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4381U -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84381U CN210384381U CN201920680582.0U CN201920680582U CN210384381U CN 210384381 U CN210384381 U CN 210384381U CN 201920680582 U CN201920680582 U CN 201920680582U CN 210384381 U CN210384381 U CN 2103843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lower extreme
- valve
- mouth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管,螺纹连接管的上方安装有下端延伸至螺纹连接管内部的上端进气管,上端进气管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螺纹连接管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端进气管,下端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唇齿撬动块;下端进气管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嘴部的撑嘴罩,贯穿撑嘴罩的上方通过排气管连接有气流通断阀门,且上端进气管、螺纹连接管以及下端进气管内部之间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施救者和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触,过程更加卫生安全;通过唇齿撬动块的小段插入唇齿的内部,转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的状态;通过手动开合气流通断阀门,控制患者口部的气流通断,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呼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cpr),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人的心脏和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如果中断供氧3~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触电、溺水、脑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发现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抢救措施就是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保持有效通气和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鼻)方法,或使用简易呼吸囊。在医院内抢救呼吸骤停患者还可使用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呼吸机。在常温下,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有效呼吸,以挽救其生命。
但是传统的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式对医护人员来讲很不卫生,而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容易漏气,对患者的舌体也无法进行调整,容易造成整个人工呼吸抢救过程失效,甚至使患者失去生命;施救者频繁的转移头部,对患者口腔进行封闭以及开启,造成施救者的头部疲倦,人工呼吸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施救者和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触,过程更加卫生安全;通过唇齿撬动块的小段插入唇齿的内部,转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的状态;通过手动开合气流通断阀门,控制患者口部的气流通断,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卫生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管,所述螺纹连接管的上方安装有下端延伸至螺纹连接管内部的上端进气管,所述上端进气管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螺纹连接管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端进气管,所述下端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唇齿撬动块;所述下端进气管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嘴部的撑嘴罩,贯穿所述撑嘴罩的上方通过排气管连接有气流通断阀门,且所述上端进气管、螺纹连接管以及下端进气管内部之间依次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气流通断阀门包括套装在排气管顶部的排气罩,所述排气罩的顶部圆周外围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排气罩上活动套装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相对应的阀孔,所述排气罩的上表面透气孔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的侧壁可与阀孔延伸至排气罩内部的阀孔侧壁相接触,所述阀孔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位于所述螺纹连接管的通道内壁与上端进气管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位于所述密封垫片上方的上端进气管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下端限位环,且所述螺纹连接管上端的通道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上端限位环,所述上端限位环位于下端限位环的上方且外径大于所述下端限位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唇齿撬动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端进气管下端,并将下端进气管分隔成两个流道,且所述流道的外侧壁均形成向上的切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撑嘴罩为透明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施救者和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触,过程更加卫生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唇齿撬动块的小段插入唇齿的内部,之后旋转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的状态,方便后期人工呼吸的正常进行;通过手动开合气流通断阀门,控制患者口部的气流通断,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唇齿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通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螺纹连接管;2-上端进气管;3-单向进气阀;4-螺纹;5-下端进气管;6-唇齿撬动块;7-撑嘴罩;8-排气管;9-气流通断阀门;10-密封垫片;
11-下端限位环;12-上端限位环;13-过滤器;14-弯折管;
901-排气罩;902-透气孔;903-螺纹盖;904-阀孔;905-限位凸条;90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管1,螺纹连接管1的上方安装有下端延伸至螺纹连接管1内部的上端进气管2。优选的,上端进气管2的中部连接有弯折管14,方便救助者选取适宜的体位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上端进气管2内设置有只可以进气的单向进气阀3,防止患者口部气体进入施救者口部,造成交叉干扰。螺纹连接管1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4连接有下端进气管5,下端进气管5的末端连接有唇齿撬动块6;下端进气管5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嘴部的撑嘴罩7,贯穿撑嘴罩7的上方通过排气管8连接有气流通断阀门9。排气管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13。避免部分患者带有细菌的呼出气体污染环境。优选的,撑嘴罩7为透明橡胶材质。可以观察唇齿撬动块6在口腔部位的操作细节。且上端进气管2、螺纹连接管1以及下端进气管5内部之间依次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手持上端进气管2,并将唇齿撬动块6从窄边导入患者口部,之后旋转唇齿撬动块6,使其长边用于分隔于患者的上下齿之间,从而使患者的口部呈常开的状态。此刻,向下推进下端进气管5,使位于下端进气管5上的撑嘴罩7固定笼罩在嘴唇四周。优选的,撑嘴罩7可以通过绳子固定在患者耳朵两侧。保持患者口腔部位的相对密封。从上端进气管2一端吹气,气流依次通过上端进气管2、螺纹连接管1以及下端进气管5进入患者口部。吹气的过程中保持气流通断阀门9的关闭,并且患者的鼻子部位也被堵塞。
之后,切换气流通断阀门9和患者鼻腔打开状态,按压患者的胸腔,使患者肺部的浊气通过排气管8上打开的气流通断阀门9以及鼻腔流出。之后再次重复上次的步骤,直至患者呼吸频率正常。
上述步骤与常见的人工呼吸的辅助装置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避免了施救者和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触,过程更加卫生安全;有些患者的口部紧闭,通过唇齿撬动块6的小段插入唇齿的内部,之后旋转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的状态,方便后期人工呼吸的正常进行;人工呼吸过后按压患者胸部时,一般要频繁的移动施救者的嘴部,以便给患者提供嘴部呼吸通道,需要不断地移开头颅,给施救者带来不便。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手动开合气流通断阀门9,控制患者口部的气流通断。
具体的,气流通断阀门9包括套装在排气管8顶部的排气罩901,排气罩901的顶部圆周外围设置有透气孔902,排气罩901上活动套装有螺纹盖903,螺纹盖903上设置有与透气孔902相对应的阀孔904,排气罩901的上表面透气孔902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凸条905,限位凸条905的侧壁可与阀孔904延伸至排气罩901内部的阀孔904侧壁相接触,阀孔90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圈906。使用时,旋转螺纹盖903,当螺纹盖903上的阀孔904与排气罩901上的透气孔902正对时,气流通断阀门9打开,可按压患者胸腔;当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再次旋转螺纹盖903,当螺纹盖903上的阀孔904与排气罩901上的透气孔902错开时,气流通断阀门9关闭。两个限位凸条905用于限定阀孔904旋转的角度。本过程可实现患者口部气流的人工通断。
为了使在下端进气管5上通过螺纹4安装螺纹连接管1时,上端进气管2不至于跟随旋转。位于螺纹连接管1的通道内壁与上端进气管2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0,位于密封垫片10上方的上端进气管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下端限位环11,且螺纹连接管1上端的通道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上端限位环12,上端限位环12位于下端限位环11的上方且外径大于下端限位环11。避免了上下气流的交互的同时,在旋转螺纹连接管1时,上端进气管2不会脱离螺纹连接管1。
优选的,唇齿撬动块6固定连接在下端进气管5下端,并将下端进气管5分隔成两个流道,且流道的外侧壁均形成向上的切角,方便唇齿撬动块6插入患者口部。唇齿撬动块6的截面类似于一字起的端部,先横着进入口腔,撬开患者牙关,之后旋转90度,竖着形成对上下两齿之间的支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连接管(1),所述螺纹连接管(1)的上方安装有下端延伸至螺纹连接管(1)内部的上端进气管(2),所述上端进气管(2)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3),所述螺纹连接管(1)的内部下端通过螺纹(4)连接有下端进气管(5),所述下端进气管(5)的末端连接有唇齿撬动块(6);所述下端进气管(5)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嘴部的撑嘴罩(7),贯穿所述撑嘴罩(7)的上方通过排气管(8)连接有气流通断阀门(9),且所述上端进气管(2)、螺纹连接管(1)以及下端进气管(5)内部之间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断阀门(9)包括套装在排气管(8)顶部的排气罩(901),所述排气罩(901)的顶部圆周外围设置有透气孔(902),所述排气罩(901)上活动套装有螺纹盖(903),所述螺纹盖(903)上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902)相对应的阀孔(904),所述排气罩(901)的上表面透气孔(902)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凸条(905),所述限位凸条(905)的侧壁可与阀孔(904)延伸至排气罩(901)内部的阀孔(904)侧壁相接触,所述阀孔(904)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9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螺纹连接管(1)的通道内壁与上端进气管(2)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0),位于所述密封垫片(10)上方的上端进气管(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下端限位环(11),且所述螺纹连接管(1)上端的通道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上端限位环(12),所述上端限位环(12)位于下端限位环(11)的上方且外径大于所述下端限位环(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齿撬动块(6)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端进气管(5)下端,并将下端进气管(5)分隔成两个流道,且所述流道的外侧壁均形成向上的切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嘴罩(7)为透明橡胶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80582.0U CN210384381U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80582.0U CN210384381U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84381U true CN210384381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4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8058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84381U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84381U (zh) |
-
2019
- 2019-05-14 CN CN201920680582.0U patent/CN2103843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84381U (zh) |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 |
CN214807662U (zh) |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呼吸面罩 | |
CN201257125Y (zh) | 人工呼吸器 | |
CN204275218U (zh) | 一种人工简易呼吸器 | |
CN108030985A (zh) | 一种充气式人工呼吸装置 | |
CN213491338U (zh) | 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胃镜检查专用氧气面罩 | |
CN211751666U (zh) | 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 | |
CN203763610U (zh) | 护理用防污染急救装置 | |
CN209347842U (zh) | 一种医用口对口呼吸器 | |
CN201542910U (zh) | 急救人工呼吸器 | |
CN205814824U (zh) | 口对口人工复苏器 | |
CN106730202A (zh) |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
CN209378229U (zh) | 一种充气式人工呼吸装置 | |
CN2897295Y (zh) | 急救呼吸器 | |
CN215608510U (zh) | 一种多功能吸氧口罩 | |
CN114377260B (zh) | 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 | |
CN218980096U (zh) | 一种应急呼吸气囊 | |
CN2576256Y (zh) | 保健保暖呼吸器 | |
CN219127859U (zh) | 一种便携式呼吸器 | |
CN205268789U (zh) | 一种氧气面罩 | |
CN219110779U (zh) | 一种鼻吸嘴呼型面罩 | |
CN219878885U (zh) | 面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5309440U (zh) | 一种可吸引痰液呼吸皮囊面罩 | |
CN204637215U (zh) | 急诊科护理呼气器 | |
CN216169128U (zh) | 一种用于人工呼吸的辅助救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