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9055U - 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69055U CN210369055U CN201921088346.6U CN201921088346U CN210369055U CN 210369055 U CN210369055 U CN 210369055U CN 201921088346 U CN201921088346 U CN 201921088346U CN 210369055 U CN210369055 U CN 2103690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lid
- key
- sleeve
- compression spring
- novel ant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盗井盖,包括井盖座、井盖和钥匙,井盖座的内侧具有凸缘,井盖的内侧设置有弹性自锁装置,弹性自锁装置包括套筒和穿设在套筒内的锁销,套筒连接固定在井盖上,锁销的两端分别为锁扣端和操作端,操作端具有一挡板,锁销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位于套筒内,锁销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锁扣端与凸缘相扣,井盖上设置有钥匙孔,钥匙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挡板相抵的拨片,钥匙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拨片转动的伸缩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盗井盖结构巧妙,弹性自锁装置与钥匙相适配,在无钥匙的情况下井盖安全可靠不易打开,在拥有该钥匙的情况下开启轻松,使井盖不易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井盖由于不带锁,导致很容易丢失,造成车辆行人安全隐患;而有些带锁的井盖在安装后却极不容易打开,给检修带来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盗井盖,针对现有技术的井盖不具有防盗功能或具有防盗功能却不易打开造成检修困难的情况而研发,结构巧妙,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井盖安全可靠不易打开,在拥有适配的钥匙的情况下开启轻松,使井盖不易丢失,检修也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盗井盖,包括井盖座、井盖和钥匙,所述井盖座的内侧具有凸缘,所述井盖的内侧设置有弹性自锁装置,所述弹性自锁装置包括套筒和穿设在所述套筒内的锁销,所述套筒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井盖上,所述锁销的两端分别为锁扣端和操作端,所述操作端具有一挡板,所述锁销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锁销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锁扣端与所述凸缘相扣。
进一步地,所述井盖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钥匙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板相抵的拨片,所述钥匙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片转动的伸缩复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靠近所述操作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部,所述锁销靠近所述锁扣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包括钥匙套,所述伸缩复位机构包括顶杆和套设在所述顶杆上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顶杆与所述钥匙套滑动配合,所述钥匙套具有第三挡部,所述顶杆上设置有第四挡部,所述第三挡部位于所述第四挡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挡部和所述第四挡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套上还设置有操作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套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套和第二套,所述第一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的直径;所述第一套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套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构成的台阶面形成所述第三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套与所述顶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拨片包括一体连接连接部和拨动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套的下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上端还设置有按压座。
进一步地,所述井盖的内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钥匙孔连通的定位筒。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盗井盖结构巧妙,井盖内侧的弹性自锁装置的锁销在弹性作用下插入井盖座的凸缘的下方,锁扣与凸缘的底面相抵使得无法打开井盖;在有钥匙需要打开井盖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推动伸缩复位机构时拨片转动,使拨片与锁销操作端的挡板相抵,转动钥匙,拨片推动挡板移动使锁扣端退出凸缘实现开锁,弹性自锁装置与钥匙相适配,在无钥匙的情况下井盖安全可靠不易打开,在拥有该钥匙的情况下开启轻松,使井盖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防盗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井盖座,101-凸缘;
2-井盖,201-钥匙孔,202-定位筒;
3-钥匙,301-钥匙套,3011-第一套,3012-第二套,3013-第三挡部,302-顶杆,3021-第四挡部,303-第二压缩弹簧,304-拨片,305-操作手柄;306-按压座;
4-弹性自锁装置,401-套筒,4011-第一挡部,402-锁销,4021-第二挡部,403-挡板,404-第一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盗井盖,包括井盖座1、井盖2和钥匙3,所述井盖座1的内侧具有凸缘101,所述井盖2的内侧设置有弹性自锁装置4,所述弹性自锁装置4包括套筒401和穿设在所述套筒401内的锁销402,所述套筒40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井盖2上,所述锁销402的两端分别为锁扣端和操作端,所述操作端具有一挡板403,所述锁销402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40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4位于所述套筒401内,所述锁销402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4的作用下所述锁扣端与所述凸缘101相扣;
所述井盖2上设置有钥匙孔201,所述钥匙3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板403相抵的拨片304,所述钥匙3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片304转动的伸缩复位机构。
本实施例的新型防盗井盖在具体应用时,井盖座1固定埋设在井洞洞口,井盖2盖合在井盖座1上,井盖2内侧的弹性自锁装置的锁销402在弹性作用下插入井盖座1的凸缘101的下方,在没有钥匙3的情况下揭开井盖2,锁扣402与凸缘101的底面相抵使得无法打开井盖2;在有钥匙3需要打开井盖2时,将钥匙3插入钥匙孔201,推动伸缩复位机构使拨片3绕其转轴转动,拨片3由竖向状态变为横向状态,使拨片304与锁销402操作端的挡板403相抵,此时再转动钥匙3,拨片301推动挡板403移动使锁扣端退出凸缘101,此时井盖2开锁。
具体地,为使锁销402在无外力作用下即能对井盖2实现上锁,所述套筒401靠近所述操作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部4011,所述锁销402靠近所述锁扣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部402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4位于所述第一挡部4011和所述第二挡部4021之间,基于该结构,由于套筒401固定设置在所述井盖2上,所以所述锁销402在第一压缩弹簧404的弹性作用下插入凸缘101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钥匙3包括钥匙套301,所述伸缩复位机构包括顶杆302和套设在所述顶杆302上的第二压缩弹簧303,所述顶杆302与所述钥匙套301滑动配合,所述钥匙套301具有第三挡部3013,所述顶杆302上设置有第四挡部3021,所述第三挡部3013位于所述第四挡部3021的下方,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03位于所述第三挡部3013和所述第四挡部3021之间,基于该结构,在具体使用时,下压顶杆302,使顶杆302的下端与拨片301相抵从而使拨片301转动,拨片3转动伸出的部分与挡板403相抵,此时再转动钥匙3拉出锁销402即可实现开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钥匙套301上还设置有操作手柄305,方便握持。
本实施例中,所述钥匙套301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套3011和第二套3012,所述第一套30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3012的直径;所述第一套3011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套3012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03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构成的台阶面形成所述第三挡部3013。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钥匙套301与所述顶杆302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结构件,延长钥匙3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片304包括一体连接连接部和拨动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套301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拨动部用于与所述挡板403相抵,拨片304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竖直状态,在顶杆302的作用下拨动部旋转伸出进行开锁,可以有效减小钥匙孔201的孔径,防止盗贼在孔径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其他工具进行开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302的上端还设置有按压座306,方便按压顶杆302不损伤手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盖2的内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钥匙孔201连通的定位筒202,所述定位筒202的下端与所述挡板403位置相对应,当拨片304在定位筒202内时,按压顶杆302,拨片304受到定位筒202筒壁阻挡无法旋转,当拨片304穿过定位筒202时,即达到了挡板403的位置,提高了开锁操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防盗井盖,包括井盖座(1)、井盖(2)和钥匙(3),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座(1)的内侧具有凸缘(101),所述井盖(2)的内侧设置有弹性自锁装置(4),所述弹性自锁装置(4)包括套筒(401)和穿设在所述套筒(401)内的锁销(402),所述套筒(401)连接固定在所述井盖(2)上,所述锁销(402)的两端分别为锁扣端和操作端,所述操作端具有一挡板(403),所述锁销(402)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40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4)位于所述套筒(401)内,所述锁销(402)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4)的作用下所述锁扣端与所述凸缘(101)相扣;
所述井盖(2)上设置有钥匙孔(201),所述钥匙(3)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板(403)相抵的拨片(304),所述钥匙(3)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片(304)转动的伸缩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1)靠近所述操作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部(4011),所述锁销(402)靠近所述锁扣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部(402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4)位于所述第一挡部(4011)和所述第二挡部(40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3)包括钥匙套(301),所述伸缩复位机构包括顶杆(302)和套设在所述顶杆(302)上的第二压缩弹簧(303),所述顶杆(302)与所述钥匙套(301)滑动配合,所述钥匙套(301)具有第三挡部(3013),所述顶杆(302)上设置有第四挡部(3021),所述第三挡部(3013)位于所述第四挡部(3021)的下方,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03)位于所述第三挡部(3013)和所述第四挡部(30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套(301)上还设置有操作手柄(3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套(301)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套(3011)和第二套(3012),所述第一套(30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3012)的直径;所述第一套(3011)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套(3012)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03)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构成的台阶面形成所述第三挡部(30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套(301)与所述顶杆(302)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304)包括一体连接连接部和拨动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套(3012)的下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02)的上端还设置有按压座(3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1)通过螺栓与所述井盖(2)的内侧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的内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钥匙孔(201)连通的定位筒(2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88346.6U CN210369055U (zh) | 2019-07-11 | 2019-07-11 | 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88346.6U CN210369055U (zh) | 2019-07-11 | 2019-07-11 | 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69055U true CN210369055U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7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88346.6U Active CN210369055U (zh) | 2019-07-11 | 2019-07-11 | 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690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7710A (zh) * | 2020-09-10 | 2020-12-25 | 珠海市世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井盖电子锁的钥匙和井盖电子锁组件 |
-
2019
- 2019-07-11 CN CN201921088346.6U patent/CN2103690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7710A (zh) * | 2020-09-10 | 2020-12-25 | 珠海市世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井盖电子锁的钥匙和井盖电子锁组件 |
CN112127710B (zh) * | 2020-09-10 | 2022-05-24 | 珠海市世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井盖电子锁的钥匙和井盖电子锁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56471B (zh) | 一种高强度安全智能锁芯 | |
CN210369055U (zh) | 一种新型防盗井盖 | |
CN2916048Y (zh) | 一种应急安全门锁装置 | |
CN106869631B (zh) | 电控带保险功能的马蹄形自行车锁 | |
CN211201483U (zh) | 一种汽车门锁 | |
CN109267861B (zh) | 双拉式应急开启门锁机构 | |
CN202220499U (zh) | 一种箱包锁 | |
CN210483283U (zh) | 一种便于海关打开的密码锁 | |
CN2911018Y (zh) | 单点锁止防盗井盖 | |
CN103233631A (zh) | 一种箱包锁 | |
CN215255365U (zh) | 一种箱体锁具 | |
CN110331901A (zh) | 一种箱锁 | |
CN210598478U (zh) | 一种扣锁 | |
CN210483316U (zh) | 一种u型锁锁体结构 | |
CN212984931U (zh) | 一种具有应急锁的箱门锁体结构 | |
CN108222686A (zh) | 一种多功能电子锁 | |
CN209509765U (zh) |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 |
CN103786810A (zh) | 用于电动车的遥控座桶锁 | |
CN214170248U (zh) | 一种商用车杂物箱锁机构 | |
CN2367496Y (zh) | 油箱盖启闭连动装置 | |
CN212642401U (zh) | 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门锁电动解锁机构 | |
CN216714120U (zh) | 一种电子锁备用开启结构 | |
CN217919288U (zh) | 一种防水储物箱 | |
CN206616957U (zh) | 防技术开启离合箱 | |
CN201148783Y (zh) | 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防盗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