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480301U - 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0301U
CN210480301U CN201920876754.1U CN201920876754U CN210480301U CN 210480301 U CN210480301 U CN 210480301U CN 201920876754 U CN201920876754 U CN 201920876754U CN 210480301 U CN210480301 U CN 210480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liner
liner paper
clamping
clamping devic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67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藤正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67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0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0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0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1)将水平状的玻璃用衬垫纸(S)在上下方向上夹持,从而将玻璃用衬垫纸(S)沿规定方向(箭头(A))搬运,具备将玻璃用衬垫纸(S)夹持的上下一对的上侧夹持部(11)以及下侧夹持部(21),上侧夹持部(11)具有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上表面抵接的上侧抵接构件(12),下侧夹持部(21)具有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下表面抵接的下侧抵接构件(22),上侧抵接构件(12)以及下侧抵接构件(22)由彼此材质不同的树脂制构件构成。

Description

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玻璃用衬垫纸的搬运中,已知一种通过夹紧装置夹持玻璃用衬垫纸的技术。例如,如专利文献1那样。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将玻璃基板与其保护片材(玻璃用衬垫纸)进行搬运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玻璃板制造装置具有将保护片材夹持进行搬运的夹紧部(夹紧装置)。夹紧部使载置于搬运路径上的保护片材分别由两组夹紧部(即共4个夹紧部)夹持。而且,玻璃板制造装置使4个夹紧部同步地沿着搬运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保护片材沿着搬运路径搬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93022号公报
然而,由于夹紧装置对玻璃用衬垫纸的夹持量较少、与其他装置存在干扰,因此在该夹紧装置的形状、尺寸、配置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在以往的夹紧装置中,不能得到对玻璃用衬垫纸足够的夹紧力(保持力)。由此,在玻璃用衬垫纸的搬运中,有时会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发生搬运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的夹紧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那样,接下来对该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即,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将水平状的玻璃用衬垫纸在上下方向上夹持,从而将该玻璃用衬垫纸沿规定方向搬运,所述夹紧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具备将所述玻璃用衬垫纸夹持的上下一对的上侧夹持部以及下侧夹持部,所述上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上表面抵接的上侧抵接构件,所述下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下表面抵接的下侧抵接构件,所述上侧抵接构件以及所述下侧抵接构件由彼此材质不同的树脂制构件构成。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通过彼此材质不同的树脂制构件对玻璃用衬垫纸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因此在对玻璃用衬垫纸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上侧抵接构件与所述下侧抵接构件的硬度不同。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上侧抵接构件与下侧抵接构件中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比另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低(弹性高),因此夹紧力变高。上侧抵接构件与下侧抵接构件中另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比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高,因此变得耐磨损、耐劣化。另外,另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由于纸尘的附着较少,因此抑制夹紧力的降低。因此,在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的同时,能够因树脂制构件的磨损、劣化较少而长时间地使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上侧夹持部以及所述下侧夹持部,对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端部处除了外缘部以外的区域进行夹持。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上侧夹持部与下侧夹持部在不经由玻璃用衬垫纸的情况下不直接抵接。由此,上侧夹持部与下侧夹持部的上下方向的力全部施加到玻璃用衬垫纸,从而可靠地夹持玻璃用衬垫纸。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上侧抵接构件具有:上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上表面端部抵接;以及上侧倾斜面区域,其与所述上侧平面区域连续,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逐渐向上方倾斜,所述下侧抵接构件具有:下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下表面端部抵接;以及下侧倾斜面区域,其与所述下侧平面区域连续,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逐渐向下方倾斜。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上侧倾斜面区域以及下侧倾斜面区域未与玻璃用衬垫纸抵接,相应地上侧抵接构件以及下侧抵接构件与玻璃用衬垫纸抵接的面积变小。由此,对玻璃用衬垫纸施加足够的压力,从而在夹持玻璃用衬垫纸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上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上表面端部抵接;以及上侧阶梯面区域,其相对于所述上侧平面区域呈阶梯状,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而位于所述上侧平面区域的上方,所述下侧夹持部具有:下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下表面端部抵接;以及下侧阶梯面区域,其相对于所述下侧平面区域呈阶梯状,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而位于所述下侧平面区域的下方。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上侧阶梯面区域以及下侧阶梯面区域未与玻璃用衬垫纸抵接,相应地上侧抵接构件以及下侧抵接构件与玻璃用衬垫纸抵接的面积变小。由此,对玻璃用衬垫纸施加足够的压力,从而在夹持玻璃用衬垫纸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上侧抵接构件中的所述上侧平面区域、以及所述下侧抵接构件中的所述下侧平面区域形成有多个槽。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通过多个槽使相对于玻璃用衬垫纸的摩擦力增加,因此在对玻璃用衬垫纸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槽为网格状的槽。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通过网格状的槽,对玻璃用衬垫纸的摩擦力增加,因此在对玻璃用衬垫纸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实用新型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起到如以下所示的效果。
即,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夹紧装置,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3的(a)至(d)是示出具有上侧倾斜面区域的上侧抵接构件的图,图3的(a)是其仰视图,图3的(b)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图3的(c)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图3的(d)是示出形成于其上侧平面区域的槽的形状的放大剖视图。
图4的(a)至(d)是示出具有下侧倾斜面区域的下侧抵接构件的图,图4的(a)是其俯视图,图4的(b)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图4的(c)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图4的(d)是示出形成于其下侧平面区域的槽的形状的放大剖视图。
图5的(a)至(d)是示出具有上侧阶梯面区域的上侧抵接构件的图,图5的(a)是其仰视图,图5的(b)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图5的(c)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图5的(d)是示出形成于其上侧平面区域的槽的形状的放大剖视图。
图6的(a)至(d)是示出具有下侧阶梯面区域的下侧抵接构件的图,图6的(a)是其俯视图,图6的(b)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图6的(c)是沿其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图6的(d)是示出形成于其下侧平面区域的槽的形状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夹紧装置
1A 夹紧装置
1B 夹紧装置
1C 夹紧装置
1D 夹紧装置
11 上侧夹持部
12 上侧抵接构件
15a 上侧平面区域
15b 上侧倾斜面区域
15c 上侧阶梯面区域
21 下侧夹持部
22 下侧抵接构件
25a 下侧平面区域
25b 下侧倾斜面区域
25c 下侧阶梯面区域
30 槽
S 玻璃用衬垫纸
Sa 外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对图1至图6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以下的说明,为了方便,将图1~图6中箭头A的方向规定成玻璃用衬垫纸S的搬运方向来进行描述。
首先,使用图1,对夹紧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夹紧装置1是将水平状的玻璃用衬垫纸S在上下方向上夹持而将玻璃用衬垫纸S沿规定方向(搬运方向)搬运的装置。由于例如分别将玻璃用衬垫纸S上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各两处部位进行夹持,因此设有4个夹紧装置1(1A、1B、1C、1D)。
在此,玻璃用衬垫纸S用作将另外制造的最终产品即玻璃基板G进行包装时的保护构件。在托架Q上,将由夹紧装置1切断的玻璃用衬垫纸S和玻璃基板G以由大致铅垂姿势构成的纵向姿势、或者由大致水平姿势构成的横向姿势(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纵向姿势)交替地堆叠,从而形成有将多个玻璃基板G、G···包装而成的玻璃基板层叠包装体100。
玻璃用衬垫纸S通过玻璃用衬垫纸供给装置2从衬垫纸卷R向搬运路径4退绕。被退绕出的玻璃用衬垫纸S被设于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一对夹紧装置1A、1B以及设于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一对夹紧装置1C、1D夹持。在搬运路径4中,在与搬运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使夹紧装置1A、1B、1C、1D沿着搬运路径4移动的滑动机构5。通过利用滑动机构5使夹紧装置1A、1B、1C、1D在搬运方向上同步地移动,从而夹持于该夹紧装置1A、1B、1C、1D的玻璃用衬垫纸S被退绕出。
若玻璃用衬垫纸S被搬运规定的长度,则由切断装置3沿宽度方向切断。夹紧装置1A、1B、1C、1D以夹持有玻璃用衬垫纸S的状态通过滑动机构5在搬运方向上同步地移动,从而将被切断的玻璃用衬垫纸S向载置位置C搬运。玻璃基板供给装置(未图示)将玻璃基板G载置于移动到载置位置C的玻璃用衬垫纸S上。而且,夹紧装置1A、1B、1C、1D以夹持有玻璃用衬垫纸S的状态通过滑动机构5在搬运方向上同步地移动,从而将玻璃用衬垫纸S和玻璃基板G向取出位置D搬运。移送装置(未图示)将移动到取出位置D的玻璃用衬垫纸S与玻璃基板G进行保持,并朝向托架Q移送。通过重复以上的动作,在托架Q上交替地层叠玻璃用衬垫纸S与玻璃基板G,从而形成玻璃基板层叠包装体100。
接下来,使用图2~图6,对夹紧装置1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夹紧装置1具备夹持玻璃用衬垫纸S的上下一对的上侧夹持部11以及下侧夹持部21。
上侧夹持部11是设于夹紧装置1的上侧的构件。上侧夹持部11具有:上侧抵接构件12,其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上表面抵接;上侧支承部13,其支承上侧抵接构件12;以及上侧臂部14,其将上侧支承部13与致动器(未图示)进行连结。上侧抵接构件12由树脂制构件构成,例如由聚氨酯等形成。
下侧夹持部21是设于夹紧装置1的下侧的构件。下侧夹持部21具有:下侧抵接构件22,其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下表面抵接;下侧支承部23,其支承下侧抵接构件22;以及下侧臂部24,其将下侧支承部23与所述致动器进行连结。下侧抵接构件22由树脂制构件构成,例如由聚酰胺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等形成。
上侧抵接构件12以及下侧抵接构件22由彼此材质不同的树脂制构件构成。上侧抵接构件12和下侧抵接构件22优选为硬度不同。上侧抵接构件12和下侧抵接构件22例如优选具有不同的肖氏A硬度、洛氏硬度。
上侧支承部13以及下侧支承部23通过所述致动器在彼此接近的状态下工作。由此,在上侧抵接构件12成为从上方按压(抵接)玻璃用衬垫纸S的状态的同时,下侧抵接构件22成为从下方按压(抵接)玻璃用衬垫纸S的状态。换句话说,夹紧装置1成为夹持着玻璃用衬垫纸S的状态。
另一方面,上侧支承部13以及下侧支承部23通过所述致动器在彼此分开的状态下工作。由此,在上侧抵接构件12从玻璃用衬垫纸S分开的同时,下侧抵接构件22成为从玻璃用衬垫纸S分开的状态。换句话说,夹紧装置1成为将玻璃用衬垫纸S释放的状态。
夹紧装置1在将玻璃用衬垫纸S进行搬运时,以夹持着玻璃用衬垫纸S状态通过滑动机构5(参照图1)在搬运方向上移动。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通过材质不同的树脂制构件(上侧抵接构件12、下侧抵接构件22)对玻璃用衬垫纸S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从而在对玻璃用衬垫纸S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上侧抵接构件12与下侧抵接构件22中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比另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低(弹性高),因此夹紧力变高。上侧抵接构件12与下侧抵接构件22中另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比一方的树脂制构件的硬度高,因此变得耐磨损、耐劣化。另外,另一方的树脂制构件因纸尘的附着较少,从而抑制夹紧力的降低。因此,在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的同时,能够因树脂制构件的磨损、劣化较少而长时间地使用。
夹紧装置1通过上侧夹持部11以及下侧夹持部21对玻璃用衬垫纸S端部处除了外缘部Sa以外的区域进行夹持。
如图3所示,具体地说,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除了外缘部Sa(参照图2)以外的上表面端部抵接的上侧平面区域15a。另外,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与上侧平面区域15a连续且朝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逐渐向上方倾斜的上侧倾斜面区域15b,上侧抵接构件12成为朝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呈锥状厚度变薄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侧抵接构件12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两个锪孔16、16以及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两个贯通孔17、17。通过穿过锪孔16、16的螺栓(未图示)而与上侧抵接构件12和上侧支承部13连结,通过穿过贯通孔17、17的螺栓(未图示)而与上侧支承部13和上侧臂部14连结。
如图4所示,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除了外缘部Sa(参照图2)以外的下表面端部抵接的下侧平面区域25a。另外,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与下侧平面区域25a连续且朝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逐渐向下方倾斜的下侧倾斜面区域25b,下侧抵接构件22成为朝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呈锥状厚度变薄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侧抵接构件22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两个锪孔26、26以及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两个贯通孔27。通过穿过锪孔26、26的螺栓(未图示)而与下侧抵接构件22和下侧支承部23连结,通过穿过贯通孔27、27的螺栓(未图示)而与下侧支承部23和下侧臂部24连结。
在夹持玻璃用衬垫纸S时,上侧倾斜面区域15b位于从玻璃用衬垫纸S的外缘部Sa(参照图2)分开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上侧抵接构件12未与外缘部Sa抵接。下侧倾斜面区域25b位于从外缘部Sa分开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下侧抵接构件22未与外缘部Sa抵接。
此外,上侧倾斜面区域15b和下侧倾斜面区域25b以趋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而彼此分开的方式倾斜。因此,上侧抵接构件12和下侧抵接构件22在玻璃用衬垫纸S的外缘部Sa的外侧彼此不直接抵接。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上侧夹持部11与下侧夹持部21在不经由玻璃用衬垫纸S的情况下彼此不直接抵接。由此,上侧夹持部11与下侧夹持部21的上下方向的力全部施加到玻璃用衬垫纸S,从而可靠地夹持玻璃用衬垫纸S。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上侧倾斜面区域15b以及下侧倾斜面区域25b未与玻璃用衬垫纸S抵接,相应地上侧抵接构件12以及下侧抵接构件22与玻璃用衬垫纸S抵接的面积变小。由此,对玻璃用衬垫纸S施加足够的压力,从而在夹持玻璃用衬垫纸S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上侧倾斜面区域15b、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下侧倾斜面区域25b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上侧阶梯面区域15c(参照图5)、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下侧阶梯面区域25c(参照图6)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锪孔16、16、贯通孔17、17、锪孔26、26、贯通孔27、27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与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上侧倾斜面区域15b、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下侧倾斜面区域25b的方式大致等同,因此省略说明的记载。
如图5所示,具体地说,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除了外缘部Sa(参照图2)以外的上表面端部抵接的上侧平面区域15a。另外,上侧抵接构件12具有上侧阶梯面区域15c,该上侧阶梯面区域15c相对于上侧平面区域15a呈阶梯状,且朝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而位于上侧平面区域15a的上方。
如图6所示,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与玻璃用衬垫纸S的除了外缘部Sa(参照图2)以外的下表面端部抵接的下侧平面区域25a。另外,下侧抵接构件22具有下侧阶梯面区域25c,该下侧阶梯面区域25c相对于下侧平面区域25a呈阶梯状,且朝向玻璃用衬垫纸S的端部侧而位于下侧平面区域25a的下方。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上侧阶梯面区域15c以及下侧阶梯面区域25c未与玻璃用衬垫纸S抵接,相应地上侧抵接构件12以及下侧抵接构件22与玻璃用衬垫纸S抵接的面积变小。由此,对玻璃用衬垫纸S施加足够的压力,因此在夹持玻璃用衬垫纸S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如图3~图6所示,在上侧平面区域15a以及下侧平面区域25a形成有多个槽(狭缝)30。多个槽30例如为网格状的槽30。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槽30,从而在上侧平面区域15a以及下侧平面区域25a,对玻璃用衬垫纸S的摩擦力增加并且变得难以滑动。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通过多个槽30对玻璃用衬垫纸S的摩擦力增加,从而在对玻璃用衬垫纸S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通过网格状的槽30对玻璃用衬垫纸S的摩擦力增加,从而在对玻璃用衬垫纸S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另外,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紧装置1,例如即使玻璃用衬垫纸S的夹持量(能够夹持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10mm,也会在对玻璃用衬垫纸S进行搬运时得到足够的夹紧力,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用衬垫纸S脱离夹持而导致搬运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侧平面区域15a以及下侧平面区域25a的外缘部、槽30中,优选实施R倒角。通过实施R倒角,带棱角的部分与玻璃用衬垫纸S抵接,从而能够防止在玻璃用衬垫纸S上发生褶皱等。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表示代表性的方式,在不脱离一实施方式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当然进一步地可以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实用新型注册的技术方案表示,进一步地包括实用新型注册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优选用于因玻璃用衬垫纸的夹持量较少、存在与其他装置的干扰等理由而在夹紧装置的形状、尺寸、配置方面存在限制的情况下的玻璃用衬垫纸的夹持。

Claims (7)

1.一种夹紧装置,将水平状的玻璃用衬垫纸在上下方向上夹持,从而将该玻璃用衬垫纸沿规定方向搬运,
所述夹紧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具备将所述玻璃用衬垫纸夹持的上下一对的上侧夹持部以及下侧夹持部,
所述上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上表面抵接的上侧抵接构件,
所述下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下表面抵接的下侧抵接构件,
所述上侧抵接构件以及所述下侧抵接构件由材质不同的树脂制构件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抵接构件与所述下侧抵接构件的硬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上侧夹持部以及所述下侧夹持部,对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端部处除了外缘部以外的区域进行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抵接构件具有:
上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上表面端部抵接;以及
上侧倾斜面区域,其与所述上侧平面区域连续,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逐渐向上方倾斜,
所述下侧抵接构件具有:
下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下表面端部抵接;以及
下侧倾斜面区域,其与所述下侧平面区域连续,并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逐渐向下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抵接构件具有:
上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上表面端部抵接;以及
上侧阶梯面区域,其相对于所述上侧平面区域呈阶梯状,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而位于所述上侧平面区域的上方,
所述下侧抵接构件具有:
下侧平面区域,其与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下表面端部抵接;以及
下侧阶梯面区域,其相对于所述下侧平面区域呈阶梯状,且朝向所述玻璃用衬垫纸的端部侧而位于所述下侧平面区域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抵接构件中的所述上侧平面区域、以及所述下侧抵接构件中的所述下侧平面区域形成有多个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槽为网格状的槽。
CN201920876754.1U 2019-06-11 2019-06-11 夹紧装置 Active CN210480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6754.1U CN210480301U (zh) 2019-06-11 2019-06-11 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6754.1U CN210480301U (zh) 2019-06-11 2019-06-11 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0301U true CN210480301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6754.1U Active CN210480301U (zh) 2019-06-11 2019-06-11 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0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0558B (zh) 保護片供給裝置
JP5483831B2 (ja) 平坦材料に印刷するための方法
TW201014772A (en) Baling device for glass substrate and baling method thereof
JP5146903B2 (ja) ガラス基板梱包装置
JP2017202896A (ja) フィルム剥離装置
JP7456633B2 (ja) ワーク端面クリーンローラ装置
CN103358318A (zh) 机器人手臂
CN108698752B (zh) 附有保护薄膜的玻璃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捆包体
CN210480301U (zh) 夹紧装置
US20180079646A1 (en) Sheet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649556B2 (ja) 紙等のシートのスタックの搬送装置
JP5820260B2 (ja) バッチシート給紙装置
CN214609290U (zh) 层叠体托盘一体件及托盘
KR20170066235A (ko) 광학적 표시 장치를 연속적으로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TE375948T1 (de) Transport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plattenförmige werkstücke
JP2551733B2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の保持装置
JP2005321582A (ja) フィルム貼付方法及び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CN101516751A (zh) 裁压机供料台上片材的传送辅助驱动装置
KR20230104646A (ko) 유리판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판 제조 장치
JP4283674B2 (ja) バッグを直線状搬送システムまで移送するバッグ移送装置
JP2751067B2 (ja) 搬送装置
TW202144240A (zh) 尾膠形成方法及裝置
JP2948493B2 (ja) 紙葉類処理機における搬送路転換装置
EP3782821B1 (en) Paper stack press machine
JP4490345B2 (ja) 保護シート剥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