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3568U - 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93568U CN210393568U CN201920979791.5U CN201920979791U CN210393568U CN 210393568 U CN210393568 U CN 210393568U CN 201920979791 U CN201920979791 U CN 201920979791U CN 210393568 U CN210393568 U CN 2103935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lifting
- driving
- lift
- installation depar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142 ring open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构,其包括机架、传动件、主动轮、升降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台上下两侧的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机架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升降台位于上安装部与下安装部之间并可随着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的升降而相对机架升降,传动件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传动件的末端连接于下安装部,且传动件绕设于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传动件传动,使得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转动并相对机架同步上升或下降。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传动稳定且能够有效减少传动件负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升降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设备是一种用于垂直方向运动的机械设备,广泛用于工厂、车间、设备维修调度等工况环境。一般采用电机驱动,通过钢丝绳或传动链条连接,实现升降台的垂直上升或下降功能。
升降设备通常采用电机驱动链轮,带动链条垂直升降,链条与升降台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升降台的同步垂直升降。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图2,传统的升降设备包括主动链条10和呈对称的设置于主动链条10两侧的从动链条20,其中一从动链条20与升降平台30的一侧连接,另一从动链条20与升降平台30的另一侧连接,主动链条10与从动链条20之间通过链轮传动,主动链条10的转动同时带动两侧的从动链条20的传动,从而通过拉动升降平台30的两侧实现升降平台30的上升,然而这种传动方式意味着至少需要主动链条10和两从动链条20等三根独立的链条才能实现升降台的升降,由于两从动链条20需要中间的主动链条10进行过渡,这样就容易出现升降平台30两侧的受力不平衡,以及在链条传递过程中出现跳齿的风险。
因此,急需一种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稳定且能够有效减少传动件负载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稳定且能够有效减少传动件负载的升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构,其包括机架、传动件、主动轮、升降台以及安装于所述升降台上下两侧的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所述机架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上安装部与所述下安装部之间并可随着所述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的升降而相对所述机架升降,所述传动件的起始端连接于所述上安装部,所述传动件的末端连接于所述下安装部,且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件传动,使得所述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转动并相对所述机架同步上升或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设置有传动件、主动轮、升降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台上下两侧的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传动件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传动件的末端连接于下安装部,且传动件绕设于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升降台位于上安装部与下安装部之间并可随着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的升降而相对机架升降,升降台将传动件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当升降台需要上升时,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传动件传动,传动件的传动使得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同步转动,随着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的转动,位于升降台上部的传动件在缩短,对应的,位于升降台下部的传动件在增长,利用上部传动件的缩短以及下部传动件的增长使得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相对机架同步上升,从而拉动升降台上升,由此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传动件形成开环的结构且该传动件布置于升降台的上下两侧,再配合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就可实现升降台的升降,不仅简化了传统上的多个传动件的布置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一条传动件的设置能够实现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等的同步传动,从而使得升降台的受力更加均匀,传动更加稳定,避免在传递过程中出现跳齿的风险;另外,由于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安装于升降台上下两侧,上提升轮与传动件之间,以及下提升轮与传动件之间均形成动滑轮结构,利用动滑轮的特点有效减小传动件的负载,从而降低对外部驱动装置的输出要求,以有效控制机构的成本。
较佳地,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件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的右侧,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上安装部的左侧,所述传动件的末端连接于所述下安装部的右侧,所述传动轮安装于所述下安装部的左侧,所述传动件还绕设于所述传动轮。
具体地,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上安装部的上导向轮,所述传动件还绕设于所述上导向轮。
具体地,所述上导向轮呈间隔开的设置于所述上安装部。
具体地,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安装部的下导向轮,所述传动件还绕设于所述下导向轮。
具体地,所述下导向轮呈间隔开的设置于所述下安装部。
较佳地,所述上提升轮位于所述升降台之上侧的两端,所述下提升轮位于所述升降台之下侧的两端。
较佳地,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升降台之间的导向组件。
具体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升降台,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上述的升降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由于设置有上述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安装于装置主体,主动轮安装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主动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台的稳定升降并能够有效降低对驱动装置的输出要求,以有效控制机构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升降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中的升降机构和驱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中的升降机构和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原理及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图未示)、驱动装置2、升降机构1和导向组件110,驱动装置2安装于装置主体,升降机构1安装于装置主体,其中,升降机构1包括机架11、传动件12、主动轮13、升降台14以及安装于升降台14上下两侧的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机架11为一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机架11具有上安装部111和下安装部112,升降台14位于上安装部111与下安装部112之间,上提升轮15位于升降台14之上侧的两端,下提升轮16位于升降台14之下侧的两端,同一侧的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相对地设置于升降台14的两侧,由于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安装于升降台14的两侧,升降台14可随着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的升降而相对机架11升降,传动件12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111,传动件12的末端连接于下安装部112,且传动件12绕设于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升降台14将传动件1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主动轮13安装于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主动轮13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转动,主动轮13的转动带动传动件12传动,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转动并相对机架11同步上升或下降;导向组件110设置于机架11与升降台14之间,借由导向组件110的导向作用使得升降台14可相对机架11做更加顺畅的升降运动。举例而言,当升降台14需要上升时,主动轮13的转动带动传动件12传动,传动件12的传动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同步转动,随着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的转动,位于升降台14上部的传动件12在缩短,对应的,位于升降台14下部的传动件12在增长,利用上部传动件12的缩短以及下部传动件12的增长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相对机架11同步上升,从而拉动升降台14上升,由此可得,传动件12形成开环的结构且该传动件12布置于升降台14的上下两侧,再配合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就可实现升降台14的升降,不仅简化了传统上的多个传动件12的布置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一条传动件12的设置能够实现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等的同步传动,从而使得升降台14的受力更加均匀,传动更加稳定,避免在传递过程中出现跳齿的风险。较优的是,驱动装置2为驱动电机,但不限于此。更为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3至图4,升降机构1还包括传动轮17,传动件12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111的右侧,主动轮13安装于上安装部111的左侧,传动件12的末端连接于下安装部112的右侧,传动轮17安装于下安装部112的左侧,传动件12还绕设于传动轮17,主动轮13与上提升轮15相错开,传动轮17与下提升轮16相错开,主动轮13与传动轮17相对设置,传动件12依次绕设于上提升轮15、主动轮13、传动轮17和下提升轮16,从而形成传动以实现升降台14的提升。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传动轮17删除,当将传动轮17删除后,主动轮13安装于升降台14且主动轮13设置于上提升轮15与下提升轮16之间,传动件12依次绕设于上提升轮15、主动轮13和下提升轮16,传动件12整体呈“几”字型,升降台14可在导向组件110的导向下做稳定的升降运动,由于传动件12的绕设方式为多种,故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3至图4,升降机构1还包括上导向轮18和下导向轮19,上导向轮18安装于上安装部111,下导向轮19安装于下安装部112,传动件12还绕设于上导向轮18和下导向轮19,上导向轮18和下导向轮19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传动件12的稳定传动,而且生产者可以通过上导向轮18和下导向轮19来调节传动件12的传动方向等。具体地,上导向轮18与上提升轮15相错开,上导向轮18位于相邻两上提升轮15之间,上导向轮18呈间隔开的设置于上安装部111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下导向轮19与下提升轮16相错开,下导向轮19位于相邻两下提升轮16之间,下导向轮19呈间隔开的设置于下安装部112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较优的是,传动件12依次绕设于位于右侧之上提升轮15的下侧、上导向轮18的上侧、位于左侧之上提升轮15的下侧、主动轮13的上侧、传动轮17的下侧、位于左侧之下提升轮16的上侧、下导向轮19的下侧以及位于右侧之下提升轮16的上侧,从而形成传动以实现升降台14的提升,可以理解的是,生产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故不限于此。较优的是,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上导向轮18、传动轮17、下导向轮19和下提升轮16为链轮,传动件12为链条,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3至图4,举例而言,导向组件110包括滑槽110a和滑块110b,滑槽110a安装于机架11,滑块110b安装于升降台14,滑槽110a与滑块110b滑动配合,不仅使得升降台14做更顺畅的升降运动,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升降台14产生位置偏移。较优的是,滑块110b和滑槽110a设置为两个并呈对称的设置于机架11的两侧,当然,生产者也可将导向组件110调整为其他导向结构,故不限于此。
结合附图3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之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当升降台14需要上升时,驱动装置2驱动主动轮1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如图3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主动轮13的转动带动传动件12传动,由于传动件12依次绕设于右侧的上提升轮15、上导向轮18、左侧的上提升轮15、主动轮13、传动轮17、左侧的下提升轮16、下导向轮19和右侧的下提升轮16,传动件12的传动使得右侧的上提升轮15、上导向轮18、左侧的上提升轮15、传动轮17、左侧的下提升轮16、下导向轮19和右侧的下提升轮16同步传动,随着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上导向轮18、传动轮17、下导向轮19和下提升轮16的转动,位于升降台14上部的传动件12在缩短,对应的,位于升降台14下部的传动件12在增长,利用上部传动件12的缩短以及下部传动件12的增长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相对机架11同步上升,从而拉动升降台14上升;
当升降台14需要下降时,驱动装置2驱动主动轮1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如图3中箭头A所指的反方向),主动轮13的转动带动传动件12传动,传动件12的传动使得右侧的上提升轮15、上导向轮18、左侧的上提升轮15、传动轮17、左侧的下提升轮16、下导向轮19和右侧的下提升轮16同步传动,随着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上导向轮18、传动轮17、下导向轮19和下提升轮16的转动,位于升降台14上部的传动件12在增长,对应的,位于升降台14下部的传动件12在缩短,利用上部传动件12的增长以及下部传动件12的缩短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相对机架11同步下降,从而拉动升降台14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1设置有传动件12、主动轮13、升降台14以及安装于升降台14上下两侧的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传动件12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111,传动件12的末端连接于下安装部112,且传动件12绕设于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升降台14位于上安装部111与下安装部112之间并可随着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的升降而相对机架11升降,升降台14将传动件1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当升降台14需要上升时,主动轮13的转动带动传动件12传动,传动件12的传动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同步转动,随着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的转动,位于升降台14上部的传动件12在缩短,对应的,位于升降台14下部的传动件12在增长,利用上部传动件12的缩短以及下部传动件12的增长使得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相对机架11同步上升,从而拉动升降台14上升,由此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1的传动件12形成开环的结构且该传动件12布置于升降台14的上下两侧,再配合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就可实现升降台14的升降,不仅简化了传统上的多个传动件12的布置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一条传动件12的设置能够实现主动轮13、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等的同步传动,从而使得升降台14的受力更加均匀,传动更加稳定,避免在传递过程中出现跳齿的风险;另外,由于上提升轮15和下提升轮16安装于升降台14上下两侧,上提升轮15与传动件12之间,以及下提升轮16与传动件12之间均形成动滑轮结构,利用动滑轮的特点有效减小传动件12的负载,从而降低对外部驱动装置2的输出要求,以有效控制机构的成本。
值得注意者,上述提到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是以使用者站在机架11前面且面朝前,位于使用者的左侧为左方,位于使用者的右侧为右方,位于使用者的上侧为上方,位于使用者的下侧为下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件、主动轮、升降台以及安装于所述升降台上下两侧的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所述机架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上安装部与所述下安装部之间并可随着所述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的升降而相对所述机架升降,所述传动件的起始端连接于所述上安装部,所述传动件的末端连接于所述下安装部,且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件传动,使得所述上提升轮和下提升轮转动并相对所述机架同步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件的起始端连接于上安装部的右侧,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上安装部的左侧,所述传动件的末端连接于所述下安装部的右侧,所述传动轮安装于所述下安装部的左侧,所述传动件还绕设于所述传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上安装部的上导向轮,所述传动件还绕设于所述上导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轮呈间隔开的设置于所述上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安装部的下导向轮,所述传动件还绕设于所述下导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向轮呈间隔开的设置于所述下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提升轮位于所述升降台之上侧的两端,所述下提升轮位于所述升降台之下侧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升降台之间的导向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升降台,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
10.一种升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9791.5U CN210393568U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9791.5U CN210393568U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93568U true CN210393568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51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79791.5U Active CN210393568U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93568U (zh) |
-
2019
- 2019-06-26 CN CN201920979791.5U patent/CN2103935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76484B (zh) | 升降传动装置 | |
CN101643164A (zh) | 电梯系统 | |
CN210393568U (zh) | 升降机构及其升降装置 | |
CN201902003U (zh) | 粉墙机及其定位导轨装置 | |
CN112593900A (zh) | 塔架式抽油机 | |
CN210419041U (zh) | 环链卷扬机吊钩稳定系统及卷扬设备 | |
CN204079171U (zh) | 升降传动装置 | |
CN112739638B (zh) | 电梯的对重的起重装置及起重方法 | |
CN201598861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同步齿形带式升降机 | |
CN216715747U (zh) | 一种用于升降机构的夹持装置 | |
CN114775990B (zh) | 一种安全型装配式建筑用外挂作业平台 | |
CN218539000U (zh) | 房屋建筑用钢筋吊装夹持装置 | |
CN213980765U (zh) | 塔架式抽油机 | |
CN215841616U (zh) | 轨道集成威亚 | |
CN216662347U (zh) | 一种用于板状构件的提升机具 | |
CN201040702Y (zh) | 电视机的升降装置 | |
CN110562832B (zh) |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补偿链装置 | |
CN210260847U (zh) | 一种预制件起吊装置 | |
CN109052064B (zh) | 一种绞线车装置 | |
CN111776963A (zh) | 一种发动机起吊翻转装置 | |
JP2018111570A (ja)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 |
JP5191825B2 (ja) |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 | |
CN212769360U (zh) | 一种马桶成型立浇线的提升装置 | |
CN110615336A (zh) | 一种顶驱式液压安全别墅电梯 | |
CN221397109U (zh) | 一种链条式提升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