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3519U -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53519U CN210353519U CN201921378347.4U CN201921378347U CN210353519U CN 210353519 U CN210353519 U CN 210353519U CN 201921378347 U CN201921378347 U CN 201921378347U CN 210353519 U CN210353519 U CN 2103535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 pull rod
- connecting piece
- hinged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包括伞柱、伞体、底座,伞体包括上拉杆、下拉杆、上伞盘、下伞盘、上伞骨、下伞骨和伞布,伞柱的底端套装在底座上,还包括液压杆、拉手,所述下拉杆靠近伞柱端铰接于拉手,拉手套装于伞柱,伞柱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上拉杆一端铰接于连接件一,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与下伞盘的上端相铰接,下拉杆靠近伞柱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下拉杆穿过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的矩形穿孔,上拉杆和下拉杆交叉处相铰接,液压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上拉杆靠近下伞盘方向近矩形穿孔处铰接,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近伞柱端铰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液压杆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休闲伞,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遮阳挡雨的侧边伞。
背景技术
休闲伞具有遮阳、挡雨的功能,特别是在户外的休闲场所,休闲伞是一种必备的遮阳、避雨用具,现有的遮阳伞一般都是通过手动通过手摇绞盘方式将伞体打开收合,比较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因此申请人发明了授权公告号为CN 103735008 B专利名称为:一种液压侧边伞,实现了伞体的快速打开、省力,效率高;但是经过其外形如同一把放大的普通雨伞,它的伞柱为竖直形状,且位于伞使用后,发现由于液压杆长时间暴露在外面,风吹雨淋,液压杆容易生锈、液压杆容易损坏、使用成本高、影响美观,同时由于拉手处未设置限位固定装置,伞体在绳子松绑时自动打开,存在伤人的隐患,因此申请人对液压侧边伞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得液压伞使用的寿命大幅延长,并且美观,同时消除液压伞伤人隐患,非常安全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液压杆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包括伞柱、伞体、底座,所述伞体包括上拉杆、下拉杆、上伞盘、下伞盘、上伞骨、下伞骨和伞布,所述伞柱的底端套装在底座上,还包括液压杆、拉手,所述下拉杆靠近伞柱端铰接于拉手,所述拉手套装于所述伞柱,伞柱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所述上拉杆一端铰接于连接件一,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与下伞盘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所述下拉杆靠近伞柱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所述下拉杆穿过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的矩形穿孔,上拉杆和下拉杆交叉处相铰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上拉杆靠近下伞盘方向近矩形穿孔处铰接,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近伞柱端铰接;所述下拉杆的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三,所述连接件三与上伞盘的下端相铰接;所述连接件二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三连接上伞盘端设有开口。
连接件二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连接件三连接上伞盘端设有开口。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端,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这样下伞盘依靠连接件二夹住下伞盘的上端铰接的方式连接于上拉杆及上伞盘通过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端铰接的方式连接于下拉杆,以及通过液压杆将上拉杆和下拉杆连接,这种结构使得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很小,伞体依旧能够很稳固。
液压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上拉杆靠近下伞盘方向近矩形穿孔处铰接,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近伞柱端铰接;这种结构既实现了伞体自动收合,还能降低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能够增加伞体稳固度;由于液压杆处于伞布以内,在下雨的情况下,能防止雨水淋湿,防止液压杆的生锈,能延长液压杆的使用寿命和增强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伞柱上设有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拉手内部设有限位键。
作为优选,所述上伞骨和下伞骨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上伞骨的上端与上伞盘相铰接,上伞骨的中部设有连接件四,连接件四的底部设有圆形穿孔,上伞骨中部与连接件四之间设有锥形橡胶垫,所述锥形橡胶垫的头部穿过连接件四底部的圆形穿孔。当侧边伞需要打开时,锥形橡胶垫的回复力对伞体自动打开有着辅助作用,能够避免连接件四将下伞骨夹的太紧使得侧边伞很难张开。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橡胶垫靠近上伞骨中部端的直径大于连接件四底部圆形穿孔的直径;所述下伞骨的一端与下伞盘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件四相铰接;这样能有效防止锥形橡胶垫从连接件四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上伞盘的顶部设有压帽,所述压帽与上伞盘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拉手内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伞柱滑动接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液压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上拉杆靠近下伞盘方向近矩形穿孔处铰接,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近伞柱端铰接;这种结构既实现了伞体自动收合,还能降低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能够增加伞体稳固度;由于液压杆处于伞布以内,在下雨的情况下,能防止雨水淋湿,防止液压杆的生锈,能延长液压杆的使用寿命和增强美观。
2、连接件二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连接件三连接上伞盘端设有开口。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端,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这样下伞盘依靠连接件二夹住下伞盘的上端铰接的方式连接于上拉杆及上伞盘通过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端铰接的方式连接于下拉杆,以及通过液压杆将上拉杆和下拉杆连接,这种结构使得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很小,伞体依旧能够很稳固。
3、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下拉杆穿过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的矩形穿孔,上拉杆和下拉杆交叉处相铰接,连接件二夹住下伞盘的上端,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端,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这种结构使得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很小,伞体稳固度高,使用寿命更长。
4、上伞骨中部与连接件四之间设有锥形橡胶垫,锥形橡胶垫的头部穿过连接件四底部的圆形穿孔。当侧边伞需要打开时,锥形橡胶垫的回复力对伞体自动打开有着辅助作用,能够避免连接件四将下伞骨夹的太紧使得侧边伞很难张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掉掉伞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拉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和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包括伞柱1、伞体2、底座3,所述伞体2包括上拉杆4、下拉杆5、上伞盘6、下伞盘7、上伞骨8、下伞骨9和伞布10,所述伞柱1的底端套装在底座3上,还包括液压杆11、拉手12,所述下拉杆5靠近伞柱1端铰接于拉手12,所述拉手12套装于所述伞柱1,伞柱1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13,所述上拉杆4一端铰接于连接件一13,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二14,所述连接件二14与下伞盘7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上拉杆4的宽面16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17,所述下拉杆5靠近伞柱1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12)所述下拉杆5穿过上拉杆4的宽面16的中段部的矩形穿孔17,上拉杆4和下拉杆5交叉处相铰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上拉杆4靠近下伞盘7方向近矩形穿孔处铰接,上拉杆上设有用于铰接的螺栓孔18,所液压杆1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近伞柱端铰接;所述下拉杆5的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三15,所述连接件三15与上伞盘6的下端相铰接;所述连接件二14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三15连接上伞盘6端设有开口。
伞柱1的上设有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配合拉手12内部的限位键;所述上伞骨8和下伞骨9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上伞骨8的上端与上伞盘6相铰接,上伞骨8的中部设有连接件四20,连接件四20的底部设有圆形穿孔,上伞骨8中部与连接件四20之间设有锥形橡胶垫19,所述锥形橡胶垫19的头部穿过连接件四20底部的圆形穿孔;下伞骨9的一端与下伞盘7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件四20相铰接;上伞盘6的顶部设有压帽;拉手12内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伞柱1滑动接触。
向下拉动所述拉手12时下拉杆5液压侧边伞收合,液压杆11处于压缩状态,拉手12上的限位键插入伞柱上的下限位孔;抓紧拉手12上的压杆,压杆通过弹簧带动限位键缩回,通过滑轮上移拉手12,伞体打开,并将拉手12上的限位键插入上限位孔。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包括伞柱、伞体、底座,所述伞体包括上拉杆、下拉杆、上伞盘、下伞盘、上伞骨、下伞骨和伞布,所述伞柱的底端套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杆、拉手,所述下拉杆靠近伞柱端铰接于拉手,所述拉手套装于所述伞柱,伞柱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所述上拉杆一端铰接于连接件一,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与下伞盘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所述下拉杆靠近伞柱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所述下拉杆穿过上拉杆的宽面的中段部的矩形穿孔,上拉杆和下拉杆交叉处相铰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上拉杆靠近下伞盘方向近矩形穿孔处铰接,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拉杆近伞柱端铰接;所述下拉杆的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三,所述连接件三与上伞盘的下端相铰接;所述连接件二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三连接上伞盘端设有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上设有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内部设有限位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伞骨和下伞骨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伞骨的上端与上伞盘相铰接,上伞骨的中部设有连接件四,连接件四的底部设有圆形穿孔,上伞骨中部与连接件四之间设有锥形橡胶垫,所述锥形橡胶垫的头部穿过连接件四底部的圆形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橡胶垫靠近上伞骨中部端的直径大于连接件四底部圆形穿孔的直径;所述下伞骨的一端与下伞盘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件四相铰接。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伞盘的顶部设有压帽,所述压帽与上伞盘通过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内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伞柱滑动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78347.4U CN210353519U (zh) | 2019-08-22 | 2019-08-22 |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78347.4U CN210353519U (zh) | 2019-08-22 | 2019-08-22 |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53519U true CN210353519U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52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78347.4U Active CN210353519U (zh) | 2019-08-22 | 2019-08-22 |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53519U (zh) |
-
2019
- 2019-08-22 CN CN201921378347.4U patent/CN2103535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53519U (zh) | 一种新型液压侧边伞 | |
CN201022422Y (zh) | 气动遮阳伞 | |
CN210407398U (zh) | 一种手推遮阳伞 | |
CN209473822U (zh) | 新型侧边伞 | |
CN211154133U (zh) | 一种开启方便的便携式遮阳伞 | |
CN204483319U (zh) | 一种抗风防翻折遮阳遮雨伞 | |
CN201332767Y (zh) | 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雨伞 | |
CN100595441C (zh) | 与遮阳伞/篷的柱状结构配合定位的装配件 | |
KR20180012667A (ko) | 거꾸로 접혀지며 역풍에도 안전한 우산 | |
US6024108A (en) | Unfolded umbrella with an improved opening structure | |
CN212650537U (zh) | 一种遇水显字雨伞 | |
CN2225787Y (zh) | 一种布景用伞 | |
CN212938415U (zh) | 一种中心推动环及新型茶歇式遮阳伞 | |
CN211608409U (zh) | 一种多功能旅游雨伞 | |
CN201103585Y (zh) | 与遮阳伞/篷的柱状结构配合定位的装配件 | |
CN211672749U (zh) | 一种太阳伞 | |
CN215501622U (zh) | 挂钩伞 | |
CN210353517U (zh) | 上伞顶及其安装结构 | |
CN2194099Y (zh) | 一种双伞衣阳伞 | |
CN210960683U (zh) | C字形伞柄 | |
CN2415651Y (zh) | 圣诞遮阳伞 | |
CN209644078U (zh) | 一种无伞带收合雨伞 | |
CN201047175Y (zh) | 凉篷 | |
CN2202420Y (zh) | 充气伞 | |
CN209473826U (zh) | 一种新型自动伞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