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333033U -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3033U
CN210333033U CN201920656409.7U CN201920656409U CN210333033U CN 210333033 U CN210333033 U CN 210333033U CN 201920656409 U CN201920656409 U CN 201920656409U CN 210333033 U CN210333033 U CN 210333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ommunicated
joint
centrifugal
p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64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巩秀云
苏金生
陈彦刚
周寒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bao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bao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bao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bao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64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3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3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3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成分分离用装置领域,涉及一种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从上到下包括上盖板、中间集成体和下盖板,中间集成体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由中隔板隔断为上层和下层,抗凝剂管、盐水管、采血管、返血管、离心管、血浆管、红细胞管、PRP管、血小板管、全血管和混合管分布于上层和下层;外壳体外周设有呈两层分布的若干接头,接头分别与设于上层和下层内的对应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管路结构简单,实际使用时,需要配合其使用的部件种类数量少,安全性高,损坏率低,寿命长;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空气不易混入,降低献血者受到损伤几率。

Description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属于血液成分分离用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血站应用比较广泛的血小板采集器具为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离心袋式血液分离器,该产品与设备配合使用,自从2006年进入中国以来,由于采集效率及纯度都比较高,用量逐年上升,一年用量在百万套以上。该产品的主要部件为监控盒(如图14和如图15)所示及离心袋,且其监控盒结构复杂,监控盒的工作原理为:
(1)监控盒为一集成通道,壳体为有机玻璃材质,上盖为有机玻璃材质,壳体与上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完成组合,壳体下面为软PVC膜片,也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2)监控盒在工作时,通过下面的10个电磁铁的动作,实现血液流路的通断,具体为,电磁阀工作时,顶杆顶出至监控盒下面的PVC膜片,利用PVC膜片,将监控盒壳体上下连通的小孔堵住,从而实现该流路的截断,当电磁铁顶杆退回时,PVC膜片与小孔脱开,该流路则处于打开状态,利用电磁铁顶杆的不断伸出或退回,实现某流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分离器在工作过程中,对各血液回路的控制;
一套装置需要三个监控盒配合完成工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流路的通断利用监控盒下面的电磁铁进行控制,电磁铁顶杆的顶出力较大,易对膜材造成损伤,损坏率高; 3个监控盒,每个监控盒下面设备上需安装有10个电磁阀进行流路的控制,连同监控盒外面4个电磁铁,共计34个电磁铁,功率大,损坏概率高。综上所述,现有装置结构冗余复杂,使用过程中损坏率高,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该装置管路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损坏率低,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从上到下包括上盖板、中间集成体和下盖板,中间集成体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由中隔板隔断为上层和下层,抗凝剂管、盐水管、采血管、返血管、离心管、血浆管、红细胞管、PRP管、血小板管、全血管和混合管分布于上层和下层;外壳体外周设有呈两层分布的若干接头,接头分别与设于上层和下层内的对应管路连通。上盖板、中间集成体和下盖板通过超声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抗凝剂管包括抗凝剂管一和抗凝剂管二,抗凝剂管一两端分别连通设于外壳体外周的接头A1和A2,抗凝剂管二分别连通接头A3和A4
优选的,所述的盐水管和返血管设于上层,采血管设于下层,返血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24和A5,采血管一端与返血管在上下通孔一处连通,盐水管一端与返血管在三通孔一处连通,上下通孔一靠近接头A24设置,三通孔一靠近接头A5设置,采血管另一端连通接头B1,盐水管另一端连通接头A25
优选的,所述的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一、离心管二、离心管三、离心管四和离心管五,离心管一、离心管二、离心管三和离心管四设于上层,离心管五设于下层;离心管一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6和A23
离心管二、离心管三和全血管通过三通孔二连通,离心管二另一端连通接头A7,离心管三另一端连通接头A8,全血管另一端连通接头A22
离心管四一端连通接头A9,另一端连通转向孔;离心管五一端连通接头B2,另一端连通转向孔。
优选的,所述的血浆管包括血浆管一、血浆管二、血浆管三和血浆管四,血浆管一和血浆管二设于下层,血浆管三和血浆管四设于上层;
血浆管一的一端连通接头B4,另一端通过上下通孔四连通血浆管二和血浆管三,血浆管二另一端连通接头B5,血浆管三另一端连通接头A19
红细胞管包括红细胞管一和红细胞管二,混合管包括混合管一和混合管二,红细胞管一、混合管一和混合管二设于下层,红细胞管二设于上层,红细胞管一的一端连通接头B3,另一端通过上下通孔三连通血浆管四、红细胞管二和混合管二,混合管二另一端连通接头B6,红细胞管二另一端连通接头A21,血浆管四另一端连通接头A20
混合管一的一端通过上下通孔二连通离心管一,上下通孔二设于离心管一的靠近接头A23的一端,混合管一另一端连通接头B7
优选的,所述的PRP管包括布置于上层的PRP管一、PRP管二、PRP管三、PRP 管四、PRP管五和PRP管六,PRP管六一端连通转向孔,另一端连通接头A18;PRP管一的一端连通接头A10,另一端通过四通孔分别连通PRP管二、PRP管四和血小板管, PRP管二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3,PRP管四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5,血小板管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4,PRP管三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11和A12,PRP管五两端分别连通接头 A16和A17
优选的,所述的转向孔位置设有气体截留器,气体截留器包括空心圆柱,空心圆柱上部设有两个流入口,两个流入口分别连接离心管四和PRP管六,空心圆柱下部设有一个流出口,流出口连接离心管五。全血或者PRP分别经对应管路通过上部的流入口流入气体截留器,如果流入气体截留器的全血或者PRP含有气体,气体会在气体截留器内向上浮起,而全血则会通过气体截留器下部的流出口流出,因此气体在气体截留器位置被截留。
优选的,所述的抗凝剂管一和抗凝剂管二均设于上层。
接头A2和A3之间安装抗凝剂泵,接头A8和A9之间安装离心泵,接头A12和A13之间安装PRP泵,接头A15和A16之间安装再循环泵,接头A19和A20之间安装血浆泵,接头A23和A24之间安装采血/返血泵。接头A1通过流路软管连接抗凝剂袋,接头A1与抗凝剂袋之间设有抗凝剂阀;接头A25通过流路软管连接盐水袋,接头A25与盐水袋之间设有盐水阀;接头A22通过流路软管连接全血袋,接头A22与全血袋之间设有全血阀;接头A21通过流路软管连接红细胞袋,接头A21与红细胞袋之间设有红细胞阀;接头B5通过流路软管连通血浆袋;接头A14通过流路软管连接血小板袋,接头A14与血小板袋之间设有血小板阀;接头B6和B7之间通过混合阀连接,接头A18和A17之间通过PRP 阀二连接,接头A6和A7之间通过离心阀连接。接头A4、B1和A5通过流路软管同时连接静脉穿刺针,静脉穿刺针与接头B1之间设有进血阀,静脉穿刺针与接头A5之间设有返血阀;A10、B2、B3、B4和A11通过流路软管分别连通离心袋的PRP出口、全血入口、红细胞出口、血浆出口、PRP入口,PRP出口与A10之间设置PRP阀一。阀和泵均是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设备上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管路结构简单,实际使用时,需要配合其使用的部件种类数量少,安全性高,损坏率低,寿命长;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空气不易混入,降低献血者受到损伤几率。
附图说明
图1、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图2、上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下层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安装泵管及软管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安装泵管及软管后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安装泵管及软管后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离器上面后的运行图(采血阶段);
图8、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离器上面后的运行图(返血阶段);
图9、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离器上面后的运行图(红细胞压积值高处理);
图10、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离器上面后的运行图(盐水再悬浮第一阶段);
图11、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离器上面后的运行图(盐水再悬浮第二阶段);
图12、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离器上面后的运行图(血浆再悬浮阶段);
图13、气体截留器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14、监控盒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监控盒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板;2、中间集成体;3、下盖板;4、上层;5、下层;6、PRP管六;7、上下通孔四;8、血浆管三;9、气体截留器;10、血浆管四;11、上下通孔三;12、红细胞管二;13、三通孔二;14、全血管;15、上下通孔二;16、上下通孔一;17、抗凝剂管一;18、盐水管;19、返血管;20、抗凝剂管二;21、离心管一;22、三通孔一; 23、离心管二;24、离心管三;25、离心管四;26、PRP管三;27、PRP管一;28、PRP 管二;29、四通孔;30、PRP管四;31、PRP管五;32、采血管;33、混合管一;34、混合管二;35、血浆管二;36、血浆管一;37、红细胞管一;38、离心管五;39、血小板管;40、A1;41、A2;42、A3;43、A4;44、B1;45、A5;46、A6;47、A7;48、A8; 49、A9;50、A10;51、B2;52、B3;53、B4;54、A11;55、A12;56、A13;57、A14; 58、A15;59、A16;60、A17;61、A18;62、B5;63、A19;64、A20;65、A21;66、B6; 67、B7;68、A22;69、A23;70、A24;71、A25;72、抗凝剂袋;73、盐水袋;74、全血阀;75、全血袋;76、红细胞袋;77、血浆袋;78、血小板袋;79、流出口;80、混合阀;81、PRP阀二;82、血浆泵;83、红细胞阀;84、流入口;85、血小板阀;86、 PRP泵;87、离心袋;88、收集腔;89、PRP阀一;90、离心泵;91、离心阀;92、返血阀;93、分离腔;94、静脉穿刺针;95、进血阀;96、流路软管;97、抗凝剂泵; 98、抗凝剂阀;99、盐水阀;100、采血/返血泵;101、接头;102、中隔板;103、再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从上到下包括上盖板1、中间集成体2和下盖板3,中间集成体2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由中隔板102隔断为上层4和下层5,抗凝剂管、盐水管18、采血管32、返血管 19、离心管、血浆管、红细胞管、PRP管、血小板管39、全血管14和混合管分布于上层4和下层5;外壳体外周设有呈两层分布的若干接头101,接头101分别与设于上层4 和下层5内的对应管路连通。
本实施例中:
上盖板、中间集成体和下盖板通过超声焊接固定。
抗凝剂管包括抗凝剂管一17和抗凝剂管二20,抗凝剂管一17两端分别连通设于外壳体外周的接头A140和A241,抗凝剂管二分别连通接头A342和A443。
盐水管18和返血管19设于上层4,采血管32设于下层5,返血管19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2470和A545,采血管32一端与返血管19在上下通孔一16处连通,盐水管 18一端与返血管19在三通孔一22处连通,上下通孔一16靠近接头A2470设置,三通孔一22靠近接头A545设置,采血管32另一端连通接头B144,盐水管18另一端连通接头A2571。
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一21、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离心管四25和离心管五38,离心管一21、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和离心管四25设于上层,离心管五38设于下层;离心管一21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646和A2369;
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和全血管14通过三通孔二13连通,离心管二23另一端连通接头A747,离心管三24另一端连通接头A848,全血管14另一端连通接头A2268;
离心管四25一端连通接头A949,另一端连通转向孔;离心管五38一端连通接头B251,另一端连通转向孔。
血浆管包括血浆管一36、血浆管二35、血浆管三8和血浆管四10,血浆管一36和血浆管二35设于下层5,血浆管三8和血浆管四10设于上层4;
血浆管一36的一端连通接头B453,另一端通过上下通孔四7连通血浆管二35和血浆管三8,血浆管二35另一端连通接头B562,血浆管三8另一端连通接头A1963;
红细胞管包括红细胞管一37和红细胞管二12,混合管包括混合管一33和混合管二34,红细胞管一37、混合管一33和混合管二34设于下层5,红细胞管二12设于上层4,红细胞管一37的一端连通接头B352,另一端通过上下通孔三11连通血浆管四10、红细胞管二12和混合管二34,混合管二34另一端连通接头B666,红细胞管二12另一端连通接头A2165,血浆管四10另一端连通接头A2064;
混合管一33的一端通过上下通孔二15连通离心管一21,上下通孔二15设于离心管一21的靠近接头A2369的一端,混合管一33另一端连通接头B767。
PRP管包括布置于上层4的PRP管一27、PRP管二28、PRP管三26、PRP管四 30、PRP管五31和PRP管六6,PRP管六6一端连通转向孔,另一端连通接头A1861; PRP管一27的一端连通接头A1050,另一端通过四通孔29分别连通PRP管二28、PRP 管四30和血小板管39,PRP管二28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356,PRP管四30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558,血小板管39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457,PRP管三26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1154和A1255,PRP管五31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1659和A1760。
转向孔位置设有气体截留器9,气体截留器9包括空心圆柱,空心圆柱上部设有两个流入口84,两个流入口84分别连接离心管四25和PRP管六6,空心圆柱下部设有一个流出口79,流出口79连接离心管五38。全血或者PRP分别经对应管路通过上部的流入口84流入气体截留器9,如果流入气体截留器9的全血或者PRP含有气体,气体会在气体截留器9内向上浮起,而全血则会通过气体截留器9下部的流出口79流出,因此气体在气体截留器9位置被截留。
抗凝剂管一17和抗凝剂管二20均设于上层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流路集成装置与配套的设备共同使用,并且上层4朝上水平放置使用。接头A241和A342之间安装抗凝剂泵97,接头A848和A949之间安装离心泵90,接头A1255和A1356之间安装PRP泵86,接头A1558和A1659之间安装再循环泵103,接头A1963和A2064之间安装血浆泵82,接头A2369和A2470之间安装采血/返血泵100。接头A140通过流路软管96连接抗凝剂袋72,接头A140与抗凝剂袋72之间设有抗凝剂阀98;接头A2571通过流路软管96连接盐水袋73,接头A2571与盐水袋73 之间设有盐水阀;接头A2268通过流路软管96连接全血袋75,接头A2268与全血袋75 之间设有全血阀74;接头A2165通过流路软管96连接红细胞袋76,接头A2165与红细胞袋76之间设有红细胞阀83;接头B562通过流路软管96连通血浆袋77;接头A1457 通过流路软管96连接血小板袋78,接头A1457与血小板袋78之间设有血小板阀85;接头B666和B767之间通过混合阀80连接,接头A1861和A1760之间通过PRP阀二81连接,接头A646和A747之间通过离心阀91连接。接头A443、B144和A545通过流路软管96同时连接静脉穿刺针94,静脉穿刺针94与接头B144之间设有进血阀95,静脉穿刺针94与接头A545之间设有返血阀92;A1050、B251、B352、B453和A1154通过流路软管96分别连通离心袋87的PRP出口、全血入口、红细胞出口、血浆出口、PRP 入口,PRP出口与A1050之间设置PRP阀一89。阀和泵均为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设备上的部件。
采血阶段,如图7所示,抗凝剂阀98、进血阀95、全血阀74、PRP阀一89、红细胞阀83、离心阀91打开,盐水阀、返血阀92、混合阀80、PRP阀二81、血小板阀85 关闭,抗凝剂泵97逆时针转动,人体全血在离体时即与抗凝剂混合,以防止血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凝血现象。与抗凝剂混合后的全血经进血阀95和接头B144进入采血管32,然后经上下通孔一16流向接头A2470,又经顺时针旋转的采血/返血泵100流向离心管一21,然后经离心阀91流入离心管二23,并在三通孔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全血管 14和全血阀74流入全血袋75暂存,另一部分经离心管三24、逆时针旋转的离心泵90、离心管四25和气体截留器9流出口79流入到气体截留器9内,然后经气体截留器9的流出口79流入离心管五38,经离心管五38分离腔93内,在分离腔93内第一次经过分离后,红细胞先后经接头B352、红细胞管一37、红细胞管二12和接头A2165流入红细胞袋76内;而经分离腔93分离后的PRP则先后经PRP阀1、接头A1050、PRP管一27、四通孔29、PRP管二28、顺时针旋转的PRP泵86、PRP管三26、接头A1154流入离心袋87的收集腔88进行二次离心,二次离心后血小板留在收集腔88,血浆则先后经接头 B453、血浆管一36、上下通孔四7、血浆管二35和接头B562流入血浆袋77。
返血阶段(如图8),待全血处理完一定量后,进入返血阶段,此时全血袋75中的全血参与离心过程,采血阶段产生的红细胞及血浆以及返血阶段产生的红细胞及血浆,还输给人体,具体过程如下所述。进血阀95、抗凝剂阀98、PRP阀二81、血小板阀85、离心阀91关闭,返血阀92、盐水阀、全血阀74、混合阀80、PRP阀一89、红细胞阀 83打开,全血袋75中暂存的全血经全血阀74、接头A2268、全血管14、离心管三24、离心泵90和离心管四25流入气体截留器9,然后经气体截留器9的流出口79流入离心管五38,然后经接头B251和流路软管96流入离心袋87的分离腔93,经分离腔93后, PRP经PRP阀一89和接头A1050流入PRP管一27,然后经四通孔29流入PRP管二28,然后流经PRP泵86、PRP管三26和接头A1154流入离心袋87的收集腔88,经收集腔 88分离后血浆经流路软管96和接头B453流入血浆管一36,流经上下通孔四7,同时血浆袋77的血浆经接头B562和血浆管二35流至上下通孔四7,这两部分血浆在上下通孔四7汇合后同时流入血浆管三8,然后经逆时针旋转的血浆泵82和血浆管四10流至上下通孔三11,此时,由分离腔93流出先后经过接头B352、细胞管一的红细胞、由红细胞袋76流出经过红细胞阀83、接头A2165和红细胞管二12的红细胞也流至上下通孔三 11,在上下通孔三11混合的血浆和红细胞同时经混合管二34、混合阀80和接头B767 流入混合管一33,然后经上下通孔二15流经逆时针旋转的采血/返血泵100流入返血管 19,此时盐水袋73中的盐水先后经盐水阀和盐水管18在返血管19的三通孔处汇入,同时经接头A545和返血阀92输回人体内。
在采血过程中,如果由于献血者红细胞压积值过高,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冲红现象”,及血小板中混入红细胞,此时需进行红细胞压积值偏高的处理,具体措施(如图9)为:返血阀92、盐水阀、混合阀80、血小板阀85关闭,进血阀95、抗凝剂阀98、全血阀 74、离心阀91、PRP阀1、PRP阀2、红细胞阀83打开,从分离腔93流出的PRP经过 PRP管一27流至四通孔29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经PRP管二28、流入PRP泵86、 PRP管三26流入收集腔88进行二次分离,另一部分经PRP管四30、逆时针旋转的再循环泵103、PRP管五31、PRP阀二81、PRP管六6和气体截留器9的流入口84流入气体截留器9,对经离心管四25流入的全血进行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值,避免血小板“冲红”现象。
采集结束后,管路内的血液需还输给人体,具体包括盐水再悬浮第一阶段和盐水再悬浮第二阶段。盐水再悬浮第一阶段,用盐水冲洗管路内血液,将其收集到红细胞袋76中;盐水再悬浮第二阶段将红细胞袋76中的血液还输给人体。
盐水再悬浮第一阶段(如图10):进血阀95、抗凝剂阀98、PRP阀1、PRP阀2、血小板阀85、混合阀80、全血阀74关闭,返血阀92、盐水阀、离心阀91、红细胞阀 83打开,盐水从盐水袋73流出,经盐水阀、接头A2571流入盐水管18,然后经三通孔一22流入返血管19,然后经顺时针旋转的采血/返血泵100流入离心管一21,然后先后经离心阀91、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逆时针旋转的离心泵90和离心管四25流入气体截留器9,然后由气体截留器9的流出口79流入离心管五38,然后进入分离腔93,然后从分离腔93流出经红细胞管一37和红细胞管二12流入红细胞袋76;
盐水再悬浮第二阶段(如图11):返血阀92、抗凝剂阀98、盐水阀、全血阀74、 PRP阀1、PRP阀2、离心阀91、血小板阀85关闭,进血阀95、混合阀80、红细胞阀 83打开,红细胞袋76中的血液经红细胞阀83进入红细胞管二12,然后经上下通孔三 11流入混合管二34,然后经混合阀80流入混合管一33,随后经上下通孔二15、逆时针旋转的采血/返血泵100和上下通孔一16流入采血管32,然后经进血阀95返还输入人体。
血浆再悬浮(如图12),利用血浆袋77中的血浆对采集出的血小板进行稀释,然后再排入血小板袋78进行保存,具体过程如下所述:血浆由血浆袋77内流出,经接头 B5流入血浆管一36和血浆管二35,然后由接头B4流出经流路软管96流入收集腔88,将收集腔88内的血小板浓缩液稀释并使血小板流出,经流路软管96和接头A1154流入 PRP管三26,然后经逆时针旋转的PRP泵86泵入PRP管二28,随后经四通孔29流入血小板管39,再经接头A1457和血小板阀85流入血小板袋78进行保存。

Claims (8)

1.一种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包括上盖板(1)、中间集成体(2)和下盖板(3),中间集成体(2)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由中隔板(102)隔断为上层(4)和下层(5),抗凝剂管、盐水管(18)、采血管(32)、返血管(19)、离心管、血浆管、红细胞管、PRP管、血小板管(39)、全血管(14)和混合管分布于上层(4)和下层(5);外壳体外周设有呈两层分布的若干接头(101),接头(101)分别与设于上层(4)和下层(5)内的对应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凝剂管包括抗凝剂管一(17)和抗凝剂管二(20),抗凝剂管一(17)两端分别连通设于外壳体外周的接头A1(40)和A2(41),抗凝剂管二分别连通接头A3(42)和A4(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盐水管(18)和返血管(19)设于上层(4),采血管(32)设于下层(5),返血管(19)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24(70)和A5(45),采血管(32)一端与返血管(19)在上下通孔一(16)处连通,盐水管(18)一端与返血管(19)在三通孔一(22)处连通,上下通孔一(16)靠近接头A24(70)设置,三通孔一(22)靠近接头A5(45)设置,采血管(32)另一端连通接头B1(44),盐水管(18)另一端连通接头A25(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一(21)、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离心管四(25)和离心管五(38),离心管一(21)、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和离心管四(25)设于上层,离心管五(38)设于下层;离心管一(21)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6(46)和A23(69);
离心管二(23)、离心管三(24)和全血管(14)通过三通孔二(13)连通,离心管二(23)另一端连通接头A7(47),离心管三(24)另一端连通接头A8(48),全血管(14)另一端连通接头A22(68);
离心管四(25)一端连通接头A9(49),另一端连通转向孔;离心管五(38)一端连通接头B2(51),另一端连通转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血浆管包括血浆管一(36)、血浆管二(35)、血浆管三(8)和血浆管四(10),血浆管一(36)和血浆管二(35)设于下层(5),血浆管三(8)和血浆管四(10)设于上层(4);
血浆管一(36)的一端连通接头B4(53),另一端通过上下通孔四(7)连通血浆管二(35)和血浆管三(8),血浆管二(35)另一端连通接头B5(62),血浆管三(8)另一端连通接头A19(63);
红细胞管包括红细胞管一(37)和红细胞管二(12),混合管包括混合管一(33)和混合管二(34),红细胞管一(37)、混合管一(33)和混合管二(34)设于下层(5),红细胞管二(12)设于上层(4),红细胞管一(37)的一端连通接头B3(52),另一端通过上下通孔三(11)连通血浆管四(10)、红细胞管二(12)和混合管二(34),混合管二(34)另一端连通接头B6(66),红细胞管二(12)另一端连通接头A21(65),血浆管四(10)另一端连通接头A20(64);
混合管一(33)的一端通过上下通孔二(15)连通离心管一(21),上下通孔二(15)设于离心管一(21)的靠近接头A23(69)的一端,混合管一(33)另一端连通接头B7(6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PRP管包括布置于上层(4)的PRP管一(27)、PRP管二(28)、PRP管三(26)、PRP管四(30)、PRP管五(31)和PRP管六(6),PRP管六(6)一端连通转向孔,另一端连通接头A18(61);PRP管一(27)的一端连通接头A10(50),另一端通过四通孔(29)分别连通PRP管二(28)、PRP管四(30)和血小板管(39),PRP管二(28)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3(56),PRP管四(30)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5(58),血小板管(39)的另一端连通接头A14(57),PRP管三(26)的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11(54)和A12(55),PRP管五(31)两端分别连通接头A16(59)和A17(6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孔位置设有气体截留器(9),气体截留器(9)包括空心圆柱,空心圆柱上部设有两个流入口(84),两个流入口(84)分别连接离心管四(25)和PRP管六(6),空心圆柱下部设有一个流出口(103),流出口(103)连接离心管五(3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凝剂管一(17)和抗凝剂管二(20)均设于上层(4)。
CN201920656409.7U 2019-05-09 2019-05-09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Active CN210333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409.7U CN210333033U (zh) 2019-05-09 2019-05-09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409.7U CN210333033U (zh) 2019-05-09 2019-05-09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3033U true CN210333033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6409.7U Active CN210333033U (zh) 2019-05-09 2019-05-09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30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758A (zh) * 2020-09-07 2020-11-03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心法的单针多泵集成式液流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758A (zh) * 2020-09-07 2020-11-03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心法的单针多泵集成式液流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0730B1 (en) Disposable fluid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cell washing
JP2608932B2 (ja) 遠心分離装置
US8628489B2 (en) Three-line apheresis system and method
US10426886B2 (en) Set of containers for use on a blood component centrifugal separator
EP251596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on of filtered blood components, in particular red blood cells
WO2016043003A1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CN210333033U (zh)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JPWO2013145997A1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CN102899247B (zh)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CN101829371B (zh) 一种血液透析系统
CN206007684U (zh) 一种连续式血浆采集装置
CN104711188A (zh) 一种分离血液流体中肿瘤细胞的装置
CN110237945A (zh)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用双层流路集成装置
CN110237944A (zh) 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
CN205108526U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系统
CN105816928A (zh) 一种血液成分采集装置及方法
CN206444548U (zh) 一种能够生产高臭氧浓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机
US10112003B2 (en) Blood component separation device
CN205832266U (zh) 一种血液成分采集装置
CN201668779U (zh) 血液透析系统
CN105962951B (zh) 一种连续式血浆采集方法以及其使用的采集装置
CN207575495U (zh) 一种体外循环治疗用离心式血浆分离净化仪
CN2703526Y (zh) 血细胞分离器
CN105854104A (zh) 一种应用于连续式血浆采集装置上的环形分离器
CN217796723U (zh) 一种一次性血液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