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9160U - 一种台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69160U CN210369160U CN201921130492.0U CN201921130492U CN210369160U CN 210369160 U CN210369160 U CN 210369160U CN 201921130492 U CN201921130492 U CN 201921130492U CN 210369160 U CN210369160 U CN 210369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tank
- counter basin
- outer sleev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结构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台盆,包括台盆本体、水箱和排水栓,台盆本体底部设置有下水孔,水箱位于台盆本体的下方,排水栓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切换组件,排水切换组件装设在外套筒内,外套筒的上端与下水孔相连接,外套筒的下端与外部下水管道连通;外套筒位于水箱内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切换组件控制水流可选择性地从外套筒或排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盆,通过设置用于储水的水箱以及用于排水的排水栓,排水栓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切换组件,并在位于水箱内的外套筒的侧边开设排水口,通过排水切换组件将台盆本体内的废水根据可选择性地引入水箱或者直接从外套筒的下端排除,将较为干净的水流实现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结构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台盆。
背景技术
台盆作为一种洁具,一般装设在卫生间内,用于洗脸和洗手。台盆根据安装方式不同分为台上盆和台下盆两种。但无论是台上盆还是台下盆,其都包括相应的支撑台面、台盆本体和相应的下水孔或下水组件。
目前,市面上的台盆均是废水直接排至下水道,造成优质水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洗脸水都是较清洁的水,特别是冬天需要用热水时,前段冷水是无污染的自来水,直接排放,造成很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台盆,以解决现有的台盆无法对废水进行利用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盆,包括:台盆本体、支撑台面、水箱和排水栓,所述台盆本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台面上,所述台盆本体底部设置有下水孔,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台盆本体的下方,所述水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台面的底部相连,所述排水栓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切换组件,所述外套筒穿过所述水箱底部,所述排水切换组件装设在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下水孔相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外部下水管道连通;
所述外套筒位于所述水箱内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切换组件控制水流可选择性地从所述外套筒或所述排水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排水切换组件包括内套筒和第一挡板,所述内套筒为中空结构,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偏心位置上预留有第一通孔;
所述内套筒的顶部侧边设有进水孔,所述内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内套筒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贴合;
所述内套筒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封闭时,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口对接。
优选地,所述排水孔内侧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上端与所述台盆本体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
优选地,所述水箱与所述台盆本体一体化成型。
优选地,所述台盆还包括水箱溢流管,所述水箱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顶部侧壁连通,所述水箱溢流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水箱外部的所述外套筒连通。
优选地,所述台盆还包括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泄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溢流管连通,所述泄水管上设置有泄水阀门。
优选地,所述台盆还包括气囊和用于为所述气囊供气的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的输气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所述气囊置于所述水箱内;
所述水箱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水箱溢流管与所述水箱连接处的下方位置,所述挡板的四周与所述台盆本体的外侧以及所述水箱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挡板内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处设有浮动止水阀。
优选地,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和供气管道,所述增压泵位于所述水箱下方,所述供气管道穿过所述水箱并与所述水箱密封连接,所述供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所述供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供气管道上设置有供气开关和泄压阀门,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所述供气管道固定在所述外套筒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台盆还包括水封组件,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水封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封组件的另一端与外部下水管道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盆,通过设置用于储水的水箱以及用于排水的排水栓,排水栓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切换组件,并在位于水箱内的外套筒的侧边开设排水口,通过排水切换组件将台盆本体内的废水根据可选择性地引入水箱或者直接从外套筒的下端排除,从而将较为干净的水流实现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台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台盆的增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封闭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连通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盆本体;2、支撑台面;3、水箱;4、排水栓;5、外部下水管道;6、过滤网;7、出水管;8、出水阀门;9、水箱溢流管;10、泄水管;11、气囊;12、增压泵;13、供气开关;14、供气管道;15、水封组件;16、泄压阀门;17、台盆溢流孔;18、浮动止水阀;19、挡板;20、水箱溢流孔;41、外套筒;42、排水口;43、内套筒;44、第一挡板;45、第一通孔;46、进水孔;47、第二挡板;48、第二通孔;49、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台盆,在现有台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废水再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台盆包括:台盆本体1、支撑台面2、水箱3和排水栓4,台盆本体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面2上,根据设计需要可形成台上盆或台下盆结构。
一般地,在台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孔,用于排放台盆本体1内的水流。在台盆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台盆溢流孔17,台盆溢流孔17主要用于防止台盆本体1内的水量过大而漫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中,水箱3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为了节约空间,其一般位于台盆本体1的下方,水箱3的上端与支撑台面2的底部相连,从而实现水箱的固定。排水栓4主要用于将下水孔流出的水流选择性地排入水箱3或者直接排入外部下水管道5。
具体地,排水栓4包括外套筒41和排水切换组件,外套筒41为空心的筒装结构,外套筒41垂直穿过水箱3的底部,并且外套筒41的外侧与水箱3之间采用密封连接,防止漏水。外套筒41的上端与下水孔密封连接,外套筒41的下端与外部下水管道5连通,形成直接排水通道。
同时,为了方便将台盆本体1内较为干净的水流引入至水箱3内部进行收集,便于后续利用,在外套筒41位于水箱3内的侧壁上开设排水口42,排水切换组件装设在外套筒41内部,排水切换组件控制水流可选择性地从外套筒41的下端或排水口42流出,从而实现废水的直排模式和收集模式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水切换组件只能能够实现水流从下水孔流入排水栓4的水流能够选择性地从外套筒41的下端或者外套筒41侧壁的排水口42中流出即可,排水切换组件具体可采用换向阀门或者相应的旋转切换组件来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台盆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日常生活用水由水龙头流入面盆本体1后,通过面盆底部的下水孔排入排水栓4,此时废水去向有两种,一种是排水栓4调成直排模式,废水经排水切换组件从外套筒41直接排入外部下水管道5中。另一种是通过操作排水切换组件,调成收集模式,废水从外套筒41的排水口42排入水箱3内进行再次利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水质情况选择性收集或直接排出废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台盆,通过设置用于储水的水箱以及用于排水的排水栓,排水栓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切换组件,并在位于水箱内的外套筒的侧边开设排水口,通过排水切换组件将台盆本体内的废水根据可选择性地引入水箱或者直接从外套筒的下端排除,从而将较为干净的水流实现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排水切换组件以旋转切换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内套筒43和第一挡板44,内套筒43为中空结构。具体地,内套筒43的上部外侧沿周向设置有凸圈,外套筒41的内侧沿周向设置有凹槽,利用凸圈与凹槽之间的配合实现内套筒43和外套筒41之间的转动连接。这种转动连接方式既能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转动,还能对内套筒43进行轴向限位,以保证第一挡板44与第二挡板47之间始终贴合。
其中,第一挡板44为圆盘形,其与外套筒41的内侧壁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外套筒41的底部结构。在第一挡板44的偏心位置上预留有第一通孔45。
内套筒43的顶部侧边沿周向设有进水孔46,进水孔46成栅格形式排布,方便将面盆本体1的水流从进水孔46中流入外套筒41中,内套筒4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47,第二挡板47也为圆盘形,第二挡板47与内套筒43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在第二挡板47上预留有与第一通孔45对应的第二通孔48,第二挡板47的下表面与第一挡板44的上表面贴合,便于实现密封。通过转动内套筒43,使第二通孔48能够与第一通孔45连通(包括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从而使水流同时通过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而顺利地从外套筒41的下端流出。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只要保证二者完全错位时,整个内套筒43的底部能够实现水的密闭即可。
同时,在内套筒43的侧壁上开设排水孔49,排水孔49的具体位置根据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的设定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当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均封闭时,排水孔49与排水口42对接,开启水箱3的收集模式。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大颗粒杂物进入水箱3中,在排水孔49内侧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可直接粘接在排水孔49的内侧。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直排模式下的排水能力,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的大小进行调整。具体地,为了实现排水能力最大化,可将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设置为半圆形的通孔,即将第一通孔45设置为第一挡板44的一半,将第二通孔48设置为第二挡板47的一半,这样旋转半圈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水箱3的上端与台盆本体1的底部密封连接,防止水箱的水流出,同时也能减少外部杂物进入水箱3。此外,为了增加水箱3和台盆本体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同时也便于制造生产,将水箱3与台盆本体1设置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使整个台盆的结构更加稳固、耐用。
在密封的水箱3中储存的较为干净的废水可通过管道方式流出,供用户使用。具体地,在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门8,用户可在出水管7的末端外接软管,从而满足相应用水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台盆还包括水箱溢流管9,水箱溢流管9的一端与水箱3的上部连通,水箱3顶部的侧壁设置有水箱溢流孔20,水箱溢流管9的一端与水箱溢流孔20相连;水箱溢流管9的另一端与位于水箱3外部的外套筒41连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将水箱3内的储水直接排入外部下水管道5,在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泄水管10,泄水管10的一端与水箱3的底部连通,泄水管10的另一端与水箱溢流管9连通,泄水管10上设置有泄水阀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增加用户对压力供水的需求,本实施例中通过加装相应的气囊11以及增压组件来实现,增压组件用于为气囊11供气,增压组件的输气端与气囊11相连,气囊11置于水箱内部。
当需要增压时,增压组件工作使气囊11膨胀,水箱3内部的水压增大,水面上升,从而可以将水箱内的水用于冲洗地面、外阳台墙面或者马桶等,增加了水箱内废水的应用范围。
具体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12和供气管道14,增压泵12位于水箱3的下方,增压泵12可采用脚踩式增压泵,可放置在水箱3下方的地面上,方便用户使用。供气管道14穿过水箱3并与水箱3之间密封连接,供气管道14的一端与增压泵12连接,供气管道14的另一端与气囊11连接。
同时,为了防止增压后水箱3内的水从水箱溢流管9流出,达不到增压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水箱3的上部设置有挡板19,挡板19位于水箱溢流管9与水箱3的连接处的下方位置,挡板19的四周与台盆本体1的外侧以及水箱3的内侧密封连接,起到将水箱溢流孔20与水箱内部用于增压的废水进行分隔的作用。
同时,为了方便控制,在挡板19上开设有过水孔21,过水孔21处设有浮动止水阀18,浮动止水阀18为浮动材质,与挡板19的底部铰接。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常规状态下,浮动止水阀18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挡板19分离,使得从台盆本体1内溢流的水可以流入到水箱内部;当水箱3内的水压增大,水面上升时,浮动止水阀18在浮力的作用下自动上浮,并最终将过水孔21密封,使整个水箱3内部的水处于密封的空间内。
此外,为了便于控制气囊内的压力,在供气管道14上设置有供气开关13以及泄压阀门16,位于水箱3内部的供气管道14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外套筒41外侧的靠下位置,避免气囊11上浮至水面而无法使储水增压。需要说明的是,气囊1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的供水压力进行选择,相应地增加供气管道14末端的供气支路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台盆还包括水封组件15,外套筒41的下端与水封组件15的一端连接,水封组件15的另一端与外部下水管道5连通,利用水封组件15可实现整个直排模式下水管道的水封,防止外部下水管道5的回流,同时也能减少外部下水管道5产生的异味从台盆串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台盆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日常生活用水由水龙头流入面盆本体1后,通过面盆底部的下水孔排入排水栓4,此时废水去向有两种,一种是排水栓4调成直排模式,废水经排水切换组件(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对应时)从外套筒41直接排入外部下水管道5中。另一种是通过操作旋转内套筒43,使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8封闭,内套筒43上的排水孔49与排水口42对接,调成收集模式,废水从排水口42排入水箱3内进行再次利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水质情况选择性收集或直接排出废水。
若水箱3内收集水已满,水箱3内的废水可通过设在顶部的水箱溢流管9排出,进入水封组件15的前端,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泄水管10可直接泄空内部收集水。当户主需要利用收集水时,可将软管接入出水管7中取用。若用户有压力供水需求,如冲洗地面、外阳台墙面、马桶等,可以通过增压泵12给水箱3内的气囊11充气加压,气囊11膨胀,水箱3内的水压增大,满足用户需求。当用完水后,打开泄压阀门进行泄压,水箱3重新进入收集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台盆,包括台盆本体和支撑台面,所述台盆本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台面上,所述台盆本体底部设置有下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和排水栓,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台盆本体的下方,所述水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台面的底部相连,所述排水栓包括外套筒和排水切换组件,所述外套筒穿过所述水箱底部,所述排水切换组件装设在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下水孔相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外部下水管道连通;
所述外套筒位于所述水箱内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切换组件控制水流可选择性地从所述外套筒或所述排水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切换组件包括内套筒和第一挡板,所述内套筒为中空结构,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偏心位置上预留有第一通孔;
所述内套筒的顶部侧边设有进水孔,所述内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内套筒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贴合;
所述内套筒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封闭时,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口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内侧设置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上端与所述台盆本体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台盆本体一体化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溢流管,所述水箱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顶部侧壁连通,所述水箱溢流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水箱外部的所述外套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泄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溢流管连通,所述泄水管上设置有泄水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和用于为所述气囊供气的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的输气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所述气囊置于所述水箱内;
所述水箱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水箱溢流管与所述水箱连接处的下方位置,所述挡板的四周与所述台盆本体的外侧以及所述水箱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处设有浮动止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和供气管道,所述增压泵位于所述水箱下方,所述供气管道穿过所述水箱并与所述水箱密封连接,所述供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所述供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供气管道上设置有供气开关和泄压阀门,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所述供气管道固定在所述外套筒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封组件,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水封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封组件的另一端与外部下水管道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30492.0U CN210369160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台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30492.0U CN210369160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台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69160U true CN210369160U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7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3049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69160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一种台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691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3725A (zh) * | 2020-12-24 | 2021-04-16 | 常熟康艺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2019
- 2019-07-18 CN CN201921130492.0U patent/CN2103691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3725A (zh) * | 2020-12-24 | 2021-04-16 | 常熟康艺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69160U (zh) | 一种台盆 | |
CN201671181U (zh) | 一种带自动反冲洗的地下厕所污水提升设备 | |
CN207794212U (zh) | 一种家庭式一体柜用盥洗池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928990Y (zh) | 坐便器的多用节水水箱 | |
CN211621845U (zh) | 一种新型坐便器 | |
CN2486612Y (zh) | 生活废水再利用装置 | |
CN100507168C (zh) | 便池配套用的低位中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210917615U (zh) | 马桶用节水箱 | |
CN211057947U (zh) | 一种高效节水冲厕水箱 | |
CN203080628U (zh) | 一种生活用水自动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8293682U (zh) | 一种家用卫浴节水系统 | |
CN208618485U (zh) | 一种基于灰水的冲厕系统 | |
CN201459829U (zh) | 一种家庭用节水装置 | |
CN202466704U (zh) | 生活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201033884Y (zh) | 楼房中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9972689B (zh) | 一种卫生间节水系统及方法 | |
CN215053750U (zh) | 一种槽式地漏 | |
CN217949254U (zh) | 一种节水降噪马桶 | |
CN220908567U (zh) | 水资源二次利用节水装置 | |
CN202595852U (zh) | 二次水、自来水配合使用且优先使用二次水的冲厕水箱 | |
CN221589802U (zh) | 一种防自溢节水马桶 | |
CN211447185U (zh) | 一种防溢返地漏 | |
CN204266314U (zh) | 抽水马桶及其废水冲洗设备 | |
CN204059478U (zh) | 水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环保水箱 | |
CN101864795A (zh) | 双腔双孔节水马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