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5482U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95482U CN210395482U CN201920765554.9U CN201920765554U CN210395482U CN 210395482 U CN210395482 U CN 210395482U CN 201920765554 U CN201920765554 U CN 201920765554U CN 210395482 U CN210395482 U CN 210395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support
- positioning pile
- swing
- sp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设置在小型绞吸挖泥船的船体上,驱动机构设置在船体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摆动台车相对于船体前后摆动;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摆动台车上,主定位桩能支撑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动力组件设置在摆动台车上,第一动力组件与主定位桩传动连接,第一动力组件能够带动主定位桩相对于第一支架转动和上下移动;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船体上,副定位桩能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二动力组件设置在船体上,第二动力组件与主定位桩传动连接,第二动力组件能够带动副定位桩相对于第二支架转动和上下移动。该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适用于配合小型绞吸挖泥船进行定位、前移、倒桩等作业与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大力开展河流水域生态修复、生态维护,河道污水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为工程配套的小型内河绞吸挖泥船、反铲抓斗船等应运而生,各种小型挖泥船开发速度加快。目前内河小型绞吸挖泥船的定位桩型式主要有:四根活动桩式、两根活动桩加两根支撑臂式、两根固定位桩式三种,前二种型式的小型绞吸挖泥船存在钢桩定位时船身无法摆动,只能依靠挖掘设备臂自身与船体产生相对摆动,摆动幅度小,最大挖宽小,作业辅助程序多,操作复杂。两根固定位桩式的小型绞吸挖泥船在进关时,需要在进关侧需要辅助工程船或设备才能完成小型绞吸挖泥船的总前移量,三种型式的小型绞吸挖泥船其施工效率都不高。大型绞吸挖泥船上使用的钢桩台车因为其应用环境,通常直接安装在其船体上且结构复杂,小型绞吸挖泥船由于自身结构特点的限制,大型绞吸挖泥船上使用的钢桩台车技术并不能应用在小型挖泥船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在小型绞吸挖泥船上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方便小型的绞吸船进行短途转场调遣,同时能够拆卸以方便在陆上运输并在施工地在小型绞吸挖泥船上进行安装,使用灵活、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设置在小型绞吸挖泥船的船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摆动台车,转动连接在船体上;
驱动机构,设置在船体上,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摆动台车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摆动台车相对于船体前后摆动;
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摆动台车上;
主定位桩,能支撑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第一动力组件,设置在摆动台车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主定位桩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能够带动主定位桩相对于第一支架转动和上下移动;
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船体上;
副定位桩,能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架上;
第二动力组件,设置在船体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主定位桩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能够带动副定位桩相对于第二支架转动和上下移动。
为了方便主定位桩、副定位桩实现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固定,所述主定位桩、副定位桩上均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供定位轴穿入的定位孔,所述主定位桩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副定位桩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为了保证主定位桩、副定位桩在固定时的稳定性,所述摆动台车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主定位桩下部的第一固定门,所述第一固定门能开合地连接在摆动台车的侧壁上并位于第一支架对主定位桩支撑位置的下方;
所述船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副定位桩下部的第二固定门,所述第二固定门能开合地连接在船体的侧壁上并位于第二支架对副定位桩支撑位置的下方。
为了方便实现主定位桩、副定位桩的倾倒操作,进而方便小型绞吸挖泥船在进行转场时的
所述主定位桩、副定位桩上在重心位置的下部设置有供倒桩销穿入的倒桩销孔,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供倒桩销置入的倒桩销槽,所述倒桩销槽上还跨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限位杆。
为了保证主定位桩、副定位桩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支撑稳定性,同时为主定位桩、副定位桩上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能沿周向部分包覆在主定位桩外的包板,所述第二支架上也设置有能沿周向部分包覆在副定位桩的包板。
简单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以及能伸缩的设置在液压缸内的活塞杆,所述液压缸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船体上,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摆动台车上。
结构简单地,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主定位桩下部内的第一滑轮,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设置在摆动台车上的第一绞车,依次绕经第一滑轮、第一导向滑轮、第二导向滑轮的第一传动绳,所述第一传动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绞车上,所述第一传动绳的另一端能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支架或者主定位桩上;
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副定位桩下部内的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三导向滑轮、第四导向滑轮,设置在摆动台车上的第二绞车,依次绕经第二滑轮、第三导向滑轮、第四导向滑轮的第二传动绳,所述第二传动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绞车上,所述第二传动绳的另一端能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支架或者副定位桩上。
为了更好更快速的完成对主定位桩、副定位桩的倾倒工作,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能够推动主定位桩向外摆动的第一推动组件;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能够推动副定位桩向外摆动的第二推动组件。
为了方便操作第一推动组件以及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具有内螺纹的第一支撑环,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环内的第一螺杆,连接在第一螺杆尾部的第一转动把手,所述第一支撑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具有内螺纹的第二支撑环,螺纹连接在第二支撑环内的第二螺杆,连接在第二螺杆尾部的第二转动把手,所述第二支撑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为了方便固定倾倒后的主定位桩、副定位桩,所述船体上对应于主定位桩、副定位桩的倾倒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倾倒后的主定位桩、副定位桩的倒桩固定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通过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对主定位桩、副定位桩的传动作用,使得主定位桩、副定位桩能够完成升降、倒桩工作。在进行升降工作的同时,配合驱动机构对摆动台车的驱动作用,完成小型绞吸挖泥船的换桩前移,同时在前移的过程中因为船体相对于摆动台车的摆动扩大了小型绞吸挖泥船的挖宽。在进行倒桩工作时,能够为小型绞吸挖泥船的短转场调遣提供方便。同时该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中的主定位桩、副定位桩可以方便与船体进行组装和拆卸,如此可以方便进行主定位桩、副定位桩的陆上运输,将主定位桩、副定位桩通过陆上运输的方式运送到小型绞吸挖泥船的工作地点,进而进行安装使用,运输灵活方便。该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且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A方向的观察视图。
图3为图1沿B方向的观察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定位桩或副定位桩的正视图。
图5为图4沿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副定位桩倒桩操作视图。
图7为图6沿D方向的视图。
图8为图6沿E-E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与小型绞吸挖泥船配套使用,适用于配合小型绞吸挖泥船进行定位、前移、倒桩等作业与操作。
该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设置在小型绞吸挖泥船的船体2上,包括摆动台车1、驱动机构3、第一支架4、主定位桩5、第一动力组件6、第二支架7、副定位桩8、第二动力组件9、第一固定门11、第二固定门21、第一推动组件40、第二推动组件70、倒桩固定组件22。
本实施例中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在小型绞吸挖泥船的后部,使得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能够在小型绞吸挖泥船后部的区域内进行定位。
其中摆动台车1转动连接在船体2上,本实施例中的摆动台车1整体呈L型,小型绞吸挖泥船的后部具有一个能够容置该摆动台车1的空缺区域。该摆动台车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船体2上,第一固定门11则设置在摆动台车1的第二端的侧壁上,以用于限位固定主定位桩5。
该第一固定门11包括固定连接在摆动台车1侧壁上的固桩门111以及一端转动连接在固桩门上的活动门112,该固桩门111和活动门112对合后能在固桩门111和活动门112之间形成一个供主定位桩5匹配置入的安装孔113。结构简单地,固桩门111和活动门112的对接部分上对应设置供销轴穿入的孔,在该孔内穿入销轴以固桩门和活动门一端的转动连接以及另一端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下述的第二固定门21与第一固定门11的结构相同。
驱动机构3设置在船体2上,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与摆动台车1的中部相连接,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摆动台车1相对于船体2前后摆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采用液压伸缩杆结构,该驱动机构3具体包括液压缸31以及能伸缩的设置在液压缸31内的活塞杆32,液压缸31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船体2上,活塞杆3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摆动台车1上。为了在收回摆动台车1至初始位置处牢固的固定摆动台车1,该摆动台车1第二端的内侧壁上与船体2上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相匹配的扣合组件,通过扣合组件能够实现摆动台车1第二端在船体2上的固定,进而实现摆动台车1整体在船体2上的固定。
第一支架4固定设置在摆动台车1的端部上,该第一支架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第一支架4的上方向后伸出在船体2外以方便实现主定位桩5在该第一支架4上的支撑安装。主定位桩5上沿轴向分布有至少两个沿径向设置的供定位轴穿入的定位孔581,主定位桩5可以通过定位轴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工作时,可以利用第一动力组件6拉动主定位桩5相对于第一支架4上下移动,当主定位桩5到达合适的高度后,则在相应的定位孔581中插入定位轴,再将定位轴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第一支架4上用于固定主定位桩5的位置位于第一固定门11的上方。
主定位桩5上还沿径向设置有供倒桩销穿入的倒桩销孔582,该倒桩销孔582设置在主定位桩5的重心位置的下方,第一支架4上设置有供倒桩销置入的倒桩销槽471,本实施例中的倒桩销槽471设置在第一支架4的顶部,倒桩销槽471上还跨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限位杆472,当将倒桩销置入在倒桩销槽471中后,可以将限位杆47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进而实现对倒桩销的限位,也避免了在进行主定位桩5的倒桩操作时,倒桩销跳出倒桩销槽471。
为了更好将主定位桩5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该第一支架4上还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包板473,本实施例中的包板473设置两个并沿上下方向分布设置,该包板473能沿周向部分包覆在主定位桩5外,如此该包板473可以提高主定位桩5在第一支架4上安装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该包板473的结构,可以为主定位桩5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
副定位桩8的结构与主定位桩5的结构相同,该副定位桩8上也设置有至少两个供定位轴穿入定位孔581以及一个位于其重心位置下方的供倒桩销5821穿入的倒桩销孔582,该副定位桩8可以通过定位孔581与定位轴实现相对于第二支架7的上下移动以及在第二支架7上的固定,该副定位桩8可以通过倒桩销5821和倒桩销孔582实现倒桩工作。第二支架7设置在船体2上,位于船体2后端,第二支架7与第一支架4的结构相同,该第二支架7的顶部也设置倒桩销槽471、限位杆472,使用方法与第一支架4上的倒桩销槽471、限位杆472的使用方法相同,另外该第二支架7上也设置有包板473,设置的方式与在第一支架4上的设置方式相同,发挥的作用也相同。第二固定门21设置在船体2后端侧壁面上且位于第二支架7上固定副定位桩8的位置的下方。
第一动力组件6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该第一动力组件6与主定位桩5传动连接,第一动力组件6能够带动主定位桩5相对于第一支架4转动以进行倒桩工作和上下移动以进行换桩工作。第二动力组件9设置在船体2上,第二动力组件9与主定位桩5传动连接,第二动力组件9能够带动副定位桩8相对于第二支架7转动以进行倒桩工作和上下移动以进行换桩工作。
第一动力组件6包括设置在主定位桩5下部内的第一滑轮61,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一导向滑轮62、第二导向滑轮63,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的第一绞车64,依次绕经第一滑轮61、第一导向滑轮62、第二导向滑轮63的第一传动绳65,第一传动绳6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绞车64上,第一传动绳65的另一端能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支架4或者主定位桩5上,为了方便实现第一传动绳65的另一端的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架4、主定位桩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传动绳65端部的连接件,第一支架4的支撑板上可以直接开设该连接孔以供第一传动绳65的端部连接,主定位桩5上可以沿径向设置一个与倒桩销孔582相垂直的倒柱拉杆销孔583,在倒柱拉杆销孔583内穿设一根倒柱拉杆销584,然后将第一传动绳65的端部连接在该倒柱拉杆销584上。为了方便第一滑轮61的在主定位桩5上的安装,该主定位桩5上开设有孔以供第一滑轮61在主定位桩5内安装,同时该第一滑轮61通过一根滑轮轴连接在主定位桩5上,主定位桩5的内壁上对应于滑轮轴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第一滑轮61则相相对于滑轮轴进行转动。在进行安装时,可以根据摆动台车1上的安装空间具体设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绞车64的具体安装位置。另外为了限位第一传动绳65在主定位桩5上的位置,在主定位桩5的两侧沿轴向设置有供第一传动绳65置入的线槽585。
第二动力组件9的结构与第一动力组件6的结构相同,第二动力组件9包括设置在副定位桩8下部内的第二滑轮91,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的第三导向滑轮92、第四导向滑轮93,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的第二绞车94,依次绕经第二滑轮91、第三导向滑轮92、第四导向滑轮93的第二传动绳95,第二传动绳9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绞车94上,第二传动绳95的另一端能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支架7或者副定位桩8上。同前述的第一传动绳65的连接方式,在第二支架7、副定位桩8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传动绳95端部的连接件。第二滑轮91在副定位桩8上的安装结构与第一滑轮61在主定位桩5上的安装结构相同,副定位桩8的两侧也设置有荣第二传动绳95置入的线槽585。第三导向滑轮92、第四导向滑轮93以及第二绞车94沿直线安装在船体2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绳65、第二传动绳95均采用钢丝绳。
主定位桩5的上升操作过程为:第一绞车64配合第一传动绳65,将第一传动绳65连接在第一支架4上,同时打开第一固定门11,第一绞车64工作,拉动第一传动绳65,进而带动主定位桩5向上移动,此时支架上的包板473发挥导向作用,保证主定位桩5在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待主定位桩5上升到合适位置时,可以使用定位轴穿入主定位桩5上对应于第一支架4固定位置的定位孔581中,进而通过定位轴将主定位桩5进行固定。此时在关闭第一固定门11,实现对主定位桩5的进一步固定,保证主定位桩5固定的稳定性。而主定位桩5的下降过程与该上升操作过程的区别仅在于第一绞车64释放第一传动绳65,进而完成主定位桩5的下降操作。
副定位桩8的升降操作与主定位桩5的升降操作过程相同,使用的部件为副定位桩8对应的操作部件。
第一推动组件40设在第一支架4上,该第一推动组件40可以推动主定位桩5向外摆动。第二推动组件70设在第二支架7上,该第二推动组件70可以推动副定位桩8向外摆动。船体2上对应于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的倾倒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倾倒后的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的倒桩固定组件22。该倒桩固定组件22包括固定在船体2上搁置架221以及能固定在搁置架221上的压盖222,该搁置架221和压盖222之间具有能够容置主定位桩5或副定位桩8的容置孔223。
具体地,第一推动组件40包括具有内螺纹的第一支撑环401,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环401内的第一螺杆402,连接在第一螺杆402尾部的第一转动把手403,第一支撑环40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第二推动组件70包括具有内螺纹的第二支撑环701,螺纹连接在第二支撑环701内的第二螺杆702,连接在第二螺杆702尾部的第二转动把手703,第二支撑环70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
需要进行主定位桩5的倒桩操作时,需要将摆动台车1收至初始位置处,即使得摆动台车1贴紧在船体2上,并将摆动台车1的第二端在船体2上进行固定。
主定位桩5的倒桩操作过程为:将倒桩固定组件22中的压盖222自搁置架221上取下;打开第一固定门11,利用第一动力组件6将主定位桩5调整到倒桩高度,在主定位桩5的倒桩销孔582内穿入倒桩销,进而再将倒桩销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支架4的倒桩槽内,进而用限位杆472进行限位固定。将第一传动绳65的端部连接在主定位桩5上,同时绞车配合工作,使得第一传动绳65始终处于绷紧的状态。转动第一转动把手403,向主定位桩5的方向推动第一螺杆402前进,进而向外顶主定位桩5的下部,同时绞车配合工作,使得主定位桩5以倒桩销为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主定位桩5的倒桩操作,待主定位桩5倾倒至搁置架221上后,则将压盖222扣在主定位桩5上并连接在搁置架221上,实现对主定位桩5的固定。
主定位桩5的竖桩过程与主定位桩5的倒桩过程相反,当主定位桩5处于竖立状态后,则关闭第一固定门11,利用第一固定门11对主定位桩5的下部进行固定。
副定位桩8的倒桩、竖桩操作过程与主定位桩5的操作过程相同,使用的部件为副定位桩8对应的操作部件。
当需要对小型绞吸挖泥船进行短途转场调遣时,则可以将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进行倒桩处理,进而方便小型绞吸挖泥船的行进,而需要将小型绞吸挖泥船进行长途换场使用时,则可以将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拆卸下来,利用运输车陆上运输至目的地后,再在小型绞吸挖泥船上进行安装使用。
利用前述的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的升降操作可以实现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之间的换桩,以实现小型绞吸挖泥船的前移量要求。小型绞吸挖泥船的前移是通过摆动台车1摆动来实现的,初始状态为:副定位桩8升起,主定位桩5着地入泥沙中,使得主定位桩5相对于底面固定,摆动台车1活塞杆32收紧到初始位置,此时摆动台车1贴紧在船体2上。根据小型绞吸挖泥船上绞刀分步前移量的要求,液压缸31驱动活塞杆32展开,进而推动摆动台车1沿第一端的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由于主定位桩5着地入泥沙中起到固定作用,这样小型绞吸挖泥船的船体2则被向前推进,以实现分步前移所需推进量。此时可以通过设置在小型绞吸挖泥船前端部的横向摆动装置的作用,使得小型绞吸挖泥船上的绞刀以主定位桩5中中心轴横向摆动,绞刀在合适深度的进行自转与移横运动,进而破土切割泥沙,通过泥泵作用经排泥管把泥桨送至排泥指定地点。完成此位置的挖泥工作后,则将副定位桩8着地入泥沙中定位,然后将主定位桩5升起,将摆动台车1复位至初始位置,再将主定位桩5入泥定位,升起副定位桩8。如此重复前述过程,完成小型绞吸挖泥船在规定行程范围内的挖泥工作。
Claims (10)
1.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设置在小型绞吸挖泥船的船体(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摆动台车(1),转动连接在船体(2)上;
驱动机构(3),设置在船体(2)上,所述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与摆动台车(1)相连接,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摆动台车(1)相对于船体(2)前后摆动;
第一支架(4),固定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
主定位桩(5),能支撑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
第一动力组件(6),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6)与主定位桩(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6)能够带动主定位桩(5)相对于第一支架(4)转动和上下移动;
第二支架(7),固定设置在船体(2)上;
副定位桩(8),能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
第二动力组件(9),设置在船体(2)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9)与主定位桩(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组件(9)能够带动副定位桩(8)相对于第二支架(7)转动和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上均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供定位轴穿入的定位孔(581),所述主定位桩(5)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4)上,所述副定位桩(8)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台车(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主定位桩(5)下部的第一固定门(11),所述第一固定门(11)能开合地连接在摆动台车(1)的侧壁上并位于第一支架(4)对主定位桩(5)支撑位置的下方;
所述船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副定位桩(8)下部的第二固定门(21),所述第二固定门(21)能开合地连接在船体(2)的侧壁上并位于第二支架(7)对副定位桩(8)支撑位置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上在重心位置的下部设置有供倒桩销穿入的倒桩销孔(582),所述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7)上均设置有供倒桩销置入的倒桩销槽(471),所述倒桩销槽(471)上还跨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限位杆(4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上设置有能沿周向部分包覆在主定位桩(5)外的包板(473),所述第二支架(7)上也设置有能沿周向部分包覆在副定位桩(8)的包板(47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液压缸(31)以及能伸缩的设置在液压缸(31)内的活塞杆(32),所述液压缸(31)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船体(2)上,所述活塞杆(3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摆动台车(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6)包括设置在主定位桩(5)下部内的第一滑轮(61),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一导向滑轮(62)、第二导向滑轮(63),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的第一绞车(64),依次绕经第一滑轮(61)、第一导向滑轮(62)、第二导向滑轮(63)的第一传动绳(65),所述第一传动绳(6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绞车(64)上,所述第一传动绳(65)的另一端能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支架(4)或者主定位桩(5)上;
所述第二动力组件(9)包括设置在副定位桩(8)下部内的第二滑轮(91),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的第三导向滑轮(92)、第四导向滑轮(93),设置在摆动台车(1)上的第二绞车(94),依次绕经第二滑轮(91)、第三导向滑轮(92)、第四导向滑轮(93)的第二传动绳(95),所述第二传动绳(9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绞车(94)上,所述第二传动绳(95)的另一端能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支架(7)或者副定位桩(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上设置有能够推动主定位桩(5)向外摆动的第一推动组件(40);
所述第二支架(7)上设置有能够推动副定位桩(8)向外摆动的第二推动组件(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40)包括具有内螺纹的第一支撑环(401),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环(401)内的第一螺杆(402),连接在第一螺杆(402)尾部的第一转动把手(403),所述第一支撑环(40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
所述第二推动组件(70)包括具有内螺纹的第二支撑环(701),螺纹连接在第二支撑环(701)内的第二螺杆(702),连接在第二螺杆(702)尾部的第二转动把手(703),所述第二支撑环(70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2)上对应于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的倾倒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倾倒后的主定位桩(5)、副定位桩(8)的倒桩固定组件(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5554.9U CN210395482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5554.9U CN210395482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95482U true CN210395482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4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65554.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95482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9548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8686A (zh) * | 2019-05-24 | 2019-08-23 |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CN116280028A (zh) * | 2022-10-18 | 2023-06-23 | 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应急船及其定位桩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20765554.9U patent/CN21039548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8686A (zh) * | 2019-05-24 | 2019-08-23 |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CN110158686B (zh) * | 2019-05-24 | 2024-01-12 |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CN116280028A (zh) * | 2022-10-18 | 2023-06-23 | 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应急船及其定位桩 |
CN116280028B (zh) * | 2022-10-18 | 2023-09-05 | 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应急船及其定位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17705B1 (en) | A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a pylon section of an off shore wind turbine and a vessel for performing such a method | |
US7048257B2 (en) | Winch with telescoping mast | |
CN101736741B (zh) | 一种两栖桩机 | |
CN202007400U (zh) | 一种用于导管架施工的海上基础施工平台 | |
WO2014205601A1 (zh) | 旋挖斗钻机 | |
CN210395482U (zh)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
CN214993824U (zh) | 一种架桥打桩机用的伸缩长引孔打桩装置 | |
CN101215940A (zh) | 钻孔立杆机 | |
CN209600744U (zh) | 一种挖泥船定位装置 | |
CN108060934B (zh) | 一种盾构机管片吊运装置 | |
CN204078022U (zh) | 江河航道护岸施工专用工程船 | |
CN110130342B (zh) | 一种水下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施工的打桩设备及打桩方法 | |
CN101476322B (zh) | 一种两栖四履带桩机 | |
CN108755685A (zh) | 一种建筑打桩机 | |
CN105692449B (zh) | 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接长合拢的方法 | |
CN110952539B (zh) | 一种phc管桩内钻引孔锤击一体机 | |
CN2716342Y (zh) | 水上插板机 | |
CN110158686B (zh) | 一种摆动台车定位桩装置 | |
RU89130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гружения свай | |
JP3615892B2 (ja) | 掘削機の排土装置 | |
CN204588638U (zh) | 一种定位桩提桩系统 | |
CN108677947A (zh) | 打桩机的桩架总成 | |
CN204529155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力作业车 | |
CN106368199A (zh) | 一种带钻吊设备的自行式岛礁基础施工平台 | |
JP3637173B2 (ja) | 掘削機の昇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