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9724U - 开关电器 - Google Patents
开关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49724U CN210349724U CN201920484531.0U CN201920484531U CN210349724U CN 210349724 U CN210349724 U CN 210349724U CN 201920484531 U CN201920484531 U CN 201920484531U CN 210349724 U CN210349724 U CN 2103497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ss
- shell
- groove
- casing
- radia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多个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壳体,壳体的端部设有保护罩,在壳体两侧侧壁的外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向侧面凸起的上凸台和下凸台,上凸台和下凸台之间在壳体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相邻壳体侧壁上的上凸台和下凸台相抵,使相邻两个壳体上的散热槽拼合组成散热通道,保护罩的端部设有伸到散热槽中配合的连接板,在散热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保护卡槽,在连接板上设有与保护卡槽卡接配合的保护卡扣,散热槽不仅能够提高开关电器的散热性能,防止内部元件由于温度过高影响性能甚至损坏,而且还可以容纳连接板起到与保护罩连接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用于控制线路通断的开关电器,通常将多个断路器拼接到一起,并且接入不同的相线使用,或是将断路器与漏电保护等辅助模块拼接到一起使用,但是现有开关电器的外壳外侧侧面平直光滑,多极开关电器拼装在一起后,开关电器的外侧侧面与相邻开关电器的盖无缝贴合,不仅导致开关电器散热差,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壳体的侧壁上缺少用于固定保护罩的空间,往往需要在壳体的端部设置延长板与保护罩固定,增大了开关电器的使用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开关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多个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壳体,壳体的端部设有保护罩,在壳体两侧侧壁的外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向侧面凸起的上凸台和下凸台,上凸台和下凸台之间在壳体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相邻壳体侧壁上的上凸台和下凸台相抵,使相邻两个壳体上的散热槽拼合组成散热通道,保护罩的端部设有伸到散热槽中配合的连接板,在散热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保护卡槽,在连接板上设有与保护卡槽卡接配合的保护卡扣。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内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与接线端子配合避让导线的接线孔,在接线孔的上方设有避让汇流排的汇流排插入口,在汇流排插入口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制卡槽,两个相邻壳体的端部通过限制件连接,限制件包括挡板、卡板和连接在挡板与卡板之间的限制板,在卡板两侧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与限制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扣,挡板能够卡到另一个限制卡槽中,与该限制卡槽靠近卡板一侧的内壁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安装在操作机构上并且与双金属片连接,静触头与电磁脱扣器连接,电磁脱扣器和双金属片分别与壳体两端的接线端子连接接入线路,在电磁脱扣器的下方设有灭弧室,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与灭弧室连通的引弧室,散热槽的两端连通在壳体两端的接线端子的侧面之间,所述散热槽包括对应设置在灭弧室、引弧室和双金属片外侧的第一散热槽,以及设置在上凸台上对应在电磁脱扣器外侧的第二散热槽,第二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的顶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槽与第一散热槽之间设有中间凸台,中间凸台的一侧与上凸台连接,在中间凸台上设有连接在壳体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连接件。
优选的,包括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断路器的壳体为第一壳体,漏电保护模块的壳体为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端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包括与第一壳体端部配合的第一面板,以及与第二壳体配合的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一侧相连,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面板上设有与第一壳体中接线端子配合的通风孔,以及与第二壳体中接线端子配合的避让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侧边上分别设有伸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中的连接板,在连接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保护卡扣,在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中分别设有与保护卡扣配合的第一连接卡槽和第二连接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第二面板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在第一顶板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一保护卡扣,在第二底板的丁设有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第二保护卡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顶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连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第一壳体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凸台配合的第一凹槽,在第二面板的端部设有与第二凸台配合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呈半盒形且相对设置的底座和罩壳,底座和罩壳的侧壁的内侧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底座和罩壳的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上凸台和下凸台之间在壳体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多个壳体的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时,壳体的底座上与相邻壳体的罩壳上的散热槽拼合组成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通过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上凸台和下凸台与相邻壳体侧壁上的上凸台和下凸台相抵,使相邻两个壳体上的散热槽拼合组成散热通道,使散热槽不仅能够提高开关电器的散热性能,防止内部元件由于温度过高影响性能甚至损坏,而且还可以容纳连接板起到与保护罩连接的作用,不需要在壳体的端部设置向外延伸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壳体的横向长度,使开关电器在安装时更灵活,特别是开关电器安装在空间有限的配电箱中时,可以为配电箱节省很多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断路器与漏电保护模块拼装使用的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关电器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个断路器拼接在一起使用的实施方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包括多个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壳体1,在壳体1两侧侧壁的外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向侧面凸起的上凸台11 和下凸台12,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之间在壳体1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13,多个壳体1的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时,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与相邻壳体1侧壁上的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相抵,使相邻两个壳体1上的散热槽13拼合组成散热通道。如图1-4所示,所述壳体1的两端内侧设有接线端子21,所述壳体 1的端部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的端部设有伸到散热槽13中配合的连接板31,在散热槽13的两端分别设有保护卡槽30,在连接板31上设有与保护卡槽30卡接配合的保护卡扣32。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通过在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 与相邻壳体1侧壁上的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相抵,使相邻两个壳体1上的散热槽13拼合组成散热通道,使散热槽13不仅能够提高开关电器的散热性能,防止内部元件由于温度过高影响性能甚至损坏,而且还可以容纳连接板31起到与保护罩3连接的作用,不需要在壳体1的端部设置向外延伸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壳体1的横向长度,使开关电器在安装时更灵活,特别是开关电器安装在空间有限的配电箱中时,可以为配电箱节省很多空间。
如图1、3、5所示,开关电器的壳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限制件4与相邻的开关电器或辅助模块连接。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与限制件4的一端连接,限制件4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开关电器或辅助模块连接,所述壳体1的端部设有与接线端子21配合避让导线的接线孔22,在接线孔22的上方设有避让汇流排的汇流排插入口23,在汇流排插入口23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制卡槽40,断路器拼接使用时,两个相邻壳体1上的限制卡槽40间隔设置,限制件4包括挡板42、卡板43和连接在挡板42与卡板43之间的限制板41,在卡板43两侧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与限制卡槽40卡接配合的卡扣44,卡板43能够卡入限制卡槽40实现前后轴向定位作用,挡板42能够卡到另一个限制卡槽40中,与该限制卡槽 40靠近卡板43一侧的内壁配合,实现横向定位作用。
具体的,参阅图2所示,开关电器为两个断路器拼接在一起使用的实施方式,断路器的壳体1两侧侧壁的外侧对应在接线端子2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向侧面凸起的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之间在壳体1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13,散热槽13的两端连通在壳体1两端的接线端子21之间;
所述壳体1内设有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安装在操作机构上并且与双金属片连接,静触头与电磁脱扣器连接,电磁脱扣器和双金属片分别与壳体1两端的接线端子21连接接入线路,在电磁脱扣器的下方设有灭弧室,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与灭弧室连通的引弧室,散热槽13的两端连通在壳体1两端的接线端子21的侧面之间,所述散热槽13包括对应设置在灭弧室、引弧室和双金属片外侧的第一散热槽131,以及设置在上凸台11上对应在电磁脱扣器外侧的第二散热槽132,第二散热槽132与第一散热槽131的顶侧连通。
因为静触头、动触头、电磁脱扣器和双金属片均接入线路,持续通电会持续产生热量,灭弧室在切割电弧时也会加热空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通过散热槽13能够及时散热,避免温度升高影响产品质量和寿命。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散热槽13设置与壳体1内布局相配合的第一散热槽131和第二散热槽132,不仅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可以避免上凸台11的厚度影响到壳体1内重要机构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散热槽132与第一散热槽131之间设有中间凸台15,中间凸台15的一侧与上凸台11连接,在中间凸台15上设有连接在壳体1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连接件16。通过中间凸台15不仅可以将壳体1上集中在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两侧的受力分摊一部分到中部的中间凸台15上,防止壳体1受力不均匀导致损坏,而且在中间凸台15上的连接件16还可以起到连接壳体1两个侧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壳体1的结构。
参阅图1所示,开关电器为断路器与漏电保护模块拼装使用的实施方式,当然,断路器也可以与其它辅助模块拼装使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断路器的壳体1为第一壳体10a,漏电保护模块的壳体1为第二壳体10b;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 的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散热槽13,在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的端部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包括与第一壳体10a端部配合的第一面板30a,以及与第二壳体10b配合的第二面板30b,第一面板30a与第二面板30b的一侧相连,第一面板30a和第二面板30b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33a和第二侧板33b,第一面板30a上设有与第一壳体10a中接线端子21配合的通风孔301,以及与第二壳体10b中接线端子21配合的避让孔302,第一侧板33a和第二侧板33b 的侧边上分别设有伸到散热槽13中的连接板31,在连接板31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保护卡扣32,在散热槽13中分别设有与保护卡扣32配合的就保护卡槽30。
进一步,所述第一面板30a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一顶板34a和第一底板35a,第二面板30b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二顶板34b和第二底板35b,在第一顶板34a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壳体10a连接的第一保护卡扣36a,在第二底板 35b的丁设有与第二壳体10b连接的第二保护卡扣36b。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板35a和第二底板35b的顶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面板30a 和第二面板30b相连的第一凸台37a和第二凸台37b,在第一壳体10a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凸台37a配合的第一凹槽38a,在第二面板30b的端部设有与第二凸台 37b配合的第二凹槽38b,通过第二凸台37b与第二凹槽38b配合,第一凸台37a 与第一凹槽38a配合,能够避免影响拆卸止动件。
进一步,所述壳体1包括呈半盒形且相对设置的底座和罩壳,底座和罩壳的侧壁的内侧通过多个连接件16连接,底座和罩壳的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之间在壳体1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 13,多个壳体1的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时,壳体1的底座上与相邻壳体1的罩壳上的散热槽13拼合组成散热通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多个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端部设有保护罩(3),在壳体(1)两侧侧壁的外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向侧面凸起的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之间在壳体(1)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13),相邻壳体(1)侧壁上的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相抵,使相邻两个壳体(1)上的散热槽(13)拼合组成散热通道,保护罩(3)的端部设有伸到散热槽(13)中配合的连接板(31),在散热槽(13)的两端分别设有保护卡槽(30),在连接板(31)上设有与保护卡槽(30)卡接配合的保护卡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内侧设有接线端子(21),所述壳体(1)的端部设有与接线端子(21)配合避让导线的接线孔(22),在接线孔(22)的上方设有避让汇流排的汇流排插入口(23),在汇流排插入口(23)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制卡槽(40),两个相邻壳体(1)的端部通过限制件(4)连接,限制件(4)包括挡板(42)、卡板(43)和连接在挡板(42)与卡板(43)之间的限制板(41),在卡板(43)两侧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与限制卡槽(40)卡接配合的卡扣(44),挡板(42)能够卡到另一个限制卡槽(40)中,与该限制卡槽(40)靠近卡板(43)一侧的内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安装在操作机构上并且与双金属片连接,静触头与电磁脱扣器连接,电磁脱扣器和双金属片分别与壳体(1)两端的接线端子(21)连接接入线路,在电磁脱扣器的下方设有灭弧室,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下方设有与灭弧室连通的引弧室,散热槽(13)的两端连通在壳体(1)两端的接线端子(21)的侧面之间,所述散热槽(13)包括对应设置在灭弧室、引弧室和双金属片外侧的第一散热槽(131),以及设置在上凸台(11)上对应在电磁脱扣器外侧的第二散热槽(132),第二散热槽(132)与第一散热槽(131)的顶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槽(132) 与第一散热槽(131)之间设有中间凸台(15),中间凸台(15)的一侧与上凸台(11)连接,在中间凸台(15)上设有连接在壳体(1)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连接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的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断路器的壳体(1)为第一壳体(10a),漏电保护模块的壳体(1)为第二壳体(10b);在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的端部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包括与第一壳体(10a)端部配合的第一面板(30a),以及与第二壳体(10b)配合的第二面板(30b),第一面板(30a)与第二面板(30b)的一侧相连,第一面板(30a)和第二面板(30b)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33a)和第二侧板(33b),第一面板(30a)上设有与第一壳体(10a)中接线端子(21)配合的通风孔(301),以及与第二壳体(10b)中接线端子(21)配合的避让孔(302),第一侧板(33a)和第二侧板(33b)的侧边上分别设有伸到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中的连接板(31),在连接板(31)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保护卡扣(32),在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中分别设有与保护卡扣(32)配合的第一连接卡槽和第二连接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30a)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一顶板(34a)和第一底板(35a),第二面板(30b)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二顶板(34b)和第二底板(35b),在第一顶板(34a)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壳体(10a)连接的第一保护卡扣(36a),在第二底板(35b)的丁设有与第二壳体(10b)连接的第二保护卡扣(36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5a)和第二底板(35b)的顶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面板(30a)和第二面板(30b)相连的第一凸台(37a)和第二凸台(37b),在第一壳体(10a)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凸台(37a)配合的第一凹槽(38a),在第二面板(30b)的端部设有与第二凸台(37b)配合的第二凹槽(38b)。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呈半盒形且相对设置的底座和罩壳,底座和罩壳的侧壁的内侧通过多个连接件(16)连接,底座和罩壳的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上凸台(11)和下凸台(12)之间在壳体(1)侧壁的外侧形成散热槽(13),多个壳体(1)的侧面相对拼接在一起时,壳体(1)的底座上与相邻壳体(1)的罩壳上的散热槽(13)拼合组成散热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84531.0U CN210349724U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开关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84531.0U CN210349724U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开关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49724U true CN210349724U (zh) | 2020-04-17 |
Family
ID=70179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84531.0U Active CN210349724U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开关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49724U (zh) |
-
2019
- 2019-04-10 CN CN201920484531.0U patent/CN2103497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93314B2 (en) | Power distribution panel with modular circuit protection elements | |
US7586057B2 (en) |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vented case therefor | |
US8134828B2 (en) | Configurable deadfront fusible panelboard | |
CN101354988B (zh) | 可与断路器连接的剩余电流装置 | |
US20200185177A1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US10748729B2 (en) | Low profile fusible disconnect switch device | |
CN112820593B (zh) |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 |
CN210349724U (zh) | 开关电器 | |
KR100996857B1 (ko) |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직결 장착대 및 이를 구비한 배전반 | |
EP4339991A1 (en) | Fuse-switch-dis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6289382U (zh) | 一种电梯用汇流排 | |
CN212209375U (zh) | 一种微型断路器 | |
CN210805652U (zh) | 一种内置于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模块及断路器 | |
CN212084938U (zh) | 一种直流断路器 | |
CN101010841A (zh) | 低压开关装置的供电系统 | |
US20080116046A1 (en) |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case and terminal shield therefor | |
CN221767030U (zh) | 保护罩和电气装置 | |
CN218215192U (zh) | 灭弧机构和断路器 | |
CN211628994U (zh) | 断路器 | |
CN216528682U (zh) | 一种电隔离机构及断路器 | |
CN217280619U (zh) | 一种断路器壳体 | |
JP7493482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CN211350549U (zh) | 断路器 | |
WO2020188796A1 (ja) | 速結端子ユニットおよび回路遮断装置 | |
CN216624149U (zh) |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