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6410U -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86410U CN210486410U CN201921587303.2U CN201921587303U CN210486410U CN 210486410 U CN210486410 U CN 210486410U CN 201921587303 U CN201921587303 U CN 201921587303U CN 210486410 U CN210486410 U CN 2104864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ying device
- drying
- fire extinguisher
- conveying line
- production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02 hot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烘干效果好且高效稳定的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装柜及贯穿所述工装柜的输送线,所述工装柜上配合输送线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烘干装置,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烘干装置;所述输送线包括传动链、与传动链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及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沿输送线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且两组所述第一导轮之间的安装座上还安装有第二导轮,本实用新型适用灭火器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时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尤其是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潢的今日,一旦有了火情,没有适当的灭火器具,便可能酿成大祸。
现有的灭火器都是采用人工将灭火器放到水池中或是人工将灭火器放到试水流水线上,试水检漏完成后灭火器会经过自动试水输送线输出后送到后端自动擦干烘干线上去,同时灭火器罐体带到自动擦干烘干线上去。现有的灭火器烘干生产线,烘干效果差,罐体两端易有残留,且生产过程中,污水容易溢出造成生产线整洁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包括工装柜及贯穿所述工装柜的输送线,所述工装柜上配合输送线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烘干装置,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烘干装置,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对应输送线上端设置的第一干燥灯、及对应输送线侧面设置的第二干燥灯,所述输送线与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之间还设置有阻隔架;
所述输送线包括传动链、与传动链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及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沿输送线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且两组所述第一导轮之间的安装座上还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构成与罐体配合的容置空间。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于进口处的第一烘干装置首先对输送线上的罐体进行烘干配合设置于出料口处的第二烘干装置对输送线上的罐体二次烘干,两者结合使用,提升了烘干效果;第二烘干装置包括对应输送线上端设置的第一干燥灯、及对应输送线侧面设置的第二干燥灯,第一干燥灯用于烘干罐体的周侧表面,第二干燥灯用于烘干罐体的阀体侧及底部端面,进一步提升对罐体的烘干效果,提升使用寿命,输送线与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之间设置的阻隔架有效避免输送线上通过的罐体接触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造成损坏;输送线上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结构设计,便于取放罐体,使之与罐体的配合更加稳定,同时具有增大烘干作用面积,提升烘干效果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链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传动链对称设置连接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连接杆横向固定在两组所述传动链之间,所述输送线还包括与传动链传动配合的驱动装置。两组对称连接在连接杆端部的传动链结构设计,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固定在进料口上端的工装柜表面,所述第一烘干装置采用出风口朝向输送线设置的热风烘干装置。采用热风烘干提升扰流效果,进而提升烘干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座沿输送线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倾斜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一导轮通过连接件横向安装固定在连接部侧。倾斜向上延伸设置的连接部,使第一导轮与罐体周侧接触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导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导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第二导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导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进而形成与罐体周侧表面相配合的“凹”形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输送线下端的工装柜上还设置有盛水腔,所述盛水腔连通设置有排水管道。在输送线下端的工装柜设置盛水腔及与盛水腔连通的排水管道用于收集污水,提升了装置的整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均匀设置在工装柜内腔出料口端。多组第一干燥灯及第二干燥灯沿输送线输送方向均匀分布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烘干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架沿连接杆的轴向对称设置于连接杆上。设置两组支架与罐体的两端配合,进一步提升与罐体配合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水帘。设置防水帘有效避免污水溢出,进一步提升整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阻隔架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阻隔架两端部固定在输送线上端。“U”型结构的阻隔架,结构简单,稳固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干燥灯及第二干燥灯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图中所示:1工装柜、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盛水腔、104排水管道、2输送线、21传动链、22连接杆、3第一烘干装置、4第二烘干装置、41第一干燥灯、42第二干燥灯、5阻隔架、6支架、7安装座、71第一导轮、72第二导轮、73连接部、8防水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包括工装柜1及贯穿所述工装柜1的输送线2,所述工装柜1上配合输送线2设置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
所述进料口101处设置有第一烘干装置3,所述出料口102处设置有第二烘干装置4,所述第二烘干装置4包括对应输送线2上端设置的第一干燥灯41、及对应输送线2侧面设置的第二干燥灯42,所述输送线2与第一干燥灯41和第二干燥灯42之间还设置有阻隔架5;
所述输送线2包括传动链21、与传动链2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2、及安装在连接杆22上的支架6,所述支架6包括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上沿输送线2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71,且两组所述第一导轮71之间的安装座7上还安装有第二导轮72,所述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2构成用于容置罐体配合的容置空间。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示,其中,所述传动链21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传动链21对称设置连接在连接杆22的两端,所述连接杆22横向固定在两组所述传动链21之间,所述输送线2还包括与传动链21传动配合的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固定在进料口101上端的工装柜1表面,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采用出风口朝向输送线2设置的热风烘干装置。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安装座7沿输送线2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倾斜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部73,所述第一导轮71通过连接件横向安装固定在连接部73侧。
所述第二导轮7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导轮7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输送线2下端的工装柜1上还设置有盛水腔103,所述盛水腔103连通设置有排水管道104。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42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第一干燥灯41和第二干燥灯42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均匀设置在工装柜1内腔出料口102端。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支架6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架6沿连接杆22的轴向对称设置于连接杆22上。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所示,所述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水帘8。
所述阻隔架5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阻隔架5两端部固定在输送线2上端端。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的灭火器罐体置于输送线2上开靠近进料口101处一侧,使罐体横向放置在连接杆22两端的支架6上,本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罐体进入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2形成的“凹”形容置空间内,进一步地,开启输送线2的驱动装置,使罐体进入进料口101并由第一烘干装置3和第二烘干装置4依次烘干后,从出料口102驶出,最后使用人员在出料口102处收集加工完成的罐体即可。
本装置设置于进料口101处的第一烘干装置3首先对输送线2上的罐体进行一次烘干配合设置于出料口102处的第二烘干装置4对输送线2上的罐体二次烘干,两者结合使用,提升了烘干效果;第二烘干装置4包括对应输送线2上端设置的第一干燥灯41、及对应输送线2侧面设置的第二干燥灯42,第一干燥灯41用于烘干罐体的周侧表面,第二干燥灯42用于烘干罐体的阀体侧及底部端面,进一步提升对罐体的烘干效果,提升使用寿命,输送线2与第一干燥灯41和第二干燥灯42之间设置的阻隔架5有效避免输送线2上通过的罐体接触第一干燥灯41和第二干燥灯42造成损坏;输送线2上的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2的结构设计,便于取放罐体,使之与罐体的配合更加稳定,同时具有增大烘干作用面积,提升烘干效果的功能。两组对称连接在连接杆22端部的传动链21结构设计,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所述第一导轮71通过连接件横向安装固定在连接部73侧。倾斜向上延伸设置的连接部73,使第一导轮71与罐体周侧接触更加稳定。倾斜向上延伸设置的连接部73,使第一导轮71与罐体周侧接触更加稳定。在输送线2下端的工装柜1设置盛水腔103及与盛水腔103连通的排水管道104用于收集污水,提升了装置的整洁度。多组第一干燥灯41及第二干燥灯42沿输送线2输送方向均匀分布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烘干效果。设置防水帘8有效避免污水溢出,进一步提升整洁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柜(1)及贯穿所述工装柜(1)的输送线(2),所述工装柜(1)上配合输送线(2)设置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
所述进料口(101)处设置有第一烘干装置(3),所述出料口(102)处设置有第二烘干装置(4),所述第二烘干装置(4)包括对应输送线(2)上端设置的第一干燥灯(41)、及对应输送线(2)侧面设置的第二干燥灯(42),所述输送线(2)与第一干燥灯(41)和第二干燥灯(42)之间还设置有阻隔架(5);
所述输送线(2)包括传动链(21)、与传动链(2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2)、及安装在连接杆(22)上的支架(6),所述支架(6)包括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上沿输送线(2)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71),且两组所述第一导轮(71)之间的安装座(7)上还安装有第二导轮(72),所述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2)构成用于容置罐体配合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21)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传动链(21)对称设置连接在连接杆(22)的两端,所述连接杆(22)横向固定在两组所述传动链(21)之间,所述输送线(2)还包括与传动链(21)传动配合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固定在进料口(101)上端的工装柜(1)表面,所述第一烘干装置(3)采用出风口朝向输送线(2)设置的热风烘干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7)沿输送线(2)输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倾斜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部(73),所述第一导轮(71)通过连接件横向安装固定在连接部(73)侧。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轮(7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导轮(7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2)下端的工装柜(1)上还设置有盛水腔(103),所述盛水腔(103)连通设置有排水管道(104)。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灯和第二干燥灯(42)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第一干燥灯(41)和第二干燥灯(42)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均匀设置在工装柜(1)内腔出料口(102)端。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架(6)沿连接杆(22)的轴向对称设置于连接杆(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水帘(8)。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架(5)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阻隔架(5)两端部固定在输送线(2)上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7303.2U CN210486410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7303.2U CN210486410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86410U true CN210486410U (zh) | 2020-05-08 |
Family
ID=7050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87303.2U Active CN210486410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86410U (zh) |
-
2019
- 2019-09-23 CN CN201921587303.2U patent/CN2104864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44782U (zh) | 一种镀膜玻璃洗涤机 | |
CN210486410U (zh) |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用烘干装置 | |
CN205816267U (zh) | 一种咸蛋自动清洗机 | |
CN205771735U (zh) | 一种输煤皮带转运点除尘系统 | |
CN209178340U (zh) | 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 | |
CN209235669U (zh) | 一种多功能家用陈列架 | |
CN204305786U (zh) | 集成式兔笼 | |
CN208694110U (zh) | 一种带有清洗装置的消防设备架 | |
CN207262897U (zh) | 一种电路板烘干设备 | |
CN109008895A (zh) | 一种鞋底清洗结构 | |
CN211905250U (zh) | 一种电缆电线低烟性检测装置 | |
CN211521727U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塔式生物滤池 | |
CN204744007U (zh) | 一种日光灯除尘器 | |
CN110710471B (zh) | 一种便于处理卫生环境的养鸭舍 | |
CN208791010U (zh) | 一种安全、节能、易清洁的自动扶梯 | |
CN209424243U (zh) | 一种瓶装用自动化洗瓶机 | |
CN114171258B (zh) | 一种紫外光交联水槽 | |
CN219723973U (zh) | 一种新型酶标板洗板机 | |
CN216240065U (zh) | 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围挡 | |
CN214335267U (zh) | 一种基于自动化安检输送的刀具检测设备 | |
CN117225794B (zh) | 一种景观灯用清洁装置 | |
CN217898816U (zh) | 一种排气阀 | |
CN220953658U (zh) | 一种泵房清洗结构 | |
CN216243817U (zh) | 一种可自动开关闭的消防应急灯防护装置 | |
CN111375586A (zh) | 一种新型全自动清洗烘干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