过滤板之间的过滤装置底部设有过滤污物出口,能够方便排出污物或根据需要排出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养养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静养养鱼系统臭氧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静养养鱼系统臭氧增氧装置鱼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可封闭空间、2-环境温度调节装置、3-静养鱼池、301-温度传感器、302-水温度调节装置、303-水溶氧传感器、304-进水口、305-排污管、306-水泵一、307-水泵二、4-鱼池增氧装置、5-臭氧增氧装置、501-引风管、502-生气管、503-鼓风机或轴流风机、504-真空紫外灯管、505-反射层、506-单向阀二、507-单向阀三、6-空气增氧装置、7-输氧管、8-单向阀一、9-布气管、10-空气孔、11-曝气盘、12-过滤装置、121-过滤水出口、122-过滤板、123-插槽、124-活性炭板、125-密封盖、126-提手、127-过滤污物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包括可封闭空间1,所述可封闭空间1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2、方形静养鱼池3、鱼池增氧装置4,所述环境温度调节装置2为空调。所述静养鱼池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01和水温度调节装置302,使鱼池3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静养鱼池3内还设有水溶氧传感器303。所述鱼池增氧装置4包括臭氧增氧装置5和空气增氧装置6,鱼池增氧装置4的输出端与输氧管7相连,所述输氧管7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3内侧壁上,输氧管7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8,输氧管7底端与布气管9相连,所述布气管9径向和轴向上均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气孔10,相邻径向上的相邻两个空气孔10在轴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空气孔10处设有曝气盘11,布气管9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布气管9相互连通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3四个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9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9相对侧垂直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增氧装置5包括L型引风管501和与引风管501相连的生气管502,引风管501的上端与鼓风机或轴流风机50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生气管502与引风管501的尾端垂直相通设置,生气管502内部设有与生气管502轴向平行的真空紫外灯管504,所述真空紫外灯管504设置多根且平行均匀分布,所述生气管502对应真空紫外灯管504的内侧壁设有反射紫外光线的反射层505,所述反射层505表面设为粗糙面,所述反射层505采用铝或银制作而成,远离真空紫外灯管504的生气管502两端分别设有自引风管501连接端向远离该连接端的一端流通的单向阀二506和单向阀三507。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增氧装置6为空气泵。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鱼池3底部内表面倾斜,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高的一端设有进水口304,所述进水口304倾斜角度且与鱼池3底部内表面倾斜角度相同均为15°,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低的一端设有排污管305,所述排污管305的另一端与水泵一306输入端相连,水泵一306输出端与过滤装置12入口相连,所述过滤装置12为方形,远离过滤装置12入口的另一端设有过滤水出口121,过滤装置12内部设有至少三块间隔分布的方形过滤板122,所述过滤板122自靠近过滤水出口121向水流动方向的每块过滤板122的过滤孔径依次减小,过滤板122的前后上下侧壁分别固定于过滤装置12对应内表面,过滤装置12顶部设有与相邻两块过滤板122之间空隙匹配相通的插槽123,通过插槽123设有与插槽123匹配的活性炭板124,所述活性炭板124的高度大于等于过滤装置12底部内表面至过滤装置12顶部内表面的高度,活性炭板124的顶部设有与插槽123匹配的密封盖125,密封盖125顶部设有提手126,过滤装置12入口与靠近过滤装置12入口的第一块过滤板之间的过滤装置12底部设有过滤污物出口127,过滤水出口121通过管道与水泵二307输入端相连,水泵二307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水口304相连,所述进水口304和排污管305靠近鱼池3的一端均设有滤网,防止鱼进入进水口304或排污管305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封闭空间,所述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方形静养鱼池、鱼池增氧装置,所述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静养鱼池内还设有水溶氧传感器;所述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氧管相连,所述输氧管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布气管相连,所述布气管径向和轴向上均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气孔,相邻径向上的相邻两个空气孔在轴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布气管相互连通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四个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相对侧垂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调节装置为空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增氧装置包括L型引风管和与引风管相连的生气管,引风管的上端与鼓风机或轴流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生气管与引风管的尾端垂直相通设置,生气管内部设有与生气管轴向平行的真空紫外灯管,远离真空紫外灯管的生气管两端分别设有自引风管连接端向远离该连接端的一端流通的单向阀二和单向阀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气管对应真空紫外灯管的内侧壁设有反射紫外光线的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表面设为粗糙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采用铝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紫外灯管设置多根且平行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底部内表面倾斜,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高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倾斜角度且与鱼池底部内表面倾斜角度相同,底部内表面水平面最低的一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水泵一输入端相连,水泵一输出端与过滤装置入口相连,过滤装置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水泵二输入端相连,水泵二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水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方形,远离过滤装置入口的另一端设有过滤水出口,过滤装置内部设有至少三块间隔分布的方形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靠近过滤水出口且沿水流动方向的每块过滤板的过滤孔径依次减小,过滤板的前后上下侧壁分别固定于过滤装置对应内表面,过滤装置顶部设有与相邻两块过滤板之间空隙匹配相通的插槽,通过插槽设有与插槽匹配的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高度大于等于过滤装置底部内表面至过滤装置顶部内表面的高度,活性炭板的顶部设有与插槽匹配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部设有提手,过滤装置入口与靠近过滤装置入口的第一块过滤板之间的过滤装置底部设有过滤污物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4443.4U CN210519839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4443.4U CN210519839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19839U true CN210519839U (zh) | 2020-05-15 |
Family
ID=7060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04443.4U Active CN210519839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198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6581A (zh) * | 2019-08-12 | 2019-10-15 | 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21304443.4U patent/CN21051983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6581A (zh) * | 2019-08-12 | 2019-10-15 | 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24991U (zh) | 一种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 |
AU2020103846A4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oor domesti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wild juvenile thunnus albacares | |
CN210519839U (zh)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
WO2016094986A1 (pt) | Sistema e método automatizado e autosustentável para produção de derivados da aquicultura | |
CN105850860A (zh) | 一种大棚泥鳅养殖系统 | |
CN211631415U (zh) | 一种增氧推水器 | |
CN210406713U (zh) | 一种静养鱼池 | |
CN112167158B (zh) | 一种充气提升水的方法 | |
CN215684251U (zh) | 温室生产用锦鲤养殖装置 | |
CN115281144A (zh) | 一种陆基圆池多层次罗氏沼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 |
JPS6261527A (ja) | 養鰻方法 | |
CN114835342B (zh) | 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自循环自净化方法 | |
CN207330655U (zh) | 一种鲟鱼育苗用水的水处理系统 | |
CN110326581A (zh) |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 |
CN210382302U (zh) | 一种鱼池增氧系统 | |
TWM605015U (zh) | 養殖池增氧、造流、過濾循環水系統 | |
CN217487300U (zh) | 一种自循环自净化水产苗种培育装置 | |
CN215074835U (zh) | 一种用于活鱼高密度暂养的循环水系统 | |
CN221812899U (zh) | 一种鱼菜共生立体种养循环装置 | |
CN210782578U (zh) | 一种循环水养殖鳗鱼系统 | |
CN209749498U (zh) |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苗培育箱 | |
CN212833347U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生态修复装置 | |
CN110800683A (zh) | 一种仿生态无腥鱼养殖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养鱼设备 | |
CN220723860U (zh) | 一种紧凑型陆基水池养殖水处理系统 | |
JPH0339023A (ja) | 魚の養蓄・飼育用水の流水殺菌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