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371634U -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1634U
CN210371634U CN201921406988.6U CN201921406988U CN210371634U CN 210371634 U CN210371634 U CN 210371634U CN 201921406988 U CN201921406988 U CN 201921406988U CN 210371634 U CN210371634 U CN 210371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slewing bearing
base
input end
fix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69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贺胜
韩啸
胡桂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Annt Slewing 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Annt Slewing 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Annt Slewing 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Annt Slewing 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69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1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1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16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基座和蜗杆,所述基座的侧边连接蜗杆,基座的内部设置固定轴,固定轴的内侧边设置滚道,所述基座的上方连接顶板,固定轴和顶板的内部包覆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内设置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通过多层密封层的设置,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且摩擦圈提高整体的耐磨性能,避免器具之间进行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设置卡入块与固定槽,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高转速使用中,能够有效的保证了之间坚固性,环形齿槽用于加大摩擦力,在高转速的运转中,双重进行固定,防止打滑,影响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轮式回转支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普通回转支承是联接机械设备中两个相对回转部分的部件,它可以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还可以通过回转支承上的齿轮产生回转运动;目前国内的回转支承,无论是单排球式回转支承、双排球式回转支承还是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用来传递回转运动的均是内直齿轮或外直齿轮,其优点是加工简单,缺点是在高速运转中,摩擦力较大,损伤严重,固定性不稳定,使用效率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通过多层密封层的设置,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且摩擦圈提高整体的耐磨性能,避免器具之间进行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设置卡入块与固定槽,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高转速使用中,能够有效的保证了之间坚固性,环形齿槽用于加大摩擦力,在高转速的运转中,双重进行固定,防止打滑,影响工作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基座和蜗杆,所述基座的侧边连接蜗杆,基座的内部设置固定轴,固定轴的内侧边设置滚道,所述基座的上方连接顶板,固定轴和顶板的内部包覆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内设置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槽、连接杆、卡入块和摩擦圈,固定槽开设于回转支承的内部,卡入块安装于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杆与回转支承的连接处设置摩擦圈;
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蜗杆非输入端和蜗杆输入端,蜗杆非输入端上安装端盖,端盖后方连接外盖,外盖的后端设置编码器,所述蜗杆输入端上设置马达调节块。
优选的,所述基座和蜗杆之间为固定焊接,且基座将固定轴、顶板和回转支承均包覆在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顶板和回转支承上均设置若干固定槽孔,且顶板上的槽孔与固定轴上的槽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基座和回转支承与固定轴之间均设置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卡入块和摩擦圈均设置两个,固定槽、卡入块分别设置于连接杆两侧,且卡入块与固定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杆非输入端和蜗杆输入端分别与端盖和马达调节块之间设置O型圈,蜗杆非输入端一端穿过端盖和外盖与编码器连接,蜗杆输入端内设置输出口,输出口与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外表面和回转支承的内连接面均设置环形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顶板与基座和回转支承与固定轴之间均设置密封圈,固定槽、卡入块和摩擦圈均设置两个,固定槽、卡入块分别设置于连接杆两侧,且卡入块与固定槽卡合连接,蜗杆非输入端和蜗杆输入端分别与端盖和马达调节块之间设置O型圈,蜗杆非输入端一端穿过端盖和外盖与编码器连接,蜗杆输入端内设置输出口,输出口与电机连接,通过多层密封层的设置,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且摩擦圈提高整体的耐磨性能,避免器具之间进行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设置卡入块与固定槽,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高转速使用中,能够有效的保证了之间坚固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基座的外表面和回转支承的内连接面均设置环形齿槽,环形齿槽用于加大摩擦力,在高转速的运转中,双重进行固定,防止打滑,影响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与密封圈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与回转支承结构俯视图。
图中:1、基座;2、蜗杆;21、蜗杆非输入端;22、蜗杆输入端;23、端盖;24、外盖;25、编码器;26、马达调节块;27、O型圈;3、固定轴; 4、滚道;5、顶板;6、回转支承;7、固定件;71、固定槽;72、连接杆;73、卡入块;74、摩擦圈;8、密封圈;9、环形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基座1和蜗杆 2,所述基座1的侧边连接蜗杆2,基座1的内部设置固定轴3,固定轴3的内侧边设置滚道4,所述基座1的上方连接顶板5,固定轴3和顶板5的内部包覆回转支承6,回转支承6内设置固定件7,固定件7包括固定槽71、连接杆72、卡入块73和摩擦圈74,固定槽71开设于回转支承6的内部,卡入块 73安装于连接杆72的外侧,连接杆72与回转支承6的连接处设置摩擦圈74,蜗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蜗杆非输入端21和蜗杆输入端22,蜗杆非输入端21 上安装端盖23,端盖23后方连接外盖24,外盖24的后端设置编码器25,所述蜗杆输入端22上设置马达调节块26,固定轴3、顶板5和回转支承6上均设置若干固定槽孔,且顶板5上的槽孔与固定轴3上的槽孔位置相对应,顶板5与基座1和回转支承6与固定轴3之间均设置密封圈8,固定槽71、卡入块73和摩擦圈74均设置两个,固定槽71、卡入块73分别设置于连接杆 72两侧,且卡入块73与固定槽71卡合连接,蜗杆非输入端21和蜗杆输入端 22分别与端盖23和马达调节块26之间设置O型圈27,蜗杆非输入端21一端穿过端盖23和外盖24与编码器25连接,蜗杆输入端22内设置输出口,输出口与电机连接,通过多层密封层的设置,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且摩擦圈74提高整体的耐磨性能,避免器具之间进行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设置卡入块73与固定槽71,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高转速使用中,能够有效的保证了之间坚固性。
请参阅图5,基座1的外表面和回转支承6的内连接面均设置环形齿槽9,环形齿槽9用于加大摩擦力,在高转速的运转中,双重进行固定,防止打滑,影响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顶板5与基座1 和回转支承6与固定轴3之间均设置密封圈8,固定槽71、卡入块73和摩擦圈74均设置两个,固定槽71、卡入块73分别设置于连接杆72两侧,且卡入块73与固定槽71卡合连接,蜗杆非输入端21和蜗杆输入端22分别与端盖 23和马达调节块26之间设置O型圈27,蜗杆非输入端21一端穿过端盖23 和外盖24与编码器25连接,蜗杆输入端22内设置输出口,输出口与电机连接,通过多层密封层的设置,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且摩擦圈74提高整体的耐磨性能,避免器具之间进行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设置卡入块73与固定槽71,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高转速使用中,能够有效的保证了之间坚固性,基座1的外表面和回转支承6的内连接面均设置环形齿槽9,环形齿槽9用于加大摩擦力,在高转速的运转中,双重进行固定,防止打滑,影响工作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基座(1)和蜗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侧边连接蜗杆(2),基座(1)的内部设置固定轴(3),固定轴(3)的内侧边设置滚道(4),所述基座(1)的上方连接顶板(5),固定轴(3)和顶板(5)的内部包覆回转支承(6),回转支承(6)内设置固定件(7);
所述固定件(7)包括固定槽(71)、连接杆(72)、卡入块(73)和摩擦圈(74),固定槽(71)开设于回转支承(6)的内部,卡入块(73)安装于连接杆(72)的外侧,连接杆(72)与回转支承(6)的连接处设置摩擦圈(74);
所述蜗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蜗杆非输入端(21)和蜗杆输入端(22),蜗杆非输入端(21)上安装端盖(23),端盖(23)后方连接外盖(24),外盖(24)的后端设置编码器(25),所述蜗杆输入端(22)上设置马达调节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和蜗杆(2)之间为固定焊接,且基座(1)将固定轴(3)、顶板(5)和回转支承(6)均包覆在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3)、顶板(5)和回转支承(6)上均设置若干固定槽孔,且顶板(5)上的槽孔与固定轴(3)上的槽孔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与基座(1)和回转支承(6)与固定轴(3)之间均设置密封圈(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71)、卡入块(73)和摩擦圈(74)均设置两个,固定槽(71)、卡入块(73)分别设置于连接杆(72)两侧,且卡入块(73)与固定槽(71)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非输入端(21)和蜗杆输入端(22)分别与端盖(23)和马达调节块(26)之间设置O型圈(27),蜗杆非输入端(21)一端穿过端盖(23)和外盖(24)与编码器(25)连接,蜗杆输入端(22)内设置输出口,输出口与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表面和回转支承(6)的内连接面均设置环形齿槽(9)。
CN201921406988.6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71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988.6U CN21037163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988.6U CN21037163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1634U true CN210371634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2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698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7163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1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1740B2 (ja)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6936671B2 (ja) シール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輪用軸受装置
KR20080078037A (ko) 카세트 실을 구비한 레이디얼 베어링 및 카세트 실
CN104641128A (zh) 风力/潮汐发电用轴承
WO2010133240A1 (en) Sealing device for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CN210371634U (zh) 一种轻型化高转速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US20180238431A1 (en) Distribution gearing and electric drive unit having a distribution gearing
CN209943174U (zh) 高防水性能水泵轴承
CN207795840U (zh) 一种密封防水深沟球轴承
US12320390B2 (en) Bearing unit
CN117489786A (zh) 油润滑轴承的密封结构
CN216111998U (zh) 一种行星传动装置、变速器及车辆
CN206830649U (zh) 一种支承辊
CN205952108U (zh) 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支重轮
JP2020051597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13847398A (zh) 一种行星传动装置、变速器及车辆
CN107654496A (zh) 一种支承辊
JP5544902B2 (ja) 鉄道車両の車軸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の密封装置
CN106545585A (zh)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8281378U (zh) 一种低扭矩防窜油密封轴承结构
CN218000176U (zh) 接触式密封圈
CN216241820U (zh) 一种角接触轴承
JP2009115110A (ja) 密封装置
CN204828311U (zh) 一种无外圈轴承
CN218906792U (zh) 一种优化密封的轮毂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