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2328U -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52328U CN210352328U CN201920994589.XU CN201920994589U CN210352328U CN 210352328 U CN210352328 U CN 210352328U CN 201920994589 U CN201920994589 U CN 201920994589U CN 210352328 U CN210352328 U CN 2103523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plate
- water
- seedling raising
- seed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包括机架、育苗盘、连杆、输水管和水泵,机架包括底板和框板,一侧的框板上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连杆为一圆柱杆,连杆两端均设有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切有一平面槽,平面槽卡于所述L型槽内,连杆上还设有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育苗盘内平铺有育苗板,育苗板下方为容置腔,育苗盘两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弯板,育苗盘上方设有洒水管,洒水管底部设有洒水头。该装置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功能齐全,为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不仅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秧苗的生长情况对育苗盘进行高度调整,且能够对每盘秧苗进行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灌溉,保证水稻秧苗的良性生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秧方式有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以及塑料薄膜保温育秧、两段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多种形式,育苗盘也是水稻育苗最长用的器具之一,而多层育苗盘能够有效地节省育苗占地,提高经济效益,现有的水稻育苗盘都不能针对不同时期水稻秧苗的生成长情况进行间距调节,并且育苗盘均相互紧贴放置,不利于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包括机架、育苗盘、连杆、输水管和水泵,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框板,两所述框板对称立于所述底板两侧,一侧的所述框板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框板包括边板一和边板二,两所述边板二对称设于所述边板一两侧,所述边板二上设有一排L型槽,所述连杆插接在所述L型槽上,所述连杆为一圆柱杆,所述连杆两端均设有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切有一平面槽,所述平面槽卡于所述L型槽内,所述连杆上还设有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所述进水管段垂直设于所述限位板一端面上,并通过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段位于所述连杆中间,并与所述平面槽的切面垂直,所述育苗盘内平铺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下方为容置腔,所述育苗盘两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弯板,所述弯板顶部中间设有管孔,所述弯板挂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出水管段插接在所述管孔内,所述育苗盘上方设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通过管连接件与所述出水管段连接,所述洒水管底部设有洒水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一排所述L型槽等间距设于所述边板二上,每两所述连杆之间为两个L型槽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每所述输水支管上均设有一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所述洒水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洒水管开口端连接在与输水管连接的连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所述连杆内设有一段输水道,所述输水道分别与所述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所述洒水管底部等间距设有三个洒水头,所述洒水头呈喇叭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所述育苗板上设有若干个苗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中,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杆方便地从L型槽的槽口置入,在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配合作用下,卡接在L型槽内,待育苗盘挂上连杆,在重力作用下,连杆卡接的更加牢固,不会脱落,需要调节育苗盘之间的间距时,只需将进水管段与输水支管拆解,连杆与育苗盘同步移出,并挂于合适间距的L型槽内,再将进水管段与该位的输水支管安装好,此过程,不需要将其他任何部件拆离,便能够方便有效地对育苗盘的高度进行调节;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的平面槽,不仅能够方便连杆的卡接,还能够对出水管段进行定位,使出水管段的管口朝上,便于与洒水管间的安装。
(2)各个输水管道的设置,能够对秧苗进行有效地灌溉,保证秧苗的良性生长,且连杆的作用,不仅能够对育苗盘与机架进行有效连接,还能作为管路,将各个管路连通,进行有效输水,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功能齐全,为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洒水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连杆上,一方面,便于洒水管的架设安装,另一方面,在每个装置使用一条输水管和一个水泵的情况下,仍然将洒水管的灌溉区域扩大到整个盘面,即简化结构、节省成本的同时,增大了灌溉区域,且由于每根连杆3的结构相同,能够便于替换使用,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移动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与连杆的连接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包括机架1、育苗盘2、连杆3、输水管4和水泵5,机架1包括底板6和框板7,底板6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13,能够方便装置的移动,便于装置的运送和转移,两框板7对称立于底板6两侧,该装置机架1采用底板6和框板7的结构,使得装置整体更加平稳;一侧的框板7上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4,框板7包括边板一71和边板二72,两边板二72对称设于边板一71两侧,边板二72上设有一排L型槽721,育苗盘2内平铺有育苗板21,育苗板21上设有若干个苗孔211,育苗板21下方为容置腔22,容置腔22用来容纳肥料,设于育苗板21下方,便于秧苗吸收肥料,育苗盘2两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弯板23,弯板23顶部中间设有管孔231,弯板23挂接在连杆3上,出水管段35插接在管孔231内,育苗盘2上方设有洒水管8,洒水管8通过管连接件9与出水管段35连接,洒水管8底部等间距设有三个洒水头10,洒水头10呈喇叭状。各个水管管道用于对秧苗进行有效地灌溉,保证秧苗的良性生长,且连杆3不仅能够对育苗盘2与机架1进行有效连接,还能作为管路,与各个管道连接进行输水,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功能齐全,为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连杆3插接在L型槽721上,所述连杆3为一圆柱杆,连杆3两端均设有限位板一31和限位板二32,限位板一31与限位板二32之间切有一平面槽33,平面槽33卡于L型槽721内,连杆3上还设有进水管段34和出水管段35,进水管段34垂直设于限位板一31端面上,并通过输水支管11与输水管4连接,出水管段35位于连杆3中间,并与平面槽33的切面垂直,设置的L型槽721,便于连杆3的取放,连杆3能够便捷地从L型槽721的槽口置入,在限位板一31与限位板二32配合作用下,连杆3很好地卡接在L型槽721的下端,待育苗盘2挂上连杆3,在重力作用下,连杆3卡接的更加牢固,不会脱落,需要调节育苗盘2之间的间距时,只需将进水管段34与输水支管11拆解,将连杆3与育苗盘2同步移出,并挂于合适间距的L型槽721内,再将进水管段34与该位的输水支管11装好,此过程,不需要将其他任何部件拆离,便能够方便有效地对育苗盘2的高度进行调节;限位板一31与限位板二32之间的平面槽33,不仅能够方便连杆3的卡接,还能够对出水管段35进行定位,使出水管段35的管口朝上,便于与洒水管8间的安装。
一排L型槽721等间距设于边板二72上,每两连杆3之间为两个L型槽721间距。
每输水支管11上均设有一单向阀12,对每根输水支管11进行单独的输水控制,每根输水支管11 的供水互不干涉,因此能够根据每个育苗盘2的生长情况及需水情况的差异,进行单独的供水,保证每盘秧苗的合理有效灌溉。
洒水管8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洒水管8开口端连接在与输水管4连接的连杆3上。由于每根连杆3的结构相同,便于替换使用,洒水管8的两端分别与两边连杆3,一方面,便于洒水管8的架设安装,另一方面,在每个装置使用一条输水管4和一个水泵5的情况下,仍然将洒水管8的灌溉区域扩大到整个盘面,即简化结构、节省成本的同时,增大了灌溉区域。
连杆3内设有一段输水道36,输水道36分别与进水管段34和出水管段35连通。节省了多条管道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育苗盘(2)、连杆(3)、输水管(4)和水泵(5),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6)和框板(7),两所述框板(7)对称立于所述底板(6)两侧,一侧的所述框板(7)上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4),所述框板(7)包括边板一(71)和边板二(72),两所述边板二(72)对称设于所述边板一(71)两侧,所述边板二(72)上设有一排L型槽(721),所述连杆(3)插接在所述L型槽(721)上,所述连杆(3)为一圆柱杆,所述连杆(3)两端均设有限位板一(31)和限位板二(32),所述限位板一(31)与限位板二(32)之间切有一平面槽(33),所述平面槽(33)卡于所述L型槽(721)内,所述连杆(3)上还设有进水管段(34)和出水管段(35),所述进水管段(34)垂直设于所述限位板一(31)端面上,并通过输水支管(11)与所述输水管(4)连接,所述出水管段(35)位于所述连杆(3)中间,并与所述平面槽(33)的切面垂直,所述育苗盘(2)内平铺有育苗板(21),所述育苗板(21)下方为容置腔(22),所述育苗盘(2)两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弯板(23),所述弯板(23)顶部中间设有管孔(231),所述弯板(23)挂接在所述连杆(3)上,所述出水管段(35)插接在所述管孔(231)内,所述育苗盘(2)上方设有洒水管(8),所述洒水管(8)通过管连接件(9)与所述出水管段(35)连接,所述洒水管(8)底部设有洒水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L型槽(721)等间距设于所述边板二(72)上,每两所述连杆(3)之间为两个L型槽(721)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所述输水支管(11)上均设有一单向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8)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洒水管(8)开口端连接在与输水管(4)连接的连杆(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内设有一段输水道(36),所述输水道(36)分别与所述进水管段(34)和出水管段(3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8)底部等间距设有三个洒水头(10),所述洒水头(10)呈喇叭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板(21)上设有若干个苗孔(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94589.XU CN210352328U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94589.XU CN210352328U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52328U true CN210352328U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6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94589.XU Active CN210352328U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523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6518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装置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20994589.XU patent/CN2103523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6518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装置 |
CN112616518B (zh) * | 2020-12-24 | 2022-09-09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251163A1 (en) | Hybrid aeroponic/hydroponic growing system | |
KR20140088760A (ko) | 분무경재배 시스템 | |
CN210352328U (zh) | 一种多层移动型水稻育苗装置 | |
CN202918817U (zh) | 草坪草水培装置 | |
CN215602435U (zh) | 一种实验用大豆种子发芽和水培装置 | |
CN211090645U (zh) | 一种西瓜育苗育种营养液供给装置 | |
CN204994388U (zh) | 组合式便捷分根水培装置 | |
CN207369819U (zh) | 一种生态农业的种植设备 | |
CN213548588U (zh) | 一种农业种子培育用营养液吸收装置 | |
CN209283944U (zh) | 适宜观光农业的植株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 |
CN221962391U (zh) | 一种铁皮石斛种植用育苗箱 | |
CN222621715U (zh) | 一种市政绿化苗木农业种植用培育装置 | |
CN207836414U (zh) | 一种兜兰培育用环保型育种装置 | |
CN215074201U (zh) | 一种便于浇灌的水稻育种架 | |
CN218897680U (zh) | 一种水稻育秧用育秧盘 | |
CN219373230U (zh) | 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装置 | |
CN220571110U (zh) | 一种园林幼苗养护装置 | |
CN220823747U (zh) | 一种便于灌溉的菌草育苗盘 | |
CN221829865U (zh) | 一种高产育种病虫害防治装置 | |
CN222340142U (zh) | 一种园林绿化用育苗架 | |
CN221488453U (zh) | 一种循环灌溉式农业种植架 | |
CN220712217U (zh) | 一种种子育苗盘 | |
CN218851415U (zh) | 一种大棚用草莓种植架 | |
CN221901673U (zh) | 一种辣椒种植用温室培养装置 | |
CN220422594U (zh) | 一种农学植物用育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