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424982U -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4982U
CN210424982U CN201921396007.4U CN201921396007U CN210424982U CN 210424982 U CN210424982 U CN 210424982U CN 201921396007 U CN201921396007 U CN 201921396007U CN 210424982 U CN210424982 U CN 210424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spiral pipe
layer
pipe
out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60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铁军
朱春华
温伟平
周良
曾长林
胡杨
宁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ioen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ioen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ioen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ioen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60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4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4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4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炉体外层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炉体外层的上部设有排烟口;炉体外层内设有外螺旋管和内螺旋管,外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贴合,外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套设在外螺旋管内,内螺旋管和外螺旋管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际测试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在水容积为29L时,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热效率能够达到92%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属于生物质蒸汽发生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蒸汽发生器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多锅炉制造企业都开始生产免检蒸汽发生器产品,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不适应本规程,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办理监督检验,操作人员不需要取得锅炉操作上岗证,这为用户和制造厂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用户更愿意选择这种免检产品。实践证明,按照传统锅壳式、火管式结构设计的单炉胆最大蒸发量只能达到300KG/hr,要继续增大蒸发量,水容积将超过30L,那么需要进行设计制造的监督检验,需要具备特种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才能生产。而市场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结构在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即水容积在30L以下时每小时最大蒸发量做到1吨以上。目前市场上的盘管式锅炉在水容积为29L的情况下,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但是市场上现有的盘管结构只能使用天然气燃料,在没有通天然气的地区无法使用,急需一种能够使用生物质燃料的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一是节省燃料成本,二是能够在没有通天然气管道又无法使用燃煤的区域使用,填补市场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经过实际测试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在水容积为29L时,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热效率能够达到92%以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炉体外层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炉体外层的上部设有排烟口;炉体外层内设有外螺旋管和内螺旋管,外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贴合,外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套设在外螺旋管内,内螺旋管和外螺旋管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的上部和外螺旋管的上部通过连接管连通,内螺旋管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外螺旋管的下部接有进水口;炉体外层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蒸汽过热器的蒸汽过热器入口和饱和蒸汽出口连通,蒸汽过热器的蒸汽过热器出口位于炉体外层以外。
前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中,炉体外层内还设有螺旋状的热水预热管,热水预热管位于蒸汽过热器的下方,热水预热管套设在内螺旋管内,热水预热器出口和所述进水口连通,热水预热器入口位于炉体外层以外。
前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中,炉体外层的顶部设有上端盖,炉体外层的顶部通过上端盖密封,上端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炉体外层的顶部;上端盖的下方设有耐火层,耐火层位于蒸汽过热器的上方,耐火层和热水预热器均固定在上端盖上。
前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中,炉体外层外设有外壳,炉体外层和外壳之间具有密封的腔体,腔体的上部设有空气预热入口,腔体的下部设有空气预热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际测试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在水容积为29L时,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热效率能够达到92%以上。由于水容积低于30L,因此不适应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适用范围规定,不需要办理设计、制造监督检验,用户也无需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和定期检验,操作人员也不需要取得锅炉上岗证,用户和制造厂家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自行管理。
还具备如下特点:1、产生蒸汽速度快,从点火到出蒸汽只需要3分钟;2、节能效果更好,由于水容积低,减少了传统容积式锅炉冷炉启动时需要加热整个锅筒内的水所需要消耗的能源;3、炉体的最顶部设置有过热器,用于产生过热蒸汽并提高蒸汽干度,蒸汽质量提高后,应用范围更广;4、顶部端盖为可拆卸结构,将顶部断开拆卸以后,炉体内部的所有烟道均能清理,能够使用生物质燃料、轻柴油、天然气等各种燃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饱和蒸汽出口,2-进水口,3-炉体外层,4-空气预热入口,5-蒸汽过热器出口,6-上端盖,7-耐火层,8-蒸汽过热器,9-热水预热器出口,10-热水预热器入口,11-蒸汽过热器入口,12-连接管,13-排烟口,14-外螺旋管,15-内螺旋管,16-热水预热管,17-空气预热出口,18-火焰入口,19-外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
实施例2: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
炉体外层3内还设有螺旋状的热水预热管16,热水预热管16位于蒸汽过热器8的下方,热水预热管16套设在内螺旋管15内,热水预热器出口9和所述进水口2连通,热水预热器入口10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
实施例3: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
炉体外层3内还设有螺旋状的热水预热管16,热水预热管16位于蒸汽过热器8的下方,热水预热管16套设在内螺旋管15内,热水预热器出口9和所述进水口2连通,热水预热器入口10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炉体外层3的顶部设有上端盖6,炉体外层3的顶部通过上端盖6密封,上端盖6可拆卸的设置在炉体外层3的顶部;上端盖6的下方设有耐火层7,耐火层7位于蒸汽过热器8的上方,耐火层7和热水预热器均固定在上端盖6上。炉体外层3外设有外壳19,炉体外层3和外壳19之间具有密封的腔体,腔体的上部设有空气预热入口4,腔体的下部设有空气预热出口1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炉体的最顶部设置有蒸汽过热器8,用于将饱和蒸汽转换为过热蒸汽。饱和蒸汽从蒸汽过热器入口11进入蒸汽过热器8,饱和蒸汽在蒸汽过热器8内转换为过热蒸汽,再从过热蒸汽出口5排出。由于蒸汽过热器8内未包含有水份,因此蒸汽过热器8的内部容积不计算到锅炉有效水容积内,可以有效减小锅炉正常水容积。
上端盖6位于炉体的最上端,为螺丝固定,便于拆卸。当需要检修或者清理烟道时,将上端盖6拆卸并移开,即可清理炉胆内部的烟道。上端盖的正下方是耐火层7,用于蓄热保温,耐火层7的正下方是蒸汽过热器8,过热器8的正下方是热水预热管16。上端盖6与耐火层7、蒸汽过热器8、热水预热管16形成一个整体,拆卸时一并移走。
在炉体最内层设置有热水预热管16,冷水通过热水预热器入口10进入热水预热管16,将冷水加温以后,从热水预热器出口9排出,再进入保温水箱储存,经过预热后的低温水再通过水泵进入进水口2进行加热。由于热水预热管16为常压状态下,因此其管道水容积不记入正常水位水容积,那么同等蒸发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小水容积。
燃烧火焰从炉体最底部火焰入口18进入,火焰经过内螺旋管15的内侧,通过辐射加热内螺旋管15内侧,同时加热热水预热管16和蒸汽过热器8,烟气自下而上经过第一回程烟道,在最上端开始自上而下进入第二回程,主要是加热内螺旋管15的外层侧和外螺旋管14的内侧,最后自下而上进入第三回程烟道,最后由排烟口13排出。排烟口13位于炉体最上方的左侧。
燃烧火焰需要的空气通过空气预热入口4自上而下进入预热通道,热量主要是从炉体外层3吸收,最后从空气预热出口17排出。空气预热起到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燃烧给风温度,提高整体热效率。

Claims (4)

1.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层(3)内还设有螺旋状的热水预热管(16),热水预热管(16)位于蒸汽过热器(8)的下方,热水预热管(16)套设在内螺旋管(15)内,热水预热器出口(9)和所述进水口(2)连通,热水预热器入口(10)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层(3)的顶部设有上端盖(6),炉体外层(3)的顶部通过上端盖(6)密封,上端盖(6)可拆卸的设置在炉体外层(3)的顶部;上端盖(6)的下方设有耐火层(7),耐火层(7)位于蒸汽过热器(8)的上方,耐火层(7)和热水预热器均固定在上端盖(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层(3)外设有外壳(19),炉体外层(3)和外壳(19)之间具有密封的腔体,腔体的上部设有空气预热入口(4),腔体的下部设有空气预热出口(17)。
CN201921396007.4U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Active CN210424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6007.4U CN210424982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6007.4U CN210424982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4982U true CN210424982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6007.4U Active CN210424982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49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9930A (zh) * 2023-02-17 2023-04-11 上海飞舟博源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管式电磁感应蒸汽发生炉及蒸汽发生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9930A (zh) * 2023-02-17 2023-04-11 上海飞舟博源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管式电磁感应蒸汽发生炉及蒸汽发生方法
CN115949930B (zh) * 2023-02-17 2024-03-05 上海飞舟博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式电磁感应蒸汽发生炉及蒸汽发生方法
WO2024168941A1 (zh) * 2023-02-17 2024-08-22 上海飞舟博源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管式电磁感应蒸汽发生炉及蒸汽发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0502A (zh) 一种螺旋管产生蒸汽的节能环保取暖炉
CN210424982U (zh)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CN107120633A (zh) 一种燃气蒸汽发生炉及其蒸汽发生系统
CN205316287U (zh) 适用于蒸汽参数为700℃等级及以上电站锅炉的蒸汽系统
CN203642159U (zh) 一种大型锅壳式过热蒸汽锅炉
CN203443378U (zh) 一种改进的带副产煤气补燃的石灰窑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110425726A (zh) 一种节能型锅炉
CN218119727U (zh) 一种过热蒸汽锅炉
CN208139242U (zh) 一种低水容量小型蒸汽发生器炉体
CN207999942U (zh) 一种新型煤炭锅炉
CN207778400U (zh) 一种节能型火力发电装置
CN209605129U (zh) 一种双蒸汽锅炉
CN105526705B (zh) 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
CN102322626A (zh) 一种感知式热力蒸发装置
CN203489250U (zh) 锅炉高焓蒸汽过热装置
CN2709803Y (zh) 高效节能煤气锅炉
CN201589418U (zh) 复合式循环加热系统
CN208349268U (zh) 一种组合能源蒸汽发生器
CN207648757U (zh) 燃气蒸汽发生器
CN206739252U (zh) 膜式壁单锅筒船用锅炉
CN207146349U (zh) 一种燃气蒸汽发生炉及其蒸汽发生系统
CN205048996U (zh) 一种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
CN205037284U (zh) 一种环保节能汽水两用锅炉
CN203744212U (zh) 一种小容量超临界压力燃气直流锅炉
CN2292227Y (zh) 多功能煤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