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5376U - 一种中医艾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艾灸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55376U CN210355376U CN201920871247.9U CN201920871247U CN210355376U CN 210355376 U CN210355376 U CN 210355376U CN 201920871247 U CN201920871247 U CN 201920871247U CN 210355376 U CN210355376 U CN 2103553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 rod
- cylinder
- sleeve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艾灸器。所述中医艾灸器包括密封机构;储存机构,所述储存机构固定于所述密封机构的底面,所述储存机构包括六个储存杆、筒体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所述保护套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和六个所述储存杆,所述储存杆连通所述筒体;针具,所述针具与所述储存杆的顶端螺纹连接;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且所述阻挡机构连接所述储存杆;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卡合所述储存杆;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连通所述筒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艾灸器将针灸针分开保存消毒,避免针灸针上的细菌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在艾灸过程中,需要使用针灸针配合艾灸治疗,以加强治疗效果,在艾灸治疗结束后将针灸针安放在保护套的内部,针灸针存放在一起,针灸针的上面的细菌易交叉感染,导致针灸针的表面细菌过多,不利于病人的健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中医艾灸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针灸针分开保存消毒,避免针灸针上的细菌交叉感染的中医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艾灸器包括:密封机构;储存机构,所述储存机构固定于所述密封机构的底面,所述储存机构包括六个储存杆、筒体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所述保护套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和六个所述储存杆,所述储存杆连通所述筒体;针具,所述针具与所述储存杆的顶端螺纹连接;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且所述阻挡机构连接所述储存杆;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卡合所述储存杆;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连通所述筒体。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筒盖和连接套,所述保护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筒盖,所述筒盖卡合所述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活塞和连接杆,所述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储存杆和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于所述连接套的内部,所述储存杆和所述筒体之间通过六个所述阻挡机构连通,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杆、扭力弹簧、挡板和转轴,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通所述储存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通所述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所挡板卡合所述固定杆,所述转轴的侧壁套装所述扭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储存杆的一侧抵触所述保护套,所述储存杆和所述固定杆在所述筒体的侧壁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滑块、凸块、固定套、连接板和六个塞子,所述保护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板侧壁的所述凸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设有环形的所述塞子,所述塞子卡合所述储存杆。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阀门,所述筒体的底端安装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侧壁安装所述阀门,所述进料管和所述阀门贯穿所述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凸块与所述滑块的侧壁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凸块的内部与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艾灸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和六个所述储存杆,所述储存杆在所述筒体的侧壁呈环形分布,所述储存杆顶端螺纹连接所述针具,将多个所述针具分别插入所述储存杆的内部,所述针具相互分开保存,避免使用结束的所述针具接触,使所述针具表面的细菌不发生交叉感染,且所述筒体通过所述阻挡机构隔开所述储存杆,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消毒液被所述筒体内部的所述升降机构压缩,所述筒体内部的消毒液产生压力使所述阻挡机构机构旋转,使所述储存杆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筒体内部的消毒液分别压进六个所述储存杆的内部,分别为六个所述储存筒的内部的所述针具消毒,避免消毒液混合,从而使所述针具之间的细菌不相互感染,减少所述针具上的细菌,有利于病人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艾灸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保护套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保护套结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封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封闭机构,11、滑块,12、凸块,13、固定套,14、连接板,15、塞子,2、阻挡机构,21、固定杆,22、扭力弹簧,23、挡板,24、转轴,3、升降机构,31、活塞,32、连接杆,4、储存机构,41、储存杆,42、筒体,43、保护套,5、密封机构,51、筒盖,52、连接套,6、针具,7、进料机构,71、进料管,7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艾灸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保护套内部结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保护套结构仰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封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中医艾灸器包括:密封机构5;储存机构4,所述储存机构4固定于所述密封机构5的底面,所述储存机构4包括六个储存杆41、筒体42和保护套43,所述保护套4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5,所述保护套43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所述筒体42和六个所述储存杆41,所述储存杆41连通所述筒体42;针具6,所述针具6与所述储存杆41的顶端螺纹连接;阻挡机构2,所述阻挡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筒体42,且所述阻挡机构2连接所述储存杆41;封闭机构1,所述封闭机构1卡合所述储存杆41;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与所述筒体42的内部滑动连接;进料机构7,所述进料机构7连通所述筒体42。
为了方便所述筒盖51旋转将所述连接套52封闭,所述密封机构5包括筒盖51和连接套52,所述保护套4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52,所述连接套52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筒盖51,所述筒盖51卡合所述连接套52。
为了方便所述活塞21在所述筒体42的内部运动,使所述筒体42的内部吸入或压缩消毒液,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活塞31和连接杆32,所述筒体4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31,所述活塞3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贯穿所述连接套52。
为了方便所述挡板23转动打开和关闭所述固定杆21,从而使消毒液储存在收缩盒储存杆41的内部,所述储存杆41和所述筒体4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连接套52的内部,所述储存杆41和所述筒体42之间通过六个所述阻挡机构2连通,所述阻挡机构2包括固定杆21、扭力弹簧22、挡板23和转轴24,所述固定杆21的一端连通所述储存杆41,所述固定杆21的一端连通所述筒体42,所述筒体42的侧壁通过所述转轴24转动连接所述挡板23,所挡板23卡合所述固定杆21,所述转轴24的侧壁套装所述扭力弹簧22。
为了方便所述筒体42内部的消毒液进入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所述储存杆41的一侧抵触所述保护套43,所述储存杆41和所述固定杆21在所述筒体42的侧壁呈环形分布。
为了方便所述塞子15卡合所述储存杆41,将所述储存杆41的底端封闭,所述封闭机构1包括滑块11、凸块12、固定套13、连接板14和六个塞子15,所述保护套4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的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所述连接板14侧壁的所述凸块1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侧壁设有环形的所述塞子15,所述塞子15卡合所述储存杆41。
为了方便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料管71,使消毒液通过所述进料管71进入所述筒体42的内部,所述进料机构7包括进料管71和阀门72,所述筒体42的底端安装所述进料管71,所述进料管71的侧壁安装所述阀门72,所述进料管71和所述阀门72贯穿所述连接板14。
为了方便所述滑块11滑动与所述凸块12卡合,将所述连接板14固定在所述固定套13的底端,所述凸块12与所述滑块11的侧壁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凸块12的内部与所述滑块11的内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艾灸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治疗病人的关节炎时,需要对病人关节进行艾灸;在治疗过程中,当需要使用所述针具6配合艾灸治疗时,转动所述筒盖51,使所述筒盖51与所述连接套52分开,打开所述连接套52,旋转所述针具6,使所述针具6与所述储存杆41分开,将所述针具6从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取出,使用所述针具6为病人进行针灸治疗。使用结束后,旋转所述阀门72,打开所述进料管71,将所述进料管71插入消毒液的内部,向上拉动所述连接杆32,使所述连接杆32带动所述活塞31在所述筒体42的内部运动,所述活塞32的直径等于所述筒体42的内径,从而将消毒液吸进所述筒体42的内部,旋转所述阀门72,关闭所述进料管71,向下挤压所述连接杆32,使所述连接杆32带动所述活塞32在所述筒体42的内部向下运动,挤压消毒液,消毒液挤压所述挡板23,所述挡板23和所述转轴24转动,所述扭力弹簧22转动上劲,所述挡板23转动将所述固定杆21打开,使所述筒体42内部的消毒液压进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停止挤压所述连接杆32,所述扭力弹簧22带动所述转轴24和所述挡板23转动,使所述挡板23卡合所述固定杆21,将所述筒体42和所述储存杆41隔开,将使用结束的所述针具6插入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旋转所述针具6,所述针具6螺纹连接所述储存杆41,使所述针具6固定在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使所述储存杆41内部的消毒液为所述针具6消毒;在挤压消毒液时,为使用的所述针具6固定在其他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将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密封,所述储存杆41内部压强固定,消毒液不能进入未使用的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节约消毒液。更换消毒液时,旋转所述固定套13侧壁的所述滑块11,使所述滑块11与所述连接板14侧壁的所述凸块12分开,向下按压所述连接板14,使所述连接板14顶面的所述塞子15与所述储存杆41分开,使所述储存杆41内部的消毒液排出,再将所述连接板14复位即可;在储存所述针具的过程中,所述针具6不接触,且为所述针具6消毒的消毒液不混合,避免所述针具6上的细菌相互感染。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艾灸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艾灸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保护套4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筒体42和六个所述储存杆41,所述储存杆41在所述筒体42的侧壁呈环形分布,所述储存杆41顶端螺纹连接所述针具6,将多个所述针具6分别插入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所述针具6相互分开保存,避免使用结束的所述针具6接触,使所述针具6表面的细菌不发生交叉感染,且所述筒体42通过所述阻挡机构2隔开所述储存杆41,位于所述筒体42内部的消毒液被所述筒体42内部的所述升降机构3压缩,所述筒体42内部的消毒液产生压力使所述阻挡机构2机构旋转,使所述储存杆41与所述筒体42连通,所述筒体42内部的消毒液分别压进六个所述储存杆41的内部,分别为六个所述储存筒41的内部的所述针具6消毒,避免消毒液混合,从而使所述针具6之间的细菌不相互感染,减少所述针具6上的细菌,有利于病人的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机构(5);
储存机构(4),所述储存机构(4)固定于所述密封机构(5)的底面,所述储存机构(4)包括六个储存杆(41)、筒体(42)和保护套(43),所述保护套(4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5),所述保护套(43)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所述筒体(42)和六个所述储存杆(41),所述储存杆(41)连通所述筒体(42);
针具(6),所述针具(6)与所述储存杆(41)的顶端螺纹连接;
阻挡机构(2),所述阻挡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筒体(42),且所述阻挡机构(2)连接所述储存杆(41);封闭机构(1),所述封闭机构(1)卡合所述储存杆(41);
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与所述筒体(42)的内部滑动连接;
进料机构(7),所述进料机构(7)连通所述筒体(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5)包括筒盖(51)和连接套(52),所述保护套(4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52),所述连接套(52)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筒盖(51),所述筒盖(51)卡合所述连接套(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活塞(31)和连接杆(32),所述筒体(4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31),所述活塞(3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贯穿所述连接套(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杆(41)和所述筒体(4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连接套(52)的内部,所述储存杆(41)和所述筒体(42)之间通过六个所述阻挡机构(2)连通,所述阻挡机构(2)包括固定杆(21)、扭力弹簧(22)、挡板(23)和转轴(24),所述固定杆(21)的一端连通所述储存杆(41),所述固定杆(21)的一端连通所述筒体(42),所述筒体(42)的侧壁通过所述转轴(24)转动连接所述挡板(23),所挡板(23)卡合所述固定杆(21),所述转轴(24)的侧壁套装所述扭力弹簧(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杆(41)的一侧抵触所述保护套(43),所述储存杆(41)和所述固定杆(21)在所述筒体(42)的侧壁呈环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1)包括滑块(11)、凸块(12)、固定套(13)、连接板(14)和六个塞子(15),所述保护套(4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的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所述连接板(14)侧壁的所述凸块(1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侧壁设有环形的所述塞子(15),所述塞子(15)卡合所述储存杆(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7)包括进料管(71)和阀门(72),所述筒体(42)的底端安装所述进料管(71),所述进料管(71)的侧壁安装所述阀门(72),所述进料管(71)和所述阀门(72)贯穿所述连接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与所述滑块(11)的侧壁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凸块(12)的内部与所述滑块(11)的内部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1247.9U CN210355376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中医艾灸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1247.9U CN210355376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中医艾灸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55376U true CN210355376U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64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7124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55376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中医艾灸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553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3361A (zh) * | 2020-06-08 | 2020-09-11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 |
-
2019
- 2019-06-11 CN CN201920871247.9U patent/CN2103553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3361A (zh) * | 2020-06-08 | 2020-09-11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 |
CN111643361B (zh) * | 2020-06-08 | 2021-12-07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21848A (zh) | 一次性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消毒装置 | |
CN210355376U (zh) | 一种中医艾灸器 | |
CN202715070U (zh) | 含有自动及手动负压注药装置的药罐 | |
CN206792548U (zh) | 外耳道冲洗器 | |
CN207912925U (zh) | 一种体温计消毒装置 | |
CN110433076A (zh) | 一种中医内科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器 | |
CN214910500U (zh) | 一种针灸用拔针后防误伤存放盒 | |
CN203493911U (zh) | 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 | |
CN211050225U (zh) | 一种易用型中医针灸装置 | |
CN205697951U (zh) |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针 | |
CN211658746U (zh) | 一种针灸针清洗消毒灭菌用存储器 | |
CN208436175U (zh) | 一种调节式输液港拔针器 | |
CN204050657U (zh) | 护理用消毒上药器 | |
CN107158544A (zh) | 一种无创麻醉针头 | |
CN209392116U (zh) | 一种牙科冲洗注射器 | |
JP5912389B2 (ja) | 歯科用注射器 | |
CN208591344U (zh) | 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 | |
CN220632580U (zh) | 一种辅助针灸装置 | |
CN115192801B (zh) | 一种多功能拔罐器 | |
CN215537803U (zh) | 一种内科输液接头防护装置 | |
CN206454106U (zh) | 一种鼻腔喷药器 | |
CN215505100U (zh) | 一种医院护理用便携式创口清理消毒装置 | |
CN222487625U (zh) | 中医针灸便携箱 | |
CN208436077U (zh) | 一种套筒式针灸针 | |
CN213964673U (zh) | 一次性使用注射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