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1592U - 座椅拖车 - Google Patents
座椅拖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91592U CN210391592U CN201921433077.2U CN201921433077U CN210391592U CN 210391592 U CN210391592 U CN 210391592U CN 201921433077 U CN201921433077 U CN 201921433077U CN 210391592 U CN210391592 U CN 2103915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sleeve
- rotating
- fixedly connected
- rotatab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座椅拖车,包括支架以及支架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的两个横杆,所述两个横杆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架壳体,且支架壳体右侧上端面的部位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槽板,所述支架右侧中心处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向套,所述万向套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轮。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摇杆省力机构,以便于转动转动把手带动飞机座椅的转动调节与检修维护飞机座椅,又由于采用了轮式小车机构,实现了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带动支架的运动,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由于采用了弯管支架结构,实现了牵引杆水平置于地面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减少支架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座椅拖车。
背景技术
在早期年代,苏-XX飞机座椅没有专门的转移安放设备,部队机务人员只能在座椅拆下后通过肩抗人抬的方式将座椅转移到固定位置。
飞机座椅在飞机维护检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拆卸后取出维护,然而现有的飞机座椅维护时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飞机座椅重量较大,翻转过程中增加了机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受伤风险;其次,座椅直接移动容易出现磨擦,加快座椅的损坏,同时增加了机务人员在对飞机进行维护保养时的工作强度;最后飞机座椅重量较大,往往容易出现支撑时中心不稳支架翻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飞机座椅的检修固定支撑的问题,而提出的座椅拖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座椅拖车,包括支架以及支架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的两个横杆,所述两个横杆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架壳体,且支架壳体右侧上端面的部位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槽板,所述支架右侧中心处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向套,且转向套远离支架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牵引杆,所述支架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套,所述四个第二转动套中左侧两个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定向套,另外两个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万向套,所述定向套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后轮,所述万向套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壳体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套,且第一转动套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支板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槽板远离支架壳体的一侧竖直端固定连接有滑套,且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贯穿槽板的水平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万向套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方向板,且两个方向板远离支架的一侧水平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横轴的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向套与横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向套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与横轴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牵引杆远离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管,且弯管共设置有三个,所述三个弯管两两之间的夹角均呈120°,所述三个弯管均呈U形结构,其中竖直方向的弯管拐点处向下且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牵引杆远离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扣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摇杆省力机构,由于采用了转动把手与第一转动套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转动把手转动时带动螺纹杆转动,又由于采用了螺纹套与螺纹杆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转动把手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套与螺纹套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转动套与支架壳体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螺纹套与支板之间的转动连接,且支架壳体与支板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套与螺纹套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其中第一转动套与螺纹套之间的距离变短时,使得螺纹套与支板之间转动,从而实现了支板的角度产生变化,以控制槽板的角度调节,此时转动转动把手带动飞机座椅的转动调节,以便于检修维护飞机座椅。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轮式小车机构,由于采用了支架四个拐角处的第二转动套,以及万向套与第二转动套之间的固定连接和第二转动套与后轮之间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采用了万向套与第二转动套之间的转动连接和第二转动套与前轮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带动支架的运动,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弯管支架结构,由于采用了两个万向套与横轴两端的转动连接,实现了两个万向套的方向统一,又由于采用了滚轴与横轴之间的贴合,以及转向套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支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转向套带动横轴的偏转,同时由于采用了牵引杆与转向套竖直方向的转动连接以及扣环与牵引杆竖直方向的转动连接,实现了扣环控制支架的转向,且由于采用了三个弯管与牵引杆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弯管的U形结构,实现了弯管以便于通过锁链固定在地面,以减少支架重心偏移翻转的问题,同时由于采用了弯管底部固定连接的防滑垫,实现了牵引杆水平置于地面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减少支架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槽板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杆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防滑垫;2、牵引杆;3、转向套;4、滚轴;5、第一转动轴;6、卡扣;7、槽板;8、支架壳体;9、第一转动套;10、转动把手;11、第二转动套;12、后轮;13、定向套;14、横杆;15、支架;16、支板;17、前轮;18、万向套;19、方向板;20、横轴;21、弯管;22、扣环;23、第二转动轴;24、螺纹杆;25、螺纹套;26、滑套;2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座椅拖车,包括支架15以及支架15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的两个横杆14,两个横杆14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架壳体8,且支架壳体8右侧上端面的部位通过第二转动轴23转动连接有支板16,支板1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槽板7,支架15右侧中心处通过第一转动轴5转动连接有转向套3,且转向套3远离支架15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牵引杆2,支架15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套11,四个第二转动套11中左侧两个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定向套13,另外两个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万向套18,定向套13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后轮12,万向套18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轮17,以便于两个前轮17与两个后轮12带动支架15的移动,以便于对于飞机座椅的移动,其中本文中所述的固定连接均可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实现。
具体的,如图2所示,支架壳体8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第一转动套9,且第一第一转动套9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0,转动把手10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4,支板16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25,且螺纹套25与螺纹杆24螺纹旋合连接,以便于转动转动把手10时带动螺纹套25与螺纹杆24之间的旋合转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槽板7远离支架壳体8的一侧竖直端固定连接有滑套26,且滑套26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扣6,卡扣6贯穿槽板7的水平端,以便于卡扣6将划入槽板7内部的飞机座椅卡死,防止槽板7转动过程中飞机座椅滑落造成危险。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个万向套18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方向板19,且两个方向板19远离支架15的一侧水平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横轴20的两端,以便于横轴20控制两个万向套18的转动方向统一,从而使得两个前轮17的方向统一。
具体的,如图3所示,转向套3与横轴20之间转动连接,转向套3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27,且滑槽27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轴4,滚轴4与横轴20贴合,以便于转向套3转动时带动滚轴4挤压横轴20偏移,使得横轴20带动前轮17转向。
具体的,如图3所示,牵引杆2远离支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管21,且弯管21共设置有三个,三个弯管21两两之间的夹角均呈120°,三个弯管21均呈U形结构,其中竖直方向的弯管21拐点处向下且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牵引杆2远离支架15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扣环22,以便于弯管21与地面的固定以及防滑垫1的刹车防滑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把手10与第一转动套9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转动把手10转动时带动螺纹杆24转动,再通过螺纹套25与螺纹杆24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使得转动把手10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套9与螺纹套25之间的距离减小,再通过第一转动套9与支架壳体8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螺纹套25与支板16之间的转动连接,且支架壳体8与支板16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23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轴23、第一转动套9与螺纹套25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其中第一转动套9与螺纹套25之间的距离变短时,使得螺纹套25与支板16之间转动,从而使得支板16的角度产生变化,以控制槽板7的角度调节,再通过卡扣6将滑入槽板7内部的飞机座椅卡住,使得转动转动把手10带动飞机座椅的转动调节,以便于检修维护飞机座椅;其次,通过支架15四个拐角处的第二转动套11,以及万向套18与第二转动套11之间的固定连接和第二转动套11与后轮12之间的转动连接,再通过万向套18与第二转动套11之间的转动连接和第二转动套11与前轮17之间的转动连接,以便于两个前轮17和两个后轮12带动支架15的运动,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最后,通过两个万向套18与横轴20两端的转动连接,使得两个万向套18的方向统一,再通过滚轴4与横轴20之间的贴合,以及转向套3通过第一转动轴5与支架15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转向套3带动横轴20的偏转,通过牵引杆2与转向套3竖直方向的转动连接以及扣环22与牵引杆2竖直方向的转动连接,使得扣环22控制支架15的转向,通过三个弯管21与牵引杆2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弯管21的U形结构,使得弯管21以便于通过锁链固定在地面,以减少支架15重心偏移翻转的问题,同时通过弯管21底部固定连接的防滑垫1,使得牵引杆2水平置于地面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减少支架15移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座椅拖车,包括支架(15)以及支架(15)两侧之间固定连接的两个横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横杆(14)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架壳体(8),且支架壳体(8)右侧上端面的部位通过第二转动轴(23)转动连接有支板(16),所述支板(1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槽板(7),所述支架(15)右侧中心处通过第一转动轴(5)转动连接有转向套(3),且转向套(3)远离支架(15)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牵引杆(2),所述支架(15)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套(11),所述四个第二转动套(11)中左侧两个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定向套(13),另外两个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万向套(18),所述定向套(13)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后轮(12),所述万向套(18)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前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8)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套(9),且第一转动套(9)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0),所述转动把手(10)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支板(16)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25),且螺纹套(25)与螺纹杆(24)螺纹旋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7)远离支架壳体(8)的一侧竖直端固定连接有滑套(26),且滑套(26)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扣(6),所述卡扣(6)贯穿槽板(7)的水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拖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万向套(18)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方向板(19),且两个方向板(19)远离支架(15)的一侧水平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横轴(20)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套(3)与横轴(2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向套(3)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27),且滑槽(27)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轴(4),所述滚轴(4)与横轴(20)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2)远离支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管(21),且弯管(21)共设置有三个,所述三个弯管(21)两两之间的夹角均呈120°,所述三个弯管(21)均呈U形结构,其中竖直方向的弯管(21)拐点处向下且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所述牵引杆(2)远离支架(15)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扣环(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33077.2U CN210391592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座椅拖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33077.2U CN210391592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座椅拖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91592U true CN210391592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4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33077.2U Active CN210391592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座椅拖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91592U (zh) |
-
2019
- 2019-08-30 CN CN201921433077.2U patent/CN2103915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92269U (zh) | 一种四向行走搬运车 | |
CN108137109A (zh) | 用于在多种支承面运行的具有步进轮推进构件的底盘 | |
CN207293586U (zh) | 具有自锁式万向轮的码垛机行走小车 | |
CN204110198U (zh) |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复杂路面搬运机器人 | |
CN210391592U (zh) | 座椅拖车 | |
CN204750432U (zh) | 滑板车结构 | |
CN105836015A (zh) | 双轮驱动车 | |
CN106494471B (zh) | 一种手推车 | |
CN206345655U (zh) | 载物爬楼装置用升降机构 | |
US2874860A (en) | Hand truck for handling equipment | |
CN205186224U (zh) | 一种载重式手推车 | |
CN110920716B (zh) | 一种载物爬楼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7054422A (zh) | 一种越障小推车 | |
CN107472917A (zh) | 具有自锁式万向轮的码垛机行走小车 | |
CN205221137U (zh) | 简易挂弹车 | |
CN204529233U (zh) | 一种输送电缆用手动叉车 | |
CN208532058U (zh) | 全电动平衡式折叠吊机 | |
CN206914379U (zh) | 一种越障小推车 | |
CN106006482A (zh) | 一种轻量化手扶叉车 | |
CN203766839U (zh) | 一种施工用自动操作车 | |
CN205661601U (zh) | 双轮驱动车 | |
CN218640866U (zh) | 一种机电设备转运架 | |
CN205220741U (zh) | 一种折叠式手推车 | |
CN115285541B (zh) | 一种翻转转运设备 | |
CN211809652U (zh) | 一种混泥土运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