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7970U -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07970U CN210507970U CN201921159728.3U CN201921159728U CN210507970U CN 210507970 U CN210507970 U CN 210507970U CN 201921159728 U CN201921159728 U CN 201921159728U CN 210507970 U CN210507970 U CN 210507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glass plate
- fixed
- layer
-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包括固定于不同楼层之间并设置于建筑外侧的固定龙骨以及设置于固定龙骨之间的玻璃幕墙板;所述玻璃幕墙板包括设置于建筑内侧的内玻璃板以及设置于建筑外侧的外玻璃板,所述内玻璃板内部中空并抽真空,且所述固定龙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内玻璃板并密封所述内玻璃板与固定龙骨之间缝隙的安装部;所述外玻璃板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幕墙的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没有保温材料的阻隔,透光性好,有利于推广应用,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幕墙一般为单层设置,用于装饰建筑,其保温效果不佳。故而现有的幕墙开始逐渐流行采用双层玻璃制造,利用空气的绝热性能,双层玻璃的隔热性要强于单层玻璃。但随着能源供应紧张的趋势以及低碳排放要求的增加,双层玻璃的隔热性能仍不能使人满意。现有的保温玻璃幕墙一般由内外玻璃以及安装在内外玻璃之间的保温层构成,中间的保温层多采用实心板式结构,通常为岩棉、保温棉、聚胺酯或聚苯材料制成,实心板的保温性能不够理想,影响了内外玻璃的透光性,阻碍了室外的光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应用。
为此,亟需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该幕墙的保温效果好,且不影响透光性,实用性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该幕墙的保温效果好,且不影响透光性,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包括固定于不同楼层之间并设置于建筑外侧的固定龙骨以及设置于固定龙骨之间的玻璃幕墙板;所述玻璃幕墙板包括设置于建筑内侧的内玻璃板以及设置于建筑外侧的外玻璃板,所述内玻璃板内部中空并抽真空,且所述固定龙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内玻璃板并密封所述内玻璃板与固定龙骨之间缝隙的安装部;所述外玻璃板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幕墙安装完毕后,内玻璃板通过安装部与固定龙骨密封固定,且内玻璃板内部抽真空,有效隔绝了建筑内热量的散失,保温性好,而当外界天气炎热时,外界的流动空气上升并通过进风口进入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最终从出风口导出,从而加快了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的热量的散失,有效阻隔了外界热量对建筑内的辐射,节能环保,此外,该幕墙的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没有保温材料的阻隔,透光性好,有利于推广应用,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龙骨靠近所述内玻璃板的表面上的凹形条,所述凹形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玻璃板的四处边缘处,且所述凹形条内固定有与所述内玻璃板边缘连接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横断面呈凹形并具有弹性,且所述内玻璃板边缘设置于所述密封条内并与所述密封条的内壁粘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玻璃板的边缘设置于凹形条内固定的密封条内壁粘贴固定,且密封条具有弹性,有效填满了内玻璃板与凹形条内壁之间的间隙,使得内玻璃板与固定龙骨密封连接固定,从而有效阻隔了外界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流动,增强了内玻璃板两侧的隔热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条内设有与密封条横断面一致的绝热层,所述绝热层由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凝结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热层设置于所述密封条内并由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凝结形成,有效阻隔了热量通过密封条,增强了该幕墙的保温性能,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玻璃板与所述外玻璃板之间设有百叶帘装置,所述百叶帘装置包括固定于固定龙骨内顶壁上的上固定条、一端与所述固定条固定的遮阳折布、固定于所述遮阳折布下侧边缘上的重块、固定于所述内玻璃板靠近室内一侧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收卷辊、与所述收卷辊端部固定的转动手轮以及一端与所述收卷辊辊面固定的收卷绳,所述收卷绳另一端依次穿过靠近所述上固定条的凹形条、上固定条、所述遮阳折布的各处折线形表面并与所述重块上表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转动转动手轮时,收卷绳缠绕在收卷辊上,使得收卷绳远离收卷辊的一端拉动重块并带动遮阳折布向上收折,从而使得外玻璃板与内玻璃板之间透光,而当使用者反向转动转动手轮时,收卷绳下放重块,使得遮阳折布展开,从而遮挡了照射透过外玻璃板的阳光,防止夏日室内的温度由于日照而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固定条处的所述凹形条内嵌设有防磨管,所述防磨管两端分别穿出凹形条靠近以及远离建筑室外的表面,且所述防磨管的两端开口呈喇叭状;所述收卷绳穿过所述防磨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卷绳穿过凹形条时,收卷绳经过防磨管两端,由于防磨管两端呈喇叭管状,有效减小了收卷绳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阳折布从建筑室内到建筑室外依次包括具有阻燃性的防火层、具有保温隔热性的隔热层以及具有遮光作用的遮光层;所述隔热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阳折布上的隔热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制成,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是一种柔性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好,且适用于遮阳折布的柔性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火层由聚合硅凝胶于所述隔热层靠近建筑室内的表面上涂匀粘结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层由聚合硅凝胶于隔热层上涂匀粘结形成,聚合硅凝胶具有较高的耐火度,有效阻隔了建筑室内火源对隔热层的侵袭,防止遮阳折布被点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层由二氧化钛涂料于所述隔热层靠近建筑室外的表面上涂匀凝结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层由二氧化钛涂料于隔热层靠近建筑外的表面涂匀凝结形成,二氧化钛涂料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反光性能好,有效遮挡了外界阳光透过该遮阳折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该幕墙安装完毕后,内玻璃板通过安装部与固定龙骨密封固定,且内玻璃板内部抽真空,有效隔绝了建筑内热量的散失,保温性好,而当外界天气炎热时,外界的流动空气上升并通过进风口进入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最终从出风口导出,从而加快了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的热量的散失,有效阻隔了外界热量对建筑内的辐射,节能环保,此外,该幕墙的内玻璃板与外玻璃板之间没有保温材料的阻隔,透光性好,有利于推广应用,实用性强;
2.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密封条内并由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凝结形成,有效阻隔了热量通过密封条,增强了该幕墙的保温性能,节能环保;
3.防火层由聚合硅凝胶于隔热层上涂匀粘结形成,聚合硅凝胶具有较高的耐火度,有效阻隔了建筑室内火源对隔热层的侵袭,防止遮阳折布被点燃。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遮阳折布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龙骨;11、水平梁;12、安装柱;2、玻璃幕墙板;21、内玻璃板;22、外玻璃板;221、进风口;222、第一导气条;223、出风口;224、第二导气条;23、安装部;231、凹形条;2311、安装槽;232、密封条;233、绝热层;234、防磨管;3、百叶帘装置;31、上固定条;311、弧形孔;32、遮阳折布;321、防火层;322、隔热层;323、遮光层;33、重块;34、安装架;341、固定杆;342、转动板;35、收卷辊;36、转动手轮;37、收卷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包括固定龙骨1、玻璃幕墙板2以及百叶帘装置3。固定龙骨1包括水平梁11以及安装柱12,水平梁1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梁状结构,由钢材料制成,其内部中空,且水平梁11外表面镀锌。水平梁11沿建筑的外侧壁水平延伸并与建筑楼层板外侧壁固定,且水平梁11设有多根,多根水平梁11分别设置于建筑不同楼层的楼层板处。安装柱12为水平截面呈矩形的柱状结构,其内部中空,安装柱12竖直设置于相邻的水平梁11之间,且安装柱12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与较高的水平梁11底面以及较低的水平梁11上表面焊接固定。此外,安装柱12设有多根,多根安装柱12沿水平梁1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从而与水平梁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玻璃幕墙板2的安装空格。
如图1所示,玻璃幕墙板2包括内玻璃板21、外玻璃板22以及安装部23。外玻璃板22为钢化玻璃,呈矩形板状,其厚度为12MM,外玻璃板22的上侧边缘以及下侧边缘分别与安装空格的内底面以及内顶面固定,且外玻璃板22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安装空格的两侧内侧壁固定,此外,外玻璃板22靠近建筑室外的表面与水平梁11靠近建筑室外的侧壁齐平。内玻璃板21为矩形板状,为612A6形钢化中空玻璃,其竖直设置于安装空格内并设置于安装空格靠近建筑内的一侧。结合图2所示,安装部23包括凹形条231以及密封条232,凹形条23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条状结构,其分别设置于内玻璃板21四处边缘处,且凹形条231远离安装空格内壁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311。安装槽2311的横断面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凹形条23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凹形条231远离其上安装槽2311的表面分别与安装空格的四处内壁固定。密封条232为横断面呈凹形的条状结构,由氯丁橡胶材料制成,具有阻燃性,密封条232的开口朝向安装槽2311开口外,且密封条232与安装槽2311内壁粘贴固定。此外,密封条232内开设有凹形的空腔,且该空腔内灌注有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当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凝结时,密封条232的空腔内形成绝热层233,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好,有效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内玻璃板21的四处边缘分别设置于安装空格内的四个密封条232开口内并与密封条232的凹形内壁粘贴固定。此外,外玻璃板22的表面上开设有进风口221以及出风口223,进风口221的开口呈矩形,其设置于外玻璃板22底部,出风口223的开口同为矩形,且出风口223设置于外玻璃板22顶部。进风口22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导气条222,第一导气条222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条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进风口221的两侧内侧壁固定,且第一导气条222的上表面朝向建筑外倾斜。出风口223内设有第二导气条224,第二导气条224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长条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出风口223的两侧内侧壁固定,且第二导气条224的底面朝向内玻璃板21倾斜。
如图1、图2所示,百叶帘装置3包括上固定条31、遮阳折布32、重块33、安装架34、收卷辊35、转动手轮36以及收卷绳37。上固定条3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长条状结构,其固定于安装空格的内顶壁,且上固定条31的长度方向与内玻璃板21的上侧边缘平行。遮阳折布32为矩形布状,其竖直横断面呈折线状,且遮阳折布32的上侧边缘与上固定条31底面固定。重块33为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上固定条3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重块33上表面与遮阳折布32的下侧边缘固定。安装架34设置于内玻璃板21靠近建筑室内的一侧,安装架34包括固定杆341以及转动板342,固定杆341为截面呈圆形的杆状结构,固定杆341的长度方向竖直,且固定杆341上端与楼层板的底面固定。转动板342的竖直截面呈倒U形,其上表面与固定杆341下端固定,且转动板342的倒U形表面与内玻璃板21表面平行。收卷辊35为圆辊状,其两端分别与转动板342的两侧内侧壁转动连接,且收卷辊35一端穿出安装板。转动手轮36固定于收卷辊35穿出转动板342的一端,收卷绳37为高强度尼龙绳,且收卷绳37一端与收卷辊35的辊面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靠近上固定条31的凹形条231、上固定条31以及遮阳折布32各处弯折表面并与重块33上表面固定。靠近上固定条31的凹形条231上设有防磨管234,防磨管234为圆管状,其嵌设于该处的凹形条231内并与凹形条231固定,防磨管234两端穿出凹形条231两侧外侧壁,且防磨管234的两端开口呈喇叭管状,使得穿过凹形条231的收卷绳37通过防磨管234,防止收卷绳37移动时与凹形条231磨损。此外,上固定条31靠近凹形条231的表面上开设有弧形孔311,弧形孔311呈圆弧状延伸,且弧形孔311与上固定条31底面连通,使得穿过上固定条31的收卷绳37通过该弧形孔311朝向遮阳折布32延伸。
如图3所示,遮阳折布32从建筑室内到建筑室外依次设有防火层321、隔热层322以及遮光层323。结合图1所示,隔热层322由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制成,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是一种柔性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好,适用于遮阳折布32的柔性需求。防火层321由聚合硅凝胶于隔热层322靠近建筑室内的表面上涂匀粘结形成,且聚合硅凝胶具有高耐火度,有效阻隔了建筑室内火源对隔热层322的侵袭,防止遮阳折布32被点燃。遮光层323由二氧化钛涂料于隔热层322靠近建筑室外的表面上涂匀凝结形成,二氧化钛涂料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反光性能好,有效遮挡了外界阳光透过该遮阳折布32。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内玻璃板21通过安装部23与固定龙骨1密封固定,且内玻璃板21内部抽真空,有效隔绝了建筑内热量的散失,保温性好,而当外界天气炎热时,外界的流动空气上升并通过进风口221进入内玻璃板21与外玻璃板22之间,最终从出风口223导出,从而加快了内玻璃板21与外玻璃板22之间的热量的散失,有效阻隔了外界热量对建筑内的辐射,节能环保,此外,该幕墙的内玻璃板21与外玻璃板22之间没有保温材料的阻隔,透光性好,有利于推广应用,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包括固定于不同楼层之间并设置于建筑外侧的固定龙骨(1)以及设置于固定龙骨(1)之间的玻璃幕墙板(2),其特征是:所述玻璃幕墙板(2)包括设置于建筑内侧的内玻璃板(21)以及设置于建筑外侧的外玻璃板(22),所述内玻璃板(21)内部中空并抽真空,且所述固定龙骨(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内玻璃板(21)并密封所述内玻璃板(21)与固定龙骨(1)之间缝隙的安装部(23);所述外玻璃板(22)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口(221)以及出风口(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部(23)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龙骨(1)靠近所述内玻璃板(21)的表面上的凹形条(231),所述凹形条(231)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玻璃板(21)的四处边缘处,且所述凹形条(231)内固定有与所述内玻璃板(21)边缘连接的密封条(232);所述密封条(232)的横断面呈凹形并具有弹性,且所述内玻璃板(21)边缘设置于所述密封条(232)内并与所述密封条(232)的内壁粘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条(232)内设有与密封条(232)横断面一致的绝热层(233),所述绝热层(233)由硅酸铝复合保温涂料凝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内玻璃板(21)与所述外玻璃板(22)之间设有百叶帘装置(3),所述百叶帘装置(3)包括固定于固定龙骨(1)内顶壁上的上固定条(31)、一端与所述固定条固定的遮阳折布(32)、固定于所述遮阳折布(32)下侧边缘上的重块(33)、固定于所述内玻璃板(21)靠近室内一侧的安装架(34)、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34)上的收卷辊(35)、与所述收卷辊(35)端部固定的转动手轮(36)以及一端与所述收卷辊(35)辊面固定的收卷绳(37),所述收卷绳(37)另一端依次穿过靠近所述上固定条(31)的凹形条(231)、上固定条(31)、所述遮阳折布(32)的各处折线形表面并与所述重块(33)上表面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上固定条(31)处的所述凹形条(231)内嵌设有防磨管(234),所述防磨管(234)两端分别穿出凹形条(231)靠近以及远离建筑室外的表面,且所述防磨管(234)的两端开口呈喇叭状;所述收卷绳(37)穿过所述防磨管(2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遮阳折布(32)从建筑室内到建筑室外依次包括具有阻燃性的防火层(321)、具有保温隔热性的隔热层(322)以及具有遮光作用的遮光层(323);所述隔热层(322)由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防火层(321)由聚合硅凝胶于所述隔热层(322)靠近建筑室内的表面上涂匀粘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遮光层(323)由二氧化钛涂料于所述隔热层(322)靠近建筑室外的表面上涂匀凝结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59728.3U CN210507970U (zh) | 2019-07-20 | 2019-07-20 |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59728.3U CN210507970U (zh) | 2019-07-20 | 2019-07-20 |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07970U true CN210507970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8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59728.3U Active CN210507970U (zh) | 2019-07-20 | 2019-07-20 |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079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4932A (zh) * | 2023-02-28 | 2023-06-13 | 杭州东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气凝胶毡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07-20 CN CN201921159728.3U patent/CN2105079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4932A (zh) * | 2023-02-28 | 2023-06-13 | 杭州东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气凝胶毡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05334A (en) | Double layer shade | |
US3443860A (en) | Pleated shade for controlling heat and light | |
CN109667526B (zh) | 遮阳布、中置遮阳卷帘窗 | |
GB2039579A (en) | Window insulation | |
CN202157733U (zh) | 中空玻璃内置遮阳布帘 | |
CN206128355U (zh) | 一种外遮阳窗口构造 | |
CN210507970U (zh) | 一种隔热性双层保温幕墙 | |
KR20100010743U (ko) | 롤 블라인드 | |
WO2012165778A1 (ko) | 자연환기에 의한 중공층의 온도제어가 가능한 일체형 다중유리 복합창짝 | |
US4502522A (en) | Heat-insulating roller-blind | |
CN106223823A (zh) | 一种防火外遮阳一体化窗 | |
CN206128988U (zh) | 一种适用外遮阳的窗上口结构 | |
US3257486A (en) | Method of applying coatings in spaced areas | |
KR101896736B1 (ko) | 결로방지 롤 블라인드 창호 시스템 | |
CN206174224U (zh) | 双层单元式玻璃幕墙通风结构及其建筑结构 | |
JP3629673B2 (ja) | 建物のガラス壁面の構造 | |
KR101586109B1 (ko) | 하이브리드 윈도우 시스템 | |
DE102015100962B3 (de) | Flexible Isoliereinlage für Profilglasbahnen | |
CN210768541U (zh) | 一种具有改进型调光器的内置百叶玻璃 | |
Krippner et al. | Basics Facade Apertures | |
CN108019141B (zh) | 防火遮阳节能一体化窗 | |
CN206246031U (zh) | 一种用于外遮阳的门窗结构 | |
CN214006103U (zh) | 一种广告灯箱玻璃系统 | |
CN213391715U (zh) | 幕墙式窗 | |
KR20180088031A (ko) | 커튼 내장형 창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30601 4th Floor, Building B, Ziyun Plaza, Intersection of Ziyun Road and Penglai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yuan Holdings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0000 Anhui University of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No. 856 Jinzhai South Road,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yua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