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6882U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96882U CN210396882U CN201920805974.5U CN201920805974U CN210396882U CN 210396882 U CN210396882 U CN 210396882U CN 201920805974 U CN201920805974 U CN 201920805974U CN 210396882 U CN210396882 U CN 2103968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xer
- valve
- precombustion chamber
- pipeline
- spark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涉及燃气发动机技术领域,本体中心装有火花塞,本体内的火花塞下方设置有预燃室,预燃室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火花塞末端伸入预燃室中,预燃室顶部还与单向阀相连通,单向阀通过预燃室进气管与进气阀相连接,进气阀安装在本体上。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火花塞点火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独进气预燃室组件,使得发动机主燃烧室和预燃室分别供气,预燃室内通入比较浓的混合气,通过火花塞点火,通过预燃室喷出的火焰引燃主燃烧室的混合气,从预燃室喷出的火焰引起的强烈紊流大大提高了主燃烧室内的火焰传播速度,实现了浓‑稀两极燃烧,点火性能好,燃烧速度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期比较长,后燃严重,排气温度高,导致发动机排气中NOX含量很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发动机预燃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心装有火花塞,所述本体内的所述火花塞下方设置有预燃室,所述预燃室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末端伸入预燃室中,所述预燃室顶部还与单向阀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通过预燃室进气管与进气阀相连接,所述进气阀安装在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所述火花塞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端固定有顶盖。
一种气缸,包含预燃室组件。
一种气缸供气系统,包括与气缸相连通的主燃室进气系统和预燃室进气系统,所述稀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一空气源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相连接,所述过滤器通过管路与稳压罐相连接,所述稳压罐通过管路与阻火器相连接,所述阻火器通过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与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浓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二空气源相连接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通过管路与第二混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通过管路与增压器相连接,所述增压器通过管路与中冷器相连接,所述中冷器通过管路与节气门相连接,所述节气门通过浓燃气单独进气管与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与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混合器之间的管路上装有第一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调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器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的管路上装有第二球阀和第二调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混合器与所述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的管路上装有减压阀。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室散热及复合消声结构,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既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又提高发动机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在需要的时候可利用发动机排气的余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生产或生活所需。
本实用新型能明显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提高发动机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在需要的时候又能高效地回收利用排气余热,在需要的时候可利用发动机排气的余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生产或生活所需;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效传热元件,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方便、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预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供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门,2火花塞,3进气阀,4单向阀,5预燃室,6本体,7顶盖,8预燃室进气管,9气缸,10空气压缩机,11第一球阀,12混合器,13过滤器,14稳压罐,15阻火器,16第一电磁阀,17第一调压阀,18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9第二球阀,20第二调压阀,21过滤管,22减压阀,23第二混合器,24增压器,25中冷器,26节气门,27浓燃气单独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中心装有火花塞2,所述本体6内的所述火花塞2下方设置有预燃室5,所述预燃室5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2末端伸入预燃室5中,所述预燃室5顶部还与单向阀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4通过预燃室进气管8与进气阀3相连接,所述进气阀3安装在本体6上。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火花塞2点火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独进气预燃室5组件,使得发动机主燃烧室和预燃室5分别供气,预燃室5内通入比较浓的混合气,通过火花塞2点火,通过预燃室5喷出的火焰引燃主燃烧室的混合气,从预燃室5喷出的火焰引起的强烈紊流大大提高了主燃烧室内的火焰传播速度,实现了浓-稀两极燃烧,点火性能好,燃烧速度快,发动机尾气排放很低。
本实用新型12V190燃气发动机点火永预燃室5,可以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性能,在不对整个燃烧系统进行大的更改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种单独进气预燃室5。该预燃室5内在较高浓度混合气状态下,着火时产生的能量使主燃烧室内的燃料与空气迅速进行混合并快速充分地燃烧,所设计的单独进气预燃室5可加快燃烧速度,缩短燃烧周期,改善发动机性能,降低排放污染。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中心装有火花塞2,所述本体6内的所述火花塞2下方设置有预燃室5,所述预燃室5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2末端伸入预燃室5中,所述预燃室5顶部还与单向阀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4通过预燃室进气管8与进气阀3相连接,所述进气阀3安装在本体6上。所述本体6上所述火花塞2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1。所述本体6上端固定有顶盖7。
一种气缸9,包含实施例2所述的预燃组件。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火花塞2点火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独进气预燃室5组件,使得发动机主燃烧室和预燃室5分别供气,预燃室5内通入比较浓的混合气,通过火花塞2点火,通过预燃室5喷出的火焰引燃主燃烧室的混合气,从预燃室5喷出的火焰引起的强烈紊流大大提高了主燃烧室内的火焰传播速度,实现了浓-稀两极燃烧,点火性能好,燃烧速度快,发动机尾气排放很低。
本实用新型12V190燃气发动机点火永预燃室5,可以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性能,在不对整个燃烧系统进行大的更改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种单独进气预燃室5。该预燃室5内在较高浓度混合气状态下,着火时产生的能量使主燃烧室内的燃料与空气迅速进行混合并快速充分地燃烧,所设计的单独进气预燃室5可加快燃烧速度,缩短燃烧周期,改善发动机性能,降低排放污染。
实施例3:
参照图1,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中心装有火花塞2,所述本体6内的所述火花塞2下方设置有预燃室5,所述预燃室5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2末端伸入预燃室5中,所述预燃室5顶部还与单向阀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4通过预燃室进气管8与进气阀3相连接,所述进气阀3安装在本体6上。所述本体6上所述火花塞2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1。所述本体6上端固定有顶盖7。
参照图2,一种气缸9供气系统,包括与气缸9相连通的主燃室进气系统和预燃室5进气系统,所述稀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一空气源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0,所述空气压缩机10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12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通过管路与过滤器13相连接,所述过滤器13通过管路与稳压罐14相连接,所述稳压罐14通过管路与阻火器15相连接,所述阻火器15通过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8与气缸9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浓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二空气源相连接的过滤管21,所述过滤管21通过管路与第二混合器23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通过管路与增压器24相连接,所述增压器24通过管路与中冷器25相连接,所述中冷器25通过管路与节气门26相连接,所述节气门26通过浓燃气单独进气管27与气缸9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与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
,实施例4:
参照图1,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中心装有火花塞2,所述本体6内的所述火花塞2下方设置有预燃室5,所述预燃室5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2末端伸入预燃室5中,所述预燃室5顶部还与单向阀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4通过预燃室进气管8与进气阀3相连接,所述进气阀3安装在本体6上。所述本体6上所述火花塞2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1。所述本体6上端固定有顶盖7。
参照图2,一种气缸9供气系统,包括与气缸9相连通的主燃室进气系统和预燃室5进气系统,所述稀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一空气源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0,所述空气压缩机10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12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通过管路与过滤器13相连接,所述过滤器13通过管路与稳压罐14相连接,所述稳压罐14通过管路与阻火器15相连接,所述阻火器15通过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8与气缸9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浓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二空气源相连接的过滤管21,所述过滤管21通过管路与第二混合器23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通过管路与增压器24相连接,所述增压器24通过管路与中冷器25相连接,所述中冷器25通过管路与节气门26相连接,所述节气门26通过浓燃气单独进气管27与气缸9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与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0与所述第一混合器12之间的管路上装有第一球阀11。
实施例5:
参照图1,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中心装有火花塞2,所述本体6内的所述火花塞2下方设置有预燃室5,所述预燃室5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2末端伸入预燃室5中,所述预燃室5顶部还与单向阀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4通过预燃室进气管8与进气阀3相连接,所述进气阀3安装在本体6上。所述本体6上所述火花塞2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1。所述本体6上端固定有顶盖7。
参照图2,一种气缸9供气系统,包括与气缸9相连通的主燃室进气系统和预燃室5进气系统,所述稀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一空气源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0,所述空气压缩机10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12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通过管路与过滤器13相连接,所述过滤器13通过管路与稳压罐14相连接,所述稳压罐14通过管路与阻火器15相连接,所述阻火器15通过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8与气缸9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浓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二空气源相连接的过滤管21,所述过滤管21通过管路与第二混合器23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通过管路与增压器24相连接,所述增压器24通过管路与中冷器25相连接,所述中冷器25通过管路与节气门26相连接,所述节气门26通过浓燃气单独进气管27与气缸9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与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0与所述第一混合器12之间的管路上装有第一球阀11。所述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8上装有第一电磁阀16和第一调压阀17。
实施例6:
参照图1,一种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中心装有火花塞2,所述本体6内的所述火花塞2下方设置有预燃室5,所述预燃室5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2末端伸入预燃室5中,所述预燃室5顶部还与单向阀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4通过预燃室进气管8与进气阀3相连接,所述进气阀3安装在本体6上。所述本体6上所述火花塞2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1。所述本体6上端固定有顶盖7。
参照图2,一种气缸9供气系统,包括与气缸9相连通的主燃室进气系统和预燃室5进气系统,所述稀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一空气源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0,所述空气压缩机10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12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通过管路与过滤器13相连接,所述过滤器13通过管路与稳压罐14相连接,所述稳压罐14通过管路与阻火器15相连接,所述阻火器15通过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8与气缸9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12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浓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二空气源相连接的过滤管21,所述过滤管21通过管路与第二混合器23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通过管路与增压器24相连接,所述增压器24通过管路与中冷器25相连接,所述中冷器25通过管路与节气门26相连接,所述节气门26通过浓燃气单独进气管27与气缸9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23与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0与所述第一混合器12之间的管路上装有第一球阀11。所述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18上装有第一电磁阀16和第一调压阀17。所述混合器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的管路上装有第二球阀19和第二调压阀20。所述第二混合器23与所述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的管路上装有减压阀22。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火花塞2点火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独进气预燃室5组件,使得发动机主燃烧室和预燃室5分别供气,预燃室5内通入比较浓的混合气,通过火花塞2点火,通过预燃室5喷出的火焰引燃主燃烧室的混合气,从预燃室5喷出的火焰引起的强烈紊流大大提高了主燃烧室内的火焰传播速度,实现了浓-稀两极燃烧,点火性能好,燃烧速度快,发动机尾气排放很低。
本实用新型12V190燃气发动机点火永预燃室5,可以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性能,在不对整个燃烧系统进行大的更改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种单独进气预燃室5。该预燃室5内在较高浓度混合气状态下,着火时产生的能量使主燃烧室内的燃料与空气迅速进行混合并快速充分地燃烧,所设计的单独进气预燃室5可加快燃烧速度,缩短燃烧周期,改善发动机性能,降低排放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心装有火花塞,所述本体内的所述火花塞下方设置有预燃室,所述预燃室下端设有与主燃室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火花塞末端伸入预燃室中,所述预燃室顶部还与单向阀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通过预燃室进气管与进气阀相连接,所述进气阀安装在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火花塞两侧各设有一进气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端固定有顶盖。
4.一种气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
5.一种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与气缸相连通的稀燃气进气系统和浓燃气进气系统,所述稀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一空气源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相连接,所述过滤器通过管路与稳压罐相连接,所述稳压罐通过管路与阻火器相连接,所述阻火器通过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与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器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所述浓燃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第二空气源相连接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通过管路与第二混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通过管路与增压器相连接,所述增压器通过管路与中冷器相连接,所述中冷器通过管路与节气门相连接,所述节气门通过浓燃气单独进气管与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器与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混合器之间的管路上装有第一球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燃气混合器进气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调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与第一天然气源相连接的管路上装有第二球阀和第二调压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器与所述第二天然气源相连接的管路上装有减压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05974.5U CN210396882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05974.5U CN210396882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96882U true CN210396882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47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05974.5U Active CN210396882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968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7637A (zh) * | 2019-05-31 | 2019-07-30 | 山东中拓新能源有限公司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
2019
- 2019-05-31 CN CN201920805974.5U patent/CN2103968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7637A (zh) * | 2019-05-31 | 2019-07-30 | 山东中拓新能源有限公司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eoh et al. | A review on pro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ydrogen as a green fuel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CN106014694B (zh) | 空气辅助燃气喷射器、大缸径气体机预燃室燃烧系统及方法 | |
CN114183262B (zh) | 一种预燃室射流点火缸内直喷氢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 |
CN2908805Y (zh) | 燃气内燃机预燃室及其供气装置 | |
CN107939517B (zh) | 基于射流点火的发动机超高压缩比燃烧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10067637A (zh)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
CN216142827U (zh) | 一种当量燃烧发动机气道结构 | |
CN210396882U (zh) | 燃气发动机预燃组件、含该组件的气缸及气缸的供气系统 | |
CN109944684B (zh) | 一种氢氧转子发动机及控制方法 | |
CN216142828U (zh) | 一种当量燃烧的天然气和氢气发动机 | |
CN209398491U (zh) | 一种能有效拓展汽油压燃高效清洁运行范围的控制系统 | |
CN205955853U (zh) | 直喷涡流活塞顶部燃烧室 | |
CN205025559U (zh) | 一种低排环保通用小型二冲程汽油机 | |
CN201262123Y (zh) | 一种高压缩比火花点燃式发动机 | |
CN204283600U (zh) |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预燃室式供气装置 | |
CN2864141Y (zh) |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盖 | |
CN217029154U (zh) | 点火装置、内燃机及车辆 | |
CN105937462A (zh) | 直喷涡流活塞顶部燃烧室 | |
CN110821719A (zh) | 点燃式内燃机和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及其燃料供给方法 | |
CN114576028A (zh) | 一种掺氢的缸内直喷氨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879448U (zh) | 一种带触媒的消音器以及大功率二冲程防喷火汽油机 | |
CN202645790U (zh) | 大功率燃气机进气机构 | |
CN201696181U (zh) | 改进的内燃机燃油预热装置 | |
CN112177807A (zh) | 一种实现内燃机稀薄燃烧的方法 | |
CN220285830U (zh) | 氢内燃机用涡轮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